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赛默飞等48家药企减员、砍管线、关工厂……

不完全统计,今年来,已经有48家药企宣布减员,减员潮仍在持续。
近日,据Fierce Pharma消息,赛默飞计划关闭其位于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的工厂,将有113名员工失业,本次减员将于月16日生效。
赛默飞称,该工厂主要提供生物制剂开发和细胞治疗服务,关闭主要是为了让其产能和市场的需求达到平衡。
这并非赛默飞首次提出减员,1月底,其在Mesa Biotech工厂就已经减员了230人;3月初,其又解雇了154名员工。
同样在近日宣布减员的还有药明康德,其在互动平台回应消息,药明生基临港生产基地关闭传言中确实涉及了部分业务调整,影响大约50名员工,占其员工总数约0.12%。
对于上述调整,业内看法不一,有人认为是因为CGT疗法的前途渺茫,也有人认为是因为CGT CDMO行业产能过剩导致。
据Endpoint News消息,德国拜耳在美国加州福尼亚州伯克利的一家工厂减员。最新的工人调整和再培训报告显示,拜耳已经在该家工厂解雇了55人。
拜耳认为,减员是其重组的一部分。日前,拜耳正在实施一项“离职选举计划”,为55岁及以上且至少为其服务10年的员工提供退休服务。同时,拜尔表示,受影响的人将有资格获得遣散费。
从这些企业的减员原因来看,协议终止、项目失败、工厂关闭、研发停止等是导致减员的主要原因。
目前来看,不少药企把钱烧在了新药研发上,但创新药研发“内卷”一直很严重,对于资金并不充裕的企业,一旦失败,人员调整也在意料之中。
哈佛大学医学院教授吴功雄曾分享道,中国创新药企面临研发、商业化、资金挑战——创新药研发与仿制药相比,本身具有长周期、高成本的问题,使得新药研发面临来自自身和外界的双重压力;多方原因使创新药面临进院难,企业基于商业生存和发展考虑使药物研发靶点选择集中,产品同质化严重,商业竞争加剧;资本对创新药企的价值期待降低……

行业媒体Fierce Biotech曾在Nektar Therapeutics与百时美施贵宝合作的药物持续失败报道中写到,“你难以想到一家拥有5亿美元现金和投资的公司会处于如此不稳定的境地,但这就是Biotech的现状——临床开发成本高且耗时长。”
尽管减员的原因不同,但最终都是企业基于当下发展作出的规划,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药企产品线或是发展重心的调整。通过减员、重组等“降本增效”来实现业绩增长,也成为不少药企的常态化举措。
国内药企,调整战略销售人员大变动 第八批国采于3月底在海南产生拟中选结果,39个大品种或采购成功,174家药企的252个产品获得拟中选资格,平均降价56%。 集采后,有人欢喜有人愁,中标或是落标的企业都要对产品的市场发展规划作出调整。中证鹏元在一份研报中分析,国内仿制药市场格局分化较大,独家中选品种市场份额大幅增长,多家中选品种市场竞争依然激烈,未中选品种市场份额遭受挤压,仿制药市场整体转向低毛利的竞争格局。
从前几批国采公布中选结果后的情况来看,减员或增员都有发生。 例如,第六批国采落地后,甘李药业在2022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中表示,由于核心产品集采降价,季度销售增长“尚不能冲抵价格下降及产品销售结构变化影响”,导致整体营收下降。而在第六批国采中选结果公布之际,甘李药业就对外宣布计划在千人营销团队的规模上,再扩招一倍人员。 除了国采,还有一些企业因战略调整导致人员流动。

例如,恒瑞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内将药品对外授权,其董事长孙飘扬直接表示,“之后会调整为加强对外合作的方式,还是要集中精力把国内的业务做好。”从过去一年看,恒瑞的销售人员也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

在带量采购、医保目录调整等政策的影响下,企业转型还在加速,已经有不少药企开始精简研发管线,将更多资源放在核心研发管线上,收购、出售等动作也在资本市场频繁发生。

有企业人士表示,在外部环境影响下,企业毛利率下行,在管理费10%左右,研发费5-20%,销售费用20-60%,财务费用等成本压力下,企业不仅要学会做加法还要学会做减法。企业也要敢于做减法,对于不专业的、竞争力不强的业务和板块,必须有所取舍。

也有协会专家表示,2023年第一季度,从目前的数据来看,部分企业仍然比较困难。

国内外药品市场发展内卷都在持续,不管是集采、价格联动或其它原因,企业为了自身发展只能对人员进行调整。
附:

来源:赛柏蓝
者:颜色

E.N.D

更多精彩内容,点击下方视频号

往期文章推荐:

辉大基因任命蒋海燕博士与陆英明博士为科学顾问委员会新成员

细胞基因治疗行业每周要闻概览(~2023.4.10)

君实生物对诺华siRNA降脂药发起专利无效请求?

22家生物医药公司营收超百亿

细胞基因疗法CDMO康龙生物完成9.5亿元融资,加快CGT等研发服务能力的建设

129万元/针的CAR-T疗法2022年数据披露

碱基编辑器最新研究进展一览

外泌体疗法先驱申请破产

眼科创新药物行业深度报告

iPSCs的应用以及挑战

风口上的基因治疗——全球157家公司一览

首位接受CRISPR基因编辑的患者,三年后怎么样了?

肿瘤免疫治疗简史!

医药行业深度研究:小核酸药物,历经低谷,迎来快速发展

生命科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领导者榜单出炉,46位杰出人士当选

ChatGPT创始人投资丁胜教授抗衰老公司,聚焦细胞重编程

资本从互联网向生物技术迁移,未来10年,细胞、基因和生物工程成为核心驱动力!

2万字收藏版:上海张江 V.S. 苏州工业园区的生命科学产业

收藏版 | mRNA药物全面解读

中美欧细胞与基因治疗产业的投资监管制度比较及对中国的建议

质粒和病毒载体生产工艺流程解析

细胞基因治疗CDMO行业深度研究报告:细胞基因疗法千帆竞发,研发生产外包踏浪前行

国内AAV基因治疗进入爆发前夕,17款IND获批,1款进入3期临床试验

遗传性耳聋基因治疗的进展、前景及挑战

去年超50家合成生物企业完成融资,百亿级新赛道何以被催生?

人民日报发文:细胞治疗产业发展潜力大

国内合成生物学融资Top20

40家干细胞治疗企业和技术管线

中国合成生物学产业发展报告

CRISPR基因编辑技术攻克SMA

细胞基因治疗病毒载体研究报告

2023年基因治疗行业面临的5大挑战

NK细胞在新冠病毒防治中的具有重要价值

先导编辑器(Prime Editing)研究进展

基因编辑进入迷你时代


声明:本文旨在知识共享,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建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