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十一、谢晓亮获2017年度“求是杰出科学家奖” | 快讯
►2017年求是奖颁奖典礼在复旦大学举行。
内容提要:
陈十一、谢晓亮获得2017年度“求是杰出科学家奖”
水稻分子遗传学团队获得“求是科技成就集体奖”
“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名单及简介
撰文 | 邸利会
责编 | 李晓明
● ● ●
9月16日晚,“2017年度求是奖颁奖典礼”在复旦大学光华楼隆重举行。
南方科技大学教授陈十一和哈佛大学及北京大学教授谢晓亮获得2017年度“求是杰出科学家奖”。每人获100万元奖励。
2017年度“求是科技成就集体奖”则授予水稻分子遗传学团队。该团队由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李家洋课题组、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韩斌课题组和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稻研究所钱前课题组组成。
孙家栋教授、施一公教授上台分别为陈十一和谢晓亮颁奖。
陈十一的获奖理由是“作为国际计算流体力学领域的领军人物,在流体力学、湍流基础与应用研究等领域影响深远;同时也为中国工程科学及高等教育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谢晓亮的获奖理由是“在生物物理、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等领域无畏探索,所做出的极富创造力的工作不仅改变了人们对许多生物学基本问题的研究方式,也在祖国大陆为临床医学的转化应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突破性进展。”
韩启德教授为水稻分子遗传学团队颁奖。
该团队的获奖理由是“经过近二十年的密切合作,在水稻生物分子遗传学、功能基因组学及作物育种学方面做出了引领世界的工作,并将理论成果成功应用于育种实践中,推动了我国现代种业的发展”。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o0550k12jqr&width=500&height=375&auto=0
陈十一作为流体力学家,在湍流研究上做出了一系列贡献。上世纪90年代初打破了直接数值模拟中雷诺数的世界记录,相关研究成果被国际湍流界广泛引用;首次精确计算出湍流的标度指数和对流扩散过程的标度指数;提出了湍流中的映射封闭理论,成为燃烧和湍流扩散的重要理论与数值计算基础;提出了自然界中大尺度旋涡形成机理,解释了能量反积蓄;提出了湍流中的约束大涡模拟模型,得到了阻力和分离流的精准计算结果。
陈十一亦是国际格子Boltzmann数值方法的创始人之一,他和其合作者在1992发表的文章奠定了该领域的基础,此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工程问题中,包括能源与环境工程,传热传质,燃烧与多相流动,地下渗流与电磁场模拟等。陈十一和他的团队利用多尺度混合算法精确计算了有奇异性的流动现象,此项研究在微纳米流体流动、燃料电池、生物流动系统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
作为现任南方科技大学的校长,陈十一在9月15日举办的“求是西湖学会——工程分会”有关湍流研究的演讲中,还不忘介绍南方科技大学这所坐落于深圳的年轻大学,希望大家到该校学习或者做研究。他从2015年1月担任南科大校长至今,为这座学校的成长倾注了心血。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x0550r0hc2b&width=500&height=375&auto=0
谢晓亮作为生物物理化学家,单分子生物物理化学、相干拉曼散射显微成像技术、单细胞基因组学的开拓者,在相关新兴交叉学科做出了创造性贡献。他不仅是生物物理化学基础科学研究的国际领军人物,近年来亦大力推动了无标记光学成像技术和新兴单细胞基因组测序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
特别是在中国,谢晓亮团队的工作已使得几百个新生儿成功地避免了他们父母的单基因遗传疾病,其课题组目前的研究方向包含理论科学研究领域、技术研究领域、医学研究领域三个领域。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b05507nfpha&width=500&height=375&auto=0
水稻分子遗传学团队由三个课题组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组建,面向国家粮食安全重大需求,其团队始终瞄准水稻生物学最前沿的重大科学问题,经过近二十年的密切合作,协同创新,综合运用遗传学、基因组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作物育种学等方法对水稻产量与品质相关的重要农艺性状的调控机理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在水稻资源发掘利用、重要农艺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以及作物分子育种等方面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引领我国水稻功能基因研究实现了对世界先进水平从跟踪到赶超的跨越式发展,完成了多项世界领先的开创性研究成果。(延伸阅读:中国水稻研究缘何引领世界)
该研究集体还十分注重基础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率先提出并实践“作物分子设计育种”理念,切实将理论研究成果应用于水稻育种实践中,开拓性地建立了水稻分子设计育种技术体系,示范性育成一系列高产优质的水稻新品种。
2017年度“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则分别授予北京大学刘毅、林一瀚、杨玉超,清华大学单芃,复旦大学王熠华、包文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孙林峰、赵纯,华中科技大学甘泉,中国医学科学院李平平等十位青年学者(每人每年奖助5万美元,连续3年。详细名单及介绍附后)。
1995至2001年间,基金会设立了“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为一批优秀青年学者安心科研、迅速成长发挥了雪中送炭的作用。
为支持国内高校与海外机构竞争吸引最顶尖的人才,以及扶持刚开展独立科研事业之优秀青年学者,求是科技基金会于2013年启动新的“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项目,致力为中国未来20年的科技事业发展培养领袖之才。
