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人的青春和热血
戳上方蓝字[李子旸]关注公众号,不错过精彩文章~
1962年初,七千人大会和随后的西楼会议,结束了“大跃进”以来群众运动式的搞建设。苏式计划经济卷土重来。这时,也该制定第三个五年计划了。
第一个五年计划很成功。第二个五年计划则不太成功。虽然如此,经过两个五年计划,中国初步建立起了工业体系。优先发展重工业,没那么迫切了,加之困难时期人民吃了不少苦,制定第三个五年计划时,就考虑在农业和轻工业上多补补课,尽量多生产人民急需的食品和日常生活用品。于是,第三个五年计划安排了很多吃穿用方面的项目。因此,这个五年计划又被称为“吃穿用计划”。
如果第三个五年计划,也就是“吃穿用计划”顺利实施下去,会有两个结果:
第一,中国经济会有不错的恢复和发展。事实上,到1965年,中国经济已经超过了大跃进之前的最高水平。
第二,苏式计划经济会在中国稳定下来。1956年以来的核心性的路线斗争——毛的群众路线和苏式计划经济路线之争,苏式计划经济很可能将彻底胜出。
不过,历史没有允许这种局面出现。计划赶不上变化。这时,国际局势大变,中国也就跟着有了大变化。
1964年8月6日,美国在越南制造“北部湾事件”,并以此为借口,开始大规模轰炸越南北方,越南战争全面升级。第二天,毛主席批示说:“要打仗了,我的行动得重新考虑”。
毛主席这样说,并不仅仅因为美国扩大越战、威胁中国南部边境安全这一件事。事实上,当时,新中国周边的安全形势全面恶化。
中苏关系已经彻底撕破脸。北部和西部方向,苏联在中苏边境陈兵百万,战略导弹直指我国,武装冲突甚至大规模战争一触即发。事实上,几年后的1969年,就爆发了中苏珍宝岛冲突。在东南沿海,美国控制台湾海峡,蒋介石多次袭扰沿海地区,声称要趁着大陆经济困难的情况“反攻大陆”。西南方向,1962年中国刚刚和印度打了一仗,双方战争状态还未解除。
这种四面受敌的危险局面,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没有过的。
还有一个重大因素。1964年4月,总参谋部向中央提交了一份报告。报告认为,我国在防备敌人突然袭击方面“问题是很多的,有些情况还相当严重”。这些问题包括:工业过于集中,且多在易受空袭的沿海;交通枢纽也多在大城市附近,很难应付大规模空袭;几百个水库同样缺乏备战措施,一旦被炸,北京天津都可能被淹……
一言以蔽之,进入1960年代前期,新中国周边,战争阴云密布,随时有打大仗的可能。
鉴于局势的变化,毛主席做出重大战略决定:全力推进三线建设。第三个五年计划,从原定的“吃穿用计划”转变为战备计划。
所谓“三线”,包括两个含义:“大三线”和“小三线”。沿海地区为一线,中部地区为二线,再向西向北就是大三线,主要包括四川、贵州、陕西、甘肃等省。小三线则是指各省内部的山区等适宜战备建设的地方。
三线建设就是在这些三线省区,围绕战备需要,建设一批大型工业项目。一线已有的重要军工企业,在三线都要有“备份”。同时,各省在自己的“小三线”地区也建设相应的军工项目。
