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辫子老师教你:如何判断一首好的儿童诗
长辫子老师教你:如何判断一首好的儿童诗
文/郭学萍
我牢牢记住严兮桦这个名字,是因为他的一首儿童诗。
那天,我正在上课,中华诗学研究会的陈小虎带着一帮人来录像。我正在讲童话,这个名叫严兮桦的小男孩“嘭”地站起来,大声说:“我还会写诗,我想读给同学们听!”
我心中的一阵窃喜,我喜欢课堂上这样的“意外”,因为“惊喜”总是在这样的时刻产生。于是,我把这个小男孩叫到讲台前,请他把自己创作的儿童诗《一切都反了》读给大家听。
我问严兮桦:“你怎么会想到写这样一首诗?”他说:“因为昨天我听你读了《换换书》,深受启发,于是回家写了这样一首‘换换诗’。”
【启发】
这首儿童诗是好的,小作者在渴望“角色”的转换中,表达了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无论什么体裁的文章,“求诚”是第一要义。
有了第一次创作的成功,小家伙开始对写诗产生了兴趣。没过几天,他又递给我他创作的第二首小诗,诗的名字叫《我总是被天气发现》。
我当时正在讲台前带早读,看到这首诗,心中又一阵窃喜。于是,随手掏出手机,拍下了他手捧“作品”的照片。
【启发】
我喜欢这首小诗,是因为小作者把“天气”这样的自然现象“拟人化”,仿佛在和小作者捉迷藏,小作者“藏”,天气“找”,而结果是——小作者总是被天气发现。一首好的儿童诗,总是凭借这样的“儿童的情趣”打动读者。
他的第三首诗不是写在作文本上,而是写在自己练习本上,时间是2019年7月18日。此时,他已经读三年级。
你也许会奇怪,为什么第二首诗和第三首诗之间隔了14个月。因为三年级时,他换了新老师。一般老师只关注考试作文,而诗歌显然是“小众”文体,不是每个老师都有这样的兴趣。没有了老师的及时肯定与表扬,小孩子诗歌创作的兴趣自然会很快消失。
那这个小家伙为什么又会在7月18日重新动笔呢?因为我在这一天通知他,7月24日带他到电视台录节目,其中就提到了他一年以前创作的那两首小诗,并表达了我对那两首小诗的喜爱与难忘。
【启发】
没有想象力就没有诗歌。把沙发想象成一个“U”形怪物,一块一块沙发垫就成了怪我的牙齿;把衣服架想象成“Y”形结衣服的树,上面结着黄色的夹克和桃红色的线衫。你不得不说,孩子是天生的诗人,他们的想象力在成人之上。
录好7月24日的访谈,我就去了北京。昨天从北京回来,还在高铁上,就收到了孩子母亲发来的两首诗,一首是7月29日创作的,一首是7月30日创作的。
孩子母亲告诉我,因为我说过,写到50首,就可以出一本诗集。小家伙有了目标,创作兴趣又高涨起来。
【启发】
仔细读这两首诗,无论是《糖果世界》还是《鹿角的秘密》,都会让人眼睛一亮。这让人眼睛一亮的东西就是——“陌生感”!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年段的习作目标与内容”第4条: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这里的“新鲜感”和我说的“陌生感”意思差不多。
所谓的“陌生感”,就是用最新鲜的语言,对儿童的世界进行第一次“定义”。
概括起来,一首好的儿童诗应该具有以下四个要素:
第一:真诚
第二:童趣
第三:想象力
第四:陌生感
现在,你可以用这四条标准对应一下你读过的儿童诗,或者你的学生、你的孩子创作的儿童诗。如何都具备,那无疑是一首好的儿童诗了。
当然,也欢迎大家把你学生,或者你孩子创作的儿童诗以跟帖的方式,放在我的这篇推文下方,我来做一个评价。
统编教材古诗中,这些字音你读对了吗?
一张表带你读尽统编教材“快乐读书吧”
“360+2X”阅读推荐书目 | “整本书阅读”计划
整本书11步阅读攻略 | 开学第一课定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