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乡血脉:海峡两岸同名村镇文化现象初探
2016年6月,海峡两岸同名村结对、同宗亲寻根、同礼乐交流,作为第八届海峡论坛的一项重要活动,得到两岸乡亲的大力支持与广泛参与。闽台“三同”文化交流展示系列活动,体现了“扩大民间交流,促进融合发展”的主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福建省政协副主席陈绍军在论坛致辞中指出:“同名村结对,是血与缘的见证。中国人不论走多远,血脉意识,乡土情怀都是不会变的。同名村也是同根村、同心村,它饱含着同胞们的爱乡爱土之情,也是在告诉后人,两岸同胞是一家人。”可见,“原乡血脉”是海峡两岸同名村文化现象的核心。
一、从“海上十寨”的出现到台湾“安平镇”的设置
明代天启年间(1621—1627年),颜思齐、郑芝龙开启大陆民众有计划、成规模移居台湾的先例。大陆移民的大量迁入,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出现了早期的汉人聚落。清代首任诸罗县令季麒光认为,“颜思齐窃据其地,乃有台湾之名,中国民实始居之。”郑芝龙的姻亲翁吉鼎曾向同僚提起,台湾“海有十寨,寨各有主,飞黄(芝龙)之主(颜思齐),主中主也。”颜思齐掌控的“主寨”成为当年大陆移民的大本营,位于云林县水林乡水北村颜厝寮。此地现今仍居住着颜氏族人,尊奉颜思齐为始祖,称为“开台王”。颜厝寮地名的由来,也是沿用福建乡村以居民姓氏冠名作为村庄地名的习惯。
天启六年(1626年),郑芝龙派遣船队堵截台湾海峡运粮商船。当时,福建等地灾情严重,饥民“望海米不止,于是,求食者多往(台湾)投之。”同年,西班牙人绘制的《台湾荷兰人港口图》标注,台湾北港居住有汉人5000人。除了招徕移民开垦之外,郑芝龙利用掌握航海通商的有利条件,发展海上贸易。“置苏杭细软,两京宝玩及古今书画骨董,兴贩琉球、真腊、日本、朝鲜、占城、三佛齐等国度。兼于粤东、八闽沿海郡县抢掳窃发,裕海岛中之酒米。此天启年间事也。”
崇祯元年(1628年),郑芝龙归顺朝廷,回到福建。台湾南部遂被荷兰殖民者蚕食盘踞,兴筑台湾城与赤嵌城。1661年,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正式设置地方行政管理机构,改台湾城为安平镇,赤嵌城为承天府,下设天兴县和万年县,台湾出现了具有指标意义的第一个两岸同名村镇——安平镇。
大陆的安平镇,现为福建省晋江市安海镇。安海古称安平,为闽南重镇,是郑芝龙当年控制下的重要的贸易和军事据点。《明季北略》记载:“泉州郡城南三十里安平镇,芝龙府在焉。志龙幼习海,知海情……自就抚后,海舶不得郑氏令旗不能往来。每一舶例入三千金,岁入千万计。芝龙以此富敌国。自筑城于安平,海梢直通卧内,可泊船,径通海。”崇祯三年(1630年)十月,郑芝龙派人从日本接回郑成功,留居安平镇。
颜思齐和郑芝龙是台湾早期拓荒者的代表性人物。为此,郑成功始终认为台湾是先人基业,在其《复台诗》中发出“十年始克复先基”的咏叹。安平镇是郑成功的少年时代生活居住的地方,也是他举兵抗清的基地,在他的人生记忆中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郑成功收复台湾后,改“台湾城”为“安平镇”,就是要将原乡血脉保留在台湾岛这片先辈们披荆斩棘开发过的热土之上。连横《台湾通史》记载:“安平为泉州安海之名,延平起师之地也,入台之后,移置于此,又建桔柣门,以存故土之念。”
郑成功任命郑省英为承天府尹,黄安率勇卫驻守安平镇,周全斌率侍卫总督承天府南北诸路。其余部属,“按镇分地,按地开荒,日以什一者瞭望,相连接应,轮流迭更。是无闲丁,亦无逸民。插竹为社,斩茅为屋。围生牛教之以犁,使野无旷土,而军有余粮。”制定军垦制度之时,郑成功规定:“各镇及大小将领官兵派拨汛地,准就彼处择地起盖房屋,开垦土地,尽其力量,永为世业,以佃以渔以经商,但不许混圈土民及百姓现耕土地。”于是,台湾南部出现大量以郑氏军垦屯营而得名的地名。如营盘脚、营盘边、营盘口、营盘前;查亩营、五军营、二镇、右先锋、右营、左镇、中协、角宿、右武营、下营、顶营、中军营、旧营、后镇、将军营、新营、大营、后营、马兵营、援剿中、援剿右、仁武、前锋、参军、三镇等。如《台湾通史》的作者连横,即出生于台南马兵营。该地“为郑氏驻兵故地,古木郁苍,景绝清閟,自兴位公来台,即卜居于此。”
