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藻极绚烂,而人却极平淡 | 纪念沈祖棻先生逝世41周年

刘庆云 程门问学 2021-06-12

1965年的沈祖棻先生


20世纪50年代的武汉大学中文系师资力量雄厚,队伍整齐,有“五老”、“八中”之说。“五老”指刘永济、刘博平、陈登恪(陈寅恪之弟)、席鲁思、黄焯教授;“八中”则为周大璞、李健章、程千帆、沈祖棻、胡国瑞、李格非、毕奂午、刘绶松先生。祖棻师为其中惟一的女性。他们如今都已先后作古,留给我们是永难磨灭的无尽的怀念。


1957年当我进入武汉大学中文系读书时,即耳闻沈祖棻先生的才名。先生当时有女词人、女才子、女学者等称誉,有人说,其才情不在其夫君程千帆先生之下,有些方面甚或过之,因而引发了我们一片崇敬之心。我们也听说,沈先生身体不太好,生孩子剖腹产时,因医务人员粗心大意,纱布未予取出,以致再次接受开刀手术,故体质颇为虚弱。对此我们曾不免大为惋叹。因此头几年,我们很少见到沈先生。直到大学四年级,沈先生为我们开设“唐人七绝研究”选修课,始得常睹丰采。大学毕业后,我读唐宋文学专业研究生,参加古典文学教研室的活动,因沈先生是诗词学专家,常有机会请益,遂接触较多。


沈先生可能是受到江浙一带佳山秀水的滋养,皮肤白晰,面目姣好,端庄秀丽。我们见到的沈先生当时已人到中年,又经过长期病痛的折磨,但仍依稀可见年轻时的风采。先生生性善良,为人谦和,从不张扬,从不矜傲,说话轻言细语,面带微笑。对我们晚辈也是平等相待,不端任何架子,总是谆谆善诱,鼓励有加。沈先生住在武汉大学二区的一套房子里,和我的导师刘永济先生家隔得很近,大概是前后栋。我和研究生老马常去她家,每次去,她总要亲自为我们沏一杯香茶。我们感到请教先生已是打扰,劳神先生亲为沏茶很觉过意不去,请她“下不为例”,可下次再去,先生依然故我。我们主要向先生请教词学方面的问题,先生总是有问必答。和她在一起,真个是如沐春风,和煦温暖,既觉得她是一位学识渊博的谨严学者,又觉得她像一位慈祥亲切的母亲。


沈先生讲课不以具有十足的鼓动力为特点,而是以细腻、形象见长,或者说,她不是以长江大河的汹涌澎湃激荡人的心潮,而是娓娓道来,似潺湲的涓涓细流渗入人的心田肺腑。先生既是古典诗词的研究者,又是深有造诣的诗人、词人,对于前人的作品有自己独特的感悟,具有不同凡响的艺术感受力。听她讲析作品,使人如亲临其境,目睹其人,心灵亦随之融入境界,感受角色,同抒情主人公一道歌哭笑涕。


记得先生讲王昌龄的《长信秋词》:“奉帚平明金殿开,暂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先释词:奉,即捧,将,即持。然后结合作品释“团扇”、“昭阳”之典,“日影”之喻。讲宫女的动作,辅以手势,今犹历历在目,揭示宫人内心之幽怨,鞭辟入里,印象至深。讲陈陶的《陇西行》“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时,则将“无定河边骨”的现实与“春闺梦里人”的梦境加以对照,将现实中荒野白骨与梦境中的英武战士加以对照,将现实中的绝望与梦幻中的希望加以对照,使我们深刻地领会到诗中所蕴含的悲剧意义。


这里要特别提到的是一次难忘的教学观摩。1963年,湖北省决定召开李清照学术研讨会。在研讨会召开前,武汉市数所高校组织了一次教学观摩。听课者为中文系的古典文学教师与研究生,地点在当时的武汉师范学院(今湖北大学)教学楼,主讲者为沈祖棻教授。讲课中沈先生重点讲析了李清照的《醉花阴》(薄雾浓云)(这首词的讲义未收入《宋词赏析》)。讲授这首词时,除了对其环境氛围的烘托、时空转换的特点作了解析外,还对上片“佳节又重阳”的“又”字的作用作了强调,指出:(1)它表现了词人对分别已久的时间感受:又到了重阳!(2)“又重阳”含有与昔日重阳对照之意,昔时重阳是共度佳节,如今却是独对良辰,蕴寓有今昔对比,欢愁各异的感慨。当然先生着重讲的还是词中那脍炙人口的名句:“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先是介绍元代伊世珍《琅嬛记》中载录的趣事:清照以此词寄其夫赵明诚,明诚极叹赏,务欲胜之,遂废寝忘食三昼夜作五十阕,杂清照词于其中以示友人,友人玩味再三,谓“只三句绝佳”,即“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接着先生解析三句何以“绝佳”。指出“莫道”一句系对前面所叙离怀别苦的总结,亦即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之意,但李氏用“莫道”、“不”两个词语,即是通过否定之否定达到肯定,其表达感情之强度、力度更胜过江氏。既然是销魂失魄,何以为证呢?那就是“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瘦弱的形象即可为证啊!谈到这两句时,先生打了个比喻,说好比戏台上锣鼓已开台,主人公在后台已亮了一嗓,先声夺人,但观众闻其声,未见其人,正引颈期待着主人公的出场,这时帷幕陡地拉开,主人公出场亮相,给人留下鲜明的印象。这首词前面已描写了抒情主人公的愁闷心态、“东篱把酒”的动作,但她究竟是何等模样,我们尚未知晓,“帘卷西风”就是帷幕拉开,“人比黄花瘦”就是亮相,我们终于看到了抒情主人公的形象。“西风”不仅起拉开帷幕的作用,还和前面的重阳节令、“凉初透”的气候相应照,进一步烘托环境氛围,同时和下面的“黄花”共同构成一幅凄美的图画。接着先生谈到“人比黄花瘦”的比喻何其恰切、精妙。她说用来比喻瘦的物体有很多,而此处的“黄花”却不是任何其他物体可以替代的。如果写“帘卷西风,人比猴儿瘦”(众笑),行吗?尖嘴猴腮,这个形象不美,岂能形容闺阁离人!又如“帘卷西风,人比干柴瘦”(众笑),这用来形容枯瘦老头尚可,形容闺中少妇则不合适。用花来形容是可以的,但如果说“人比牡丹瘦”,就不贴切,因为牡丹显得肥硕而富贵,李清照也没有说“人比桃花瘦”,因为一则与她写作的时令不符,再则桃花的品质与诗人的气质不甚相合。以“黄花”比瘦,其精妙处有三:其一,取自眼前现成景物,与词中“东篱把酒”相应,陶渊明诗有“采菊东篱下”之句,说“东篱”即寓示有菊。其二,菊有幽雅傲霜之品质,为词人所喜,与词人品性相合。其三,西风中摇曳之菊纤弱凄美,更便于塑造一个因愁而瘦的闺阁美人形象。


