查看原文
其他

从俾斯麦到一战(12)---- 政治架构,以及英明的威廉一世

风云野 生存意志 2019-07-12

  本系列前篇:

直挂云帆济沧海 ---- 俾斯麦是怎么在十年内把德国变成君主制强国的

俾斯麦是怎么在十年内把德国变成君主制强国的(2)

俾斯麦是怎么在十年内把德国变成君主制强国的(3)

俾斯麦是怎么在十年内把德国变成君主制强国的(4)----普奥战争

俾斯麦是怎么在十年内把德国变成君主制强国的(5)----反思

俾斯麦是怎么在十年内把德国变成君主制强国的(6)----后续手段

俾斯麦是怎么在十年内把德国变成君主制强国的(7)----普法必战

俾斯麦是怎么在十年内把德国变成君主制强国的(8)----建立德国真的很简单吗?

俾斯麦是怎么在十年内把德国变成君主制强国的(9)----普法战争

俾斯麦是怎么在十年内把德国变成君主制强国的(10)----腓特烈大帝

俾斯麦是怎么在十年内把德国变成君主制强国的(11)----从拿破仑到俾斯麦时代

  从本文开始,本系列改名为《从俾斯麦到一战:德国的建立、雄起、繁荣和走向全面战争之路》,因为后来的四十多年,德国仍然有很多必须谈的内容。呵呵,当时写的时候没考虑这么多,但是为了《策论》的完整,后面的内容仍然是必须的。我也不知道还得几篇,大约还要再写四、五篇左右吧。

  上两篇谈了德国建立前大约140年的发展。可以看出,没有这140年,没有一代代人的努力,没有至少两次重大改革,到了俾斯麦这里,普鲁士肯定还是一个很弱小的农业国。因此,俾斯麦即便相当牛,他的成就也是建立在前人基础上的。

  但是,本系列还有一个重要问题没有谈,那就是政治体制方面的改革。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又有重要的反作用,这是我们每个人都知道的道理。本文,就谈谈普鲁士和德国的上层建筑建设。

  之前说过,腓特烈大帝的统治是开明专治,也就是王权集于一身,大臣和我国古代的大臣也没什么不同,此时全看国王/皇帝的个人能力。

  在拿破仑时代,英国已经实行君主立宪一百多年,美国已经独立,建立了共和制,法国也爆发了大革命。因此,建立共和政体,或者君主立宪政体,对于普鲁士也有重大影响。请注意这是两条路,共和政体是没有君主的,而君主立宪是有君主的,但是君主的权力受到严重的限制。那么,普鲁士走哪条路呢?

  在拿破仑时代,虽然普鲁士差点被灭国,但是普通老百姓觉得普王并不算差,远远到不了“恶贯满盈”的地步。更何况当时的俄罗斯、奥地利都是君主制国家,英国也是君主制。而且,如果连普通的科西嘉没落贵族拿破仑都能称帝,而不仅仅满足于当国王,那么普鲁士为什么要取消君主制呢?因此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普鲁士要走的道路,就是君主立宪。

  拿破仑在1815年彻底完蛋了,普鲁士由斯泰因、哈登贝格进行的重大改革或革命,还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既然经济层面已经做了这么多重大改革,政治层面似乎也要动一动。1815年,当时的威廉三世就承诺要实行君主立宪,这也是当时普鲁士首相哈登贝格的一大愿望。

  上一篇我重点谈过哈登贝格,说他有两大愿望在他生前没有实现。一个是建立关税同盟,此愿望在他去世后12年,也就是1834年得以实现。但是他的另一个愿望是建立君主立宪制度,在普鲁士建立有协商权的代议制议会。这个愿望,却迟迟没有实现。

  哈登贝格是支持君主专制的,但他又想进一步推行英法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这很类似于后来的俾斯麦),可惜他到死都没有成功。他一死,威廉三世就更不受约束了。所以一直到威廉三世去世,普鲁士仍然是君主专制。

  到了1847年,当年小麦歉收,欧洲遇到大饥荒,普鲁士也深受打击,到处都有抢粮食的饥民。威廉四世(1795~1861,执政期是1840~1861)召开会议,询问解决办法。在会议上,又有人提出1815年的立宪承诺还没兑现呢,先兑现承诺再说吧?