至于各地百姓以及新到来的大陆移民,只要事先向承天府报备,缴纳税收,也拥有开垦荒地的权利。于是,出现以最初的开垦首领或者是兴建村庄时主要族群姓氏冠名的地名。如林圮埔、林凤营、吴全城;宋屋、刘厝埔、朱厝崙、许厝港、粘厝庄、吴厝、黄厝、陈厝寮、江厝店、谢厝寮、施厝寮等。这类地名的由来,与大陆乡村固有的命名规则是一致的。
郑成功的谋士王忠孝《东宁上帝序》记载:“东宁僻处海东,向为红夷所据,土夷杂处,散地华人,莫肯措止矣。间有至者,多荷锄逐什一之利,衣冠之侣未闻也。赐姓扶兹土,华人接踵而来,安平、东宁,所见所闻,无非华者。人为中国之人,土则中国之土,风气且因之而转矣。”王忠孝所说“风气且因之而转矣”的这一“转”,即是台湾历史文化发展史上的重大转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华传统文化在台湾的扎根与生长,两岸民众携手开发台湾的创业历程,为两岸同名村文化现象的孕育提供原乡血脉。
台湾早期行政区域地名形成于郑氏时代,并在清初平定台湾之后被延续使用,如蒋毓英《台湾府志》记载:“坊里在社镇,各名号皆伪时(郑氏时代)所遗,今因之,以从俗也。”随着台湾社会经济的发展,台湾行政区划也随之不断拓展与调整,更多来自大陆原乡的村镇地名移植到台湾。
二、从“荒村烟火”到“居民骈集”的变化
说起“台湾”地名的由来,连横收录一则逸闻,说的是闽南漳州、泉州移民开发台湾的过程中,付出巨大的代价,遂借用闽南语谐音,将“台湾”称为“埋冤”。《台湾通史》记载:“或曰台湾原名埋冤,为漳泉人所号。明代漳泉人入台者,每为天气所虐,居者辄病死,不得归,故以埋冤名之,志惨也。”不管这则逸闻是否属实,但是“故以埋冤名之,志惨也”的感叹是真实又令人心酸的。其实,先民开发台湾之不易,蒋毓英当年的见闻已足以说明。《台湾府志》记载:“地广人稀,萧条满眼,蕞尔郡城之外,南北二路,一望尽绿草黄沙,绵邈无际。故郭外之乡不曰乡,而总名之草地。荒村烟火,于丛草中见之。”面对现实生活中遭遇的种种艰苦,先民们更需要来自原乡的文化慰藉与精神支持,随着原乡地名移植而来的乡土记忆、生活习俗、宗教信仰、家族观念等,成为移民思乡怀祖时必不可少的精神寄托。
雍正十年(1732年),朝廷准许大陆移民携带家眷,前往台湾开垦,入台人数剧增,移民生活环境相对安定,促进了台湾社会生产的持续发展。乾隆初年,尹世俍《台湾志略》记载:“台地袤延千余里,居民骈集,田园宽广,但细稽籍口,多来自闽之兴、泉、汀、漳,粤之潮、惠,为五方杂处之区。前此既非土著,又无室家,如浮萍断梗,流转不常,故易以作奸犯科。自奉旨搬眷,郡城内外,居民多有父母、妻子之乐。凤、诸两邑颇拟郡治。即彰化、淡水僻在北壤,亦差异于昔。且遵旨开垦,田土日辟,民尽得周于利,渐皆安土重迁,为守分编户之氓矣。”这说明,两岸同名村文化现象的普及与台湾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密不可分,浓缩着海峡两岸血溶于水的骨肉亲情,见证了两岸中国人共同开发建设台湾的艰辛历程。
以台湾彰化县为例。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朝廷正式开放福建泉州府蚶江港与彰化县鹿港对渡通航通商,带动鹿港的繁荣。鹿港与台湾府城、艋舺并称清代台湾三大商业集镇,时称“一府二鹿三艋舺”。鹿港大街“长三里许,泉、厦郊商居多,舟车辐辏,百货充盈。台自郡城而外,各处货市,当以鹿港为最。”随着商业的繁盛,移民的增加,彰化县拥有鹿港街、东螺北斗街、西螺街、员林街等33个街市,下辖半线保、燕雾保、马芝璘保等16保。据乾隆《彰化县志》记载,各保所属村庄出现大量移植大陆原乡地名的现象,如半线东西保有平和厝、饶平厝、诏安厝、安溪寮、顶泉州厝、下泉州厝;马芝璘上下保有兴化厝、云霄厝、粘厝庄、镇平庄、同安寮、惠来厝;鹿港保有安平镇、泉州街;燕雾上下保有陕西庄、南平庄、白沙坑;大武郡东西保有泉州寮、漳浦寮、同安宅、福兴庄、永靖街、镇平庄、惠来厝;西螺保有永定厝、饶平厝、永春厝;布屿禀保有惠来厝、龙岩厝、兴化厝;海丰保有同安厝、湖头厝、后安寮、澄海厝、泉州厝;大肚上中下保有海丰厝、诏安厝、福州厝、湖头庄;东螺东西保有兴化庄、饶平厝、漳浦厝、海丰寮、同安寮、诏安厝;猫雾栋东西上下保有同安厝、江西厝、惠来厝、镇平庄、永定厝;猫罗保有同安厝、海丰厝;沙连保有磁灶厝。每一个相同的地名,都凝结着血脉亲情,浓缩着先民开发台湾、建设台湾、保卫台湾的一段段血溶于水的历史情感。
