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莫砺锋:“金陵怀古”哪家强?

程门问学 2022-10-07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皇华皇华 Author 莫砺锋


五代何光远《鉴诫录》卷七云:“长庆中,元微之、刘梦得、韦楚客同会白乐天之居,论南朝兴废之事。乐天曰:‘古者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今群公毕集,不可徒然。请各赋《金陵怀古》一篇,韵则任意择用。’时梦得方在郎署,元公已在翰林。刘骋其俊才,略无逊让,满斟一巨杯,请为首唱。饮讫,不劳思忖,一笔而成。白公览诗曰:‘四人探骊,吾子先获其珠,所余鳞甲何用?’三公于是罢唱,但取刘诗吟味竟日,沉醉而散。”这个故事出于杜撰,因为长庆年间(821-824)刘禹锡从未与元、白会面,且韦楚客早于元和九年(814)已经去世。但是“金陵怀古”确实是绝佳的怀古诗题,屡经兴亡的六朝故都确是诗人抒发怀古幽情的绝佳对象。刘禹锡虽然没有与元、白等人一起写金陵怀古诗,但受到白居易赞颂的刘诗《西塞山怀古》的主题其实就是金陵怀古,清人汪师韩、袁枚、黄叔灿等人径称此诗为《金陵怀古》(分见《诗学纂闻》《随园诗话》《唐诗笺注》)。若与唐诗中另外两首七言律诗体的《金陵怀古》进行比较,便可看出刘诗确是一首出类拔萃的怀古名篇。

三诗原文如下: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金陵怀古
许浑
玉树歌残王气终,景阳兵合戍楼空。
松楸远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宫。
石燕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还风。
英雄一去豪华尽,唯有青山似洛中。

秣陵怀古
李群玉
野花黄叶旧吴宫,六代豪华烛散风。
龙虎势衰佳气歇,凤凰名在故台空。
市朝迁变秋芜绿,坟冢高低落照红。
霸业鼎图人去尽,独来惆怅水云中。

金陵是六朝故都,诗人当然不可能在一首诗中对历史上的兴亡故事一一道来,况且七言律诗篇幅有限,故只能笼统言之,许诗云“禾黍高低六代宫”,李诗云“六代豪华烛散风”,皆是如此。此外,诗人势必采用举一反三的手法,许诗云“景阳兵合戍楼空”,这是以陈亡为例;李诗云“野期花黄叶旧吴宫”,这是以吴亡为例。一是逆时上溯,一是顺时下沿,都是总举一反三以涵盖六朝。刘诗采用同样的手法,但具体写法则别具手眼。

刘诗作于长庆四年(824),刘禹锡赴和州(今安徽和县)刺史任途经鄂州武昌县(今湖北大冶),县东有西塞山,屹立江边,相传西晋大将王濬伐吴时烧断横江铁索即在此地。铁索既断,晋军顺流而下势如破竹,东吴即亡。前四句皆咏西晋灭吴之事,表面上也是举一反三以咏六代兴亡,但不像许、李二诗那样点到即止,而是挥毫泼墨,兴会淋漓。首句高屋建瓴,次句跳丸走坂,思绪如江水奔泻,句法则一气贯注。王濬率军从益州出发攻往金陵,刘禹锡从夔州出发赴任和州,都是沿江东下。不难想象当诗人过三峡、下江陵时,滔滔滚滚的江水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如今在晋军伐吴的古战场作诗怀古,王濬楼船顺流直下的历史景象顿现眼前。于是次联直咏其事,此地铁锁沉江,五百里外的金陵城里随即举起降幡。晋军破吴的重大历史事件,只用两句诗予以概括,而且只用“铁锁沉江”与“降幡出城”两个特写镜头予以表现,真乃画龙点睛之笔。近人俞陛云评曰:“前四句皆言王濬平吴事,亦一气贯注。”(《诗境浅说》)甚确。

更应注意到,首联的思绪从益州移到金陵,次联的思绪则从西塞山移到金陵,四句之中思绪两次东西跳荡,终点则皆为金陵。前人径称此诗为“金陵怀古”,洵非虚语。

选择王濬击破吴军长江防线的事件为怀古之焦点,其实质也是例举吴亡一事以涵盖六朝,但与许、李二诗相比,刘诗显然更加凝练,更加生动。至于许、李二诗皆点明“六代”,刘诗则用第五句暗逗此意,清人屈复曰:“前四句止就一事言,五以‘几回’二字包括六代,繁简得宜,此法甚妙。”(《唐诗成法》)“几回”不但指多回,而且暗含一回复一回之意,全句意即金陵之亡国悲剧不断上演,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第六句则诚如清人纪昀所评,“一笔折到西塞山”(《瀛奎律髓汇评》),故全联意即人事变迁而山川依旧,此正怀古诗题中应有之意蕴。

