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书序|张春莲:语文如此博大

2017-11-05 张春莲 水先生的语文生活


语文如此博大

1

我相信,国锋为了自己热爱的教育事业,为了热爱的语文课,为了他的学生们的精神美丽与安宁,一直会张开翅膀飞翔的。

国锋要出新书,我不奇怪,因为当初对他的了解,就是从他编写的三本书开始的。


记得还是2012年,《语文教学通讯》的主编王建锋说,山西大学附中的年轻教师李国锋,读书广博,文章写得多,教师也做得极好!我在惊喜的同时,也有些惭愧:山大附中是省直学校,我长期搞教研工作,本应该有所了解的。不久,国锋来了,瘦瘦高高,文文静静,说话也慢声细气,一身的书卷气。他看我正忙着,只坐了一会儿,就把带着的三本书放下,告辞了。临走恳请我“多多指点,提提意见”。


那三本书,我一一认真看过,一本是有关作文课的素材及练习序列,内容详实而指导性强;一本是他编写的校本教材——《人文读本》,选文都是大师级作家的文章,篇篇精彩;再就是他的作品集。国锋的新书里有些文章就是他作品集中的内容。因此,面对国锋新书文稿,就有种与老友再次晤面的感觉:相熟、相知又极其投缘。


我们知道,教师的工作平凡,对这一职业的价值、意义,从业者会有各种各样的表达,自然也会有各种各样的职业态度。而对于年轻的国锋老师来说,他对这一职业是怀着深深的敬畏的,因为这每一篇文字都体现了他深沉而睿智的思考,体现了他对学生目光与价值观的引领。请看学生对他的评价:


当我还是个懵懂学生时,从你的课上第一次听说了杜甫与李白的友情、林徽因与梁思成的爱情。那时的我感受到的不只是文字的魅力,更是一种人文的情怀。如今,即将走上三尺讲台的我也渐渐明白,教师如同一座灯塔,为学生照亮一片新的世界。他们一点一滴的熏陶,对学生漫漫人生路总是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而这,也正是教育的意义所在。


国锋对学生的引领,没有局限于语文知识与技能方面,正像他的书名《语文有故事》,他从课文作者、课文涉及到的人物、语文学习需要了解的背景人物等角度人手,写成了一篇篇有趣的故事。故事里,有人物张扬的个性,有合理发展的情节,更不乏鲜明的历史观和人文精神的评说。比如《屈原的价值》中, 国锋认为“他(屈原)宛若天地间的一个小卒‘荷戟独彷徨’,毫不妥协地向整个社会宣战,真正实现了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可被打败的尊严”。 正因为如此,“绝无仅有的屈原,以个体生命的魅力,独占了一个民族传统节日的所有荣耀与精神空间”。“这种博大而深刻的人文景观,使屈原在历代炎黄子孙的心目中,英雄史诗般傲然屹立,成为一面不朽的旗帜”。从而,有力地张扬了屈原“大写的人的境界”。


写到朱自清,国锋认为他在《荷塘月色》中有一种“惶惶然”的情怀,而他笔下 “这荷香月色就是他诗意的追寻。戴罪黄州的东坡把赤壁的明月含在眼里,开始了他精神的突围。壮年残疾的史铁生从废弃的古园中,发现了生命的美丽。在追寻诗意的路上,他们都没有止步,都渴望做一个生活的强者”。这里不仅仅有一个朱自清,国锋还巧妙地串联起了同样是课文作者的苏东坡与史铁生,他们生命的航船也都经历过颠簸与重创,但是,他们战胜了挫折,顽强地书写了美丽的人生。也有“因为说了几句真话而死”的陆蠡、闻一多和许寿裳。他们的人格永远被后人追捧,人生也同样精彩与美丽。相信屈原、朱自清、苏轼、史铁生们的精神品格,也一定会通过国锋的文字,默默地渗入莘莘学子奔涌的血液,并涵养和滋润着他们年轻的心灵。


国锋笔下的人物涉及古今中外,人人个性鲜明。也许有人会说,可以查阅史料呀,根据史料再进行改写。即便如此,缺乏一定高度的甄别筛选,没有客观合理的推断想象,即使堆砌再多的故事,人物也“立”不起来,也不适合进入课堂。比如国锋写王勃: 1200多年前,“12岁的王勃从绛州龙门出发,因年代久远,他会如李贺或者陆游那样骑着驴”。这当然仅仅是细节的推想,但却合理,因为当时个人出行的交通工具里,主要就是靠“驴”。接着分析王勃性格的形成,他早慧,六岁就能写文章,九岁,能指出名家书中的错误之处;祖父是大儒,虽然没有直接接受庭训,但在这样的家庭中,“断乎少不了‘修齐治平’的思想。在儒家价值信条的影响下,相信他的脑海中,也一定浮现过杜甫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杜牧的‘平生五色线,愿补舜衣裳’这些美好的愿景”。正因为如此,王勃行事风格是高调的,诗歌的内容也是意气风发的。但是,世事难料,他因写诗而惹恼了权贵,“生命之流发生转向,从云端跌落人间”。视野也从宫廷转向了生活与山川,也才有了一颗担当悲伤的柔弱的心灵,感受到了世态人情的冷暖。我们在学习王勃《滕王阁序》时,很少像国锋这样,再深入一步,来分析理解王勃性格的形成。这样,学生心目中的王勃,也就成了单纯的少年得志,具有浩浩才情的一位初唐诗人,而忽略了他在生活中发展起来的立体化的人物特征。


