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硅谷银行破产对中国医药公司影响最新更新

瞪羚社 细胞与基因治疗领域 2023-05-27
来源:瞪羚社
硅谷银行(SVB)正在引起连锁反应,首当其冲可能为高科技行业企业带来大量负面影响,生物医药企业和相关美元基金的负责人正在度过一个无比焦虑的周末。

硅谷银行的破产,将对大量中美企业造成深远的影响,表观上市场认为企业在SVB的存款很可能存在“巨大风险”;但更重要的是,SVB虽然是以“银行”角色存在,但其业务模式的角色更像是“创投圈集团”财团。


硅谷银行两种模式:一种是开展“投贷联动”模式,在有效控制信用风险的同时分享企业的成长性。另一种模式是与PE/VC深度合作,通过放贷给PE/VC机构,再由这些机构进行投资。



据半导体领域法律咨询机构芯法(ChipLaw)首席律师Chipp表示:“硅谷银行破产将严重伤害美国初创企业,特别是科技企业。无论未来哪家机构购买硅谷银行的资产,都不太可能对创投有同样程度的理解或信任。硅谷银行通过与创业企业建立紧密关系,评估和管理企业风险,即使在经济困难时期也继续大力支持创业企业,逐渐成为创投领域最具影响力的银行,仅仅在网络安全行业,就有500多家创业企业得到硅谷银行的帮助。以后,那些依赖硅谷银行贷款来管理其现金流和增长的创业企业会发现自己将不得不面对那些只关注贷款收益和安全的金融机构。”


我们也采访了另一家生物医药美元投资机构人士:大量美元基金、初创企业一般均会在SVB开户,是业内最常用的银行之一,募来的资金基本上都在SVB,业内同仁正焦急的关注他们的资金安全。


周末,带有悲观情绪的传言在医健产业&投资圈内迅速发酵,其中一张图传播甚广,旨在指出部分生物科技公司以硅谷银行(SVB)作为主账户之一,存在受到硅谷银行破产风波影响的风险。



面对传言满天飞的境况,两家Biotech公司最先展开应对,分别是云顶新耀、再鼎医药。


3月12日,云顶新耀公众号发布:已对硅谷银行 (SVB)事件的风险敞口进行了全面分析,公司资产分散在多个银行和账户,仅有非常少量现金存在该银行(远低于公司现金总量的1%,目前公司现金余额约为4.3亿美元)。


同时,公司计划通过FDIC的保险并结合其他补偿措施,收回大部分在硅谷银行的存款,FDIC未承保的金额约为100 万美元。


同在3月12日,再鼎医药对SVB(硅谷银行)事件影响做出了评估回应,截至2022年底,公司现金及等价物总额约10.085亿美元,在SVB的存款金额占比甚低(约2.3%)。公司认为SVB的关闭不会影响本公司满足其运营开支和资本支出需求(包括支付工资和向第三方付款)的能力。


结合了各大卖方、财媒、公司公告的消息,我们梳理了部分公司对于SVB事件的分析和统计,以下供大家参考。


加科思:硅谷银行事件对公司影响很小,公司在硅谷银行的现金存款余额不足40万美元,约占本集团总现金及银行结余的0.2%,且公司已于2023年3月9日晚执行了全部硅谷银行余额转出手续。


圣诺医药:硅谷银行只是来往银行,只是用来发工资及支付费用,所以存款量不多。对公司没有太大影响。


康龙化成:SVB存款少于10%;50个左右客户使用SVB,全球2000+客户,影响相对不大。


博腾股份:不存在svb开户及存款;2022年仅7笔通过SVB银行账户的付款;J-STAR仅有非常小的客户通过SVB来付款。


药石科技:无存款;客户不超过20家,固定合作的只有几家,总体影响可控。


药明生物:无存款;客户不超过5家,全球500+客户,都不是2023Top15客户,几乎没有影响。


九洲药业:公司主体业务客户在欧洲,美国客户业务体量比较小,且公司去和公司美国客户去交流了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泓博医药:目前暂未收到客户资产受损报告,检索近两年邮件记录未发现跟SVB相关信息,正在进一步摸排。


另外,信达生物、康方生物、歌礼制药、君实生物、开拓药业皆表示,其在硅谷银行没有存款。


期待其他公司进一步的反馈。


硅谷银行破产,很大程度上是美联储暴力加息带来的恶果,那么美联储会就此放缓加息的脚步,转而加速切换到降息通道吗?我们拭目以待。


E.N.D

更多内容,点击下方视频号


往期文章推荐:

2万字收藏版:上海张江 V.S. 苏州工业园区的生命科学产业

中美欧细胞与基因治疗产业的投资监管制度比较及对中国的建议

质粒和病毒载体生产工艺流程解析

两家细胞治疗公司合并,股价上涨超40%

超越新冠疫苗:脂质纳米颗粒的下一步是什么?

基因治疗新锐健达九州,国内知名神经生物学家罗敏敏创立

BioMarin的AAV基因疗法再遭FDA推迟上市

细胞基因治疗行业每周要闻概览(~2023.3.6)

2500万美元!诺华“看好”Voyager新型AAV平台

细胞基因治疗CDMO行业深度研究报告:细胞基因疗法千帆竞发,研发生产外包踏浪前行

深圳细胞和基因产业新政3月1日正式施行

国内AAV基因治疗进入爆发前夕,17款IND获批,1款进入3期临床试验

遗传性耳聋基因治疗的进展、前景及挑战

2023“最具创新力”10大生物技术公司榜单出炉

去年超50家合成生物企业完成融资,百亿级新赛道何以被催生?

人民日报发文:细胞治疗产业发展潜力大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布新政:促进细胞与基因治疗等产业高质量发展

国内合成生物学融资Top20

浅议《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修订征求意见稿

40家干细胞治疗企业和技术管线

上市核酸药物及其脂质纳米递送载体研究进展

简述AAV生产工艺下游纯化的挑战

中国合成生物学产业发展报告

CRISPR基因编辑技术攻克SMA

细胞基因治疗病毒载体研究报告

2023年基因治疗行业面临的5大挑战

七家值得关注的RNA Biotech公司

世界首个CRISPR基因编辑疗法上市申请获受理,来自诺奖团队

长寿科技掀起投资风口,基因疗法比小分子具有更大潜力

GEN:2023年值得关注的七大生物制药趋势

基因疗法已走出“黑暗时期”,即将步入高速发展期

以AAV为载体的基因治疗药物的生物分析策略

加速病毒载体疫苗开发的新兴策略

应用于mRNA疫苗及药物中的分析技术

RNA疗法前景广阔,核酸药物有望开启第三代药物浪潮

质粒和病毒载体生产工艺流程解析

汇总全球已上市的45款基因治疗药物

基因治疗临床试验最新概述

NK细胞在新冠病毒防治中的具有重要价值

先导编辑器(Prime Editing)研究进展

基因编辑进入迷你时代




声明:本文旨在知识共享,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建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