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45:生命是有价的!
我们从小被灌输了一些从原点上就错误的观念,而且还以此作为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引,结果到处碰壁,心灰意冷。生活和工作中的这些观念不是来源于自己的家庭或所处的生存环境,就是来自于某种外部的教育。曾经反复阐述过:教育是统治之术,它负责定义对错,并具有天然的导向性。
人在认识事物的时候,首先是根据自身的经历,这种直接的经验给普罗大众一种强有力的确定性。所以,会本能的由此及彼。《结构学》的《精神结构》会详细阐述和论证这种行为的底层逻辑。总而言之,精神结构的特征决定了人会本能的以自己去丈量别人,将可以触及的经验无限的扩展开来…正因为如此,人都会对自己的经验,特别是被身边的现实佐证过的经验深信不疑,甚至还会理直气壮。
在爱因斯坦的理论中,牛顿的经典力学只能在特殊的前置条件下才能成立。然而,在爱因斯坦之前,牛顿的三大定律是科学界绝对的普世真理。不仅仅可以在理论上证明还能被广泛的现实所佐证。双管齐下,由不得你不信!所以,瞎子摸象是一种常态,而见大行远和见微知著都需要训练!
换位思考
我们时常会在生活或工作中发现别人的脑回路与自己不一样,不仅仅不一样而且匪夷所思。我们也知道存在自我遮蔽性,而且这源于生命体本源的结构特征特征。重要的是如此摆脱这种自我遮蔽性营造的幻境,尽量的接近与事物运行的真正机制。
时常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听到关于”换位思考“的呼吁。所谓换位思考,就是假设自己是对方,自己处于对方的位置上,面对同一个问题会如可考虑。人的所有行为——包括外部的行为和内在的行为,都取决于贪什么和怕什么。在精神结构层面存在一套机制,这里就不深入,而以一个抽象的词来概况:利益!
所有人都会强调利益,知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然而,利益是如何判断的呢?即便是同一个事物,每一个人观察的侧重点不同,自己内心的贪和怕不同,利益的侧重点也各不相同——彼之蜜糖,我之砒霜,反之亦然!也就是说,即便我换位思考,去考虑别人的利益,然而,我所判断的利益点未必是别人关注的利益点。因为,我做出判断的那套机制,以及自我的遮蔽的偏向都未曾改变。
要真正的换位思考,你就需要理解对方的精神结构以及所处的生存结构,不但能够理解而且能够最大限度的还原。这一点对人的要求太高,绝大多数人都做不到。这就好比说,面对复杂的事物要抓住重点,抓住重点才能迎刃而解。问题是,如何才能抓住重点,到底什么算重点呀!为什么有的人看一眼就知道什么是关键,有的人像瞎子摸象一样,全身上下都摸了个遍依然找不到地方。着急上火,满头大汗也无济于事。
能够真正做到换位思考的最块的途径就是:彼此处于同样的幻境之中!教育的核心就是让大家的幻境趋于一致。如果彼此都相信同样的东西,瞬间就无需换位思考,只要从自己出发,推己及人,就能感同身受。有一个专有名词叫”共情“,而事实上就是幻境的重叠和共振。为什么你的穷亲戚更容易彼此相互理解结成反革命统一战线,从道德上指责你各种不是?因为,他们一样的穷,一样的无力,拥有同样的诉求,也觉得会同样被拒绝!所以,能够瞬间营造出一种这样的幻境:为富不仁的黄世仁正在伤害和拒绝可怜巴巴的喜儿。他们各自都是自己剧本中的喜儿,而你这个黄世仁在他们所有的幻境中都重叠了!
如果你睁眼观察,你会发现人的行为和心理都很有意思:追求悖论的人最喜欢与同样追求悖论的人待在一起,而且相互安慰也相互佐证。彼此分享的信息一定是带有这个偏向性的内容。自卑的人最喜欢去找自卑的人——虽然彼此都像铺满干柴的大地,任何一个小火星都会燃起熊熊大火。然而,烧完之后,依然会去找这样的人扎堆。越是无一所长的路人甲就越喜欢到同样是路人甲的人群中去显摆自己的出类拔萃。遇到真正没那么平庸的人,反而会主动逃了、怂了、躲了!
生命无价
下面是一个ICU新管肺炎患者的治疗费用清单:每天输液两瓶白蛋白,每瓶400元,人工清肺机开机就需要5万,用一天2万。其它费用总共汇总75万。这还不是最高的个人医疗费用,更高的上百万。如果没有人垫付这笔钱,许多普通家庭的人就抢救不回来。因为他们根本支付不起这样的医疗费用。如果让他们背负这样的债务,即便抢救过来了,依然会逼着他们去寻死。所以,不要说生命无价,那是因为有人替你付钱!
人生在世,一切都是自己的选择,不做选择也是一种选择。有人帮是一种情分,没有人帮则是一种本分。没有什么是应该的,任何东西都有成本,人家也要活。如果一个人自愿把自己的生命置于危险之中去抢救他人,那是值得颂扬的壮举。然而,如果选择放弃成为英雄的机会,保全自己的生活。那也是一种正常的行为,并不欠我们什么。习惯性站在道德的高地上去指责别人,强迫别人为自己的诉求买单,不仅仅是一种虚弱的表现,而且是一种抢劫行为。
生命无价这个观念是对别人而言,而不是对自己而言。对自己而言,最核心的永远是成本意识!人类一直试图组织起来以应对自己所处的生存环境。所以,才去组织起更大的共同体。为了维系这个共同体的完整性和稳定性,以及让内部秩序井然。就需要营造出一种共同的幻境,并通过教化,以观念的形式深植入每一个成员的脑海之中。我们表彰那些利它的行为,恰恰是为了利己。对整体秩序的守护,也是为了让个体能够正常的存续。否则,共同体内部的秩序就会沦为暴政,滥用的道德约束就会变成荆棘和铁窗!
研习《结构学》发消息:觉悟社
F1:底层逻辑(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