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安徽城投平台梳理(上)

池光胜 陈雨田 债券池 2022-12-12

摘要



■安徽位于中国东部,毗邻长三角,矿产资源丰富,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较快。近年安徽经济增速高于全国,2020年GDP规模3.87万亿,排名全国11位。人均收入水平不高,2020年人均GDP相当于全国的87.5%。第三产业占比稳定提升,其中地产、金融占比和增速较高。能源、钢铁、水泥、有色、汽车、化工等为安徽省主导产业,2020年全省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量居中部地区第一、全国第四,省内代表性企业有海螺集团、铜陵有色、奇瑞控股等。


安徽财政自给率居全国中上、公开负债率不高。2020年安徽一般预算收入为3216.0亿元,同增1.0%。税收收入占比68.4%,财政自给率为43.1%,排名全国11位。2020年末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为9600.1亿元,负债率(政府债务余额/GDP)24.8%、窄口径债务率(政府债务余额/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98.5%,分别排名全国排名第20位、19位。


安徽积极化解隐性债务风险,“坚决遏制增量、积极稳妥化解存量”为主要政策基调。2020年8月《中共安徽省财政厅党组关于巡视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中提到,针对隐性债务问题,安徽省“出台《安徽省财政厅关于加强隐性债务风险应急管理的通知》,安庆、芜湖等有关市县已于2019年12月底重新制定了化解方案并报省财政厅备案”。


安徽下辖市经济发展情况分化,合肥经济体量和增速均领先。(1)合肥2020年GDP为10045.7亿元,比排位第二的芜湖市高167.7%,前五大城市GDP总量占全省50%以上。(2)合肥GDP增速领先,2020年为6.8%;其余各市多在3%-5%之间。(3)人均GDP10万以上的城市有三个,包括合肥、芜湖和马鞍山;宿州、六安、亳州和阜阳人均GDP较低,均低于4万元。


16个地级市财政实力差距较大,合肥综合实力最强。由于数据披露不全,我们用一般预算支出作为政府财力的侧面反映。2020年合肥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最高,为1164.8亿元;淮北、铜陵和池州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最低,在200亿元以下。财政自给率最高的是芜湖市,为68.3%,其次为合肥、马鞍山市和宣城,财政自给率分别为65.5%、64.0%、51.8%,其余地级市财政自给率多分布在20%~50%之间。从地方政府债务负担来看,六安市和阜阳市的负债率略高,分别为42.2%和40.2%;马鞍山、淮北和合肥市负债率较低,均低于20%。


安徽城投发债较多,全省共有城投发债主体119家,城投债余额4994.2亿元。城投平台数量和金额较高的有合肥、马鞍山、亳州、滁州、芜湖;存续债金额较高的主体主要有淮北建投、江东控股、安徽省投、建安集团和滁州城投等。从评级分布看,安徽AA+平台数量较多,共72家,占比63.7%;AAA、AA、AA-平台各占1.8%、18.6%、15.9%。安徽城投债2021年下半年为第一个到期小高峰,到期占存量的9.3%;第二个到期高峰为2024年,到期金额占存量的27.6%;其次是2025年上半年和2026年上半年,到期金额分别占存量的10.6%、9.7%。


风险提示:城投融资政策调整超预期、宏观经济超预期等。   



正文



1安徽省概况

    

1.1. 区位


安徽位于中国东部,毗邻长三角,矿产资源丰富,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较快。安徽位于中国华东地区,东连江苏,西接河南、湖北,东南接浙江,南邻江西,北靠山东,总面积14.01万平方千米,下辖16个地级市,9个县级市、50个县、45个市辖区,省会为合肥市。安徽省矿产资源丰富,主导产业以能源、钢铁、水泥、有色、汽车、化工等为主,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发展较快。2020年全省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量10.5万辆,居中部地区第一、全国第四,占全国比重7.7%。



