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儒略历是假的,格里历是中国货,不存在耶历、西历

shengminwujiang 生民无疆 2023-01-30

       本文,可以算作是《公元就公元吧,它原本是中国历法的一部分》的续篇,也算是对该文部分留言的答复。

壹 儒略历的传说完全不靠谱

    按现行的“西方史”,儒略历是由希腊天文学家索西戈奈斯〔Sosigenes〕于公元前150年前编制并带到埃及的亚历山大城。凯撒大帝进入亚历山大城后,因为与埃及艳后的一段艳遇,于是有了“儒略历”。

    据说由古罗马人撰写的《罗马十二帝王传•神圣的朱里乌斯传》中,有一个故事:

(凯撒大帝)他立即改革历法。以前,由于高级祭司团任意置闰,历法早已十分混乱,竟至收获季节不在夏季,葡萄收获季节也不在秋季。他调整一年为365天,废除闰月,每四年置闰一天,使年与太阳的运转相符。


        这样的童话故事般的“史料”十分有趣:无论是埃及,还是罗马城,可存在春、夏、秋、冬四季的气候?

    无论什么样的“史料”,都必须经得起大自然的检验。这样的“古罗马”“历法史”,必然是伪造的,而且显然是接触到了中国历法的欧洲人胡编出来的,即近几百年的欧洲人伪造的。

    除此之外,还有更加有力的证据:科学。

    首先,我曾一再谈到这一点:一千多年前,埃及的亚历山大城一带还是茫茫大海。也就是说,创制儒略历的地点是子虚乌有的,与之相关的人员诸如希腊天文学家索西戈奈斯、凯撒大帝、埃及艳后,统统成了地中海的美人鱼。

    其次,“儒略历”经不住起码的计算。据俄罗斯学者维克多•V•瑞布里克《世界古代文明史》:

这种历法(儒略历)在欧洲一直沿用到公元16世纪末期,在俄罗斯则直至1918年。


     所谓的俄历,就是儒略历,可算得上是儒略历的“活化石”。

          众所周知,著名的十月革命发生在俄历1917年10月25日(公历11月7日),这就是说,俄历与现行公历之间的误差13天。

       现在,我在做一个简单的推算。儒略历一年365.25天,每4年闰1天。现行公历,一年365.242198天,我们取365.2422计算。

    儒略历与现行公历之间,每年会出现 0.0078天的误差:

365.25-365.2422 = 0.0078天

    因此,每过128.205年就会误差1天:

1 ÷ 0.0078 = 128.2051282051年

    自公元元年1月1日至1917年11月7日,共经历了700116天。

         实行儒略历,则

700116 ÷ 365.25 = 1916.813141683778年

  这些日子共经历了1916.813141683778年,合1916年296.9999999999145天。

    按现行公历,

700116 ÷ 365.2422 = 1916.854076555228年

    这些日子经历了1916.854076555228年,合1916年311.9447999998962天。

    二者误差应该是:

311.9447999998962-296.9999999999145 = 14.9448天

    即在误差15天范围内,不久就要进入误差16天了!

    通俗地说,按照现行公历,十月革命的公历日子,应该比俄历早15天,而不是13天。

    这长达二三天的误差说明,儒略历必定是在公元200年之后的产物,与传说中的凯撒大帝之类毫无关系。

    气候、地理、时间误差,这两个铁的事实证明,现行西方史中关于儒略历的说法,是彻头彻尾的谎言,而且是谁也圆不了的谎言。

    一言以蔽之,根本不存在儒略历。


贰 只有俄历,不存在“儒略历


    真实的俄历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历史的真实是,历史上只存在俄历,而不曾有过“儒略历”。“儒略历”云云不过是西方编造的一段伪史。

    中国古文献浩如烟海。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文献中,也有关于俄历的官方记载,而且所记载的第一手材料是来自古代俄罗斯的官方文书。

    据清朝乾隆年间由朝廷组织编撰的《清朝文献通考》的记载:

(俄罗斯)俗尚天主教,不知朔望,或二十九日或三十日或三十一日为一月,十二月为一岁,每岁按四季大斋四次,或四十日或三十余日,以冬季大斋完日为岁初......(顺治)十四年复遣使奉表进贡,途经三载,以十七年五月至,表称俄罗斯一千一百六十五年。