这堂精彩的讲课结束后,大家报以热烈的掌声,走出教室仍在议论纷纷,对先生的学识与讲课艺术赞不绝口。


沈祖棻先生的两部经典著作:

《宋词赏析》《唐人七绝诗浅释》


先生讲析作品是如此形象、透辟、深刻,对我以后的教学、科研有非常重要的启示:做学问正须脚踏实地从微观入手,潜泳其内,再出乎其外。这里要顺便说到的是:先生这种体察细致,从不同角度反复进行比较,掘幽发微,对作品进行艺术再创造的方法与风格,同样体现在她的科研成果中,她的《宋词赏析》、《唐人七绝诗浅释》便是典型的代表作。先生对作品的深微鉴赏是对前人简单评点的一种突破,是对古典诗词接受美学的一种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版的各种诗词鉴赏辞典无疑受到沈先生研究方法的启示。


当年,为了参加李清照学术研讨会,我和同门师弟马昌松各写了一篇关于李清照创作的论文,我写的是《李清照早期词的反封建意义》,马昌松写的是《李清照词的爱国主义思想》。写好以后都送给沈先生审阅。我们自知写得很肤浅、幼稚,但先生居然说“写得不错”,还说要推荐给会议准备编辑的论文集予以发表,关怀鼓励之情溢于言表。这次学术讨论会在武昌洪山一宾馆内召开,先生因身体欠安未能参加。会议讨论结束,湖北省委宣传部的领导在当时“以阶级斗争为纲”思想指导下,竟然给李清照定性为“一哭哭啼啼的贵妇人”,给我们这些人大大泼了一瓢冷水,我们的“反封建意义”论、“爱国主义思想”论自然是极不合时宜,论文结集之事当然亦告吹。但沈先生的奖掖后学之意,却让我们一直铭感在心。


沈先生工作兢兢业业,教学一丝不苟,对教学改革也曾表示积极拥护。但当时的所谓教学改革主要是开门办学,即下到农村或偏远地区开班上课,这对年轻教师来说也许不会有太大的困难,但对年老体弱的教师来说无异是一种苦役,而沈先生也居然做好了思想准备。有次教研室开会讨论开门办学,先生发言说,昨晚做了一个梦,自己居然翻越一座很高的山,爬着爬着,大汗淋漓,气喘吁吁,觉得很累。她说这个梦寓示着出去开门办学是很艰苦的,我应该做好吃苦的准备。说得非常诚恳,我当时听了很受感动,现在想来真个叫人心酸。那时程千帆先生以“非罪”获谴,沈先生不但要独自挑起一家八口的生活重担,还要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在这种情况下,还要以羸弱多病之躯去面对诸如开门办学之类的种种举措,内心该有多少难处和苦处啊!


沈祖棻先生墓


沈先生才华横溢,学识渊博,道德高尚,柔中有刚,是我平生最崇拜的老师之一,在我研究生毕业即将南下广州之前,特意向先生索要一张照片留作纪念。她从相夹中取出一张全身照送给我。照片中的先生穿着一套深色的便装,显得朴实无华,微笑着站在一棵盛开的桃花树旁边,眼睛里泛漾着一片温和。这就是沈先生:文藻极绚烂,而人却极平淡。


每忆及祖棻师,总感到有别于一般的缅怀,除了充满无限的敬仰之外,更怀有一种深深的眷恋。


>原题《缅怀沈祖棻先生》,载《文史知识》2004年第4期


【相关阅读】

沈祖棻之死——回望四十年前的那场车祸

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 | 纪念沈祖棻先生108周年诞辰

她始终眷恋她所爱的一切 | 纪念沈祖棻先生109周年诞辰

一代知识女性的心灵悲歌——沈祖棻与她的诗词

文章知己千秋愿——沈祖棻与程千帆(附沈祖棻诗词选)

叶嘉莹谈沈祖棻:她真是个集大成的作者

顾学颉:吊珞珈山上的幽灵——记女诗人沈祖棻

见字如面 | 乱世女词人病中“绝命书”:愿人亡而词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