1.2. 经济和产业


近年安徽经济增速高于全国。2018-2020年安徽省GDP为3.40万亿、3.71万亿、3.87万亿,实际增速为8.0%、7.5%、3.9%,均高于全国。


第三产业占比稳定提升,三产中批发零售、地产、金融占比较高。2020年安徽三产结构为8.2:40.5:51.3。第三产业中批发零售业、房地产业、金融业占比较高,分别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18.7%、16.4%和13.5%,金融业和房地产业增长势头较好。


横向对比来看,安徽GDP规模和增速均处于全国中上水平、人均GDP居中游。2020年GDP规模排名全国11位,GDP增速排名第4位;2020年人均GDP63426.0元,排名全国14位,相当于全国人均GDP的87.5%。





能源、钢铁、水泥、有色、汽车、化工等为安徽省主导产业。其中,2019年安徽省水泥产量1.39亿吨,同比增长7.6%;熟料产量1.35亿吨,居全国第一。安徽省代表性企业有海螺集团、铜陵有色、奇瑞控股等。



1.3. 地方财政实力


安徽财政自给率处于全国中上水平。2020年,安徽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216.0亿元,同增1.0%。其中,税收收入2199.5亿元,占比68.4%;政府基金性收入3144.6亿元,同减6.8%。2020年安徽省财政自给率为43.1%,排名全国11位。




1.4. 政府债务情况


安徽公开负债率不高,处于全国中下水平。截至2020年末,安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为9600.1亿元,负债率(政府债务余额/GDP,不考虑隐债)为24.8%,排名全国(从高到低)第20位;窄口径债务率(政府债务余额/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不考虑隐债)298.5%,处于全国(从高到低)第19位。



1.5. 隐性债务化解情况


安徽省积极化解隐性债务风险,“坚决遏制增量、积极稳妥化解存量”为主要政策基调。2020年8月《中共安徽省财政厅党组关于巡视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中提到,针对隐性债务问题,安徽省“出台《安徽省财政厅关于加强隐性债务风险应急管理的通知》,安庆、芜湖等有关市县已于2019年12月底重新制定了化解方案并报省财政厅备案,2028年化解量占债务总额比重下降到50%以下。其中,安庆、芜湖市本级最后一年化解量占本级债务总额降至44.6%、46.7%。” 



2安徽省地级市概览


2.1. 安徽16地级市经济发展情况


安徽下辖市经济体量差异明显,合肥经济体量和增速均领先。从GDP规模来看,合肥2020年GDP为10045.7亿元,比排位第二的芜湖市高167.7%;前五大城市GDP总量占全省50%以上,除省会合肥外,GDP规模2000亿以上的城市有芜湖、滁州、阜阳、安庆、马鞍山、蚌埠和宿州,1000-2000亿之间的有亳州、六安、宣城、淮南、淮北和铜陵,池州市和黄山市GDP规模最小,分别为868.9亿元和850.4亿元。


从GDP增速看,合肥GDP增速领先,其余各市差距较小,2020年合肥市GDP增速达6.8%;蚌埠市GDP增速为1.2%;其余各市在3%-5%之间。


安徽下辖市人均GDP相差较大,合肥、芜湖、马鞍山人均GDP明显领先。合肥市2020年人均GDP为107212.9元,其次为芜湖市和马鞍山市,分别为102979.9和101248.7元,宿州、六安、亳州和阜阳人均GDP较低,均低于4万元。




2.2. 安徽16地级市财政实力比较


从综合财力来看,安徽省各地级市财政实力差距较大。由于数据披露不全,我们用一般预算支出作为政府财力的一个侧面反映。合肥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最高,为1164.8亿元;其次是阜阳和六安,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在500亿以上;淮北、铜陵和池州财政实力相对较弱,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在200亿元以下。


安徽省各地级市财政自给率最高的是芜湖市,为68.3%,其次为合肥、马鞍山市和宣城,财政自给率分别为65.5%、64.0%、51.8%,其余各市多分布在20%~50%之间。16个地级市中,合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最高,为762.9亿元,其余各市均在100~400亿之间,黄山、铜陵、淮北和池州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较少,小于100亿元