    顺治十四年,俄罗斯派遣使臣出使中国。他们在向中国朝廷递交的国书中称这一年为俄历1165年。

    顺治十四年即公元1657年,这一年是俄历1165年,由此可知,俄历的元年即公元492年。

    我们知道,公元2023年1月7日为俄罗斯的耶诞节。可见,这一天就是俄历1532年的耶诞节。

    俄历以365.25天为一年,公历以365.2422天为一年。

    自公元491年冬至日(12月20日)至公历2023年1月7日,共经历了559203天,合俄历1531.014373716632年,即1531年又5.24988484827天;合格里历1531.047069588344年,即1531年又17.19179999985691天。

    公历与俄历之间的误差为

17.19179999985691-5.24988484827 = 11.942天

    公历与俄历之间每过128.205年误差1天,自公历2023年1月7日起,大约再过7.447157295322437年即约2720天,便是误差满12天;约公历1902年(俄历1411年)起进入12天误差,到公历2030年进入误差13天。

    由此倒推,在公元491年冬至日(12月20日)之后的第7天,公元491年12月27日是俄罗斯的耶诞节。

    结合《清朝文献通考》中“以冬季大斋完日为岁初”的记载可知,俄历历法计算的起始日为公元491年冬至日(12月20日),而俄历元年的元旦日则为冬至日之后的第7天(公元491年12月27日),再过七天,新年结束,新的一年正式开始

    理论上说,创立该历法时,当时的人们公认的耶稣生日就是公历12月27日,而这一天,正好是俄历新年的第一天,即俄历的第一个元旦日。换句话说,所谓的耶诞节,其实是过年

    我们继续反推至公元元年时期,看看当时的耶稣生日应该是俄历哪一天。

    自公元元年1月1日至公元2023年1月7日,共经历了738528天。合俄历2021.979466119096年,合格里历2022.0226468902年。二者误差约15.76天,即16天。

    由此可知,按照俄历,耶稣出生日应该为:公元前1年12月22日。

    众所周知,现行的西欧的耶诞节是12月25日,而“儒略历”的日子与之不符。

    

叁 “格里历”的故事只是一个传说


    公元1699年(俄历1208年),主张“全盘西化”的彼得大帝下令:俄罗斯历法与西欧接轨。

     第二年,俄历宣称新的一年(俄历1209年)为1700年。于是,俄历(儒略历)的年纪凭空增加了491岁。

    这一事件中,存在着太多太多的值得研究的内容,我暂且搁下不表。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彼得大帝“全盘西化”的结果,仅仅是让俄历增加了491岁。由此可知,此时西欧的“儒略历”,除了比俄历大491岁,没有别的不同。

    足见,此时的西欧,缺乏历法方面的常识,连历法是怎么来的都不知道。唯一的可能是,西欧从俄罗斯抄过去历法后,给取了新的名字;由于西欧不知道历法的基本内涵,为了显示自己更古老,又胡编了完全不靠谱起始年;为了掠夺知识产权,又胡诌了完全不靠谱的“儒略历”故事

    根据“儒略历”故事中存在的“亚历山大城”之类的地名,可以断定:西欧引进俄历的时间一定是近五、六百年的事情,因为这座城市形成的时间也不过五、六百年时间。

    随着在华耶稣会士们的持续不断地将中国成果运回欧洲,西欧终于有天文台。1667年,巴黎天文台成立,这是法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天文台,也是欧洲历史上的第一座天文台。1675年,格林威治天文台成立,这是英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天文台。

    无疑,在16世纪,欧洲完全不具备创制历法的起码条件,连抄作业的水平也没有。据现行西方史,1582年,罗马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下令历法改革,启用新历,即当今所谓格里历。这只能是彻头彻尾的谎言。

    到公元1700年,西欧可能有了几个对天文历算略知一二的人。所谓的“格里历”即现行公历,只能且必然是1700年以后的事情。但是,对天文历算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没有持续稳定的三五百年的天文观测数据和理论积累进步,是不可能诞生历法的。由于天文观测时间短暂,无论是理论还是观测数据只能抄袭中国的东西,说好听一点便是:只能全面学习借鉴耶稣会士从中国弄回来的东西。换句话说,所谓的“格里历”只能且必然是全面抄袭自中国历法。

    “格里历”中存在太多的“巧合”。随便一想,就有五个“巧合”。

    1.自古以来,中国历法从来就是以冬至日来计算确定岁首。现行公历的起始日正是公元前1年岁末的冬至日。

    2.公元前1年的冬至日,按定气法为12月23日,而按照中国最传统而通行的平气法则是12月25日。现行公历恰恰是以平气法12月25日冬至日作为历法计算的起始日(请注意:所谓的公元元年不过是中国的汉朝平帝元始元年)。

