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心目中的理想社会
戳上方蓝字[李子旸]关注公众号,不错过精彩文章~
1966年5月初,毛主席收到来自解放军总后勤部的一份报告,内容关于进一步搞好部队的农副业生产。本来这不算什么大事,没想到,这个报告触动了主席内心深处的想法。5月7日,主席特意写了一封回信,这就是著名的《五七指示》。
在新中国的政治史上,《五七指示》是最重要的文件之一,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我们先来看看《五七指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人民解放军应该是一个大学校。这个大学校,要学政治,学军事,学文化,又能从事农副业生产,又能办一些中小工厂,生产自己需要的若干产品和与国家等价交换的产品。这个大学校,又能从事群众工作,参加工厂、农村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这样,几百万军队所起的作用就是很大的了。
工人以工为主,也要兼学军事、政治、文化。也要搞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也要批判资产阶级。在有条件的地方,也要从事农副业生产,例如大庆油田那样。
公社农民以农为主(包括林、牧、副、渔),也要兼学军事、政治、文化。在有条件的时候,也要由集体办些小工厂,也要批判资产阶级。
学生也是这样,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即不但学文,也要学工、学农、学军,也要批判资产阶级。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
商业、服务行业、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凡有条件的,也要这样做。
《五七指示》发布以后,全国上下开始走“五七”道路。到处办起五七工厂、五七农场、五七大学、五七中学、五七干校、五七医院等等。《五七指示》事实上成了当时治军、治民、治国的纲领。
这份文件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从中可以看出,毛主席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是什么样子的。毛主席在建国后的种种探索,正是以建立这个理想社会为总目标。
首先要解释的一个问题是,如此重要的一份治国纲领,为什么看上去是这么“不正式”。
我们都知道,主席一贯主张浅显易懂的文风,反对“言必称希腊”。虽然如此,作为一份治国纲领,《五七指示》的文字未免也太“浅显”了,通篇全是短句子和大白话。看上去好像就是随口说说而已。说这一页纸就能写满的内容,是主席心目中的理想社会,这也太简单了吧。
说实话,原来我对此也有些不理解。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确实有一个“规律”——革命导师、领导人的著作越来越不“学术”,越来越单薄。
马克思恩格斯完全是一副学者范,写了大量的理论著作,其中很多读起来很有难度。的确是理论上的“硬书”。
到了列宁呢,虽然列宁全集也有好几十卷,但其中以短篇文章为多,而且文章的实用性很强,是为了解决当时的具体问题。理论性相比马恩,就要单薄一些了。
毛主席的著作,毛选只有五本,加上后来出的文集,也没有列宁全集那么多。而且,主席在建国前,还写了《矛盾论》《实践论》等理论性很强的著作,建国后的著作,也是短篇文章为主,不再写长篇大论的理论著作。
“邓选”则只有三册,不但总篇幅不大,而且全都是短篇文章。
怎么回事?为什么革命领导人越来越不爱写理论大部头了?
后来,偶然看到钱穆先生一番话,这才茅塞顿开恍然大悟。
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钱穆先生写了一段话:
中国读书人多半做了官,他们对政治上的理论和思想,早可在实际政治中表现;用不着凭空著书,脱离现实,来完成他书本上的一套空理论。中国人的政治理论,早和现实政治融化合一了。
钱穆先生这段话,是为了解释为什么中国古代很少见专门研究政治理论的书。这一番道理,同样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革命导师们的著作越来越单薄、理论性越来越不强。
马克思恩格斯虽然也从事革命斗争工作,但他们毕竟没有掌握政权,都是“在野人士”。他们没有机会在现实政治中运用自己的理论。他们要做的,是向其他人“推销”“宣扬”自己的理论,所以当然要写成大部头的理论书,否则,怎么战胜其他理论呢?