  威廉四世当然不愿意兑现承诺,于是饥荒问题也没彻底解决。到了1848年2月,法国首先爆发革命。这次革命有两个主题,一个是推翻君主制、建立民主自由制度,另一个是民族革命。两个主题掺杂在一起,从法国开始,迅速扩展到奥地利、意大利、匈牙利、普鲁士等国。对于普鲁士来说,威廉四世于1848年3月镇压革命失败,不得不同意君主立宪。他宣布成立“自由派政府”,召开制宪会议。

  但是,由于俄国沙皇出兵,欧洲的革命风潮居然在几个月内被镇压下去了。1848年的欧洲大革命和1847年的大饥荒到底有什么内在联系,至今历史学家仍在研究,在此不论。还是回到普鲁士,既然革命已经被镇压,威廉四世当然还想回归专制统治。但他性格较为柔和,不想搞得血流成河,也不好意思完全说话不算话,于是普鲁士在1850年还是建立起宪法与两院制的议会制度,并在接下来的几年内,将普鲁士政府从君主专制转变为君主立宪制。所以,在1850年代,普鲁士的政治体制改革也取得了巨大进步。

  简单地说,普鲁士的上层建构如下图所示。

  在普鲁士,国王仍然是最大的。但是国王一般并不直接参与治国,而是指定首相,由首相组阁,所以治国的具体事务都是首相领导政府来完成的。那么议会呢?议会由民选产生,普遍代表了容克贵族、农民、城市平民、工人、工商资产阶级的利益,但是只有财权和建议权,并不参与具体政务管理。

  在这种制度下,首相有很大的权力,内政外交都是首相和内阁在实际管理。但是由于首相由国王指定,所以如果首相总是和国王“对着干”,国王可以罢免首相。另一方面,议会的权力不大不小,它握有财权,可以不拨款,可以驳回政府的财政方案(所以俾斯麦在执政前四年才如此艰难),也可以给政府和国王提建议。但是,首相如果能绕过议会,自己弄到钱,那么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治国。当然,此时应该得到国王的同意。这就形成了三方制衡、各有一定权力的局面。

  当然,首相绕过议会自己干是违宪的。因此如果首相干得不好,以后将被议会弹劾,那时肯定下台,而且一系列违宪的行为也将被秋后算账,那时国王也肯定会支持议会的。因此,普鲁士议会提供了一种强大的监督和纠错机制,首相必须担心自己以后可能吃不了兜着走。整个普鲁士,也有一定程度的民主。

  那么,俾斯麦在执政最初四年的一系列违宪行为,被追究了吗?

  当然没有啦!普鲁士议会在1866年普奥战争结束后就大笔一挥:俾斯麦之前所有的违宪行为都一笔勾销,而且议会将追加批款,为之前政府的贷款负责到底!

  普法战争后,俾斯麦的威望更是达到了顶峰,保守党在大选中取得压倒性优势,一度成为主流党派。于是议会通过决议:奖励俾斯麦160万塔勒(后来叫马克)!相当于他当时100年的工资,普通德国人2000年的工资,一辈子彻底不用发愁了。不仅如此,威廉皇帝更是大笔一挥,送给他一片68.3平方公里的大庄园,并于1871年3月晋封他为亲王!至此,俾斯麦个人的财政窘况不仅大为缓解,而且成为德国一流富翁。

  哈哈哈哈!斯大林说过:“胜利者是不受指责的,很有道理。

  有了这些钱,俾斯麦就可以购买新的庄园,并且好好修缮他的庄园了,比如在庄园里建立一些酿酒厂或者伐木厂什么的,出租给别人赚钱。俾斯麦对土地有一种近乎贪婪的欲望,总想占有更多庄园。布莱希罗德曾经劝他,说土地的增值,包括租金收益,根本不如买股票,还给他算过账。但是俾斯麦微微一笑,仍然把主要财产都用于购买土地和修缮庄园上,因此长期赚不到钱。但他并不在乎,因为只要有土地,他就觉得安心。1871年后,俾斯麦一共拥有三大庄园,占地4万英亩,大约160平方公里,成为德国排名前几位的大地主。后来他又买了四个较小的,总面积不清楚,最多时一共七处庄园。他最喜欢的是伐尔岑(法尔岑)庄园,一年里总有几个月在这里独处或办公,所以后来伐尔岑庄园也成了当时德国乃至欧洲的一个著名词汇。

  那么,俾斯麦在庄园上的整体收益如何呢?

