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1年5月25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从国教化到纳粹化:德国教会20世纪上半叶的堕落轨迹及其原因(上)

刘盐约弟兄 天国呼声 2020-10-11

点击上方天国呼声可以关注

原  创  福  音  平  台

 





天国呼声”:可称为“新新盐约之声”,继续本于圣经提供思想和观点,站在弟兄姐妹日常信仰第一线:答疑解惑、真假辨析、热点评析等。不为名牧唱颂歌,只为弟兄姐妹说“神”话说真话!坚持原创写作,拒绝粗鄙鸡汤,传递深度思考。谢谢您的支持,欢迎提供写作素材或话题。

【摘要】本文按照朋霍费尔牧师传记提供的线索梳理了德国教会20世纪上半叶的历史状况,概括了德国教会在一战到二战风云变幻的历史背景下的堕落轨迹,并对其堕落的原因作了一些探讨,最后回到朋霍费尔牧师在那个特殊时代对基督信仰的反省和体认。

 

    近日读了德国20世纪著名神学家、反纳粹牧师朋霍费尔的传记《力阻狂轮——朋霍费尔传》,很有感触。朋霍费尔(1906—1945)生活在20世纪上半叶,在其39年的短暂人生历程中经历了德国教会从一战到二战历史风云变幻中的衰落破败,并且在那个腥风血雨的畸形年代对基督信仰进行了全面的反省和思考,而且其本人身体力行他的信仰良知,直至献上生命的代价。

可以这么说,朋霍费尔跌宕起伏的一生见证了德国教会的历史沉浮和风雨沧桑。查考朋霍费尔的一生,也是在查考德国教会的历史,最后回到对基督信仰的反思。

根据这条脉络,我们可以把这段时期的德国教会历史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一、养尊处优期

    二、失落迷茫期

    三、拥抱纳粹期

  四、充当帮凶期

然后在此基础上我们再做一些反思:

    五、抗争:真正的教会在哪里?

    六、反思:十字架福音为何被扭曲?

    七、反思:回归纯朴的福音

    一、养尊处优期

在朋霍费尔出生前的三十年时间里,由于第二次科技革命的蓬勃开展,带动社会生活各方面出现空前的繁荣发展,欧洲似乎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太平盛世。这个时代因而被视为“美好的旧时代”,直到残酷的一战的爆发才宣告破灭。在一战之前,整个欧洲普遍弥漫在一种欢乐安逸的生活梦幻中,人们对人性对文明普遍持有极度乐观的态度。1899年在法国巴黎举办的世博会出现的下述言论代表着当时欧洲主流社会的这种心境:


“世界博览会是整个世纪最伟大的成绩,也是本世纪最大的结算,在这个发明上有丰硕成就、在科学上有惊人发现的世纪……它走向终点,但也同时揭开了人类历史的新的一页。

 

与此同时,自由主义神学开始大行其道,并逐渐渗入教会当中,和教外各种人本主义思潮交相呼应,对人性、文明进步充满了虚浮的美好憧憬。但这一切梦幻被残酷的一战、二战彻底粉碎!


 20世纪初的德国教会就处在这种历史氛围当中的。众所周知,德国是一个深受基督教文化熏陶的国家,历史上诞生了马丁·路德这样的伟大改教家。德国三分之二的国民是新教徒(其中绝大多数属于路德宗教会),三分之一的国民是天主教徒。教会在德国的国家布局里拥有得天独厚的地位,和国家有着纠缠不清的政教联姻渊源,基督教实际上相当于德国的“国教”,教会则享受着“国家教会”的待遇,深受国家的“宠爱”。

国家是教会的靠山和支柱,教会神职人员领受国家俸禄,享受公务员待遇,拥有诸多特权。教会则依附于国家,为国家服务(皇帝有“御前牧师”,军队有随军牧师),鼓吹德意志至上。德国皇帝被视为上帝在人间的代表(德国的“天子”),以“神授的特权”来治理基督教德国。可见,德国的教会处于养尊处优的地位,成为德国国家主义的一张“王牌”。

