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类政治的各种左右为难6:从总督巡抚到军阀混战

李子旸 李子旸 2024-01-04

戳上方蓝字[李子旸]关注公众号,不错过精彩文章~




关于中央-地方的行政层级,上篇文章说到宋。今天我们接着说元明清。

 

元朝的政治特点,一个是大,再一个就是乱。

 

元朝的疆域,大得出奇,包含了辽宋金夏等多个朝代的地区。元朝也因此继承了各朝代各种各样的政治制度,这样就很乱。元朝的中央-地方层级,不仅是三级,甚至有四级五级的。

 

从制度角度,元朝留给后世的,主要就是行中书省制度,也就是今天省的前身。

 

“省”现在是中国的行政单位名称,但过去是中央的一个机构名称,三省六部制中的“省”,相当于今天的部委办等等。地方上的最高行政单位,此前的名称有郡、州、府、道、路等等,没有省。

 

中书省是元朝中央的一个核心机关。在中央,就叫做中书省,派出去到了地方,就叫做“行中书省”——走来走去的中书省,后来简化为“行省”,再后来进一步简化为“省”。

 

前边的朝代,两级变成三级,都小心谨慎左顾右盼,就是为了防止地方行政单位过大,而威胁国家统一和稳定。这些细致入微的考虑,对蒙古人来说未免要求太高。元朝的统治,一言以蔽之,就是粗放。元朝那么辽阔的疆域,只有七个行省,可想而知每个行省有多大。

 

行省这么大,只好内部设置很多层级,所以有四级五级的现象。层级一多,管理势必叠床架屋,成本高昂,其实也就谈不上有什么管理了,基本就是爱咋咋地了,反正蒙古人很快就要打马回草原了。

 


明朝一方面继承了元朝的行省制度,另一方面是把元朝乱七八糟的多级行政制大大简化了一番。当然,明朝的疆域比元朝小多了,所以行省的面积也小多了。

 

除了南北直隶两省,明朝还设立了陕西、山西、山东、河南、浙江、江西、湖广、四川、广东、福建、广西、贵州、云南十三个省,一共是十五个省。很多行省已经和今天的省差不多。下设府州县,基本是三级,也有四级的。

 

在省这一级,明朝效仿了宋朝的地方分权制度,分设主管行政的布政使司(藩司)、主管司法的按察使司(臬司)和主管军事的都指挥使司(都司)。地方上的一般事务,按照分工由三司分头办理。但如果是大事,就要三司会同办理,任何一人都不可擅自处理。这样一来,地方上的权力就分散了,很难产生安禄山式的人物。

 

按下葫芦浮起瓢。地方上权力分散,好处是杜绝了地方割据势力的成长,坏处就是遇到事情,地方上应对很不得力。

 

除此以外,还有一个问题。地方上的官员,任职时间一长,会和地方上的种种势力结成千丝万缕的关系。明朝有官员回避制度,也就是官员不得在家乡任职。这可以缓解一部分问题,但时间一长,还是无法避免地方官和地方豪强结成关系网。

 

关系网结成以后,很多地方上的事务就难以处理。中央对此的解决办法,是在必要的时候,从中央派出官员到地方去解决难题。这些中央官员,和地方上并不熟悉,容易超脱在各种利益之上秉公办事。

 

这就是总督、巡抚的来历。

 

总督、巡抚,有时候派往一省办事,有时兼跨几省。时间长了以后,原本是临时派出的总督、巡抚也就成了正式官职。

 

同时,地方上如果有军事方面的事情要统筹办理,中央也是派出武官去指挥,这就是总兵。督抚、总兵成了正式官职以后,又有了如何监察他们的问题。明朝皇帝的办法是派出中官(也就是宫里的太监)去各地监督督抚、总兵。

 

这样一来,到明朝后期,地方上的藩司臬司都司三司制衡制,渐渐被督抚、总兵、中官这三个官员的制衡制取代了。原来的三司,实际地位下降了。

 

到了清朝,就把总督、巡抚制度正式化了。总督管理几个省,巡抚对应一个省。到后期,在中原地区,清朝共有八大总督,分别是:直隶总督、陕甘总督、四川总督、云贵总督、两江总督、湖广总督、两广总督、闽浙总督。曾国藩担任过其中最重要的两个:两江总督和直隶总督。

 


到这里,就有一个问题了。对中央来说,两级制优于三级制,所以,隋唐宋建立以后,恢复两级制是重中之重。当然,后来三级制以各种方式又回来了。

 

可是,到了明清,从一开始就是三级制。明清两朝,为什么不恢复两级制呢?