列宁已经掌握了政权,所以虽然他也勤于笔耕,但主要是为了解决现实中的政治问题。而且,在苏维埃成立初期那几年,列宁非常忙碌,很难有大块时间用来思考和写作抽象的理论问题——一大堆不抽象很具体的问题摆在面前急等解决方案呐。
毛主席的《矛盾论》《实践论》《论持久战》等理论著作,都是在建国前写的。这并非偶然。建国后,作为领导人,主席也很难像建国前“在野”时那样有大量时间思考理论问题。更重要的是,正如钱穆先生所说,如果有机会直接在治理国家中应用自己的政治理论和观念,那又何必写抽象理论呢。
所以,建国后,主席的著作,都是拿来就可以用的行动指南。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新中国才是毛主席最重要的“作品”,其中包含了主席的政治观念和理论,并且,理论和应用已经融为一体。
可见,革命导师和领导人的著作,理论性越来越“单薄”,其实并非缺点,而是事出有因——他们真正的作品在现实中,在国家政权的发展和建设中。
接下来我们回到《五七指示》,看看毛主席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是什么。
毛主席爱读古书是出了名的,对中国历史上很多重要人物,老人家都有独到的见解。其中有一个人,特别引起了主席的注意,那就是汉末的张鲁。
《三国志》中有《张鲁传》。毛主席读到《张鲁传》时,写了长篇笔记——有一千多字,对张鲁可说“心有戚戚焉”。张鲁是汉末三国时期汉中地区的一个割据势力。和其他割据势力不同的是,张鲁在汉中建了一个政教合一的政权,传播五斗米教,有类似简化行政机构、免费医疗、免费吃饭等举措,很有特色。以至于主席写到:人民公社运动,是有我国的历史来源的。老人家认为五斗米教的政权和人民公社有相似之处,怪不得对张鲁特别留意。
再联系到毛主席对建立人民公社的执着和高度热情,不难想到,毛主席心目的理想社会大致是:人人平等,不但平等,甚至相似,至少是区别不大。公社的自治程度很高,经济上自给自足,甚至能做到废除商品交易和货币。总之,是个结构简单、民风淳朴的小型社会。
所以,在《五七指示》中,主席提出“学军”“学工”“学农”等主张,也就是要求人们不要被职业限制住,而要去学习、了解其他不同的职业,做到一专多能。士兵除了能打仗,也能做工人和农民。工人除了能在工厂中生产,也会种田和打枪。农民除了会种田,也能做工和当兵。尤其干部和知识分子,要到五七干校中去学习、锻炼,不但有文化有知识,还要有动手能力,有劳动能力,不要成了书呆子。
看起来,这些主张没什么可行性。用专业术语来说就是,直接违反了社会分工原则。在现代社会,人们要做的是精通本职工作,最好能达到超出常人的专业水准,那才能用来谋生赚钱。哪能要求人们面面俱到什么都会呢?那不成了万金油、二把刀了么?
现实中,对“五七道路”很有怨言的,也大有人在。一些经历了那个时代的人抱怨说,政府一声令下,他们就被迫下乡进厂干粗活,受了不少罪,耽误了不少时间。这种事情,今后可万万不能再做了。教训太深刻了!
当然,应该承认,无论是张鲁的五斗米教,还是自给自足的“公社”,都很难在现代社会中直接实现,但也要看到,主席的《五七指示》,似浅实深,其中包含着很深刻的道理。主席敏锐地抓住了现代社会的一个主要矛盾。
这个主要矛盾就是:现代社会越来越细密的分工,让人们的技能越来越单一,视野越来越狭窄。这直接造成了人与人之间非常缺乏互相理解。但同时,现代社会又越来越依赖人与人的密切协作。密切协作和互不了解之间,存在着巨大深刻的不协调和不适宜。
举个简单的例子,现在人们外卖叫餐越来越多。关于消费者和快递员之间的矛盾冲突,时有报道。产生矛盾冲突的原因很多,其中一条最主要的,就是消费者对快递员的工作缺乏了解。
缺乏了解,当然也就缺乏同情,认为订餐按时送到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而不知道快递员可能会遇到什么意外和麻烦。于是,稍有耽误就大为不满,抱怨不休,甚至引发矛盾冲突。可以想象,如果设法让消费者去体验几天快递员的工作——“学快递”,消费者和快递员之间的互相理解和体谅就会多得多。他们彼此之间的关系会协调得多。
实际上,设法克服分工带来的技能单一视野狭窄,很多大企业对此都很注意。企业中的骨干或者重点培养对象,往往要“轮岗”,也就是派到不同岗位中去工作,最好能把企业产业链的各个部分都经历一遍,这样,才能对企业有深刻全面的理解,今后走上管理领导岗位,能力会强得多。
现在,我国选拔干部,也强调要有丰富的基层实践经历。只有在社会多个层面、多个位置都锻炼过,才有资格被提拔到领导岗位。那种大学毕业直接进入机关,一直在办公室里工作,缺乏实际历练的人,很难被提拔。
毛主席那时,面临的一大历史任务就是要消除三大差别——城乡、工农、脑体这三大差别。为此,除了经济建设要上去以外,人们之间互相理解的程度也要加深。“学军”“学工”“学农”的用意正在于此。
因此,虽然《五七指示》到今天已经很难直接运用,但其中包含的精神内核,应该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分工细密社会中人们之间的“互不了解”“缺乏同情”,是个大问题。这种互不了解,会直接妨碍甚至破坏人们的密切协作。
我们看到,现在世界上很多国家,包括一些发达国家,他们国民之间都存在着严重的隔阂乃至分裂。实际上,一个国家,首先就应该成为一个密切协作的经济体,这是国家得以存续和保持统一的重要基础。但在很多国家,人们因为地域、职业、民族种族、经济水平不同,彼此之间有深深的鸿沟。这种国家,不但很难成为密切协作的经济体,国民对国家共同体的认同,也很有问题。
从个人的角度来说,对社会中的其他人、其他部分,有深入全面的了解,也很重要。这不但能让你对社会的了解更准确,也更有可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以及合适的合作伙伴。相反,一味任由分工把自己的视野和技能锁住,其实很不明智。人毕竟不是固定的工具。
《五七指示》对我们今天的启示,并不止于此,还有更深的含义。这个下篇文章接着说吧。
(未完待续)
文中图片均来自互联网。
本文系原创作品,欢迎读者转发朋友圈。
其它公众号转载及商业合作请后台联系,谢谢。
长按二维码关注“李子旸”
看更多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