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新冠mRNA疫苗“竞技”加速!谁能成功突围?
短短半个月内,国内多家公司披露了在mRNA疫苗领域的进展。mRNA国产新冠疫苗再次进入大众视线。
安科生物4月13晚公告称,公司近日与合肥阿法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阿法纳”)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就阿法纳开发的“新冠奥密克戎等突变株mRNA疫苗”的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产业化及市场销售等方面开展排他性合作。
公告称,目前该项目已经完成药学及药效性研究等,正在进行安全性评价实验,整理临床试验申请相关资料,近期拟由阿法纳与公司联合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提交药物临床试验申请。
本月3日、4日,康希诺生物和石药集团先后宣布了其研发的mRNA疫苗,获得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开展临床试验。其中,基于在安全性、有效性以及产业化方面的优势,并根据疫情防控的需要,石药集团的新冠mRNA疫苗SYS6006还被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列入特别审批程序,快速批准进入临床。
4月3日,有报道斯微生物正在加速研发新冠 mRNA 迭代疫苗,目前已向国家药监局递交了纸质申请,开展临床试验,争取早日获批上市。产能方面,斯微生物已经在上海周浦和奉贤建成现代化生产工厂,可实现4亿剂/年。
日前,云顶新耀也与华润医药签署合作备忘录,华润医药不仅拟投资云顶新耀的mRNA技术平台,并且将与云顶新耀成立一家发现、开发、商业化mRNA疫苗的独立公司。
7家公司竞技“mRNA”赛道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国内已经有7家企业的mRNA疫苗进入临床阶段。
云顶新耀宣布携手华润医药开发mRNA疫苗。早先于2021年9月,云顶新耀引进Providence公司mRNA疫苗PTX-COVID19-B在大中华区、东南亚、巴基斯坦等亚洲新兴市场的权益,并授权使用其平台在全球范围开发mRNA产品,PTX-COVID19-B目前正处于全球2期阶段。
沃森生物和艾博生物联合开发的mRNA疫苗ARCoV处于两项临床III期试验中。2022年1月24日,其I期临床数据显示ARCoV在所有五组剂量下安全性耐受性良好,并强烈诱导免疫反应。
上海斯威生物(2022年3月澳大利亚临床I期入组,mRNA迭代疫苗已递交IND)、珠海丽凡达生物mRNA(2022年3月II期患者招募)疫苗已进入临床II期。
锐博生物/阿格纳生物(2022年1月10日于成都启动I期)、康熙诺生物(2022年4月4日获批IND)、石药集团(2022年4月3日获批IND)已进入临床。
国内疫苗企业对mRNA技术路线保持如此高的热情,不仅因为辉瑞、莫德纳两家巨头的mRNA产品获得全球市场的优异反馈。而且,mRNA新冠疫苗基础免疫的保护效力临床数据表现优异,三针加强针后对变异株的保护力也有明显提升,超越了已上市其他技术路线的新冠疫苗。
最近一年,多项研究对比了疫苗对新冠的防治效力,虽然都指出不论接种何种类型的疫苗都能有效防止重症和死亡,但综合所有技术路线,mRNA疫苗还是更胜一筹。关于这一点,张文宏医生和钟南山院士在近期的公开发言中均有提及。
3月24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发表微博称,灭活和mRNA两种疫苗均可预防严重疾病和死亡,在年龄≥60岁的成人中,两针灭活疫苗对重症新冠与死亡的保护率为74.1%,不如BNT162b2 (mRNA疫苗)的88.2%。以上比较数据援引自3月22日在预印本平台medRxiv发表的香港大学的一项研究。研究显示,灭活疫苗在预防感染上与mRNA疫苗差距较大,但在完成三针接种后,防重症与病死的效力上升至相当水平。
4月8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线上为南开大学“科学指导抗疫,勇攀医学高峰”的直播中提到,根据我国“动态清零”策略,建议使用异种疫苗作为序贯接种。
在课程中,钟南山院士分享了在巴西开展的异源性疫苗接种的真实世界数据。该研究对超1436万的受试者观察发现,科兴疫苗接种两针后14到30天,预防感染有效率达55%;180天后,预防感染有效率达34.7%。14-30天后,防止重症有效率达82.1%;180天后,预防重症有效率达72.5%。而接种两针科兴疫苗后,再用mRNA疫苗加强免疫14-30天后,预防感染率可高达92.7%,预防重症达97.3%。
复星医药和复必泰
提起mRNA疫苗,还有一个绕不开的角色,就是复星医药代理BioNtech的复必泰。
2021年7月,当时复星医药董事长兼CEO吴以芳在股东大会上表示,国家药监局对复星mRNA新冠疫苗“复必泰”的审定工作已经基本完成,专家评审已经通过,目前正在加紧进行行政审批。
但在8月复星医药披露的半年报中,复星mRNA新冠疫苗的状态变成了“仍处于II期临床阶段”。
今年3月29日,上海发布《上海市全力抗疫情助企业促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其中提出“支持新冠病毒疫苗和治疗药物进口”。当日,复星医药收涨7.78%,二级市场对复星mRNA新冠疫苗的获批又看到希望。
根据公司2021年财报显示,复必泰分别于2021年3月、9月在中国港澳地区、台湾地区开展接种,报告期内于港澳台地区接种约2200万剂,实现销售额超过10亿元。
由此,复必泰成为了复星医药在2021年除汉利康(利妥昔单抗注射液)、肝素系列制剂以外,第三个年销售规模超过10亿元的制剂单品,复星医药的抗感染核心产品业务实现营收同比实现翻倍,达到增长119.54%。
国内mRNA技术仍存在短板
mRNA技术虽然历史悠久,但真正能落地到应用层面的时间并不长。
记者采访某疫苗企业工作人员了解到,虽然本土mRNA疫苗产业链上有一些上下游代表性上市公司,但这些公司更多是实现了其中某一个环节的产业化。其他生产制备环节里,大多要么还是停留在技术攻坚阶段,要么仍大量依靠进口。
此外,除了技术壁垒外,国内mRNA疫苗的生态环境还不完备,大部分mRNA药物研发所需原材料和设备需进口。要实现mRNA技术全产业链突破,还需要很长时间。
而对于大众普遍关心的,为何国内mRNA疫苗迟迟没有获批疑问。其实并不是为了等待国产mRNA疫苗的研发进度,而是监管部门更多出于安全性考虑。
西南证券一份研报指出,mRNA疫苗的核心生产流程有3步,分别是mRNA制备、LNP递送结合以及规模化生产。“三者缺一不可。疫苗不是一蹴而就,总体来说,要面临考验的不止是技术,还有整体上中下游产业链的完备和匹配程度。”上述受访人士表示。
编辑:姚 炯 责编:张晓光
校对:孙洁华 制作:张 巘 图编:赵雁旎
监制:浦泓毅 签发:潘林青
转载自:上海证券报
为促进细胞与基因治疗领域的合作交流,更好的服务广大读者朋友,微信公众号“细胞与基因治疗领域”组建了专业的细胞与基因治疗行业交流群,长按下方二维码,添加小编微信进群。由于申请人数较多,添加微信时请备注:院校/企事业单位名称—专业/职务—姓名。如果您是PI/ 教授/主管及以上职务,还请注明。
往期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