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工程院院士首次“独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吕浩然 知识分子 2022-05-18


►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王泽山(左)、侯云德(右)


撰文 | 吕浩然

责编 | 李晓明


  


2018年1月8日上午,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侯云德,南京理工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泽山获得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今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两位获奖者均系中国工程院院士,这也是自2000年国家设立最高科学技术奖以来该奖项首次被中国工程院院士“独揽”(注:2010年度获奖人、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师昌绪及2012年度获奖人、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郑哲敏皆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


此外,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领衔的“杂交水稻创新团队”获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获奖人



·王泽山



国家最高科技大奖“第四冠”


王泽山(1935.10.10 -),火炸药专家、含能材料专家。生于吉林省吉林市,原籍吉林市。1960年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炮兵工程系,现任南京理工大学教授。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从事含能材料方面的教学与科学研究。研究了发射药及其装药理论;发明低温感技术,提高了发射效率,使发射威力超过国外同类装备的水平;研究和解决了废弃火炸药再利用的有关理论和综合性处理技术,实现了资源化再利用,改善了安全,降低了公害,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王泽山还创立了“发射装药理论”学科分支构架,对发射装药、弹药、身管武器作用过程与规律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为我国今后火炸药技术等国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和技术基础[3]


值得一提的是,已经83岁的王泽山院士在去年就已经成为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的“三冠王”:“库存过期火药和退役报废炸药的再利用技术”获1993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排名第一);“低温度系数发射药、装药技术及加工工艺”获1996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排名第一);2016年,王泽山院士又凭借“等模块装药和远程、低膛压发射装药技术”斩获2016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通过实际验证,我国火炮在应用“等模块装药和远程、低膛压发射装药技术”技术后,其射程能够提高20%以上,或最大发射过载有效降低25%以上;应用此项技术使弹道性能全面超过其他国家的同类火炮。这项提升我军主战武器火炮性能的核心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我国多种武器装备和型号的研制[4]


加之今年获得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王泽山已经是四次折桂国家科学技术大奖。


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获奖人


·侯云德


“中国分子病毒学和基因工程药物领域奠基人”


侯云德(1929.07.13 - ),分子病毒学专家,江苏省常州市人。1955年3月同济医学院医本科毕业。1962年就读于原苏联莫斯科苏联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同时获得副博士和医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院士实验室主任、传染病国家重大专项技术总师,曾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


侯云德院士为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化作出了杰出贡献:研发成功我国第一个基因工程多肽药物,也是国际上独创的国家I类新药产品重组α1b型干扰素。随后研制出包括α1b、α2a、α2b、γ等基因工程干扰素系列产品,获得人白介素-2、GM-CSF等9个基因工程产品新药证书,是我国生物工程药物研究和产业化的奠基者和开创者;作为我国“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重大专项”专职技术总师,主导构建了我国新发突发传染病的综合应对体系;作为我国医学病毒学的奠基人和开创者之一,国际上首次发现仙台病毒所导致的融合现象及机理,完成国内首个最大的生命体完整基因组序列测定并取得多项原创发现,推动和促进了我国医学病毒学的研究和发展。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竺曾表示,侯云德院士是我国分子医学病毒学和基因工程药物领域的奠基人和开创者,始终立足国内并工作在科研第一线,60余年致力于分子医学病毒学、基因工程药物及新发突发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研究,为中国上述重大领域的开创发展并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做出先驱性杰出贡献[1]


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赵铠与侯云德相识数十载,他回忆说,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国际上基因工程技术刚刚起步,侯云德即在我国开展基因工程技术的研究,不仅研发成功我国首个基因工程药物,而且组建了我国首个“基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为我国基因工程领域培养了大批人才,是我国基因工程药物研究和产业化的奠基者和开创者。


侯云德也是我国“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重大专项”总体组技术总师,在2009年甲流疫苗研发过程中,当时世界卫生组织包括西方国家多数科学家都认为甲流疫苗需要接种两剂次才能产生有效保护,“他通过对甲流病毒特性的比较分析研究,主张接种甲流疫苗一剂次就可以产生很好的保护效果”。甲流疫苗临床研究结果最后证明,侯云德的分析意见是正确的,我国也成为国际上首个研发成功甲流疫苗的国家,为我国及全球的甲流防控做出了重大贡献[2]


