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那个叫‘何伟’的美国人小组管理员删除了你的发言”

林一五 林一五议时 2022-05-21

2020

08.12

星期三





“在有些中国人眼里,美国人何伟像一种信仰,是不能被批评的,哪怕是就事论事的批评。”



01




最新一期的《纽约客》上,发表了知名美国作家Peter Hessler(中文名何伟)的新文章《中国是怎么控制住病毒的(How China Controlled The Virus)》。


我读了之后,先是感到惊讶,继而觉得好笑,最后感到难受


因为,站在一个长期英文阅读者的角度,我发现这篇文章充满了对中国的刻板印象与隐蔽得很好的主观臆断春秋笔法运用十分娴熟,对片面事实选择性叙事炉火纯青,套用一个流行词,就是“阴阳文”


于是,我到豆瓣一个名叫“那个叫‘何伟’的美国人”小组里发帖,分析了这篇文章里的问题。



我的发言是压着火写的,大体上是小火慢炖型,比较温和的,基本上属于照着原文列举例子。


我得到的反馈比较热烈。


先是有一个网友站出来骂我,说,你自以为很高明,但你写得出何伟这样有深度的文章吗?


我回复他,现在读者批评作者,门槛这么高了吗?难道我不是记者,就不能批评他了?再说,有本事讨论具体问题,例子我都举出来了。


这个时候,我发现我回复不了,系统显示对方提前把我拉黑了。


我只好把回复单独贴在了那个网友留言的下面。


然后不久,又有一个网友跳出来,建议我仔细看原文。


我回复他,我都已经把原文摘抄出来了,难道还有另一个原文?


没有第三个网友的回复了,因为组长这个时候出面,删了我的帖子,还把我封禁了。



封禁没什么,但这件事有一个地方让我感到失望,那就是,在这个何伟读者聚集的小组里,从头到尾,没有人就我提出的文章中的问题,展开具体分析与辩论,所有的回应,都是针对我个人的。


后来在微博上,我遇到的情况几乎一模一样。全部骂我的声音,都不去谈我举出来的例子,他们只有一句台词:你再去仔细读。


仿佛只要读完不像他们那样感恩戴德,就是读得不够仔细。


渐渐的我产生一种感觉,他们好像对何伟的文章本身,并不那么感兴趣,他们更关注的好像是何伟这个人,作为偶像。





02




一般认为,何伟的读者群是知识青年与知识中年,或者自以为是知识青年和知识中年的中青年,我感到奇怪,难道这些人连讨论问题的胸襟和勇气都没有吗?



我重看了自己的发言,可能确实是戳痛了某些人的某些神经:


我一向不喜欢何伟(《纽约客》第一代驻华记者),也不喜欢欧逸文(《纽约客》第二代驻华记者),不是因为他们是美国人,而是因为他们的新闻操守有问题


举例来说。


今年1月份欧逸文的《打打谈谈》,说“一带一路”失败,举的例子是2018年马来西亚风波。但欧逸文写于2019年底、发表于2020年初的文章,却绝口不提2019年马来西亚“一带一路”项目的重启,不提马来西亚向美国寻求“一带一路”的替代品但被戏耍(例1)


这只是欧逸文的一个选择性叙事而已。


又比如何伟3月份写的《成都封城日记》,里面站在当时美国舆论的立场,嘲讽了中国人人戴口罩的现象,暗示中国人戴口罩没用。这种笔法既傲慢,又愚蠢。(例2)


结果我们都知道了,从四月份开始,《自然》、《科学》、剑桥、德国某研究机构先后发布研究报告,证明口罩对防疫有用。


而何伟在《日记》中浓墨重彩渲染的他在快递点看谁家买了《南北朝诗选》,谁家买了插线板的桥段,更像是一种迎合当时西方“防疫与隐私”大讨论的虚构与编造。因为我们都知道,在国内买书和电子产品,包装是怎么样的——商家就怕运送过程中弄坏了,也怕泄露顾客的隐私——基本上不可能让不相关的人从外包装透视到里面。(例3)


刚刚在读最新一期《纽约客》上何伟的新文章,脑残程度让人忍无可忍。


比如写川大的送货机器人,这个机器人不需要人工,自动导航,自动避让,正常人看来应该是高科技的表现吧。知道何伟怎么写这个机器人和取货的学生吗?


