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机器能否真的取代人类老师?|众议人工智能与未来教育

2017-05-23 叶水送 知识分子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d0023qy2hts&width=500&height=375&auto=0人工智能与未来教育高峰坛现场视频(上)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w0023bo95jf&width=500&height=375&auto=0人工智能与未来教育高峰坛现场视频(下)


撰文|叶水送

责编|李晓明


所谓“银弹”是指用纯银镀的子弹,它经常被描述成降伏狼人等超自然怪物的利器,也被用来比喻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当下发展火热的人工智能能否成为未来教育的“银弹”呢?


人工智能给教育带来冲击


有人预测:2045年,人工智能超越人类智能。届时在教室里,我们不想看到的一幕发生了:机器人夺过教鞭,将人类老师赶下讲台,成为人类的师长。


智能时代,机器能否真的取代人类老师? 能否像人类老师一样照顾学生的情绪,疏导学生的心理?人类的教育与学习将发生哪些深刻变化?5月13日,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的“人工智能与未来教育高峰论坛”上,教育学者、神经生物学家、人工智能专家就此展开了深入探讨。


自上世纪50年代人工智能概念的提出,到“深蓝”打败国际象棋大师、AlphaGo连胜人类围棋高手。人工智能的发展已令很多人难以想象。大数据、大规模的计算能力以及深度学习的发展,让人工智能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它在教育领域将带来哪些变化?人工智能给未来教育带来的是颠覆性的挑战还是创新的机遇?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童世骏在论坛开幕致辞时开宗明义提出问题。


清华大学药学院教授、《知识分子》主编鲁白,图片由华东师范大学提供 


“人工智能对教育会带来三个方面的冲击”,清华大学药学院教授、《知识分子》主编鲁白在演讲中指出,一是对教师、教学方法的冲击,任何重复性,基于知识积累的教学都将被人工智能取代;二是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冲击,当下时间碎片化,知识、信息多源化,学生会使用更为简单、高效的工具来学习,人工智能的出现将引起学生学习行为的改变;三是对学校、教育体制的冲击。学校可能需要重新设置专业,因为大部分现有工作将被取代,与此同时新的工作也会出现。


“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正在引领一场革命”,华东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工程学院教授蒲戈光表示,“这场革命的对象竟是我们人类自己”。不过他强调,目前人工智能在知识存储、传播以及检索方面,做得比人类出色,但在知识的创造、破坏方面,人类更胜一筹。“破坏一个错误的知识,然后再提出一个新知识,在这一点上,人类占有优势。”


虽然人工智能来势汹汹,但是很多学者认为,它在很多方面不可替代人类老师,也无法触及教育的各个层面。华东师范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院长、中科院院士褚君浩认为,人是有精神、情感以及哲学头脑,可用最小的能量来做出最好的事情,这是人区别于机器的重要因素。通过汲取外界养料,修炼内在素质,凝聚驱动力量的潜能,从而让人类更为“智能”,目前这是机器无法学习和教授人类的层面。


华东师范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院长、中科院院士褚君浩

人工智能如何应用于未来教育


高度信息化、智能化的时代,教育会发生哪些变化?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在论坛发言中表示,个性化是未来教育的基本方向。在智能时代,我们要重新界定学习。混合式的学习、合作式的学习将会成为学习的重要方式。


面对人工智能一类新兴学科的崛起,教育将如何应对?鲁白指出,美国不同的大学所持的教育理念不同,因此做法也不一样。他以斯坦福大学为例介绍说,该校不是简单地把社会上的专家请到校园里来上课,而是设立所谓“咨询教授(consulting professor)”,把社会精英有计划地纳入教育体系,与其一起策划新兴学科的教学。著名投资人彼得·蒂尔(Peter Thiel)在斯坦福开设的“从0到1”课程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不仅有实例,还有技术、观点以及思想,最后还形成了一本书,在全世界都很有影响力。


人工智能不仅仅是一个新兴学科,它将影响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教育本身,因此学生、教师都需要了解人工智能。2016年,鲁白在清华大学开设了一门《脑科学与人工智能》的课程,一堂课往往由神经科学家和来自企业的人工智能专家共同来上,而且还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基本知识由学生通过MOOC视频自学,课堂上注重前沿进展的介绍和师生互动。