大三线建设的目标是形成战略大后方,以及战时的军工生产能力。小三线建设,目的则是各省都有相对独立的战备体系,打起大仗来,各省能各自为战、独当一面。
例如,山东属于沿海省份,应该算一线。但在山东省内部的“小三线”——蒙阴县岱崮镇建了一家代号为9381的兵工厂,主要生产12.7毫米和14.5毫米口径的高射机枪子弹。
9381工厂原来的厂房,现在该厂已搬迁
要指出的是,三线建设是逆经济规律而行的。大小三线地区,往往交通不变,地形崎岖,远离市场,不具备发展工业的基础条件。在自发的市场条件下,是不会有人在这些地方投资建厂的,因为很难有经济效益。
开始三线建设以后,基于战备考虑,恰恰要在这些不适合建设工业的地区建工厂,而且,为了防备空袭,要求选址“靠山、分散、隐蔽、进洞”,工厂往往刻意建在交通不便的深山密林。这就更加违反工业发展的规律。
攀枝花钢铁厂是三线建设的核心项目之一。攀枝花地区有煤铁资源,但地形条件实在太差。找块平地都费劲。最终建成的钢铁厂,是在一块面积只有2.5平方公里,坡度10%-20%的山坡上。成昆铁路,一千多公里长,七成路段地势险恶,号称“地质博物馆”。全线三分之一的车站,居然找不到建站的平地,只能建在桥梁上和隧道里。
因此,三线建设提出时,决策层是有分歧的。有人认为,不会打大仗,没必要为了备战如此大动干戈,改变原定的“吃穿用计划”。对此,毛主席的意见是:“他们的看法也是有些道理的,我们本来就是做两手准备的”“后方建设起来,敌人如果不来,也没有什么浪费”。
三线建设差不多贯穿了第三和第四这两个五年计划,到1970年代前期,随着中美关系的全面缓和,中国的安全形势大大好转。三线建设不再增加新项目。到1980年,三线建设基本结束。
到今天,我们应该如何评价三线建设呢?
毕竟,预期中的大仗并没有打起来,而三线建设耗费了巨额资金。第四个五年计划期间,三线建设的投资占全国计划的一半以上。并且,三线建设改变了无数人的生活。很多原来生活在沿海大城市的人,随着三线建设,来到偏僻的深山老林,无论是生活水平,还是个人发展,都承受了巨大牺牲,为国家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他们中的大部分,后来都没有返回沿海大城市,奉献了青春,又奉献了子孙。
这其中,不知道有多少悲观离合、爱恨情仇。这里就说一个我知道的例子。
一个天津小姑娘,中专毕业,分配到北京某国营大厂。进厂后,和厂里某男青年工人刚刚开始谈恋爱,并未确立恋爱关系。赶上三线建设,那位男青工被分配到贵州凯里建设分厂。组织上认为他俩是未婚夫妻,也就顺手把小姑娘列入赴凯里的名单。
小姑娘哭了好几天,“这也没正式谈恋爱啊,干嘛把我也算进去啊”。小姑娘一辈子的命运就此改变。一个原本在北京定居的天津人,从此就生活在几千公里以外的大山深处。而且,到了凯里以后,二人虽然结婚,但婚姻并不幸福,后来也是以离婚告终。
改革开放以后,人事管理松动,但已经成为老太太的她,也不可能返回北京或者天津了。后来,辗转搬到中部某省份定居。好在随着经济发展,现在生活还不错,但一谈起自己这一生,还是叹息连连。
无数人的青春和热血,国家的巨大投资,加之建设仓促,计划不周,各种急乱散,三线建设的经济效益很差,近距离去看,不少项目简直就是巨大的浪费。
这一切都值得么?