三、透过日本殖民者的“哀叹”看树立中华文化自信的意义
两岸同名村镇文化现象既是一种历史的存在,也是海峡两岸民众血脉相融的延续,它的核心是对中华传统文化和民族心理的一种特殊的认同感与归一性。这一点,就连当年强行殖民统治台湾的日本殖民当局也不得不在《台湾总督府警察沿革志》中哀叹:“台湾人的民族意识之根本起源乃系于他们原是属于汉民族的系统,本来汉民族经常都在夸耀他们有五千年传统的民族文化,这种民族意识可以说是牢不可破的。台湾人固然是属于这汉民族的系统,改隶虽然已经过了40余年,但是现在还保持着以往的风俗习惯信仰,这种汉民族的意识似乎不易摆脱。盖其故乡福建、广东两省与台湾仅一水之隔,且交通往来也极频繁,这些华南地区,台湾人的观念平素视之为父祖坟墓之地,思慕不已,因而视中国为祖国之感情,不易摆脱,这是难以否认的事实。”但是,日据时期,日本殖民当局在台湾强制实施“皇民化”运动,毕竟给台湾留下严重的文化创伤和消极的社会影响。1949年之后,海峡两岸的对峙形势依然严峻,致使出现民族认同的异化。对中国历史文化、民族情感的无知与漠视,导致一部分人产生游离中国文化的倾向,“反中、亲美、媚日”的思潮危害匪浅,“台独”势力数典忘祖,不断采取“去中国化”的卑劣行径,两岸关系依然经受着严峻的考验。
研究两岸同名村镇文化现象不仅应站在历史的角度来审视,用客观真实的历史事实来阐述其文化内涵。更应该站在时代的高度来弘扬其对于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以此为基础,树立两岸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心,抵御“台独”分裂势力所造成的风险。诚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6年5月17日)指出:“站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中国人民应该有这个信心,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信心。”
当前,有必要系统性地对海峡两岸同名村镇文化现象进行深入的普查与研究。借鉴台湾地区出版的如《台湾地名研究》《重修台湾省通志·地名沿革篇》以及台湾地方志史料,与台湾文化社团、民间团体、宗亲联谊会加强联系,开展学术交流,分享学术成果,共同梳理两岸同名村镇文化现象的发展脉络。
挖掘两岸同名村镇的文化内涵,包括地名沿革、姓氏渊源、信仰文化、历史人物等信息,推动两岸乡亲的互访互动,增进了解,凝聚共识。
继续支持将闽台同名村结对、同宗村寻根、同礼乐交流系列活动纳入海峡论坛的议题,吸纳更广泛的两岸民众尤其是青年人的参与。让两岸一家亲的理念深入人心,增进两岸民众对于中华文化价值观的认同。
同名村是台湾民众保持原乡记忆的文化符号,两岸民众认同的不仅仅是一个地名,更是地名背后蕴含的共同的家国观念和文化情感。两岸民众的文化认同感,将强有力地抵消认同异化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成为维系两岸和平统一的重要文化纽带。
原载于《保护与发展:2017全国地名理论征文文集》。笔谈小组搜集整理,原注释转发时未加。
往期推荐
从地名所见之文化变迁
岭南地名中所见语言的接触、浸润与交融
南京:地名与历史
【地名文化】“甬”结同心,风雨同“舟”
一个南方大县的并村样本:怎样撤并70%的建制村,刷新70%的村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