科大讯飞副总裁吴晓如在演讲中将人工智能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计算智能;第二层次,是正在大规模突破的感知智能,它可像人的眼睛和耳朵一样,感知周围的世界,而且比人还更加准确;第三层次,认知智能,它能对周围的世界进行认知。这三个层次,在教育里面都有重要的应用场景,如人工智能已应用于考试阅卷。大学四六级英语作文的试卷,也交给机器批阅。机器在经过500至1000篇的范文训练后,80%的文章可自动评阅,另外还有20%的非模式化文章,机器挑出来再交给人,这样可把老师大量重复、模式化的时间节约出来。


吴晓如:科大讯飞副总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子工程博士、高级工程师,图片来自华东师大


与会专家表示,不论是人工智能带来新的学科,还是前瞻性应用,它注定给教育带来深刻印记。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教授库逸轩认为,未来教育应该能实现人工智能跟人类智能合作共存,它将是人与人工智能相互协作的时代,人们可充分发挥机器与人类不同的优势,如人工智能将发挥强大的统计和计算能力,而人类则可发挥创新、情感关怀、激励等方面的优势。人工智能将会是未来教育的好工具。


教育如何应对智能时代的到来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主任,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袁振国作大会总结


当下我们的教育体系一直强调知识的存储、传播,有意无意忽视知识的创造与破坏。有时候人就像是一台“机器”在学习一样,而且还不如现在机器的学习能力。


美国ACM计算机协会专家张逸中认为,人最有价值的一点就是好奇心,对未知世界领域的探索,这种能力与生俱来,被很多人忘记,这也导致知识和现实世界的割裂。虽然我们学习到很多知识,但如何将这些知识转化应用在生活当中,与世界建立联系,很多人并不知道怎么做,这种教育往往被叫做“面向已知的教育模式”。


这样教育出来的一批人,可能也是最先被人工智能取代。他们也是现今教育漏洞下的产业和牺牲品。


现在,人工智能已经对很多职业造成了巨大冲击:电话客服,翻译,会计师,保安,旅游业,餐饮业,商场,出行… “未来会有更多岗位被人工智能取代,包括金融、医生、律师、教师等等。”库逸轩表示,这些工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经验,也就是依赖于记忆。


蒲戈光认为,研究型人才是行业进化的核心,并在社会关系进化中处于优势地位。大学教育需要培养研究型人才、设计型人才。人文艺术、社会科学将强势回归。


应对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鲁白总结道,我们需要从全球化、人类社会深刻转型、中国的崛起、科技革命四个方面进行全面认识,培养优秀的人才是关键。人的情感和社交行为,人脑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这些是人工智能无法取代的。因此,未来教育应更重视创造性、想象力的发掘,领导力,情商,社交能力的开发以及企业家精神的培养。


在智能时代,张逸中特别强调STEM教育的重要性。他认为人工智能很可能是另一次人类变革的推进器,人类会掌握一种全新的能力去驾驭这个世界。“在教育当中如何实现这个过程呢?传统的教育希望通过快速的知识积累、学习。但我们却可以通过STEM教育模拟科学家、工程师求真的过程,最终掌握认知整个世界的能力。”


针对存在的对人工智能的担忧、恐惧心理,张逸中说道:世界远比我们想像的要大,勇敢的面对。


本页刊发内容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及使用

公众号、报刊等转载请联系授权

copyright@zhishifenzi.com

欢迎转发朋友圈

▼点击查看相关文章

该不该学奥数|数学巨匠|五音不全|抗癌药 

新年献词|最受欢迎|西湖|农场|学术辩|日本奖

屠呦呦|王晓东|白岩松|何江|张锋|杨振宁|李佩

卢煜明|王小凡||女性成就|张纯如|数学教皇



知识分子为更好的智趣生活ID:The-Intellectual投稿:zizaifenxiang@163.com授权:copyright@zhishifenzi.com长按二维码,关注知识分子




点击“阅读原文”,牵手科学队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