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研读笔记(62)《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马列微讲堂 马列微讲堂 2022-09-14



文献来源:《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三卷601--603页

名言

1.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2.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3.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主讲人:蔺奥

01

写作背景

恩格斯这篇讲话是1883年3月17日在伦敦海格特公墓安葬马克思时用英文发表的。他曾用英文起草了讲稿,但在马克思墓前并未完全按照讲稿宣读。1883年3月18日,恩格斯应爱·伯恩施坦的请求,用德文为《社会民主党人报》撰写了一篇题为《卡尔·马克思的葬仪》的报道,他在报道中复述了自己在马克思墓前讲话的内容。

02

主要内容

在讲话中,恩格斯表达了对马克思逝世的惋惜,评价了马克思一生的光辉事迹,对马克思崇高精神的尊敬。第一,恩格斯在讲话中用“空白”作比喻,形象地说明了马克思的逝世对世界无产阶级和“历史科学”带来的不可估量的损失。从实际情况看,马克思逝世时,《资本论》第二 、三卷还未付印,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还需要马克思的指导,因此,无论在革命理论方面 ,还是在指导革命实践方面,马克思的逝世都形成了难以弥补的“空白”。第二,恩格斯指出,“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概述了马克思的主要理论贡献,阐述了马克思的两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发现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第三,恩格斯指出,“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肯定了马克思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和科研态度。第四,恩格斯分析了马克思对于科学与革命的态度。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马克思一生都投身于无产阶级解放事业中,带领无产阶级进行伟大革命,使无产阶级意识到自身的历史地位和肩负的历史使命,不论是在早期《莱茵报》等报刊中的批判性文章,还是各种论战性的小册子,还是在巴黎、布鲁塞尔、伦敦组织的革命实践,直至成立具有伟大意义的国际工人协会,都体现了马克思坚韧不拔的革命精神。马克思研究科学也是为了改造旧世界,推动历史前进。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发现,都使人们进一步掌握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带来生产上的重大突破,从而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进而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这是马克思对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都会感到衷心喜悦的原因,也是马克思一生中排除艰难险阻、攀登科学高峰的原因。第五点,恩格斯总结马克思的一生备受嫉恨和污蔑,颠沛流离,贫病交加,但“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对马克思的崇高人格和革命成就给予高度肯定。

03

心得体会

2018年5月4日,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的讲话中,在总结马克思的一生时,引用了恩格斯这篇文章的内容。习近平从三方面总结了马克思的一生:首先,马克思的一生,是胸怀崇高理想、为人类解放不懈奋斗的一生;其次,马克思的一生,是不畏艰难险阻、为追求真理而勇攀思想高峰的一生。这里他引用恩格斯所说:“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强调马克思的一生博览群书、广泛涉猎,不仅深入了解和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各个学科知识,而且深入了解和研究各种自然科学知识,努力从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中汲取养料;再次,马克思的一生,是为推翻旧世界、建立新世界而不息战斗的一生。他引用恩格斯所说:“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认为马克思从领导创建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到领导世界上第一个国际工人组织——国际工人协会,到热情支持世界上第一次工人阶级夺取政权的革命——巴黎公社革命,始终站在革命斗争最前沿,一生都在为解放事业而奋斗。可以看出,习近平基于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讲话中对马克思的评价,从崇高的人生理想、顽强的科研精神、不懈的革命奋斗三个方面总结了马克思的一生。通观全篇《讲话》,作为对马克思一生事业和贡献的评价,可以概括为两大身份和两大贡献。两大身份即思想家和革命家的双重身份,以革命家为重;两大贡献,即作为思想家和革命家的贡献:作为思想家,马克思主要有两大理论贡献,作为革命家,他最大的贡献是创立国际工人协会。

葛倩倩

全文共九段,可分三层意思。

第一层:(第1-2段)痛陈马克思的逝世对无产阶级和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因为对于正在进行战斗的无产阶级来说,他们失去了一位伟大的导师和领袖;对于历史科学来说,马克思有些著作还没有来得及完成,诸如《资本论》等。