 

原因在于,到了明清,由于番薯、玉米等新农作物的引入,人口数量大增。清朝还是一个多民族地域辽阔的国家。这种国家的“基本面”和汉唐宋已经根本不同。在这种人口密度之下,没办法两级制了,只能是三级制。

 

前面说了,从宋朝开始,有了地方分权的制度创新。明清继承并发扬光大了这种创新。这种分权制,到清朝已经发展到很完善的地步。

 

曾国藩消灭太平天国以后,兵强马壮,且成为最富裕的江南地区的一把手——两江总督。手下有人建议曾国藩就此称帝,造反当皇上,但曾国藩不为所动。这其中的原因,当然主要是曾国藩的正统忠君思想,但清朝地方分权制的完善,也让曾国藩知道,造反很难成功。

 

比如,地方上军权、财权、民政权是分开的。曾国藩虽然是两江总督,就算他有军队,但财权属于其他官员控制,一旦造反,钱粮马上就会被切断。军队无粮饷,怎么打仗呢?

 

要知道,曾国藩奉旨镇压太平天国,在筹措军饷上费尽了脑筋,受到各地官员的种种掣肘,曾国藩多次被逼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这还是奉旨打仗,如果是造反,那可就不是掣肘了,而是群起而攻之。

 

虽然总督们保持了对中央的忠诚,但到了清朝后期,总督已经势力很大。就等一个契机了。义和团运动就是这个契机。

 

义和团运动主要在河北、山东、陕西等北方省区,基本没怎么波及南方。其实,清廷对列强宣战时,曾经下诏要求南方那几个总督带兵北上勤王,帮着朝廷打洋人。当时的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两广总督李鸿章等人拒不奉诏,并且和洋人达成互不侵犯协议。这就是著名的东南互保。义和团运动及随后的八国联军,因此没怎么影响南方。

 

因为被列强打得狼狈“西狩”,清廷事后也就无力追究这些总督的抗旨不遵了。朝廷的威风一倒,再想恢复,可就难了。从那以后,各地总督的独立倾向越来越大,国家分裂的势头就开始了。可以说,清朝覆灭的命运,那时已经注定。

 


各地总督的坐大,地方势力独立性的增强,是武昌起义这个规模并不大的兵变,却一下子推翻了大清朝的根本原因。武昌起义不久,各省纷纷宣布独立,清朝也就大厦将倾哗啦啦倒下了。

 

从制度设计的角度看,清明两朝已经非常高明。地方的分权制衡,使得两朝即使实行三级制,也能在六百年时间里保持了很高的稳定性。明朝有那种几十年不上朝的皇帝,社会秩序也能大致正常运转;中央没有曹操司马懿那样的权臣,地方上没有安禄山那样的藩镇之祸。清朝则在内外交困中,居然还能有个“同光中兴”。

 

但所有这些精巧的制度设计,在王朝末世的多事之秋和一片混乱中,都被冲击得面目全非。在乱世中,有能力恢复秩序的强人,必将压倒所有精巧复杂的制度。三级制所特有的地方独立倾向,明清两朝并没能彻底解决。

 

到了民国,独立性很强的各省,自然而然转化成了军阀林立。原有的地方分权制衡被破坏殆尽。各省的督军,就像唐代的节度使那样,民政军事财政人事一把抓,就是一省的土皇上。

 

在1920年代,甚至有人主张把这种各省分立的局面固定下来,把中国建成一个联邦制国家,这就是“联省自治运动”。其间湖南还一度建成了“湖南共和国”。

 

后来发生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先是南京国民政府实现了名义上的全国统一。后来新中国建立了,彻底消灭了各地的军阀,重建了国家的统一和秩序。

 

新中国建立以后,同样面临着两级还是三级的问题。

 

起初,随着解放军各部队在全国的进展,各部队在全国分布开来。在这个基础上,设立了跨省的六大区:东北区、华北区、华东区、中南区、西北区、西南区。除了华北区以外,其他大区都是一把手党政军一手抓。

 

熟悉历史的人知道,这种情况有很大的隐患。

 

果然,有些地方的一把手很快就有了独立倾向,比如东北区的高岗就被称为“东北王”。中央当然也看到了这一点。先是“五马进京”,把大区领导调到中央,削弱大区的力量。1954年高岗倒台以后,中央就把六大区撤销了。各省党委直接对中央负责。

 

1961年,又成立了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六个中央局。后来,在文革中,也先后撤销了。省以上的行政区,此后没再出现。

 

可是,两级制还是三级制的问题,依然存在。主要是因为,中国的一些省,也是面积大且人口多。三十多个省区直辖市,对应着两千多个县。两级制的话,一个省直接管理几十个县,也是很难很复杂。

 

于是,在省和县之间就又出现了一级——地区行署。但这一级一直没有“坐实”,没有成为完全意义上的一级行政区。地区行署领导人被称为“专员”,显然不是正式的官职,省的派出机构的色彩更浓。

 

不过,因为毕竟有这么一级,所以就成为三级制。三级制就造成了上传下达的层级过多,浪费资源。所以后来又有了撤县并市等行政改革,往两级制的方向靠。

 