  1889年,俾斯麦从他庄园获得的总收入,大约是30万马克。这确实是一笔巨款,但此时已经是普法战争将近20年后了,货币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贬值。之前在1870年代,俾斯麦一年能从庄园收获10万马克就不错了,而二十多年他累计对庄园的修缮投资高达600万马克,包括他的工资、股票和债券的投资收益,以及从国家获得的巨额奖赏,都投入庄园了。所以这么一算,直到1889年,过去二十多年他在庄园上是入不敷出的。因此,俾斯麦大量买入和投资庄园,是在1885年后才逐渐获得可观的收益。他1898年去世时,遗产一共大约750万马克,在此之前他已经赠给了长子赫伯特一大笔钱和土地,因此估计他的总资产应该在1000万马克以上。

  这个数字,基本上相当于当时一万个德国人的年收入。如果读者没有感觉的话,我们可以做个相对比较:如果目前我国的年人均收入是3万元,俾斯麦的财产大约是3亿元左右。好像也不算太高?因为欧洲土地每年都要缴税,这压低了土地价格。那我们换个角度:俾斯麦在1890年代的年收入,包括国家工资和从庄园获得的收入,大约30多万马克,相当于当时德国人均工资的300多倍。所以,退休后的俾斯麦,年收入相当于人民币1000万元左右。

  作为一个大政治家和大地主,是否应该得到这样的收入呢?见仁见智吧。

  好像有点偏离主题了?我们还是回到政治体制。普鲁士/德国的君主立宪制度,成型于1850年代,在1867年,也就是普奥战争结束、建立北德意志邦联后,君主立宪制度才真正完善。这源于俾斯麦的努力和威廉一世的开明。也就是说,在俾斯麦已经取得普奥战争胜利的情况下,他没有借机获取更多权力,反而完善了君主立宪制度,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俾斯麦类似于哈登贝格。他知道,把希望寄托于君主的英明,长期来看是不现实的。威廉当然很英明,但一个国家更应重视制度建设。作为俾斯麦个人,他当然想获得更大的权力,他和议会的长期斗争也都是为了摆脱议会的掣肘。但是作为一个目光深远的政治家,俾斯麦明白,借机完善君主立宪制度,是对自己权力更好的保护。

  可能有人会问:1871年以后俾斯麦早已功高震主,他难道不想“篡位”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按照欧洲的传统,俾斯麦基本上没有篡位的可能。而根据威廉一世的权力安排,俾斯麦也没有这个可能。

  先说第一点:按照欧洲的传统,俾斯麦基本上没有篡位的可能。因为自罗马帝国之后,欧洲君主基本上都要得到罗马教皇的承认,然后经过长期发展,国王基本上都是在老牌君王家族中产生的。那么经过长期多代联姻,欧洲各国君主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亲戚网,各国国王都是在这个亲戚网中产生的。

  所以,西班牙国王伊莎贝拉二世在1868年退位后,想让她的儿子继承王位,符合传统。而西班牙议会想选择普鲁士的一个亲王,也符合传统。相比之下,俾斯麦只是普鲁士容克贵族,而且是快破落的贵族,他有什么资格篡位呢?如果真的冒天下之大不韪篡位,基本上会身败名裂,而且身边必然会杀机四伏。就算他铁血镇压国内的反对者,但是国外君主们也肯定不服啊,必然会组成一次又一次“反德同盟”,这对俾斯麦来说,前景必然十分暗淡。

  这里顺便交待一下西班牙王位的事。普法战争后,西班牙选择了伊莎贝拉二世的另一个儿子为国王,这个国王没当几年就死了,于是西班牙还是选择了伊莎贝拉二世在1870年退位时指定的接班人,也就是她的儿子阿方索,这就是阿方索十二世(1857~1885,在位是1874~1885)。阿方索十二世死后,他的儿子就是阿方索十三世。