“On the silent campus, it felt like a scene from a horror film: Children of the Corona.”

在安静的校园里,感觉像恐怖片的一幕:新冠的孩子。(例4)


这还只是文章开头而已,后面还有各种奇葩的主观臆测。一篇号称报道抗疫的文章,前三分之一都在扯有的没的。(例5)


难道是因为我用“脑残”这个词批判何伟对送货机器人的联想?


抱歉,对这个从天而降、匪夷所思的联想,对这个堪称奇观的脑回路,“脑残”已经是我挑选过之后、算是比较客气的评价了。而且这个词还是从何伟先生原文里学来的(详见后文)。


这是川大的校园和送货机器人,这能联想到恐怖片?说实在的,我倒有点佩服起何伟先生来。还有,我觉得整件事里最冤的就是这台机器人。前两天它的亲戚京东的智能配送机器人“大白”刚被国家博物馆收藏。同样勤勤恳恳,菜鸟小蓝却成为了恐怖代言人。





03



事实上,何伟的这篇文章前三分之一,春秋笔法还有许多。例子可以一直举下去。


比如文章中透露,何伟会给自己的中国学生发调查问卷,问他们觉不觉得自己以后的生活会比父母差。五十二个回复中,有三个人回答说会比父母差或者跟父母一样。这三个人里,就有何伟先生将重点介绍的一位他自己非常喜爱的学生。何伟把这个学生写得既聪明又勤奋,还遭受不公正待遇。(例6)


多说一句,何伟所谓的不公正待遇,就是何伟自己没有把这个学生登记入自己的课程(I had failed to properly register her for the course),一个学期结束,这个学生发现拿不到学分,想找教务老师通融,被拒绝。这个事情里可以说何伟的责任是主要的,但何伟怎么处理的呢?他“骂自己”同时暗示教务老师是“脑残(moron)”。(例7)


又比如,何伟先生详细地描述了自己二十年前教过的中国学生,他们的英文名很可笑,有叫Lazy(懒)的,有叫Coconut(椰子)的,有叫Yellow(黄)的,有叫House(房子)的。时至今日,他对新一代中国学生英文名叫David、James、Andy,而不是在美国更时尚、更复杂的Caitlyns、Aidens之类的,还抱着一丝淡淡的遗憾。(例8)


又比如,何伟提到了高考,不考虑中国的国情,直接下论断,“准备高考是残暴冷酷(brutal)、令人疲劳的苦差事(grind),高中生们几乎没有(have few)机会发展创造性和独立性。”


然后有趣的来了,何伟继续说,当然高考也不是没有优点,它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忍受无聊的精神,我让他们在课上做什么,他们从不抱怨,全都照办。


——听出来了吗?虽然用的是“但是”,但前言跟后语根本不是转折关系,而是递进关系。说到底其实还是在讲,中国教育制度不行,培养的孩子没有创造性,他们都像木偶一样。(例9)


何伟的文章,完美再现了《Yes, Minister》里教导的,说别人坏话时,要装作客观中立要把自己打扮成受害者的朋友要用夸奖的语气进行贬低等要诀。



何伟文章的前三分之一还有一个值得商榷的桥段。


这个段落里何伟对比了中美网课的软件,他说不像在美国,中国老师没人让学生开摄像头,而且中国的网络又卡又慢(froze and crashed),网课软件根本无法负荷直播上课,一直播就崩溃。(例10)


——是的,你没看错,他说的是直播,live-stream。


先不谈中国直播产业、网课软件,我查了一下,何伟任教的是四川大学匹茨堡学院,是川大和匹茨堡大学合作创办的学院,一年学费六万五,毕业生一半以上都去留学。


有人在知乎上问过对匹茨堡学院的印象,答案是这样的:



这样的学校,可能网课条件那么差吗?


