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伯伟教授《读南大中文系的人》再版,新增十篇文章

张伯伟 程门问学 2021-06-12

编者按

张伯伟教授《读南大中文系的人》是南京大学出版社“谷风·学者随笔丛刊”之一种。该书初版于2014年,早已一书难求。近日,南大出版社推出该书增订版,不久即能上架销售。现与大家分享增订版后记与目次。




增订版后记


本书初版于2014年,在不长的时间里便销售一空,可见“南大中文系”对读者的吸引力还不小。不少友人看了以后,希望我多写一些此类文章,且惠予鼓励之辞。或云堪当“学术史研究的好材料”(吴承学语);或云“其意义可能超过普通的学术专著”,并期待为之不已,可“为近几十年来的中国传统学术界留一部非正式的《儒林传》”(唐翼明语)。历来所称的“学人”,大抵皆文史之士,多少会有些特别乃至出格的言行引人注目,不过,茶余饭后、酒酣耳热时的闲谈不妨点缀以“八卦”,落笔为文总还是应循其“义法”。友人或以前贤“出诸口者,不漫作无味语;笔诸书者,不漫作无味辞”形容之(邬国平语),大概也是有感于斯文吧。在我看来,此类文章的“义法”,就是“多识前言往行以蓄其德”。借用M. H. Abrams一本学术著作的书名,其功能就应该如the Mirror and the Lamp(《镜与灯》)。一方面如同庄子所说的“用心若镜”,能够映照人生的本质和真相;另一方面又能如穿透雾霾的一束灯光,刺破心中的幽暗。“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这两句话集中体现了一个真正读书人的价值。如果有读者觉得在本书中看不到“花边新闻”而遗憾,我很愿意建议他/她尝试换一种阅读眼光,或许会有意外的收获。

出版社有意重版此书,同时建议我调整若干学术腔太浓之作,我遵从了这项建议,所以此版较前删去了六篇文章,又增加了十篇文章,总字数则略减一二万,希望这一版能得到更多读者的欣赏。

二〇一九年十月三日记于百一砚斋



增订版目次

*标颜色的是新增的篇目


前记

第一辑  人来人往
绕谿师的“藏”与“默”
管雄先生小传
 “行道救世,保存国粹”——程千帆先生的精神遗产
一件化俗为雅的小事
程千帆先生的治学与教学
老师,我舍不得您!
说先师闲堂赠潘石禅先生诗兼述往事
天真的浪漫诗人——赵瑞蕻先生
有思想的顽童——许志英先生
痴雁——严迪昌先生
晖弟已矣,虽万人何赎
六十年间几来往——我与《文学遗产》
斋名变迁与进德修业——从“日不知”“适其适”到“百一砚斋” 
韩国文化散记
日本京都大学中国文学研究室印象略记
忆南洋

第二辑  书前书后
《隋唐诗歌史论》读后
《三思斋文丛》编后记
南京大学档案馆藏《程千帆友朋诗札辑存》题记
《桑榆忆往》题记
《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韩文版序
写在《嘉定钱大昕全集》出版之后
《悔村遗稿》《石山遗稿》跋
略说《东坡禅喜集》
《域外汉籍研究集刊》发刊词
 “域外汉籍研究丛书”总序
题《道在瓦甓》
《春天种一颗树》序
《和刻本中国古逸书丛刊》序
《明末清初杜诗学研究》序
《汉魏六朝书法理论与文学理论关系探微》序
《十八世纪中朝文人交流研究》序
闲堂师批语辑录

第三辑  独言独语
书绅录
首届文科强化班开学典礼致辞
南大1992级学生毕业典礼致辞
南大1996级学生毕业典礼致辞
文学院2009级研究生开学典礼致辞
文学院2013级新生开学典礼致辞
南京大学2006年“赵安中讲座教授”受聘仪式讲话
“皇帝·单于·士人:中古中国与周边世界”国际青年学者工作坊致辞
第二届中韩历史学家论坛致辞
“三国志曼陀罗:三国时代的思想、学术与文学”国际学术工作坊致辞
第二届南京大学域外汉籍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致辞
“素心会”发起词
“静悄悄地”立德——《莫砺锋文集》新书发布研讨会致辞
读古典文学的人

第四辑  随事随想
学界“偷心”钳锤说
《文学遗产》“优秀论文奖”获奖随感
我与中国诗学研究
关于大学人文教育的若干断想
从“西方美人”到“东门之女”
“第四届国际汉学会议”侧记
“张力”的学术
一个中国学者对韩国学研究的职责——第十届“卧龙学术奖”获奖感言
壬辰(2012)纪事

附录
一口吸尽西江水──专访南京大学域外汉籍研究所所长张伯伟教授

增订版后记




【相关阅读】

张伯伟:“行道救世,保存国粹”——程千帆先生的精神遗产

张伯伟:说先师闲堂赠潘石禅先生诗兼述往事

张伯伟:一件化俗为雅的小事

张伯伟:绕谿师的“藏”与“默”

张伯伟:有思想的顽童——许志英先生

张伯伟:一个中国学者对韩国学研究的职责

张伯伟:我是怎样研究《诗品》的

张伯伟:如何探寻诗人的“诗心”

张伯伟:漫话中国文学批评

张伯伟:域外汉籍研究答客问

张伯伟:中文系是以“为往圣继绝学”而自任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