  西班牙议员难道不怕阿方索们“打击报复”吗?不怕。之前在十七世纪的英国,查理一世(1600~1649)还被英国议会绞死呢,但英国人却选了他儿子当国王,这就是英国的查理二世,所以这是欧洲传统。拿破仑虽然凭借赫赫军功,在1804年成为法国皇帝,在当时各国王室都看不起他,认为他是轻狂的暴发户。拿破仑也知道别人的看法,所以在成为皇帝后,想和其他皇室联姻,加入“正牌皇族”之列,以稳固自己的地位。

  可惜拿破仑很难如愿。例如他知道俄国沙皇的妹妹正值妙龄,还未出嫁,就想和沙皇联姻,但被亚历山大一世两次拒绝,非常灰头土脸,坊间八卦说,这是拿破仑要征讨俄国的一个重要原因。求婚俄国失败,拿破仑转而想和奥地利皇室联姻,哈布斯堡当然也想拒绝,但是梅特涅首相说服了奥地利皇帝,1810年把皇妹、时年18岁的路易莎,嫁给了拿破仑,这也是拿破仑后来对奥地利比较“仁慈”的一个原因。不过路易莎一辈子都藐视科西嘉小个子,出嫁时哭哭啼啼,虽然后来生下了拿破仑二世,但拿破仑战败后立刻和他离婚,四个月后就和情人结婚了。

  所以,俾斯麦要“篡位”晋身王族,基本不可能。

  上述是第一个原因,但第二个原因更重要,那就是:在威廉安排的权力核心中,俾斯麦并没有军权。

  俾斯麦当了28年首相,推行各种政策,获得了亲王头衔,在普通老百姓眼里,他就是事实上的君主。但是,俾斯麦的权力来源,始终是威廉。这是因为:威廉始终掌握着军队。

  还记得老毛奇吗?前文我多次说过,他和俾斯麦都是威廉提拔上来的,也都被威廉长期信任和重用。但是,老毛奇和俾斯麦的关系并不好。

  而老毛奇却实际掌握着军队,在这种情况下,俾斯麦敢动吗?

  威廉选择了俾斯麦、老毛奇两个牛人,而这两个牛人的关系却不好,经常吵架。他们越吵架,威廉当然越安心。

  所以,在28年的首相生涯中,俾斯麦至少提出辞职十几次,但都被威廉劝住了。威廉每次都给予俾斯麦充分的信任和赞美,每次都表示对于德国/普鲁士来说,俾斯麦“比皇帝/国王更不可缺少”,于是俾斯麦也就继续干下去了。威廉毫不在意俾斯麦的表面威望超过他,他不仅虚怀若谷,而且心里清楚得很,俾斯麦的权力实际上来自于他。

  换个角度想想,俾斯麦多次提出辞职,不也是在向皇帝表明自己没有政治野心吗?“你随时都可以把我拿下。而且不用你来拿,我每隔几年就向你提出辞职。只要你烦我了,也别来搞我,就让我及时告老还乡吧!”

  所以,通过多次辞职和挽留,这两个人在反复确认相互之间的关系是否稳固。这绝不是矫情,而是必要的政治技巧或作秀。作为臣子,俾斯麦有必要多次表示对君主的忠诚和臣服,而作为君主,威廉也要多次展示对下属的信任和重用,而且一定要通过居高临下的方式来表达,以表明自己才是君主。

  在这个过程中,两个人都充分认识到,他们都是头脑清醒的、杰出的政治家。

  但是这带来另一个问题:如果老毛奇凭借巨大的军功,想篡位怎么办?

  威廉同样不担心,因为老毛奇并不是军队一把手。老毛奇是参谋总长,但军队的一把手始终是罗恩--长期的国防部长。

  也就是说,老毛奇要调动军队,必须经过罗恩的同意,橡皮图章也是图章啊!而罗恩,是当年跟着威廉打天下的死忠粉,在军界也有一大帮势力。更何况,腓特烈皇储,在普军/德军中始终掌管着一支军团,按后来的说法就是集团军司令。

  在这种情况下,老毛奇能随意调动军队吗?能有篡位的想法吗?

  呵呵,一切都在威廉的安排中。这样的皇帝或国王,有什么可担心的?

