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武田管线调整,归还价值超10亿美元的基因治疗产品


溶瘤病毒产品RIVAL-01已经不在武田管线中。


近日,武田发布了2022财年第一季度的业绩,截至6月30日,武田季度销售额与2021年同期相比增长了2.4%。


除了业绩,武田的管线也发生了变化。一项总收购金额超10亿美元的溶瘤病毒产品RIVAL-01已不在其中,这说明武田决定归还收购自Turnstone Biologics开发的癌症疗法,而这项合作仅仅持续了31个月。


2019年底,武田与Turnstone达成交易,共同开发RIVAL-01,也称为TBio-6517和TAK-605。根据当时的协议,武田将支付Turnstone 1.2亿美元的预付款,以及其它近期里程碑付款等,以获得RIVAL-01的全球独家授权。后续,Turnstone将有资格获得高达9亿美元的潜在里程碑付款,及RIVAL-01在未来的销售额分成,价值总金额超过10亿美元。



如今,武田以“战略原因”为由终止了该项合作,并将该资产的全球权利归还给Turnstone。但是,武田与Turnstone的合作关系并没有完全结束,双方将继续合作,使用Turnstone的平台确定新产品候选者。


溶瘤病毒赛道逐渐褪去热度


武田与Turnstone的交易源自医药行业对溶瘤病毒的热潮。


溶瘤病毒的概念是,它可以使所谓的“冷”肿瘤变“热”。与热肿瘤相比,冷肿瘤的促炎细胞因子和T细胞浸润通常更少,因此对免疫疗法的反应更差。而溶瘤病毒可以让肿瘤“发热”,增强免疫疗法应答率,这将使检查点抑制剂更有效。


由于PD-1 Keytruda等免疫疗法被证明对“冷”肿瘤患者无效,因此武田和其他公司将溶瘤病毒作为一种使肿瘤“变热”的方法,从而使更多人受益于检查点抑制剂。


自2015年美国FDA批准首款溶瘤病毒疗法以来,这一创新疗法更是得到了许多跨国药企的关注。公开资料显示,近年来,百时美施贵宝、强生、默沙东等多家外企,都已通过收购或合作的方式进入该领域。此外,还有很多内资企业在选择自主研发溶瘤病毒疗法,包括三维生物、恒翼生物、康弘药业、滨会生物等等。


不过入局没多久,研发溶瘤病毒所遇到的挑战也接踵而至。根据“药时代”,目前已经上市的溶瘤病毒产品主要存在以下挑战:


1.病毒本身的潜在风险,有发生基因整合或引发细胞因子风暴的风险;

2.生产工艺的困难、病毒颗粒去空心化困难;

3.病毒稳定性较差,在体内复制几代后会发生突变,导致治疗失效;

4.外源性病毒进入体内后易被免疫系统清除;

5.瘤内注射的给药方式限制应用场景等。



从各路玩家入局赛道到声势减弱,溶瘤病毒只用了几年的时间,这或许也是武田选择退出的原因之一。


除了武田,这些年也有不少玩家主动退出这一赛道。例如恒瑞医药就曾在2016年从Oncolys引进了一款溶瘤病毒产品OBP-301,交易金额1.02亿美元,直到2020年宣布终止合作。


出售糖尿病产品,产生同比影响


根据2022年第一季度财报中,武田的收入从94.9亿日元(70.6亿美元)增加到972亿日元(72.2亿美元)。
对此,武田首席财务官Costa Saroukos在报告中表示:“武田在第一季度取得了强劲的业绩,增长型产品和新发布产品继续推动强劲的核心营收增长。我们的业绩反映了关键业务领域的持续发展势头和坚实的商业执行成果。”



如预期一样,2021财年第一季度武田向泰津制药公司出售4种糖尿病产品组合的收益对列报财务业绩产生了同比影响。


那次出售为上一财年第一季度的营收一次性贡献了1330亿日元,为营业利润贡献了1314亿日元。核心财务业绩中剔除了这一影响因素;本季度公司实现了8.3%的核心营收增长率和17%的核心营业利润增长率。核心营业利润率达32.8%。


“第一季度的业绩也反映了我们去年最后一项主要非核心资产剥离的影响。2021财政年度出售日本糖尿病产品组合是列报营业利润同比下降的主要因素,也是我们2022财政年度第一季度业绩中列报营收和核心营收增长之间的唯一差异。”


值得注意的是,武田今年5月公布了新财年的组织架构,将中国市场首次升级为与“增长和新兴市场”并列关系,成为除日本、美国外武田第三大独立国家市场。此次组织架构调整后,中国市场升级为和“增长和新兴市场”并列关系,成为继日本、美国之外第三大独立国家市场,市场级别进一步提升。


参考资料:

[1] Pharma manufacturing: Takeda returns co-developed cancer drug to Turnstone Bio

[2] Bloomberg: Turnstone Biologics Announces Global Collaboration and License Agreement with Takeda to Develop Novel Viral Immunotherapies

[3] Fierce Pharma:Takeda cuts ties to cancer drug landed in $120M Turnstone deal

[4] Biospace: Takeda Axes Turnstone's Cancer Drug as U.S. Revenue Surges

[5] 药时代:《终止合作!几亿美元买来的产品,说不要就不要了?》

[6] 医药观澜:《又一溶瘤病毒产品在华获批临床 携带四个免疫因子》

[7] 国际文传电讯社:《武田公司2022财年第一季度业绩强劲;正稳步实现全年的管理层指引目标》


来源:思齐俱乐部整理:Janessa责编:Adam

—END—

更多精彩内容,点击下方视频号


为促进细胞与基因治疗领域的合作交流,更好的服务广大读者朋友,微信公众号“细胞与基因治疗领域”团队组建了专业的细胞与基因治疗行业交流群,长按下方二维码,添加小编微信进群。由于申请人数较多,添加微信时请备注:院校/企事业单位名称—专业/职务—姓名。如果您是PI/ 教授/主管及以上职务,还请注明。

往期文章推荐:

盘点全球已上市的40款基因疗法(截止2022年7月)

CGT_CXO行业深度报告:行业前景广阔,高速发展正当时

FDA暂停Beam公司基于碱基编辑的癌症疗法临床实验

基因治疗产品分析检测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全球基因治疗药物研发现状分析

2022年7月细胞基因治疗领域主要进展概览

细胞基因治疗行业每周要闻概览(~2022.8.1)

汇总|2022年国内细胞基因治疗领域投融资(截止2022年7月)

眼科基因疗法研发热情提升,全球布局企业不断增加,研发突破不断

基因疗法又一里程碑|全球首个直接注入大脑的AAV基因疗法获批上市

搭乘CGT药物新浪潮,快速崛起的潜力市场

国内mRNA疫苗管线进展梳理

资本从互联网向生物技术迁移,未来10年,细胞、基因和生物工程成为核心驱动力!

合成生物学行业研究报告

NK细胞疗法在癌症治疗中的进展

基因疗法“卷土重来”,科学家们如何使其更安全?

基因治疗:用于 RNA 治疗的药物递送系统

行业报告|新型药物递送载体

从基因治疗法规看AAV生产中的关键质量分析

首个癌症mRNA疫苗预计2022年内上市

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亮点和未来发展趋势

干细胞诱导生成类器官行业研究报告

TIL疗法赛道研究报告|倚锋硬分享

重磅!2022年中国基因治疗行业政策汇总及解读

深度综述:RNA疗法的进展与展望

一文览尽:中国干细胞药物注册申报和受理



声明:本文旨在知识共享,所有内容仅学术交流研究,不构成任何建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