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西奇《谁的历史》:道阻且长,执著求索
谁 的 历 史
作者: 鲁西奇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9-8
页数: 480
定价: 78.00元
装帧: 精装
ISBN: 9787559815569
本书也是一位历史学者治学道路的反思:何为历史?谁的历史?历史学是什么?历史可信吗?那已湮没在时间中的“史实”与我们今天的人生有什么关系?三组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切入,逐步破除历史学中的迷障。
鲁西奇
男,1965年10月生,江苏东海人。武汉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89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历史学硕士学位;1995年获武汉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历史地理与中国古代史研究。出版《区域历史地理:对象与方法——汉水流域的个案考察》《纯粹的学者——王国维》《汉水中下游河道变迁与堤防》《城墙内外:古代汉水流域城市的形态与空间结构》《汉中三堰:明清时期汉中地区的堰渠水利与社会变迁》《人群•聚落•地域社会:中古南方史地初探》等学术著作,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
卷 一 思考
中国古代乡村聚落形态研究的理路与方法
卷 二 评论
多元、统一的中华帝国是如何可能的?
“画圈圈”与“走出圈圈”
——关于“地域共同体”研究理路的评论与思考
——《石泉文集》编后感言
《椿庐史地论稿》读后
“小国家”“大地方”:士的地方化与地方社会
——《官僚与士绅:两宋江西抚州的精英》评介
化外之区如何步入王朝体系
——读《木材之流动:清代清水江下游地区的市场、权力与社会》
《传统中国日常生活中的协商:中古契约研究》评介
“帝国的边缘”与“边缘的帝国”
——Empire at the Margins: Culture, Ethnicity, and Frontier in Early Modern China读后
卷 三 讲谈
学问须于不疑处有疑
权力的产生、形式及其集中
秦汉帝国的形成及其他
后记
后 记
本书所收的18篇文章,是我近年来(2005—2016年)为因应不同需要而撰写的。文章的形式并不一致,有的是比较正式的学术论文,有的是为讲课或讲座准备的讲稿,有的则是为了回应读者或澎湃新闻记者的问题而准备的访谈稿。所以,这本小册子,大抵只能界定为学术随笔集,并非专业的学术论文集。
常有师友告诉我:和我聊天,比听我讲课或讲座好;听我的课,比读我的文章好;读我的文章,比读我的书好。这就是我决定编集这本小册子的大部分理由。这里,有些聊天的记录,但也不全是;它们所反映的,离我真实的想法以及我想说的话,还有很大的距离。这中间的原因很多,倒也无须去说。我需要自责的是:我常常没有能力写清楚自己想说的话,有时候顾虑太多,缺乏勇气,也不够坚强。
空间、时间与人,是我近年来思考的三个关键词。我最初的研究,集中在历史地理方面,特别是长江中游地区的历史地理,自然而然地,空间,特别是区域、地方等,是我关注的核心问题;2007年以来,研究重心放在中古史方面,侧重于在较长时段内观察中古南方社会的变化,遂更多地考虑时间的因素;最近三四年,略历纷扰,又尽可能地反省、观照自身,不免回到“本质主义”的老路上,去思考人的本质之类的傻问题。因此,这些显得有些零乱的文章,反映了我近年来的一些思考,其中不乏一些迷茫、彷徨、摸索和很可能是没有意义的坚持。或者,通过这些文章,你可以看到一个人,立在雾霾满天的路边,浑身疲惫,却仍然背着行装,一副不管不顾、决意远行的样子。那就是已逾“知天命”之年的我吧。
文章分为三组:第一组,“思考”,包括七篇文章,是一些不成熟的思考和研究设想;第二组,“评论”,包括八篇文章,是评论或介绍性文字;第三组,“讲谈”,包括两篇讲座稿(是讲座前写好的讲稿,不是记录稿)和一篇访谈稿(是澎湃新闻记者饶佳荣先生整理成稿的)。这些文章,体例即已不一,内容亦略显零乱,可我自量大概没有能力将这些思考系统地形成思想,故只能以这样的面貌展现给读者了。各篇文章所论,间有重合之处,为保持文章论述完整性,亦未作删节,尚祈读者原谅。
这些文章的内容,均在不同的场合讲过,听我谈话并提出问题、与我对谈切磋的师友,数以十百计,无法列举。我从他们的反应、问题和对谈中获益良多,很多想法,是在这个过程中形成或明晰的。感谢的话无从说起,因为他们是我生存、思考的基础,是这些思考的“大自然”。尽管如此,我仍然希望能向以下几位师友致以特别谢意,是他们促成了这些谈话的进行、文章的撰写和本书的编辑:澳门大学《南国学术》总编辑田卫平先生,澎湃新闻记者饶佳荣先生,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周宁教授、盛嘉教授,《厦门大学学报》陈双燕先生,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江田祥副教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李琳女史;以及最后,却可能是最重要的,陈勤奋,作为我的太太,她编排、核校乃至修改了本书。
鲁老师作品小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