  内阁的运转也总体上很好,因为罗恩不仅是威廉的死忠粉,而且是俾斯麦的终身好友。在权力核心中,他不仅深受威廉的信任,而且扮演着润滑油的角色。

  德国三元勋,罗恩是必不可少的。而且他可不仅仅是润滑油,他的作用很大。

  如果把话题扯得远一点,说说俾斯麦是怎么当首相的,就可以更加看出罗恩的重要性了。

  俾斯麦能成为首相,当然和他的容克贵族身份、保守派身份是分不开的,这是晋身普鲁士高层的硬指标。但是在1850年代,他的一系列言论,并不入当时的皇储威廉的法眼。当时威廉三世的身体每况愈下,后来神经不正常了,但他又没有儿子。所以他的弟弟,也就是皇储、后来的皇帝威廉一世,是当然的王位继承人,威廉一世也是当时的摄政王。但是他有自己的班子,对俾斯麦提出的外交策略根本看不上,所以就把俾斯麦打发到俄国当外交大使去了。

  后来的一系列事件都证明,俾斯麦总是对的,而威廉的班子总是做错。例如,俾斯麦认为普鲁士应该联合俄国,不要支持当时脑子一盆浆糊的奥地利皇帝,更不要因为奥地利而得罪俄国,事后证明都是对的。所以威廉班子的威望日益低下。

  相反,俾斯麦的名气逐渐越来越大了,而且他在混得风生水起。因为他当时反对奥地利,而俄国人当时也很厌恶奥地利,所以俄国沙皇和政界都把俾斯麦看成“自己人”。那几年的外交生涯,事后证明对俾斯麦极为重要。不过,在寒冷的彼得格勒,俾斯麦生活得不太舒适,所以他还是想回来。

  威廉手下的人不行,威廉当然觉得很没面子,但是治国需要人才啊。在那几年里,罗恩作为俾斯麦的好友和威廉的下属,多次向威廉推荐俾斯麦。于是经过几年的折腾,威廉才下定决心,启用俾斯麦为首相。

  当然,当时威廉手头上也不是没人。他也留了后手,因为他知道俾斯麦的人缘不好,所以他手里还有两个备用人选。一旦俾斯麦不行就换下来,因此俾斯麦也知道自己并不是不可或缺的。不过俾斯麦的脾气也确实大,他向威廉提出要求:如果让我当首相,就必须兼任外交部长。也就是说,俾斯麦必须把外交大权抓在手里,他过去多次抨击过普鲁士的外交,觉得过去几年普鲁士的外交政策就是一坨屎。

  在这种情况下,威廉也来气了:破格提拔你当首相已经是够给面子了,还来劲?你要那么多权力想干嘛?不满足就想辞职?那就去当驻法大使吧!

  俾斯麦也够硬气,去就去!

  不过,威廉在国内还是玩不转,于是在俾斯麦当法国大使没多久,威廉就满足了他的要求。这就是1862年9月,俾斯麦正式成为普鲁士首相之前发生的事。

  由此可见,俾斯麦要出人头地,必须有罗恩这种上达天听、深受君主信任、而且没有嫉妒心的朋友,还得碰上威廉这种头脑清醒、能识别人才、心胸宽阔的君主。

  这两个条件缺一个都不行。而且每一个条件的满足,好像都没有很高的可能性,但是俾斯麦都遇到了,这难道不是命运吗?

  所以,俾斯麦的命运不错。

  上任第一件事,俾斯麦就在普鲁士议会发表了著名演说。他说到:“当代的重大问题并非通过演说和多数派决议就能解决的,而是要用铁和血来解决。”也就是说,俾斯麦要用“狠招”解决普鲁士的一系列内政外交问题。因为这个演说,尤其是这句话,在1871年三场战争胜利、德国建立后,俾斯麦才被冠上“铁血宰相”的称号。但是在当时,这场演说是极不成功的,因为大家觉得这种演讲不仅进一步得罪了议会,再次证明了俾斯麦人缘太差,而且当时各国还没有充分认识到普鲁士的力量时,也认为他是个不切实际的狂徒,所以根本没把他的演讲当回事。大家觉得这么个二百五被国王指定当首相,那就当一段吧,反正不久就会下台的。