侯云德院士在国内外共发表论文400余篇,主要著作9部。曾获省部级以上奖励35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2014年和1993年,均排名第一),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发明三等奖1项,卫生部科技成果一等奖10项,1994年获何梁何利医学基金奖,1996年获中国医学科学奖,1994年被评为第四届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唐本忠、李家洋领衔获201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201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获奖项目

“聚集诱导发光”


·唐本忠


团队成员


唐本忠(香港科技大学)


秦安军(浙江大学)


董宇平(北京理工大学)


李  振(香港科技大学)


孙景志(浙江大学)


许多有机分子在稀溶液中发光很强,但在高浓度溶液中或聚集后荧光变弱甚至消失,这就是众所周知的“聚集猝灭荧光”(ACQ)现象。


该现象导致有机发光分子在固态下不能发挥最佳效果,从而降低器件的性能。科学家已采用了化学、物理和工程的方法和工艺来阻止分子不利于发光的聚集,但效果有限。


此次获奖的该项目则利用分子的自然聚集来提高固态发光效率,即聚集诱导发光(AIE),并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为发光材料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思想方法;为ACQ分子赋予AIE特性提供了新的策略。同时,革新了人们设计发光材料的思路,丰富了光物理的基础理论,开创了一个由我国科学家引领、多国科学家竞相跟进的新研究领域。


该项研究取得的重要科学发现有:


制备了系列AIE分子体系。基于前期提出的分子内旋转受限(RIR)机理,发展了新型的基于四苯基乙烯(TPE)的AIE分子体系,并得到了广泛应用;在二苯甲酮衍生物晶体中首次发现并报道了纯有机分子的室温磷光,提出了“结晶诱导磷光”的AIE衍生概念;通过高效的点击聚合制备了加工性能好的含TPE的AIE聚三唑;发展了一类无传统生色团的AIE聚合物体系。


完善和丰富了AIE的理论。通过巧妙的分子设计和高效的有机反应,辅以精密的实验证实TPE体系中AIE的主导机理是RIR而非光致顺反异构化和J-聚集;提出了“结晶诱导发光”的概念,并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认可和采用;发展了键接AIE基元到ACQ分子上制备新AIE分子的策略,扩展了AIE分子种类;发展了一种将RIR与扭曲的分子内电荷转移分子结合实现高效红光发射的策略。


开发了AIE分子的高新技术应用。通过合理的分子设计,获得了多个器件性能良好的蓝光、深蓝光的AIE分子,为高效蓝光分子的设计提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实现了对CO2“点亮型”定量检测以及铝离子等金属离子的痕量检测;实现了对葡萄糖特异性检测以及对特定细胞系的生长监控。



201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获奖项目


“水稻高产优质性状形成的分子机理及品种设计”


·李家洋


团队成员



李家洋(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韩  斌(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钱  前(中国水稻研究所)


王永红(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黄学辉(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面对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双重挑战,该研究集体成员综合运用遗传学、基因组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作物育种学等方法对水稻产量与品质相关的重要农艺性状的调控机理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并将取得的基础研究成果应用于水稻高产优质的分子育种,育成了一系列优异水稻新品种。近年来,该研究集体在水稻株型建成的分子机理及调控网络解析、重要农艺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高产优质品种的分子选育、栽培稻的起源与驯化、水稻资源发掘利用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的重大研究成果,形成了完善的理论体系,代表了我国在相关研究领域的国际领先水平,具有重要的国际影响;为解决水稻生产中的瓶颈问题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产生了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该研究集体的合作及取得的成果是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国际前沿科学问题密切合作、集体协同创新的典范。


延伸阅读:《中国水稻研究缘何引领世界?》




参考文献:

[1,2] http://www.chinaivdc.cn/tzgg/201612/t20161229_137026.html

[3] http://tv.cctv.com/2017/05/08/ARTIpCBmVUytnGU1GJAKy9jo170508.shtml

[4]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7/5/376290.shtm


制版编辑:吕浩然


本页刊发内容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及使用

公众号、报刊等转载请联系授权

copyright@zhishifenzi.com

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点击查看相关文章

非虚构写作|马丁之死|兰花进化谜团|天问专栏

青蒿素|可燃冰|P值争论|许晨阳|博士后|潘建伟

张毅|王晓东|张启发|崔维成|张锋|杨振宁|李佩

卢煜明|王小凡|吴文俊|袁钧瑛|张纯如|刘若川


知识分子为更好的智趣生活ID:The-Intellectual投稿:zizaifenxiang@163.com长按二维码,关注知识分子



▼▼▼点击“阅读原文”,直达知识分子书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