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肾为胃关”丨土以成水柔润之德,水以成土化育之功
来源/医贯(Wonderful-926646)
一
“肾为胃关”源出《素问·水热穴论篇》,谓“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论述肾对胃中水津代谢的作用,肾气不足则可聚生水肿之患。后世医家在临床实践中将其内涵不断扩展,特别是脏腑辨证更强调水土两脏的相辅相克关系。如李东垣认为,“脾胃气虚,则下流于肾,阴火得以乘其土位”,“心火者,阴火也,起于下焦”,指出脾胃气虚,肾中虚火就会冲犯脾胃,形成热中之证,出现火乘土位的脉洪缓、身热、心中不便等症。李东垣的观点,重在脾胃元气虚衰,并强调泻肾中之虚火。他提出“如见肾中旺及督任冲三脉盛,则用黄柏、知母”以制虚火,并据此制定了补脾胃泻阴火之升阳汤。明代薛己则对脾胃虚弱而致寒中证作了颇多阐释,对火衰土弱的虚寒之证,不仅强调生发脾胃之阳,还倡导补火生土之法,强调肾(命门)对脾胃的温煦作用。其补火生土常用八味丸(附子、肉桂、干地黄、山萸肉、茯苓、山药、泽泻、牡丹皮等),为后世所宗从。至清代,考校之风兴起,加之临床医学的发展,医家对“肾为胃关”的阐述、发挥较多,认识也较为全面。概其大要,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内容:
1.肾为五脏之本,胃的受纳、腐熟功能有赖于肾中元阳的温煦:肾中元阳不足,胃土失于温煦则致胃气虚寒,难于化物,且升降失权,出现脘腹痞胀、食少形倦、便溏等症,甚至食入不纳,久久复出。如陈士铎《辨证录》云:“盖脾胃之土,必得命门之火以相生,而后土中有温热之气,始能发生,以消化饮食。”其所制两生汤,乃附子、肉桂、熟地黄、山茱萸等药组成,皆为温肾之品。再如叶桂以“肾为胃关”阐释肾阳不足造成胃气虚寒,而见食少形倦之症,并处以温纳肾气的治法。
2.肾中真水上承,可滋养胃中元气,促进胃之和降:肾阴不足,水火失调则生虚热,燥热之邪易冲犯胃腑,产生痞逆不食,口干口苦,便溏不爽,脉弦数等症。如叶氏案云,“脉长弦数,阴亏阳不宁静,食下便溏,亦肾为胃关之义,六味汤(即六味地黄汤)去萸加牡蛎”,认为其证重在肾阴亏虚,虚火扰胃,而不在于胃气胃阴之虚,故以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有别于滋养胃阴之甘凉之味。
3.肾的气化功能是胃中水液代谢的动力:肾气不足,可致水液代谢异常,不仅聚生水肿之病,亦能形成胃肠痰饮停滞。如张志聪集注《素问》称,“肾者,牡藏也,地气上者属于肾而生水液也”,又谓“水生中焦之胃土,然由下焦元气上升以合化……肾气上交于阳明,戊癸合化,而后入胃之饮从地土之气,上输于肺,肺气通调而下输决渎”。认为肾气影响水液代谢的各个环节,而不限于决渎之功,肾气不足则胃中之饮不能正常输化,聚而为水为肿,且其病不限于水肿,当包括饮证之类。
Ref:高建国,李俊,王进峰.“肾为胃关”探源流——论肾胃关系及其临床意义[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1(06):44-45.
二
总结起来,“肾为胃关”的含义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
一是生理上相互资生。水土相辅相成,《冯氏锦囊秘录》认为:“水不得土藉,何以发生,土不得水,燥槁何能生物,故土以成水柔润之德,水以成土化育之功,……补火者生土也,补水者,滋土也。太阴湿土,全赖以水为用。”水土相互制约,胃属燥土,肾属水,土燥能制水,水盛则侮土。李东垣认为:“脾胃气虚,则下流于肾,阴火得以乘其土位。”
二是病理上相互累及。胃病及肾,《景岳全书》载:“五脏之伤,穷必及肾”,脾胃病多为慢性病,脾胃虚,化源不足,肾失充养而被累及。肾病及胃,《血证论》载:“不得命门火以生土,则土寒而不化,食少虚赢,土虚而不运,不能升达津液,以奉心化血,灌溉诸脏。”
三是治疗上相互兼顾。在胃系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尤其是久病患者,往往存在肾虚之症,胃气虚寒患者可温肾化气以健脾助运,胃阴亏虚者可滋肾和胃以助胃之通降。在慢性肾系疾病中,消化道症状是患者早期的临床表现,并且随着病情的进展而日益突出,治疗消化系统症状,不仅能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及炎症指标,而且能延缓病程发展进程。所以在治疗上两者需兼顾,才能做到标本兼治,提高临床疗效。
Ref:赖小燕,梁凡,王卓慧,艾虹静,胡幼平.“肾为胃关”理论在针灸临床中的运用[J].湖南中医杂志,2016,32(06):105-106.
