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连斯基的乌克兰,像极了昆德拉的捷克
昨天早上突然想起昆德拉,是因为看到社交媒体上泽连斯基参加北约峰会的照片:
这张照片在推特上疯传,但英美主流媒体上基本是看不到的。
之所以能疯传,是因为这张照片很应景地道出了此次北约峰会乌克兰最大的尴尬:又没能加入北约,甚至拜登等人连一个卑微的希望都不肯给泽连斯基,一个可能的入会时间表都不肯给。
半个月前还放消息说北约应认真考虑吸纳乌克兰的拜登,果然只是在pua,到了临门一脚的时候,赶紧挂起了“时机还不成熟”的牌子,民主党喉舌的配图很精妙,搂着泽连斯基的拜登看上去真挚得像个本家的长辈。
从开战第一天起,我们就在《预测一下乌克兰局势中各方今后的动向》里讲过,乌克兰这场仗是为美国打的,后来的发展也证明了,乌克兰用自己的土地、工业、农业、人命以及未来几十年的发展希望,为拜登把欧洲的资本和工业驱赶到了美国,帮美国军工复合体腾换了几乎整个欧洲的军火库,其余像美国ADM等三大粮商、美国页岩油公司、几乎免费拿下乌克兰仅剩产业的贝莱德等等,俱都赚得盆满钵满。
这个时候理性人如拜登,是决然不可能让乌克兰加入北约的,因为此时让乌克兰加入,等于触发北约的共同防御条款,等于拉美国直接下场,进入到与俄罗斯的军事对抗,本来隔岸观火或者说坐收渔翁之利的大好局面,就会白白断送,任何一个熟悉美国一战二战历史的人,都知道美国的外交政策从来不会这么“不成熟”。
但旁观者一眼就能看明白的事,泽连斯基不懂,也许他还记着开战之前,2021年年底拜登给他的承诺,记得当初就是这份承诺,成为他加入到与普京的危险螺旋中的底气。时至今日,他除了空骂几句北约“荒谬”,站在热闹微笑的“盟友”中间茫然四顾,也没有别的事情可做。
泽连斯基的照片让我想起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第五部第15节里的一个章节。作为捷克人,昆德拉回顾了本民族的历史,他写道:
昆德拉把捷克历史写得极具哀愁,散发着忧郁的悲剧气质,凸显了欧洲小国在强权中挣扎求生、左右为难的命运。是忍辱负重还是拔剑而起,是被剿灭,还是被背叛,被唤作敌人的,当然是真的敌人,但被唤作朋友的,也一定是真的朋友吗?
从昆德拉四十年前写下的文字的缝隙里,我看到了今天的泽连斯基,我猜孤独站在台子上的泽连斯基,心中一定飘过和昆德拉一样的念头。
泽连斯基想到的,可能不止像《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第五部第15节的话,类似第三部第5节里的另一段话可能也会浮现入他的脑海,这段话写的是逃亡出捷克的萨比娜无意间加入了一场巴黎学生的抗议示威活动:
萨比娜和托马斯,昆德拉小说中两个心意相通的情人,在不同的时间点,共同完成了昆德拉本人对小国命运主题的论述。
在泽连斯基孤独的照片在社交媒体上疯传的时候,英美主流媒体上上演着另一番景象,不断重复着“我们会为乌克兰提供更多支持”的报道,后来又不断播放着泽连斯基与拜登们击掌合影的片段,视频里的泽连斯基面带微笑,阳光得像是一个大男孩。
当泽连斯基看到“盟友”们此时默契的口径时,刨除该表演的部分,他的内心深处,是否会闪现出萨比娜口中那些半空中整齐划一的手臂。
昨天早上,看到泽连斯基在北约峰会的照片,我忍不住想起了昆德拉,想着历史总是相似。下午,昆德拉逝世的消息出现在新闻头条。对我来说,两者像是一种巧合,命运,汇聚在2023年的7月12日。
昆德拉和泽连斯基,两个不同时空、不同背景、不同舞台上的人物,穿越了屏障,一起向我们重述了一个不算现代、但又没有古老到被所有人遗忘的冷酷现实故事,让历史再次染上了复调的色彩。
历史不可改写,人生无法重来。愿昆德拉安息。愿乌克兰的故事就到乌克兰为止。
— END —
特殊时期,可能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