    3.自古以来,中国人从来就高度重视冬至日,以其为重要节日。至今,每到冬至日,中国还有北方吃水饺、南方吃汤圆的习俗。

    4.真是无巧不成书,偏偏就在这一天,耶诞出生了。

    5.偏偏这个冬至日的7天之后,是公元元年的起始日1月1日。

    一个不可能,外加五个巧合,必然内幕多多。


肆 俄历、格里历,都是中国货


    如前所述,稍加细究,“儒略历”、格里历便惨不忍睹,仅是耶稣的出生日期,便弄出了三个:

    按照俄历起始日(创制时期)计算,公元491年时俄罗斯的耶诞节是12月27日。

    按照俄历倒推至公元前1年,耶稣出生日应该为:12月22日。

    “格里历”的耶诞节是12月25日,而公元前1年的12月25日恰恰是中国传统平气法的冬至日。

    显然,这简直是一团乱麻。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俄历、格里历都是地道的中国货,因引进者食而不化,才弄成这样子。

    首先,俄历、格里历,都有一个中国传统的“阴阳合历”的躯壳。无论是一年365.25天,还是365.2422天,那都是对太阳运行规律的计量,不同的仅是精度差别。而将一年等分为12个月,这就有了显著的太阴历的痕迹。如果说俄历、格里历是太阳历,那么,请问他们为什么将一年分为十二个月,而不是十个月、十五个月、二十个月?显然,俄历、格里历,都只是抄袭了中国传统的“阴阳合历”的表皮,由于学艺不精,无法搞出准确的阴阳合历,只好草草地将一年分为12个月了事。

    第二,俄历、格里历,都与中国传统一致,讲究春夏秋冬。请问,俄罗斯、意大利有显著的一年四季的气候吗?既然没有,却又大谈春夏秋冬,只能是从中国抄过去的。如此不顾本地气候实际的“历法”,是典型的囫囵吞枣的现象。

    第三,俄历、格里历,都与中国传统一致,以冬至日为岁首,而且都是中国最传统的平气法的冬至日。此外,他们为什么不以夏至日、春分日、秋分日为岁首?俄罗斯冬天寒冷无比,昼短夜长,终日阴云密布,十分不利于冬至日的观测;而夏天正好相反,最利于夏至日观测。罗马也是大同小异,六七月份雨水最少,最利于夏至日观测。

    第四,俄历、格里历,都与中国传统一致,高度重视新年的前七天。中国传统,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正月初七便是人日,即人类诞生的那一天,是合家团聚庆贺的日子;正月初八为谷日,也就是进入生产劳动过日子的时候。这一习俗与女娲造人的传说有关。偏巧,俄历以冬至日之后的第7天为元旦(耶诞节),再过七天是正式的“新年”,“格里历”也是以冬至日(耶诞节)之后的7天为元旦。细究如此古怪的“西历”,就会发现,造人的不是耶稣,而是“上帝”。因此,耶诞节应该更名为“上帝诞生节”。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正如《公元就公元吧,它原本是中国历法的一部分》所说,俄历、格里历都是地道的中国货。所谓的公元元年不过是中国的汉朝平帝元始元年

    我们不难看出,俄历、格里历与耶诞节毫无关系,就是一部地道的按照中国历法规则和中国文化编制的简易太阳历

    到了后来,教会围绕着这几天做起了文章,编出个耶稣生日强行绑在这几天;又由于不同的人不同的绑法,于是出来了多个耶稣生日----都是无知惹的祸。




相关文章

公元就公元吧,它原本是中国历法的一部分

徐光启等人与耶稣会士的惊天阴谋:全面控制明朝(系列1)

铁证如山:明末耶稣会士剽窃中医,伪造译著,虚构出西洋医学

明朝末年,欧洲不具备诞生《几何原本》的基本条件

《同文算指》托名利玛窦,实为李之藻抄袭中国文献而成(系列2)

《几何原本》作者是徐光启,托名利玛窦而已

利玛窦的中文著作集锦,令人笑破肚皮

中国是不是世界天文学的祖师爷?请看资料

20个英文单词,透露出西方天文学的真实源头

西班牙才是欧洲文艺复兴的中心,格里历也诞生于这里

明末欧洲传教士说:1610年欧洲天文学水平如此这般

明末意大利传教士说:“文艺复兴”时意大利是这样的

 “古希腊”“文艺复兴”是真是假?明末西方传教士这么说

修补发布:利玛窦等明末清初的西方传教士的学问有多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