  当然,后来发生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了。“铁血宰相”,也是事后“追认”的。

  俾斯麦虽然成了首相,但他也知道罗恩的重要作用,所以不仅维持了和罗恩的终身友谊,而且在1870年代,有大约一年时间他的身体不太好,于是向威廉推荐罗恩当首相。等罗恩当了一年首相想退休,这时俾斯麦的身体也养得差不多了,于是回来继续当首相,由此可见他和罗恩的关系已经到了什么程度。可以这么说,俾斯麦一生最好的朋友,就是罗恩。而罗恩,恰恰又是威廉的死忠粉,是被威廉极度信任的。

  还有一个保险因素,那就是俾斯麦、罗恩、老毛奇,都是铁杆保皇派,基本的政治观点都是一致的。他们都支持君主制,都想强大普鲁士,都想建立德国,都想维护容克贵族的利益。

  好了,画个关系图,我们可以看看威廉的统治是多么稳固。

  在这个核心体系中:

  1、有俾斯麦和老毛奇两大牛人,他们可以把国家和军队治理得很好,但是他们之间的关系又不太好,皇帝可以放心。

  2、整个系统没有走向内斗的恶性循环,而是良性竞争,因为威廉和罗恩都是能识别和重用人才的人,他们也有足够宽广的胸襟。

  3、皇储是未来的皇帝,参与到体系中,在体系中得到了锻炼。但他在军队和国家中的权力也不算很大,不能提前颠覆威廉。

  4、因此,大家相互制约,最终都得听命于威廉。

  在这种情况下,威廉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威廉有点像我国古代的刘邦,刘邦是最善于用人的,但是自己做,往往不是很好,这和威廉很像。威廉的班子,很像张良、萧何、韩信,加上夏侯婴、樊哙的组合。当然,两者不可能完全一样。俾斯麦基本上相当于张良和萧何,老毛奇是韩信,罗恩是夏侯婴和萧何的一部分。

  识人善任,胸怀宽广,目光深远,只抓大事,敢于当甩手掌柜,享受生活,这就是威廉。

  建立起一个政治观点相同或相似、忠于君主、能力超强、可以相互制约的执政团队,虽然是君主立宪,但是皇帝、首相、议会,三方各有一定的权力,君主手握军权,可以任免首相,不像英国国王那样几乎完全没有权力,这样的制度对德国有什么不好呢?

  威廉认为很好。他可不想什么事都事必躬亲,更不想管得太细。他当然知道自己、俾斯麦、老毛奇们的能力都很强,但是可不敢奢望儿孙们能永远如此,所以这种分权制模式可以减少犯错的概率,威廉很满意。

  这,就是当时德国的政治模式。

  所以,威廉活到在现代社会都算是高寿的91岁(1797~1888),绝不是偶然的。他,是真正的人生赢家。

  政治不仅要看组织架构和具体人选,更是一门艺术。威廉在重用和赞美俾斯麦的同时,并没有忘记敲打他。这方面,威廉也体现出极高的水平。

  有一件事最能说明问题,就是1871年1月18日,威廉在法国凡尔赛宫,登基为德国皇帝。

  前文说过,威廉并不想当皇帝,之前不想,现在战胜法国后也不想,因为他担心建立德国后,普鲁士将丧失独立的地位。事后来看,他的忧虑果然应验了--随着德国的建立,普鲁士人首先把自己看成“德国人”,而且在这方面要比其他邦国的人更投入。因为普鲁士人会想:如果我不以身作则,其他邦国的人就更不会认为自己是德国人了,这样,以普鲁士为核心成立的德国必然分崩离析。所以,普鲁士人会更热情地建立和发展德国人的国家意识。这样经过两、三代人后,在1930年代,普鲁士已经彻底消融在德国之中。老皇帝如果在天有灵,一定会大为悲伤的。

  但是,当时的形势已经走到那个份儿上,德意志人的民族热情早已被哄起来了,而且几十年以前德意志人就说要建立自己强大的民族国家,现在除了普鲁士和威廉,谁还有这个资格?

