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细胞基因治疗行业每周要闻概览(~2022.8.1)

王沁萌 细胞与基因治疗领域 2022-12-21
一、每周重点信息:
1、渤健提交用于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新药Tofersen的上市申请。
2、Alnylam宣布开发用于治疗肥胖的siRNA疗法。
二、投融资与合作:
1、7月29日,苏州瑞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完成4000万美元的E1轮融资。本轮融资主要由磐霖资本、三一创新基金等现有股东、以及本轮新增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共同投资完成。本轮募集的资金将继续支持瑞博生物处于不同研发阶段的多品种全球开发、以及现有小核酸技术的迭代特别是非肝靶向递送技术的研究。
2、7月28日,吉利德及其他公司宣布投资1.27亿美元,以支持AlloVir的多病毒特异性T细胞疗法posoleucel。该疗法前身为Viralym-M(ALVR105),2013年于贝勒医学院的细胞和基因治疗中心问世。AlloVir于2020年7月在美国上市。
Posoleucel已经获得FDA再生医学先进疗法认定(RMAT),用于在接受同种异体造血细胞移植(allo-HCT)后的高危成人和儿童患者中,预防由6种破坏性病毒引起的感染和疾病。六种病毒分别为:腺病毒(AdV)、BK病毒(BKV)、巨细胞病毒(CMV)、爱泼斯坦-巴尔病毒(EBV)、人类疱疹病毒6(HHV-6)和JC病毒(JCV)。
3、7月27日,金斯瑞科技发布公告,其非全资附属子公司传奇生物确定了公开发售价格为每股美国存托股份43美元,所得款项总额共约3.5亿美元。
4、7月26日,上海宇玫博生物近日宣布获得由线性资本领投、苏高新科创天使基金跟投的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公司将专注基因编辑和外泌体核心技术的研发和商业化运营。
5、7月29日,层浪生物宣布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IDG资本投资,资金将用于公司流式细胞产品的研发和市场推广。
6、7月27日,科创板官网消息显示,奥浦迈生物科创板IPO注册生效。
公司本次计划募资5.02亿元,其中3.21亿用于CDMO生物药商业化生产平台建设;8千万用于细胞培养研发中心项目;1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7、7月31日,Certara宣布与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MSK)开展为期2年的合作,共同开发全新的CAR-T(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细胞疗法生物模拟平台,以期提供精准和个性化的给药方案。
本次合作旨在使用CAR-T生物模拟平台利用去识别化的MSK临床数据,解决多发性骨髓瘤患者CAR-T细胞疗法的最佳剂量和给药方案中的关键问题,从而给患者提供精准的个性化治疗方案,以期破解CAR-T疗法局限性。
三、企业研发信息:
1、7月26日,深圳因诺免疫有限公司的因诺替西尔替-ESO细胞注射液临床申请获CDE受理。这是一款针对A-A2/NY-ESO的TCR-T细胞疗法。
2、7月28日,北京因美未来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的YH01注射液临床申请获得CDE受理。这是一款溶瘤病毒产品。
3、7月28日,上海泉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注射液临床申请获得CDE受理。
4、7月28日,EditasMedicine宣布,在EDIT-301治疗严重镰状细胞病(SCD)的1/2期RUBY试验中,首位患者成功移植EDIT-301。
EDIT-301是一种在研的实验性细胞治疗药物,用于治疗严重的SCD和输血依赖性β地中海贫血(TDT)。目前已经获得FDA授予的罕见儿科疾病称号。