当然,我承认,不排除有可能收费这么贵的学校就是没有好好把网课软件弄一弄,川大的网络就是支持不了直播,所以我们不妨保守一点,对此存疑。


但总而言之,何伟先生这篇写中国的新文章,和他以往的文章一样,是有不少问题的。对素材的“精心剪辑”,字里行间的“循循善诱”,明明主观成分居多,却装作客观。


英文易学难精,字里行间的意思,要懂母语者的社会风俗、生活习惯,对词语进行小心辨析之后,才能真正把握。


(一个例子,分析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库切在其代表作《耻(Disgrace)》中对“humble”一词的使用:《你可以与他辩论道德观,但你不能不尊重他的体面》。)


英文材料读多了就会发现,英文里的弯弯绕绕,可多了。





04




很多人在网上热情洋溢地推荐这篇文章,其中不乏大V博主、教授学者。



很多人可能一看文章的标题,或者看了翻译版本,就想当然地以为何伟是在美国给中国说公道话。我可以很明确地告诉这些朋友,去读英文原文吧,一个西方的英文阅读者看到何伟的这篇文章,绝不会对中国留下什么正面的印象。


因为他们看到的是一个为了抗疫变得像恐怖片的国家;


一个网络很烂没法直播的国家;


一个让有天赋和潜力的孩子担心未来生活会不如父辈的国家;


一个教育制度极其残酷、但却很失败、培养不出有创造性的孩子、只能培养吃苦耐劳应声虫的国家;


一个从英文名就可以看出落后于美国潮流的国家。


是不是桩桩件件,都契合了优越的美国人对中国的刻板印象?


但何伟主观的描绘里,到底有多少真实性呢?相信有国外学习居住经历的朋友,自己心里已经有数了。暂时没有国外经验的朋友,内网、外网上中文、外文的各种数据对比、经历分享也不难找。


中国人从来不是不接受批评的,但我们欢迎客观的、有建设性的批评意见,这种主观的、片面陈述事实的叙事,还是省省吧。



一篇实际上在贬低中国的文章,却受那么多单纯的中国人感恩戴德地喜欢,实在让人着急。


“真正能在外面为中国说话的朋友”,“越多越好”——这类评语,看得我尴尬症都犯了。


这叫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





05




所以,针对何伟先生原文里的春秋笔法,我的发言已经写得很温和了。


但即使如此,还是逃不掉先挨一些中国人骂、然后被这些中国人封禁的命运。


我在原帖的PS里写:


这个小组的描述里,并没有说自己是个粉丝群,也没有说只可以给何伟歌功颂德,我的观点都基于黑纸白字,都是举例子,如果这就是个粉圈小组,那可能是我来错地方了。


事实证明,我确实去错了地方,因为组长立刻重拳出击,封禁了我,用实际行动证明,他们就是饭圈中青年,他们不关心何伟的文章,他们更关心如何维护偶像的光芒。



不管是作为社会调查记者何伟的崇拜者,还是大学老师何伟的崇拜者,抑或是美国人何伟的崇拜者,他们这么做,都实在是莫大的讽刺。





06




尽管何伟的这篇文章里至少有三分之一在偏题,但也有几句我很喜欢的话。其中我最赞同的一句是:


在中国,学生永远尊敬老师,即便这个老师是个脑残(in China, a student always respects her teacher, even if the teacher is a moron)。


据我观察,这句话受到很多人推崇。


请容许我这里劝一句,有些中国人,他们以为这句话说的是另一群中国人,这是不对的,这话其实也在说他们——对他们而言,在一个或几个瞬间,何伟就扮演了“那个老师”的角色,专属于他们的老师。


别天真地以为自己是先醒来的那个,看过《盗梦空间》没有?有时候梦有好几层呢。




—END—


往期

  1. 为什么美国人不觉得自己“双标”:哈佛教授总结的五个美国神话

  2. 美国洗脑术:一文检测你会不会成为川普支持者

  3. 我来翻译翻译这篇浙江高考满分作文

  4. 美国为什么害怕抖音?

  5. 华为问题上,英国态度又双叒叕变了,这一次它打的是什么算盘

  6. 蓬佩奥有可能变得亲华吗?

  7. 对美国关闭中国驻休斯顿总领馆的各方解读汇总

  8. 中美竞争中我们最大的优势

  9. BBC:西方凭什么统治世界?中国怎样错过了统治世界的机会?

  10. “嫖娼移民”,一种移民英国的新方式


·情况比想象中复杂·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侵权,请联系我删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