新的“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聚焦于自然科学或工程技术领域展现巨大潜力的青年学者并结合学校为引进人才提供的配套支持条件。在评奖机制上,也引进了与国际水平一致的做法。
求是基金会主席查懋声先生以及顾问杨振宁、孙家栋、韩启德、施一公,复旦大学校领导、求是奖评委、往届求是奖获得者以及复旦大学师生代表等约400人参加了典礼。颁奖典礼由复旦大学校长许宁生教授和查懋声主席致辞开始,至基金会顾问杨振宁先生演讲落幕。
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1994年由著名实业家査济民先生创立,秉持“雪中送炭”的宗旨,积极坚持和倡导“科学精神,人文情怀”的核心理念。1994至2017年,共有310位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医学及工程信息等科技领域中有杰出成就的中国科学家获得基金会奖励。其中“求是终身成就奖”1位,“杰出科学家奖”28位、“杰出青年学者奖”169位、以及“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112位(涉及13个重大科研项目,如青蒿素、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塔里木盆地沙漠治理、铁基超导等)。
2017年度“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简介
甘泉,1982年出生于湖北武汉,2005年和2008年分别获华中师范大学学士和硕士学位,2013年分别于中科院化学所和法国欧洲化学生物学研究所获有机化学博士学位。2013-2014年在剑桥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入选2015年度“青年千人”计划,现任华中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领域是超分子化学,即从分子层次上进行仿生,通过设计和构建功能性分子组装体系,模拟生物体系的结构与功能关系,探索其在识别、分子/离子运输、信息传递、分子机器等方面的应用。利用动态组装理念,与合作者一起构建了可拆卸式的分子马达,突破了合成传统轮烷分子机器时所需要的关环或封端反应制约。发展了一套新型的主客体分子体系,实现了人工分子间的动态编码组装行为。先后在Science,Nature Nanotechenology,J.Am.Chem.Soc.,Angew.Chem.Int.Ed.等杂志上发表了多篇论文。
刘毅,2012年博士毕业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导师IanAgol。2012年至2015年,于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数学系任职Taussky--Todd讲师。2015年至今,于北京大学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任职研究员。
刘毅在博士期间与导师I.Agol合作解决了上世纪七十年代J.Simon关于扭结群间映射有限性的猜想。他与V.Markovic合作,系统发展了Kahn--Markovic曲面构造方法在带边、指定同调类时的情形。2016年,刘毅证明了三维流形L2Alexander挠率函数的恒正连续性,及其渐近意义的次数与相关上同调类的Thurston范数之间的相等关系。此结果证明了李维萍和张伟平早先提出的连续性猜想,并肯定地回答了J.Dubois、W.Lueck、S.Friedl的若干猜测。迄今,他已在Journal of American Mathematical Society、Inventiones Mathematicae、Duke Mathematical Journal等国际顶尖或一流数学杂志发表多篇研究论文。
单芃,1984年出生,本科与硕士阶段就读于清华大学与巴黎高等师范学校,2011年在巴黎七大取得博士学位。毕业后就职于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任副研究员,曾分别在法国卡昂大学、MIT、法国南巴黎大学开展研究工作。入选第十三批国家“青年千人计划”,将于2017年秋季全职回国,在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中心任教授。
她与合作者在双仿射Hecke代数表示的研究中,通过引入范畴化的方法和发展最高权范畴形变的思想,解决了该领域一系列重要猜想,完整回答了分圆双仿射Hecke代数的模范畴结构及单模维数等若干问题;在量子群范畴化应用方面,建立了箭图代数中心与箭图流形上同调的联系。现已有7篇论文先后在Invention.Math.、Journal of AMS、Duke Math等国际顶尖杂志上发表。曾获2011年新世界数学奖博士论文金奖、2015年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科研奖金等。
王熠华,1982年生。2005年获复旦大学物理学学士学位;2012年获哈佛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2013-2015年在斯坦福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15年回到复旦大学物理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王熠华在使用超快激光来调控拓扑材料的自旋及光电性质方面做出过广受关注的创新性工作。获得的主要荣誉包括中组部‘青年千人’;斯坦福大学Urbanek博士后奖金;Gordon Research Conference Young Investigator Award等。
李平平,2001于中国药科大学获药理学学士,2006年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获药理学博士学位。2006年至2013年在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先后以博士后及项目科学家从事研究工作,2013年在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被提升为助理教授,2015年起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及协和学者特聘教授。2015年入选国家“千人计划”青年人才,2016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李平平的研究工作着重免疫及代谢性疾病,相关工作不仅阐明慢性炎症与胰岛素抵抗和糖尿病的因果关系,同时揭示慢性炎症致胰岛素抵抗的分子机制。研究成果已发表于Cell、Nature、NatMed、CellMetab、PNAS和Diabetes等期刊,这些成果也为2型糖尿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和新靶点。