  俾斯麦也很热爱普鲁士,但是他知道,此时必须成立德国,“天予不取,反受其咎”。于是他在反复劝说不奏效的情况下,动员了德意志国家中的第三大邦国(前两大当然是普鲁士和奥地利):巴伐利亚国的国王,让他劝说威廉称帝。

  有了巴伐利亚的大力支持,威廉泪眼婆娑、不情不愿地在凡尔赛宫称帝了。事后,俾斯麦为了表示对巴伐利亚的感谢,每年都给巴伐利亚王室一大笔好处,算是长期的辛苦或“贿赂”费。这不仅仅是为了感谢巴伐利亚王室在威廉称帝时的功劳,而且德国建立以后,长期都面临一大堆邦国的局面,各国都有自己的国王,事情很乱。如果巴伐利亚能和普鲁士步调一致,对德国的稳定将大有好处。所以,这体现出俾斯麦高超的政治手段。

  讲到这里,还没讲到威廉“敲打”俾斯麦?放心,这就来了。

  在凡尔赛宫镜厅的登基仪式上,当加冕后的威廉走下皇帝宝座,和一大堆祝贺的其他君主、自己的亲信一一握手时,唯独没有搭理俾斯麦。

  这可以理解为老皇帝的“疏忽”,因为他不想当皇帝嘛,既然不情不愿、眼含热泪地当了皇帝,可能真的是心力交瘁了。而且他已经74岁,这个年龄的人,在情绪激动之下,有个疏忽好像很正常。但是,在如此重大而隆重的场合,所有人都知道普鲁士取得三场战争的胜利、他能加冕为德国皇帝,首功肯定是俾斯麦,而他却偏偏忽视了俾斯麦,没有和俾斯麦握手!

  因此这件事有另一种解释,那就是:威廉在一大堆国王和雄赳赳的德国将帅的簇拥中忽视了俾斯麦,是想告诉他,谁手握实权,谁是德国真正的老大。

  站在威廉一世的角度,这种敲打是很有必要的。仿佛威廉在告诉俾斯麦:“朕知道你俾斯麦功劳最大,但越是这样,越要及时敲打!朕一定要提醒你,德国的老大到底是谁!”

  当然,如果非要解释成老国王心力交瘁而忽视了俾斯麦,好像也能解释得通?

  那么,俾斯麦会怎么想呢?

  他当时根本没有发作,也不敢发作。事后,就当这件事没发生过一样。

  但是,他从来没有忘记他在凡尔赛宫被忽视或“羞辱”过。在他退休后写的回忆录《思考与回忆》中,他对这件事始终愤愤不平就是明证--此时他也已经80多岁,已经被威廉二世罢相,而威廉一世已经去世了好几年,好像他倚老卖老也无所谓了。

  不过,1871年的俾斯麦应该通过登基这件事,明白了威廉是在敲打他,所以以后他对威廉始终很尊敬。政见上可以争论,但在大事上俾斯麦明白,应该把最重要、最风光、最有利于提升皇帝地位、彰显皇帝对臣民们恩泽的事情,让皇帝来宣布。例如,1881年德国首先在全世界搞社会保险制度,这种石破天惊的政策谁宣布的?是俾斯麦写稿,威廉一世宣布的。

  两个人都是高手中的高手,很多事情根本不用点破。威廉当时那种怎么解释好像都行的做法,对于俾斯麦来说,已经足够了。

  回过头来,如果我们再看看威廉之前让俾斯麦出任俄国和法国大使,谁敢说不是他的深谋远虑呢?历练并进一步考察俾斯麦,为自己保留一个选项,好像也解释得通吧。

  始终保持灵活开放的态度,为自己尽量保留多种选择,给下属的工作安排让人捉摸不透,不知道是“惩罚”还是“历练”,事后来看,好像怎么解释都行,这是君主最高明的驭人之术。

  如果下属“不识相”,下一步可能就要撕破脸了,比如李世民对侯君集、雍正对年羹尧。但俾斯麦是谁?

  所以,笔者觉得德皇威廉一世虽无“大帝”之名,但绝对有“大帝”之能。只是由于俾斯麦过于光芒四射,才让威廉成了历史上被严重低估的皇帝。

  好了,普法战争中之后写了三篇,但还没有谈战争后的赔偿等各种问题呢。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权力背后          青云直上

医路高升          雄才官道


  长按下面的二维码,可关注本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