EDIT-301由患者来源的CD34+造血干细胞和祖细胞组成,并通过Editas公司专有的CRISPR-AsCas12a系统对β-珠蛋白基因座中的HBG1/2启动子进行编辑,诱导产生胎儿血红蛋白(HbF)。这是AsCas12a酶首次在临床试验中,用于编辑人体细胞。
5、7月27日,北京艺妙神州医药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全面审查,获批CAR-T细胞治疗产品《药品生产许可证》。
6、7月27日,渤健(Biogen)和Ionispharmaceuticals宣布,美国FDA已接受在研反义寡核苷酸疗法tofersen的新药申请,用于肌萎缩侧索硬化(ALS)的治疗。FDA同时授予其优先审评资格,PDUFA日期定于2023年1月25日。Tofersen可以与编码SOD1的mRNA结合,造成其被核糖核酸酶RNase-H降解,进而减少突变SOD1蛋白的生成。
7、7月31日,Wugen宣布,公司在研“现货型”CAR-T疗法WU-CART-007已获得美国FDA授予的快速通道资格认定和罕见儿科疾病认定(RPDD),用于治疗复发或难治性(R/R)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淋巴细胞淋巴瘤(LBL)。这是一种同种异体、即用型靶向CD7的CAR-T细胞疗法。
8、7月28日,武汉滨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溶瘤病毒候选药物BS001(OH2)注射液获美国FDA孤儿药认定,用于治疗IIb期至IV期黑色素瘤。
9、7月30日,SangamoTherapeutics宣布欧盟委员会(EC)已授予新型自体CAR-Treg细胞疗法TX200孤儿药资格认定,用于预防HLA-A2不匹配活体肾移植后的免疫排斥反应。
10、7月28日,FreelineTherapeutics宣布,《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刊登其早先公布的B-AMAZE临床1/2期长达3.5年的积极追踪数据。此试验目的为检视Freeline的基因疗法产品FLT180a用于治疗血友病B的安全性与疗效。
这次发表的试验数据显示,所有病患在以FLT180a治疗后都产生剂量相关的FIX水平增加,在10位患者中,有9位在中位追踪期为27.2(范围19.1-42.4)个月时,仍维持其FIX水平。在最后一次的追踪时,有5位病患的FIX水平在正常范围(51-78%),有3位病患的FIX水平介于23-43%之间,而其中一位接受最高剂量的患者其FIX水平高达260%。此外,在所有病患当中的年度出血率从基线的每年2.93次(范围0-7.33),在治疗后下降至每年0.71次(范围0-1.7)。而每位病患的平均年浓缩FIX消耗量也从底线的每年226026IU(范围83263-423333)下降至每年9723(0-95532)IU。大致而言,此疗法呈现良好的耐受性,最常见与FLT180a相关的不良反应为暂时性的转氨酶升高。没有病患停止输液或退出试验,亦没有发现FIX抑制剂产生。
11、7月29日,SareptaTherapeutics公司宣布,计划在今年秋天向FDA提交SRP-9001(delandistrogenemoxeparvovec)治疗杜氏肌营养不良症(DMD)可走动患者的生物制品许可申请(BLA)。SRP-9001是一款在研的基因转移疗法,旨在将SRP-9001输送到肌肉组织,靶向产生抗肌萎缩蛋白的功能成分。
12、7月27日,Alnylam宣布开发靶向INHBE的siRNA疗法,用于治疗肥胖。
四、前瞻性研究:
1、7月25日,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罗敏敏实验室在Nature子刊NatureMethods 发表了题为:Directedevolution of adeno-associated virus for efficient gene delivery tomicroglia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通过定向进化策略,开发了一系列能够在体内和体外高效侵染小胶质细胞的新型rAAV载体,实现对小胶质细胞的标记、在体观测和基因编辑。