这本《语文有故事》,我是一口气读完的。倘若用一个词来形容感受,那就是“喜欢”!其原因,除了上面所讲,还有语言上的特点:准确,诙谐,充满深情。例如,他在《大丈夫心一寸铁》中写徐锡麟,将其与荆轲刺秦相比,认为徐锡麟的行为“更决绝,更震撼,抱定必死之心”。最后,“只留下一张表情木然照片”,因为“他还不懂得喊‘茄子’”。这就是他行刑前的照片,因为没有笑,他甚至要求重拍!仅此,一个为了理想,面对敌人的屠刀毫无畏惧、慷慨赴死的形象高高地站立起来。


《最是人间留不住》写梁遇春,由李贺引入。国锋笔下的李贺是这样的:


如果不是酒醉得厉害或吊丧之日,李贺就会骑头跟自己一样疲弱的小毛驴,背着破旧的锦囊,远离凡俗,在荒凉死寂中,采撷诗叶,推敲自然的平仄,感受生命的韵律。他把晨光,走成夕照;把诗林散叶,编成锦绣华章;把单薄的躯体,走成大写的“诗鬼”,开辟出一个色彩奇绝、陆离迷幻的世界。


一段精妙的文字,活脱脱地为我们描摹出一个身体瘦弱不堪,将生命完全交付于诗歌创作的、苦吟诗人的形象。


……


阅读国锋的书,还有一个感受,他读的书真多!几乎每篇文章都能体现他的阅读视野。不仅从时间和地域上跨越古今中外,其内容也涵盖了多种学科类别,诸如文学、美学、史学、哲学、社会学等等。在《纵横天岸马》中,他引用俄罗斯作家索尔仁尼琴的话来评价:“对一个国家来说,拥有一个敢讲真话的作家就等于有了另外一个政府。”这评价,不仅切当,也很有分量。对荆轲刺秦的价值判断,国锋引用了经济学家的说法,“沉没代价的迷思”,因为根据当时的形势,燕国灭亡的命运已经无法挽回。


至于巧妙地引用诗句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书中更是比比皆是。蔺相如持和氏璧入秦,秦王在章台召见他。国锋认为这是秦王轻视赵国和蔺相如的表现,因为章台后来是歌妓聚居的地方,有唐人诗歌为证:“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梁实秋把北碚的租屋称作“雅舍”,国锋用辛弃疾《清平乐·夜宿博山王氏庵》中的诗句来形容,“破纸窗间自语”,“绕床饥鼠”来去自如,形象地说明了房子的破旧。


我总认为,国锋是靠着书籍的滋养成长起来的,他的分析事物、思考问题的独到看法,也应该是通过阅读的浸润而逐渐成熟的。有了成熟的思考,有了审美的眼光,再勤奋地书写出来,并将其鲜活地运用到语文课堂上。这样,课堂上也就有了故事。这些故事,是运用语文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培养的故事,也是师生共同书写的一个个优美而动听的故事。


《萧红的天空》一文的结尾,国锋引用了萧红的话:“为了要追求生活的力量,为了精神美丽与安宁,为了所有的我的可怜的人们,我得张开我的翅膀。”


我相信,国锋为了自己热爱的教育事业,为了热爱的语文课,为了他的学生们的精神美丽与安宁,一直会张开翅膀飞翔的。

 书序作者张春莲 山西省前任高中语文教研员。著有《岁月里一弦清音》。


输12

 书作者李国锋  山大附中语文老师。《新作文》“天下掌故”专栏特约撰稿人。



输12

相关链接

自序|郗晓波:诗从胡说来

书序|只有一个郗晓波

语文人 | 张春莲(作者:郗晓波)

书序|一个人的城池

书序|这一个语文人

书序|柳玉芝:情怀在,满分至

书序|谁能阻挡心底的柔光

自序 | 站在读者的立场上说话

余映潮 |《巧解读:语文有意思》序

 荐书 | 《2017年山西省中考满分作文节奏》

《巧解读:语文有意思》|初中课文教和学的绝佳伴侣

想学好语文,这本书岂能错过

语文有故事/有意思/有情怀

欢迎关注

别样语文,让我们收获不一样的风景

“语文拓展课”系列三本书,可到当当网、山西教育出版社天猫店折扣价购买。也可进入“水先生的小书屋”原价购签名版。

李国锋《加点料:语文有故事》

张水鱼《巧解读:语文有意思》

郗晓波《咏人物:语文有情怀》

水先生的小书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