第二层:(第3-7段)阐明马克思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马克思是伟大的思想家。他“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唯物史观;他“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即剩余价值学说。这是马克思一生中的两大发现。第一个伟大发现,是在1846年《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初步完成的。第二个伟大发现,是在1858年《政治经济学批判》中初步完成的。在后来的《资本论》第一卷中,他更为系统地论证了剩余价值的理论。唯物史观的发现为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奠定了科学的历史观基础,剩余价值的学说的发现,又进一步科学地证明和发展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原理。

恩格斯在《讲话》中强调指出,马克思之所以成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是因为他“首先是一个革命家”。马克思的毕生使命就是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制度的事业,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他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把斗争看作是一种幸福。“斗争是他得心应手的事情。”恩格斯列举了马克思所参加的一系列伟大斗争实践。马克思之所以能够创立革命的理论,正是他亲身参加革命斗争实践的结果。

第三层:(第8-9段)评价马克思是无产阶级的伟大革命导师。这两段通过不同阶级对马克思的不同态度,说明马克思是无产阶级的伟大革命导师。因为马克思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所以遭到了反动势力的忌恨和诬蔑,对此,马克思“毫不在意”。另一方面,马克思深得各国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的尊敬和爱戴。所以,马克思的光辉名字和他所从事的无产阶级解放事业是永垂不朽的。

恩格斯的讲话,用凝练优美的语言,高度评价了马克思伟大光辉的一生及其对人类文明的贡献。这是我们了解马克思主义、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枢纽。

高晓娟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是恩格斯作为马克思的亲密战友在马克思墓仪上发表的讲话。恩格斯用英语发表的这篇讲话,代表全世界无产阶级对于马克思的逝世表示了深切的哀悼,对于马克思一生为无产阶级事业所作的伟大贡献作了崇高的评价和热情的赞颂。

马克思一生最伟大的贡献是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其中,唯物史观的创立实现了思想史上的伟大变革。首先,唯物史观的创立实现了思维方式上的革命,第一次在历史领域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坚持了历史认识的辩证法,用辩证的角度思考经济、政治、文化的关系以及人民群众和历史人物的关系。其次,唯物史观分析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宣告了唯心史观的破产,实现了历史解释原则的创新。再次,唯物史观分析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两大矛盾运动及其规律,从而揭示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最后,唯物史观作为一种方法论为人们认识复杂的社会现象提供了钥匙,为人们正确认识社会提供了方法论原则。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主要包括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条件,剩余价值的生产,剩余价值的实现以及剩余价值的分配。剩余价值理论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剥削本质,阐明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阶级斗争的经济根源,指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必然性问题。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揭示资本主义制度剥削本质的锐利武器。

作为一名伟大的科学家,马克思通过创立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实现了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飞跃。此外,马克思还是一名崇高的革命家,他积极投身于无产阶级解放的伟大事业中,不断总结着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经验。

马克思的英明和事业将永垂不朽。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马克思主义依然是科学真理,马克思为无产阶级事业奉献终生的精神将继续激励我们不断向前。新时代,我们更应该将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指南,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编辑:刘广睿

往期回顾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研读笔记(41)《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研读笔记(42)《论权威》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研读笔记(43)《总委员会关于继承权的报告》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研读笔记(44)《致国际工人协会西班牙联合会委员会》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研读笔记(45)《国际工人协会共同章程》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研读笔记(46)《关于工人阶级的政治行动》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研读笔记(47)《法国工人党纲领导言(草案)》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研读笔记(48)《巴枯宁<国家制度和无政府状态>》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研读笔记(49)《论土地国有化》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研读笔记(50)《政治冷淡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研读笔记(51)《工资、价格和利润》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研读笔记(52)《论蒲鲁东》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研读笔记(53)卡·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书评—为《民主周报》作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研读笔记(54)《论住宅问题》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研读笔记(54续)《论住宅问题》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研读笔记(55)《法兰西内战》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研读笔记(55续)《法兰西内战》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研读笔记(56)《流亡者文献》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研读笔记(57)《给奥·倍倍尔的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研读笔记(58)《卡尔·马克思》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研读笔记(59)《哥达纲领批判》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研读笔记(59续)《哥达纲领批判》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研读笔记(60)《给<祖国纪事>杂志编辑部的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研读笔记(61)《给奥·倍倍尔、威·李卜克内西、威·白拉克等人的通告信》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