林一瀚,1983年出生,2005年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物理系,2011年于美国芝加哥大学获得物理化学博士学位。2011年至2016年在加州理工学院生命科学与工程部及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入选第十三批国家“青年千人计划”,2017年1月回国工作,现任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定量生物学中心研究员,同时受聘为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研究员。
林一瀚主要从事定量单细胞生物学研究,致力于发展前沿的定量单细胞分析技术、探索复杂基因网络的运作规律和设计准则,以期为疾病诊疗提供新思路、新药物靶点。他通过发展创新性的单细胞操作与观测技术,在单细胞水平上发现了全新的动态基因调控机理,为进一步探索与疾病相关的基因调控网络提供了新的技术和研究思路。相关论文发表在Nature、Science、Molecular Cell、Molecular Systems Biology等国际期刊上。
孙林峰,1986年出生,2009年于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获学士学位,2014年于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获博士学位。2014年至2017年在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2017年入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孙林峰的研究工作着重于膜蛋白结构生物学领域。在之前的工作中,运用X-射线晶体学手段解析了人体葡萄糖转运子在大肠杆菌中的同源蛋白XylE的高分辨率三维结构,为研究细胞摄取葡萄糖的工作机制提供了分子基础;运用冷冻电镜单颗粒重构技术,解析了与阿尔兹海默症发病密切相关的人体伽马-分泌酶(γ-secretase)的三维结构,并系统性地研究了致病突变对伽马-分泌酶活性的影响。研究成果发表于Nature、PNAS等领域内国际学术期刊。
包文中,1983年出生,2006年于南京大学物理系获学士学位。2011年博士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物理系,之后在马里兰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2015年入选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上海市“上海千人”计划,并加入上海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包文中在二维层状材料的基础和应用领域已发表英文论文80余篇,因为在这些领域积累的工作获得2015年IUPAP Young Scientist Prize。
杨玉超,1984年出生,2010年于清华大学材料系获工学博士学位,2010至2015年在美国密西根大学安娜堡分校从事忆阻器与类脑计算研究,先后任博士后、高级研究员。2015年8月加入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任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并入选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
杨玉超的研究集中在类脑计算方向,主要在神经形态器件微观动力学解析及其行为调控、规模化集成、系统功能演示等方面取得了一些原创性进展。通过原位手段解析了不同体系神经形态器件中的微观离子输运和权值调控机制,设计实现了高连续性、高线性度电子突触,实现了基于金属纳米颗粒的自演化网络,并面向阵列集成研制了多种具有抗串扰的器件等。代表性工作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Advanced Materials、Nano Letters等期刊上,被引用2400余次,4篇文章入选ESI高被引论文,研究成果受到美国自然科学基金网站、BBC新闻、ScienceDaily等网站报道。作为负责人承担北京市科委“脑科学研究”专项课题、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等研究。
赵纯,1983年3月出生于中国安徽省。2001年至2005年就读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并在2005年7月毕业获得大气科学专业学士学位。同年8月,获得美国佐治亚理工大学的全额研究助理奖学金攻读博士学位。于2009年5月获得佐治亚理工大学的GlenCass奖荣誉毕业,获得大气科学专业博士学位。之后在美国能源部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从事大气环境和气候变化相关的研究工作,直至2016年入选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回国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赵纯的研究工作一直致力于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并结合实地和卫星观测研究大气环境问题,主要集中在研究大气污染物的生成、传输、及消除等机理;大气污染物-天气-气候相互作用;极端天气气候过程三个方向。为当前的天气、气候模式开发了与大气污染及其天气气候效应相关的内部核心模块并得到广泛应用;利用数值模拟深入研究了大气污染物对天气气候系统的影响。已在Nature Geoscience,Nature Communication,Atmos.Chem.Phys.等国际SCI期刊上发表论文60余篇,引用1000余次,多项成果曾被国际媒体报道。在国际学术交流活动中积极主动,多次受邀作为美国地球物理年会(AGU)、美国气象年会(AMS)等国际学术会议的分会场主席。
制版编辑: 许逸|
本页刊发内容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及使用
公众号、报刊等转载请联系授权
copyright@zhishifenzi.com
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点击查看相关文章
购买课程
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课程详情,立享限时特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