三
明·张景岳在《类经·二十一卷》中云:“夫胃为五脏六腑之海,而关则在肾。关之为义,操北门锁钥之柄,凡一身元气消长,约束有赖。”肾为胃之关,实为五脏六腑之根,有调节、控制、管理各大脏腑包括胃腑生理功能的作用。而胃为气血之海,十二经气血皆秉受于胃,受胃中水谷津液的滋养,故若胃之阴阳气血亏虚,则十二经之气血津液亦亏。肾与胃关系密切,肾为先天之本,能激发、滋养五脏六腑包括胃腑的阴阳二气,正所谓“五脏之阳非此不能发,五脏之阴非此不能滋”,胃为气血之海,其所化生的水谷精微又能滋养肾中阴阳。所以无论胃损抑或肾虚,最终都将损及对方乃至五脏六腑的阴阳气血。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明确提出“五脏之伤,穷必及肾”的观点,认为凡五脏六腑之病伤,日久必将影响肾脏,损及肾中阴阳。《素问·六节藏象论》云:“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又云:“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泻。”肾主藏精,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而肾中所藏之精的来源之一,便是通过脾胃运化而来的水谷之精。因此,胃阴亏虚,日久则必将导致肾中阴液化生不足,肾阴渐亏。清·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下焦篇》中即指出:“温邪久稽中焦,阳明阳土者,未有不克少阴癸水者,或已下而阴伤,或未下而阴竭。”又云:“阳明大实不通,有消亡肾液之虞。”验之临床则常见胃阴亏虚最终导致肾阴不足。孟澍江认为,邪热在阳明胃经耗伤胃阴,若进一步发展,“穷必及肾”,可消灼真阴,出现肾阴亏虚之候。而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焦篇》中则指出:“概十二经皆秉气于胃,胃阴复而气降得食,则十二经之阴皆可复矣。”胃阴亏虚损及肾阴之人,若胃阴逐渐得以恢复,则肾中之阴乃至五脏六腑之阴皆将得以恢复。
Ref:潘立文,张荷兰,高垚,韩朝智,鲁萍.从胃阴虚论治杂症探析[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42(05):384-387.
5.镇衄汤治血尿
10.舌诊图谱,史上最全
16.港珠澳游记
17.史进前将军书法欣赏
20.潮安村医张仲林立德行医,痒疹妙手回春效,胃病痊愈饭菜香
26.【南方农村报】潮安村医张仲林立德行医 治疗痒疹胃病有口碑
27.【潮州日报】杏林花香 来自苦寒--记全国优秀乡村医生张仲林
29.荣获锦旗美名赞——致潮州市潮安区金石镇张厝巷卫生站张仲林医生
30.好人一生平安——题赠治疗痒疹胃病有口碑的潮安村医张仲林
张仲林2019年10月资源回顾
【秋叶】谢东华诗话瀑涧溪泉谭河湖海潮汐16首(非格律诗·新韵)
【王福生】国庆会庆喜上喜 ——国庆七十周年之际又迎来《峰峰书画研究会》成立十周年盛典!
【秋叶】谢东华诗话日月星辰13首暨亭台楼阁塔5首(非格律诗·新韵)
盛赞战友张仲林——致潮安区金石镇张厝巷卫生站治疗痒疹胃病有口碑的村医张仲林
【免责声明】
张仲林( ID:e41121 ) 微信公众号所有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源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张仲林观点,版权属于原作者。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注明作者、来源、微信公众号。我们尊重著作权所有人的合法权益,如涉及版权争议,请著作权人告知我方删除,谢谢。对使用张仲林微信公众号信息和服务所引起的后果,张仲林不做任何承诺。
邮箱:zhonglinzhang@126.com
编辑:寒香医路(张仲林)
↙更多精彩内容,尽在阅读原文
请点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