因此,当1871年完成统一的德意志第二帝国建立之后,德国的民族主义热情也在教会里面点燃。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国帝国主义气势汹汹,德国的教会也大力支持,替国家辩护,充当吹鼓手,狂热地支持国家对外扩展,赢得德国的国家利益。

 一战刚刚爆发,德国的牧师们便陷入狂热的民族主义和帝国主义冲动,纷纷祷告:“上帝与我们同在!”大部分德国人渴望战争,并认为战争是“上帝创造的一部分”。甚至还乐观地认为开始于夏天的战争(刚刚爆发的一战)将会在这一年圣诞节以前以德国获胜而告终。一战期间战死的士兵享有“基督的烈士”的荣誉。

  到1917年德国已经处在失败的边缘,但德国某知名神学教授仍然在报刊上公开撰文,继续鼓吹狂热的战争,为德意志国家主义辩护:


“继续战斗下去,继续坚持下去,四处为德意志的和平作见证!我们信任德意志民族的健全性格,我们信任军队及其领导者,我们信任德国皇帝——德意志之心。我们信任上帝。德意志的和平就是获胜的文化的和平。这样的和平是上帝赐给我们的!

由此可见,依附于国家政权的德国教会已经忘记了主耶稣的教导和福音使命,完全沦为德国帝国主义机器的一部分。德国教会的这种畸形基因已经深深地渗透进自己的血液中……

 

    二、失落迷茫期

尽管德国教会上下狂热地支持德国的扩张战争,但是一战还是以德国战败而告终,并且德国还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凡尔赛条约”。随后在1919年德国又爆发了革命,皇帝被赶跑,第二帝国宣告覆灭。随着教会赖以投靠的帝国之倒塌,教会的地位也跟着一落千丈,教会的特权失落,信徒大量流失,教堂空空如也,教会的状况非常惨淡。神职人员由国家的宠儿一下子跌落到坐冷板凳的份儿,无人问津,仿佛被打入了冷宫一般。

可是德国教会内部鲜有人对此进行深刻反省。1918年之后的德国处在何去何从,经过多番政治较量,魏玛共和国得以建立,但其根基非常脆弱,勉强支撑十余年后为希特勒纳粹政权所取代。

与德国何去何从紧密相关联的问题是,德国的教会何去何从?基于政教关系,出现了三种路向:


1)梦想恢复旧制,回到过去,继续依赖国家,维持德意志国家主义。这是德国教会领袖的主流看法。大多数教会领袖还怀念着过去德国帝制时代的种种特权,幻想着德国重建帝制,因此他们渴望拥抱恢复君主政体,因为帝制能给教会神职人员带来很多利益和特权。在此暴露出这些教会领袖已经形成了彻头彻尾的宗教既得利益集团了。

2)另有一小部分教会领袖希图实现宪政,在新的宪法与民主政治上确立教会的位置,使教会摆脱对国家的依赖,以确保教会的社会责任。

3)还有些人对上述两种态度都不赞同,他们被称为所谓的“第三条道路”。他们不希望教会脱离政治,但希望能解开国家对教会的束缚,让教会面对国家有独立行动的自由。

后两种路向属于非主流,但也代表着德国教会内部的反省,尽管其力量很是微弱。第一种路向却是主流,是大多数教会领袖的想法,这为日后德国教会整体投入希特勒的怀抱埋下了隐患。【未完待续】


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主教家里摆观音,(美国)教堂里和尚祈祷:“耶罗波安”阴魂不散

2、是脸上贴金,还是故意抹黑?——“总理信主”假见证为何屡“揭”不止?

3、前有牧师自S,又有名牧“官宣”放弃信仰,这意味着什么?

4、主日崇拜咋就变了味?—拜玛门拜凯撒还是敬拜神?

5、和尚道士坐上教会讲坛,你怎么看?

6、当教堂成为杀戮场,神在哪里?—默想该隐为何杀亚伯

7、在“爱国爱教”之上还有“爱神爱人”:对这两者的再思
8、饶恕岂是万金油,罔顾公义成帮凶—传统教会处理饶恕与公义关系的失衡需要矫正

9、前有“唱红”,今有“嘻哈”,敬拜上帝也要“赶时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