(图1:体外筛选得到AAV-cMG)

(图2:体内筛选得到AAV-MG1.1/1.2)

(图3:AAV-MGs介导小胶质细胞在体基因敲除)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2-022-01547-7)
2、2022年7月26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阎锡蕴院士、范克龙研究员团队在 Nano Today 期刊发表了题为:Constructing a nanocage-based universal carrier for delivering TLR-activating nucleic acids to enhance antitumor immunotherapy 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基于对铁蛋白结构的分析,选择性对铁蛋白内表面负电氨基酸进行正电突变,构建了内腔正电的载核酸铁蛋白载体。该新型铁蛋白载体实现了对Toll样受体核酸配体的有效装载,并且有效增强了抗肿瘤免疫治疗。
五、其他新闻:
1、7月26日,深圳市发改委发布《深圳市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其中明确指出,重点支持包括细胞治疗药物、基因治疗药物在内的生物制药领域发展,对相关项目给予一定比例的资金支持。
2、7月26日,药明康德发布中报,其中细胞及基因疗法CTDMO业务(WuXiATU)实现收入人民币6.15亿元(其中5.57亿元属于境外客户),同比增长35.73%,实现毛利人民币-6,849.45万元,毛利率较去年同期下降8.37个百分点,主要由于新启用的上海临港运营基地较低的利用率导致。
3、7月27日,BMS公布上半年业绩。其中,CAR-T产品Abecma较去年同期0.24亿元增长至1.56亿美元;Breyanzi较去年同期0.17亿元增长至0.83亿美元,两款产品合计营收2.39亿美元。
六、每周观点(仅代表个人观点,与任何公司组织无关,欢迎指正交流):
1、渤健提交用于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新药Tofersen的上市申请,Alnylam宣布开发用于治疗肥胖的siRNA疗法:
本周相关信息中,无论是投融资事件还是企业研发事件,都可以看到基因治疗正在逐渐从眼科这一赛道拓宽到包括ALS、肥胖等其他疾病领域中。对此我个人有以下几点思考:
  1. 适应症的市场规模非常重要。欧洲获批的第一款基因治疗药物就是因为价格昂贵且患者人数少,最终导致退市,退市时仅出售过一剂。而近期多家药企关注的肥胖领域就是一个非常好的适应症。
  2. 细胞、基因治疗药物研发趋势可能是更加定制化、更加精准的治疗。而精准和定制化则对产品的商业模式和大规模生产是不小的挑战。
  3. 目前CGT领域研发和资本投入热度很高,但是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只是模仿别人做Fast Follow,可能很难在这个定制化治疗的市场中实现自给自足,最终只能是赚着吆喝做赔本的买卖。只有针对患者实际的痛点做出针对性的突破,才有可能体现出成功的商业价值。

作者:本文内容主要由深圳市华信资本投资经理王沁萌搜集汇总整理。

—END—

为促进细胞与基因治疗领域的合作交流,更好的服务广大读者朋友,微信公众号“细胞与基因治疗领域”团队组建了专业的细胞与基因治疗行业交流群,长按下方二维码,添加小编微信进群。由于申请人数较多,添加微信时请备注:院校/企事业单位名称—专业/职务—姓名。如果您是PI/ 教授/主管及以上职务,还请注明。

往期文章推荐:

盘点全球已上市的40款基因疗法(截止2022年7月)

2022年7月细胞基因治疗领域主要进展概览

国内溶瘤病毒赛道竞争格局概览

全球基因治疗药物研发现状分析

汇总|2022年国内细胞基因治疗领域投融资(截止2022年7月)

2022基因治疗行业研究报告

眼科基因疗法研发热情提升,全球布局企业不断增加,研发突破不断

全球首个抗癌基因治疗药物“今又生”落地湖北

基因疗法又一里程碑|全球首个直接注入大脑的AAV基因疗法获批上市

搭乘CGT药物新浪潮,快速崛起的潜力市场

【行业研究报告】国内mRNA疫苗管线进展梳理

使用AAV载体实现双抗药物的长期连续可控表达

国内mRNA赛道现状及核心技术梳理

细胞基因治疗行业每周要闻概览(~2022.7.18)

基因治疗药物设计专题 | sgRNA设计方法及靶基因细胞敲除的应用

资本从互联网向生物技术迁移,未来10年,细胞、基因和生物工程成为核心驱动力!

合成生物学行业研究报告

NK细胞疗法在癌症治疗中的进展

基因疗法“卷土重来”,科学家们如何使其更安全?

基因治疗:用于 RNA 治疗的药物递送系统

行业报告|新型药物递送载体

从基因治疗法规看AAV生产中的关键质量分析

首个癌症mRNA疫苗预计2022年内上市

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亮点和未来发展趋势

干细胞诱导生成类器官行业研究报告

TIL疗法赛道研究报告|倚锋硬分享

rcAAV检测——基因治疗质控新挑战

重磅!2022年中国基因治疗行业政策汇总及解读

一文览尽:中国干细胞药物注册申报和受理


声明:本文旨在知识共享,所有内容仅学术交流研究,不构成任何建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