正因如此,刘诗虽然题作《西塞山怀古》,但它比许、李二诗更加切合金陵怀古这个主题。清人汪师韩评刘诗曰:“假使感古者取三国、六代事,衍为七律,便使一句一事,包举无遗,岂成体制?梦得之专咏晋事也,尊题也。下接云‘人世几回伤往事’,若有上下千年,纵横万里在其笔底者。山形枕水之情景,不涉其境,不悉其妙。至于芦荻萧萧,履清时而依故第 垒,含蕴正靡穷矣。所谓‘骊珠’之得,或在于斯者欤?”这是后人对白居易评语的回应,也是对刘诗题旨的准确论断。

此外,就怀古诗抒写诗人怀抱的角度来看,刘诗也堪称出类拔萃。

许诗是标准的怀古诗写法,所抒写的是诗人面对古迹兴起的沧桑之感。清人金圣叹评末句云:“‘青山似洛中’,掉笔又写王气依旧未终。”(《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实为误解。金陵四周环山,山川形势颇似洛阳。故晋室南渡后,士人在金陵缅怀故都洛阳,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世说新语·言语》)许诗意乃金陵之山川形势一如洛阳,意即两地皆曾迭经兴亡,非谓其仍有王气也。李诗前六句所抒之沧桑感,一如许诗。尾句中明言“独来惆怅”,更突出诗人自我,其怀古情思则略同于许诗。

刘诗则不同。其前六句也是抒写沧桑之感,情绪比较低沉,但尾联未像许、李二诗那样喟然叹息,反而颇能振起,清人何焯评曰:“今则四海为家,旧时军垒无所复用,惟见芦荻萧萧耳。然则兴亡得丧,古今亦复何常哉!”(《唐诗鼓吹评注》)清人陆贻典评曰:“末将无数衰飒字样写当今四海为家,于极感慨中却极壮丽,何等气度,何等结构!此真唐人怀古之绝唱也。”(《唐诗鼓吹笺注》)清人张谦宜则评曰:“太平既久,向之霸业雄心消磨已净。此方是怀古胜场。”(《絸斋诗谈》)今人刘学锴则指出当时“安史之乱以来藩镇割据叛乱的局面暂告结束,国家统一的局面终于重新出现”,“‘故垒萧萧芦荻秋’的萧瑟景象中透露的正是对‘今逢四海为家日’的欣慰与珍惜”(《唐诗选注评鉴》)。上引数说皆甚中肯,这正是“诗豪”刘禹锡独擅胜场的表现。明人胡应麟云“梦得骨力豪劲”(《诗薮》),同样的金陵怀古主题,刘诗远比许、李二诗来得爽朗健举,正是得力于此。

>原题《众人探骊,何人得珠?——读刘禹锡〈西塞山怀古〉》,载《古典文学知识》2021年第4期


【问学书屋 · 今日推荐】

《莫砺锋讲唐诗课》

莫砺锋 著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9年版


长按识别二维码购买



【相关阅读】
莫砺锋:因诗得号是何人
莫砺锋:我读李后主
莫砺锋:宋祁的故事
莫砺锋:杀风景的诗评
莫砺锋:真正有价值的作家作品,不可能永久湮没
莫砺锋:在万山深处的磐安,我对陆游的《游山西村》有了新的认识
莫砺锋:七言绝句应在第几句转折——读李白《越中览古》
莫砺锋:唐宋诗词是最优雅的文字表达
莫砺锋:走近伟大的灵魂——阅读杜诗的三大理由
莫砺锋:创新精神是东坡艺术的灵魂
莫砺锋:程千帆先生的《唐诗课》是研究生读本
莫砺锋:这本书,推荐给真想好好读一读唐诗的人
莫砺锋教授解读:唐诗与南京
程章灿教授解读:缘何诗国是南京
程章灿教授品读南京:六朝古都,金陵王气
程章灿教授的“南京三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