中国行政区划的另一个问题就是,有的省区过大,实在不适合两级制。所以一直有人主张进一步细分省,比如增加到五十个省级单位。这个问题一直在讨论,估计短时间内还不会实施,不过已经有一些具体动作,比如把重庆从四川划分出来。今后还可能根据现实情况增加一些省级单位。

 

当然,现代社会,交通、通讯技术飞速进展。古代不容易做到的事情,可能今天就能做到,甚至轻松完成。这也是两级制还是三级制这个问题现在不是那么突出的重要原因。

 


总结一下,中央-地方关系中的分级问题,之所以左右两难,就在于,以中国的辽阔疆域,如果实行两级制,那么最高一级的地方行政单位,数量就会很多,造成中央难以有效管理。

 

于是,在这个级别之上,早早晚晚,都会出现一个更高级别的行政单位。起初,可能是监察区,或者是军事区,但只要有个框架,后来就会“脱虚向实”,演变为实实在在的一级行政区。于是,两级就变成了三级。

 

三级制下,最高的那级地方行政单位,面积人口都会相当于一个国家。这时,如果出现中央衰弱,或者内忧外患,地方势力就会趁机独立,从而造成国家分裂。随之就是军阀混战,民不聊生。

 

历史上,虽然有汉朝的小官刺史监察大官郡守,宋朝开创的地方分权等精巧的制度设计,但终归是没能彻底解决问题——这就是一个永远无法彻底解决的左右两难问题。

 

看到这里,读者诸君可能会有些沮丧。看来,历史就是一遍遍重复犯同样的错误,就是一遍遍折腾而已。难道说,真的就没有彻底解决办法么?

 

其实,大可不必因此沮丧。社会发展周而复始,看上去是无聊的周期律,但其中自有深意。

 

一方面,虽然表面上看是简单的循环,但细看之下,会发现其中有持续的提高和改进。所以,中国历史的各个王朝,大的趋势是,制度越来越完善,国家的稳定性越来越高——就算出了乱子,恢复起来也是越来越快。

 

更重要的是,对社会整体的那些大规律,不经历几次反复,人们是认识不到理解不清的。就以中央-地方关系来说,中国历史经历了这么多的反复试错,虽然没找到彻底解决方案,但我们中国人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因此非常深入。

 

两级制和三级制,各有利弊,且各朝各代一再重复类似的演变规律。有鉴于此,中国的政治家早已意识到,中央和地方的关系,简单偏重哪一方,都是不对的。重要的是,要在其中找到平衡。既不能事事中央一把抓(两级制),也不能中央事事大撒把(三级制)。好的制度,是在这两种状态之间,找到微妙的平衡。

 

相比之下,其他一些国家,由于没经历过这种反复试错,在中央-地方关系上就很傻很天真。

 

这方面的典型例子是苏联。

 

同样是社会主义制度,苏联几乎把所有权力都集中到莫斯科。地方上的自主空间和主动性,很小。这其实是苏联快速崩溃的主要原因——莫斯科一出问题,全国瘫痪;全国瘫痪又让莫斯科更加无法解决问题。这就成了恶性循环,局势迅速恶化到不可收拾。

 

而我们中国,即使在1950年代全面学习苏联“老大哥”时,决策层也充分意识到中央-地方关系保持平衡的重要性。当时,毛泽东明确指出:“我们的国家这样大,人口这样多,情况这样复杂,有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比只有一个积极性好得多。我们不能像苏联那样,把什么都集中到中央,把地方卡得死死的,一点机动权也没有”。

 

所以,同为计划经济,中国比苏联保持了多得多的地方自主性。这也是中国后来改革开放顺利展开的主要原因——地方上有空间有条件率先突破,成功以后再在全国推广。苏联就没有这个条件。

 

周期律或许不可避免,那些左右为难的问题也注定永远不可能彻底解决,但是否经历了这些,区别很大。经历了周期律,感受到很多问题的左右为难,能大大增加人们的智慧和经验,这就不会再被幼稚简单的方案所蒙蔽,而是能够准确地把握住问题的关键。

 

老谋深算、老成持国,就是这么来的。漫长丰富的文明史,价值就在这里。


文中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本文系原创作品,欢迎读者转发朋友圈。其它公众号转载及商业合作请后台联系,谢谢。

人类政治的各种左右为难5:两级还是三级?

人类政治的各种左右为难4:怎么安排皇上的兄弟们?

人类政治的各种左右为难3——找不到可以相信的人

人类政治的各种左右为难2

人类政治的各种左右为难1

元宇宙和家国情怀

印度为什么总是和中国作对?

新一轮的思想解放

你不知道的台湾事

从一件小事看周总理应对危机的能力

原子弹确实有用

中国外交面临的战略大挑战

香港社会制度的落后性(全文)

美国是军事强国吗?(全文)


长按二维码关注“李子旸”

看更多精彩文章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