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构成看,多数地级市一般预算收入税收占比位于60~80%之间。其中,马鞍山市最高,为74.9%,其次是合肥、六安、安庆和淮北,税收占比70%以上,亳州、池州、宣城、滁州和淮南在60%-70%,铜陵、芜湖和蚌埠最低,为46.1%、36.5%和16.2%。





2.3. 安徽16地级市债务水平


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看,各地级市之间债务余额差异较大,其中合肥市和阜阳市债务余额较高,2020年底分别为1145.2亿元(不考虑隐性债务,下同)和1128.0亿元;其次是芜湖市、滁州市、六安市和亳州市,政府债务余额在600-900亿元之间;安庆市、宿州市、蚌埠市、宣城市、马鞍山市和淮南市债务余额规模居中,介于300~600亿元之间;黄山市、池州市和淮北市债务余额规模最小,均小于300亿元。



从负债率来看(债务余额/GDP,不考虑隐债),六安市和阜阳市的负债率略高,分别为42.2%和40.2%;亳州、铜陵、黄山、池州、宣城、宿州、安庆、滁州、淮南和蚌埠的负债率均在20%~40%之间;马鞍山、淮北和合肥市负债率较低,均小于20%。



3安徽城投发债情况概览

    

安徽16地级市均有发债城投主体,其中马鞍山市发债主体最多,为14家,其次为合肥市、滁州市和宣城市,分别有12家、12家、10家,其余各市均小于10家。截止2021年8月24日,安徽城投平台存续债券共计662支,余额4994.2亿,共涉及119个发债主体。存续债金额较高的主体主要有淮北建投、江东控股、安徽省投、建安集团和滁州城投,截至2021年7月29日存续债规模各有256.0亿、241.4亿、261.0亿、241.0亿和223.9亿元。




从平台层级来看,省级发债平台共2家,债券余额为249.4亿,占比5.0%;市级平台53家,债券余额为3515.8亿,占比70.4%;区县级平台64家,债券余额为1229.0亿,占比24.6%。


从主要城市发债情况看,城投平台数量和金额集中于合肥市、马鞍山市、亳州市和滁州市,其余各市城投平台数量和金额分布较分散,合肥市城投平台以市级和省级为主,发债金额合计716.4亿元;马鞍山市、亳州市和滁州市以市级为主,区县级为辅,发债金额在500亿元以上;蚌埠市、宣城市、淮北市、阜阳市、淮南市、宿州市、安庆市、铜陵市和六安市以市级为主,区县级占比较低,金额在150-300亿之间;池州市和黄山市只有市级发债平台,发债金额分别为43亿元、42亿元。



从评级分布看,安徽AA+平台数量较多,共72家,占比63.7%;AAA、AA、AA-平台各占1.8%、18.6%、15.9%。



从安徽省城投债的到期规模分布情况来看,2021年下半年为第一个到期小高峰,到期金额464.9亿元,占存量的9.3%;第二个到期高峰为2024年,到期金额1377.4亿元,占存量的27.6%;其次是2025年上半年和2026年上半年,到期金额分别为531.3亿元和486.0亿元,占存量的10.6%、9.7%。


*感谢实习生杨楠对本文的贡献。


相关报告

河北城投平台梳理(上)2020-05-31

河北城投平台梳理(下)2020-06-07

江西城投平台梳理(上)2020-06-16

江西城投平台梳理(下)2020-06-24

山西城投平台梳理(上) 2021-06-27

山西城投平台梳理(下) 2021-06-30

湖北城投平台梳理(上) 2021-07-12

湖北城投平台梳理(下) 2021-07-20

湖南城投平台梳理(上)2021-07-30

湖南城投平台梳理(下)2021-08-09

四川城投平台梳理(上)2021-08-11

四川城投平台梳理(下)2021-08-21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