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观点】5G网络安全需求分析

2016-12-23 物联网智库 信息与电子前沿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物联网智库

作者:李侠宇

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   【导读】   ------

面对5G网络的新发展趋势,尤其是5G新业务、新架构、新技术,都会对安全和用户隐私保护提出新的挑战。


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孕育兴起,跨行业、跨领域的融合创新不断深入,将产生大量新应用、新业态、新模式,对移动通信技术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第五代移动通信(5G)作为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方向,将在提升移动互联网用户业务体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满足未来物联网应用的海量需求,与工业、医疗、交通等行业深度融合,实现真正的“万物互联”。

 

面对5G网络的新发展趋势,尤其是5G新业务、新架构、新技术,都会对安全和用户隐私保护提出新的挑战。5G安全机制除了要满足基本通信安全,还需要为不同业务场景提供差异化安全服务,能够适应多种网络接入方式及新型网络架构,保护用户隐私,并支持提供开放的安全能力。本文从5G需求与愿景入手,基于5G网络架构和技术的研究进展,分析5G网络面临的安全问题和安全需求,从而为后续5G安全网络架构的研究和标准化工作提出一些建议。


5G网络场景和技术挑战1




与以往移动通信系统相比,5G需要满足更加多样化的场景和极致的性能挑战。归纳为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两大类业务,主要包括移动宽带增强(eMBB)、大规模物联网(mMTC)和低时延高可靠(URLLC)三个5G主要技术场景:

 

• eMBB场景在连续广域覆盖时,在保证用户移动性和业务连续性的前提下,无论在静止还是高速移动,覆盖中心还是覆盖边缘,用户都能够随时随地获100Mbps以上的体验速率。在热点覆盖时,为用户提供极高的数据传输速率,满足网络极高的流量密度需求。主要技术挑战包括1Gbps用户体验速率、数十Gbps峰值速率和数十Tbps/km2的流量密度。

 

• mMTC场景主要面向环境监测、智能农业等以传感和数据采集为目标的应用场景,具有小数据包、低功耗、海量连接的特点,要求支持百万/平方公里连接数密度,并实现终端的超低功耗和超低成本。

 

• URLLC场景主要面向车联网、工业控制等物联网及垂直行业的特殊应用需求,为用户提供毫秒级的端到端时延和/或接近100%的业务可靠性保证。

 

总之,5G的技术挑战主要包括:0.1~1Gbps的用户体验速率,数十Gbps峰值速率、数十Tbps/平方公里的流量密度,1百万/平方公里的连接数密度,毫秒级的端到端时延,以及百倍以上能效提升和单位比特成本降低。



5G新场景带来新的安全威胁2



5G的eMBB场景与传统移动互联网场景相比,主要的区别是为用户提供高速的网络速率和高密度的容量,因此将出现数量众多的小站(small cell、femtocell)。小站的部署方式、部署条件以及功能都存在灵活多样的特点。传统4G安全机制未考虑此种密集组网场景下的安全威胁,因此,除了传统移动互联网所存在的安全威胁外,在这种密集组网场景下可能会存在小站接入的安全威胁。




针对大规模物联网场景,预计到2020年,联网设备达500亿台。终端包括物联网终端、RFID标签、近距离无线通信终端、移动通信终端、摄像头以及传感器网络网关等。由于大部分物联网终端具有资源受限、拓扑动态变化、网络环境复杂、以数据为中心以及与应用密切相关等特点,与传统的无线网络相比,更容易受到威胁和攻击。在此海量设备情况下,为了确保信息的准确有效性,需要在机器通信中引入安全机制。而若每个设备的每条消息都需要单独认证,则网络侧安全信令的验证需要消耗大量资源。在传统4G网络认证机制中没有考虑到这种海量认证信令的问题,一旦网络收到终端信令请求超过了网络各项信令资源的处理能力,则会触发信令风暴,导致网络服务出现问题。进一步的,整个移动通信系统可能会因此出现故障,进而崩溃。

 

而在低时延高可靠场景,尤其针对车联网、远程实时医疗等时延敏感应用,提出了低时延高安全性的需要。在这些场景中,为避免车辆碰撞、手术误操作等事故,要求5G网络能在保证高可靠性的同时提供低至1ms的时延QoS保障。而传统的安全协议,如认证流程、加解密流程等,在设计时未考虑超高可靠低时延的通信场景。这样可能会带来传统的复杂的安全协议/算法造成的时延无法满足超低时延的需求。同时,5G中超密集部署技术的应用使得单个接入节点覆盖范围很小,当车辆等终端快速移动时,网络的移动性管理过程将会非常频繁,为了低时延的目标,安全上下文的移动性管理相关的功能单元和流程需要进行优化。



对安全提出了新的要求3




5G新型网络架构需要具备更加灵活、更高智能和更好性能的能力,可以自动适配海量业务的差异化服务要求,基于全网视图来综合调度网络资源,包括接入能力、计算能力、存储能力和网络连接能力等,具体包括:5G网络基于控制和转发分离模式实现用户面更加扁平的架构;依托新型架构的全局控制功能,可以实现多种接入技术的协同控制;借鉴IT虚拟化技术思想对网元形态和网络连接方法进行重构,5G网络的基础设施引入NFV等虚拟化技术,实现网络切片和网元按需部署,增加整体网络的灵活性和伸缩性。


3.1 NFV安全需求

 

5G网络基础设施平台将更多的选择基于通用硬件架构的数据中心构成支持5G网络的高转发性能和电信级管理要求。NFV技术实现底层物理资源到虚拟化资源的映射,构造虚拟机(VM),加载网络逻辑功能(VNF);虚拟化系统实现对虚拟化基础设施平台的统一管理和资源的动态重配置。NFV具有帮助强化网络安全的潜力,安全策略可编排,并且可以发挥虚拟化的优势,隔离业务负载从而强化安全。NFV在强化安全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安全隐患。相比传统电信设备,软件硬件分离的特点以及虚拟化网络的开放性给NFV带来了新的潜在安全问题:

 

• 引入新的高危区域--虚拟化管理层。虚拟化管理层是NFV的核心,一旦被攻破,在其上的所有虚拟机将直接处于攻击之下,后果将不堪设想。

 

• 弹性、虚拟网络使安全边界模糊,安全策略难于随网络调整而实时、动态迁移,虚拟机容易受到同一主机的其他虚拟机的攻击;传统基于物理安全边界的防护机制在云计算的环境难以得到有效的应用。

 

• 用户失去对资源的完全控制以及多租户共享计算资源,带来的数据泄漏与攻击风险,给数据安全的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用户、应用和数据资源聚集,容易成为黑客攻击的目标,而且一旦被攻击,影响范围广、危害大。

 

因此5G安全针对NFV等虚拟化技术的引入,需要为网络设备提供多元化的系统级防护,防止各类非法的攻击和入侵。5G网络环境将包含多厂家的软硬件基础设施,因此网络身份必须得到有效管理,从而防止非法用户对网络资源的访问。5G安全将提供传输保护,为数据传输提供如机密性和完整性等安全防护,应对传输中数据的恶意窃听和转发。

 

3.2 网络切片安全需求

 



网络切片是5G网络的关键特征。一个网络切片将构成一个端到端的逻辑网络,按切片需求方的需求灵活地提供一种或多种网络服务。网络切片重要的安全问题是网络切片需要提供不同切片实例之间的隔离机制,防止本切片内的资源被其他类型网络切片中网络节点非法访问。例如医疗切片网络中的病人,只希望被接入到本切片网络中的医生访问,而不希望被其他切片网络中的人访问。相同业务类型的网络切片之间也存在隔离的需求,例如不同的企业的在使用相同业务类型的切片网络时,并不希望本企业内的服务资源被其他企业的网络切片节点访问。

 

服务、资源和数据在网络切片中被隔离保护的效果要达到接近于传统私网一样用户感受,这样才能使得用户能放心的将原本存放在私有网络中的应用数据存放到在云端,用户在享有随时随地可访问私有资源的同时不需要担忧这些资源的安全问题,这样才能促进各种垂直业务的健康快速发展。

 

3.3 多RAT接入的安全需求

 

异构接入网络将是下一代接入网络的主要技术特征之一,5G网络将是多种无线接入技术融合共存的网络。异构不仅体现在接入技术的不同,如Wi-Fi和蜂窝网络,还体现在接入网络因为属于不同拥有者而造成的局部网络架构方面的差异,因此,5G网络需要构建一个通用的认证机制,能够在不同的接入技术,不安全的接入网之上建立一个安全的运营网络。

 

另外,在异构网络间的安全互操作方面,终端可能在异构网络间进行切换,这时需要保证在异构网络间切换的安全互操作,如安全上下文的传递、密钥的更新、异构网络间安全上下文的隔离等。


总结4



未来5G安全将在更加多样化的场景、多种接入方式以及新型网络架构的基础上,提供全方位的安全保障。除满足基本通信安全外,5G安全机制能够为不同业务场景提供差异化安全服务,能够适应多种网络接入方式及新型网络架构,保护用户隐私,并支持提供开放的安全能力。当前,5G标准化工作已经全面启动,3GPPSA2将在2016年底完成5G网络架构的研究工作,因此亟需尽早明确5G网络安全需求,并且在5G网络的整体架构设计和后续标准化中综合考虑5G安全要求,这样才能最终实现构建更加安全可信的5G新型网络的目标。


 


  •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欢迎各位专家、学者赐稿!投稿链接

  • 电话:010-68893411

  • 邮箱:dkyxuebao@vip.126.com

  • 如需转载学报及原创文章请给我们留言,谢谢!


系列合集:精品原创阅读

学术:干货综述:短波电磁环境问题研究——对认知无线电等通信技术再认识

好书:美国联合作战文件选编

学术:一种基于云的智慧城市系统架构

新视点:智慧城市就是更多参与

学术:天基物联网如何架构?功能组成、应用模式都有哪些?

学术:云计算在分布式传感器辐射源识别中的应用

学术:深入探究致密能源新宠之“高比能水体系锂电池”

新视点:川普上台究竟大跌了谁的眼镜?精英传声筒们被打脸之后将会如何行动?

学术:抓住机遇——全面解析国内外物联网体系架构

学术:智慧城市其实一点都不"智慧"?中国的智慧城市与国外Smart City的差距究竟在哪里?

好书:美国如何最大限度提升海军集成作战能力?

好书:未来海上预置部队能力评估

好书:安全领域军民协同研究

好书:美国机器人发展路线图

好书:迈向基于卫星的全球量子通信时代

学术:基于业务感知的空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流量分类技术

学术:面向军民融合的空间信息云服务平台体系研究

VR技术:隐藏在巨大机遇背后的隐患?

网络空间治理,有点难?

学术:天基综合信息系统安全策略设计与验证技术研究

学术:天地一体化天基骨干网络体系架构研究

学术:软件定义可重构卫星网络系统研究

学术:聚合SDN控制的新一代空天地一体化网络架构

中俄军演新看点:海上联合防卫行动2016

十一连载:预警机总体构型设计(七)

关于联合情报体系建设的几点认识

新视点:国家创新体系概述

新视点:漫谈面向未来之战略前沿技术

学术:基于MBD的产品设计制造技术研究

学术:三维打印的现状与未来

大数据时代的意图搜索

学术:数字化工厂技术在电子制造领域的应用

学术:量子成像和量子雷达在遥感探测中的发展评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