实际上,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有的经济学家对三线建设批评很多,认为是错误的决策,甚至批评为瞎指挥胡折腾。
应该说,这些批评者当得起“目光如豆”四个字。
首先,作为一项战备计划,就算没打仗,其实也作用巨大。
经过三线建设,到1970年代初期,中国已经具备了“打不烂、打不垮”的军工生产能力。确定三线项目的地址时,每个项目都要在地图上拉线计算,确保项目和沿海的距离,超过美国轰炸机的作战半径。加之“靠山、分散、隐蔽、进洞”,如果当时爆发大战,任何国家、任何武器都无法全面摧毁中国的军工生产能力和抵抗能力。
中国大搞三线建设,敌对国家当然看得一清二楚。说不定就是因此,敌对国家才放弃了攻击中国的企图。战备建设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打消敌方发动战争的想法。大战没有爆发,恰恰说明三线建设完成了任务和使命,达到了战略目的。
其次,当初毛主席做出三线建设的决策,主要考虑之一就是“做两手准备”。所谓两手准备,就是战备和建设。把集中在沿海地区的工厂,分散到内陆地区,这不仅有利于备战,也有利于优化中国的工业布局,实现全面均衡的发展。
如果仅仅考虑经济效益,确实没必要在那些先天不足的地方发展工业。中国沿海地区的面积足够大,再怎么发展工业,土地也够用了。可是,从国家整体角度看,就不然了。工业过分集中到某地,是不合理的。在政治上,这是重大缺陷。
国家应该追求整体的均衡发展,各地之间的差异,不能太大。更不能眼中只有沿海大城市,而无视广大内陆地区。实际上,三线建设是继抗战以后的又一次中国工业布局的大调整大优化,而且,三线建设的规模力度,比抗日战争时的被动内迁,大得多。
经过三线建设,中国东西部经济不均衡的情况被明显改善,并且,为后来进一步的改善奠定了坚实基础。
有人可能会说,很多三线建设的工厂,后来都被废弃了,人也都迁出来了。当初的投资建设,就是白白浪费了。
这种说法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确实,很多建在深山老林里的三线项目,由于交通条件实在太差,改革开放以后,先后都迁出来了。但是,虽然是迁出来了,这些工厂和人员并没有返回到沿海地区,而是迁入了附近的城市,包括西安、成都、重庆、绵阳、德阳等等。这些城市,以往的工业基础很差,甚至全无。正是因为三线建设,他们现在成了中国重要的工业中心。中国西部的工业能力,因为三线建设,有了本质上的提高。
成都、西安的航空工业,德阳的重型机械,绵阳的能源、电子,陕西、湖北的汽车制造,西昌的卫星发射,兰州的化工和有色金属,重庆的常规武器制造等等,都是三线建设工业产能扩散的结果。这些地区,直到今天都深深受益于此。可以说,是三线建设让他们有机会搭上工业化这趟快车。
说句半开玩笑的话,文革中重庆红卫兵武斗,动用了大炮坦克机关枪等武器。这很可怕,但换个角度看,红卫兵能有这么多武器,是因为重庆有自己强大的军工生产能力。要知道,在北洋时期,作为正规军的湘军都没有多少枪炮——当时四川全省几乎没有军工生产能力,轻重武器完全依赖进口。
一个工厂,带动周边一大片地区的发展。这种情况,从三线建设当年就广泛出现。到今天,充分利用三线建设奠定的工业基础,是西部、中部很多省区加快发展的诀窍之一。
1991年,江泽民总书记到四川视察,亲眼目睹了攀枝花钢铁等众多三线建设项目以后,特别指出:毛主席做出的三线建设战略决策完全正确,很有战略眼光。
在战备和工业布局优化这两个方面以外,三线建设对新中国的经济发展,还有一个特殊的意义和作用。
三线建设由于其特殊性和紧迫性,不可能按照苏式计划经济那样按部就班地计划、部署,而是主要依靠行政指令甚至军事指挥的方式展开。这样一来,无形中就再一次打破了苏式计划经济那种刻板、等级森严的经济管理方式。从很大意义上来说,三线建设是另一种形式的群众大动员。
加之三线建设主要分布在西部、北部等偏远地区,远离当时的大城市;各省内部的“小三线”项目,也都远离大城市和行政中心,客观效果等于把企业下放到地方,这也就削弱了苏式计划经济的中央集权程度。
也就是说,在群众路线-苏式计划经济的路线斗争中,经过大跃进和随后的经济困恼,本来苏式计划经济很有机会彻底胜出,但三线建设打断了这个势头,把中国的苏式计划经济体制又一次搅和得乱七八糟。苏式计划派在大跃进后暂时占据的主动和上风,就此荡然无存。
接下来,就进入了这场路线斗争的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回合。关于这个,下篇文章接着讲吧。
长按二维码关注“李子旸”
看更多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