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鹿贝 | “说你傻,你会开心吗?”
大
家好,今天的主角是马鹿贝(バカガイ,bakagai)。日语中也叫青柳(アオヤギ,aoyagi),中文称中国蛤蜊、中华马珂蛤、大黄蚬、青柳蛤。
via:ukuoka-ch.com
马鹿贝身长8厘米左右,贝壳为米黄色,带有褐色纹理。从贝壳形状和颜色来看,马鹿贝和文蛤很相似,但马鹿贝贝壳很薄,文蛤贝壳厚实(贝壳薄有什么好处,我们下文即将揭晓~)。
via:maruk-skn.jugem.jp
从马鹿贝的科学分类法名称Mactra chinensis我们其实可以看出它的模式产地是我国(自豪脸)。所以,当人们优雅地说“请来一贯青柳握寿司”,或是豪放地说“哥们儿,来打儿丹东黄蚬子”的时候,他们说的都是同一个对象。
via:cuisinearticle.com
名字没起好的田径运动员
从标题来看,马鹿贝的心情好像不太好,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事情是这样的。日文里“馬鹿”(バカ)一词有“傻瓜”的意思,比如我们很熟悉的抗日神剧常见台词“八嘎呀路”就是这么来的呀。
所以,马鹿贝这个名字就像赵笨笨、李傻蛋一样给名字的主人带来无限的心灵创伤。那为什么霓虹国人给它起了这个名字呢?一种说法是,马鹿贝斧足经常伸到贝壳外,像伸着舌头的傻瓜一样;另一种说法是,过去可以从千叶县捕获大量这种贝,像傻瓜一样容易。还有N多种其他说法就不详述了,因为马鹿贝已然哭晕在厕所里。
爱吐“舌头”的马鹿贝。via:ukuoka-ch.com
你可能觉得马鹿贝这样每天露着斧足、顶着弱不禁风的薄贝壳招摇过市,根本抵不过扁玉螺等天敌的追杀。可是,马鹿贝其实并不傻,它的生存技能本来就不是躲进贝壳里死守到底,而是瞬!间!移!动!。
擅长瞬间移动的悟空~
马鹿贝的斧足很有力,它移动的速度比体型相仿的文蛤、浅蜊都快,而且情急之下还可以一跃而起,掀翻天敌,迅速逃逸。一般马鹿贝的壳长8厘米,但最长跳跃距离可达18厘米,这么矫健的身手简直可以冲击奥运会奖牌。而马鹿贝之所以可以如此灵巧,与薄贝壳带来的体重优势密不可分。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k0525isjaja&width=500&height=375&auto=0
青柳的青柳已成传说
相比“马鹿贝”这个名字,“青柳”显然小清新多了,那么这个名字又从何而来呢?原来,在江户时代,连江户(东京)的寿司料理人们也觉得“马鹿贝”这个名字实在太傻了,完全让人没有食欲嘛。当时江户前寿司所用马鹿贝很多都来自上总国市原郡青柳(今千叶县市原市青柳地区)这个贝类集散地,“青柳”在日语中也有绿柳之意,所以以青柳代称马鹿贝,有没有觉得逼格立刻连升三级?
via:sushi2.zukan-bouz.com
现在,马鹿贝作为寿司食材时依然称为“青柳”,一般指去壳状态的贝。而“马鹿贝”这个说法一般指带壳状态的贝。
via:health-good.jp
可是,现在青柳地区并不出产马鹿贝,千叶县富津市成了马鹿贝名产地。在日本,马鹿贝主要分布在北海道、东京湾、三河湾、濑户内海等地。北海道产马鹿贝体型大而颜色浅,东京湾产马鹿贝体型小而颜色深,差异还是相当明显哒。食用时令主要是春季,但北海道产马鹿贝全年都可出货。
北海道产【左】和东京湾产【右】马鹿贝。via:zukan-bouz.com
足与贝柱的双重美味
我们之前介绍过很多种双壳贝,不过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它们要么以斧足肥大、贝柱平凡,以食用斧足为主,如赤贝、北寄贝;要么贝柱肥大,斧足小到可以忽略不计,以食用贝柱为主,如帆立贝、平贝。
部分贝类合影:左上起顺时针方向,法螺、马鹿贝舌切、北寄贝、赤贝外套膜黄瓜卷、马鹿贝小柱、平贝、海松贝、赤贝。via:lifemagazine.yahoo.co.jp
而马鹿贝的斧足与贝柱都是备受青睐的美味,是江户前寿司和天妇罗的重要食材。斧足作为食材时被称为“舌切”;贝柱被称为“小柱”。马鹿贝有大小两块小柱,如果细分的话,大的称为“大星”,小的称为“小星”,以大星为佳。
马鹿贝舌切和小柱串。via:hitosara.com
可是如果你去日本的海鲜市场逛逛的话,很少有机会看到活马鹿贝,更别说身手矫健、可以翻滚鱼跃的活马鹿贝了。一方面,马鹿贝的贝壳很薄,运输中易碎。另一方面,马鹿贝对水中含氧量要求很高,打捞之后如果放在普通清水中很容易缺氧而死。因为死的快,想放在水中让它把泥沙吐净也变得很难。
via:yokohama-maruuo.co.jp
所以,以前大多数马鹿贝会在产地直接做去壳加工处理,去掉沙子比较多的内脏部分,将斧足和贝柱分别在市场售卖。如果是自己处理活马鹿贝的话,一般会汆烫后反复揉洗N次来去除泥沙,稍微优化一点的版本是先将马鹿贝的外套膜掀起,让泥沙暴露出来,再汆烫冲洗。
via:harady.com
现在技术进步了,有了氧气泵这种存在,就可以给打捞后的马鹿贝吸吸氧,让马鹿贝将泥沙吐干净(再死),食用整只无沙的生马鹿贝变为可能。
不能好好呼吸真是痛苦啊……
池波正太郎同款料理,你值得拥有
马鹿贝在东京食用历史悠久。江户时代时,东京附近盛产马鹿贝,物美价廉,料理人便马鹿贝做成各种料理。《守贞漫稿》曾记载当时荞麦面屋制作的一种霰荞麦(あられ そば)。
霰荞麦。via:総本家更科堀井本店
霰荞麦做法并不复杂,只是在热荞麦面上放海苔片、小柱而已,但洁白的小柱如寒空落霰(xiàn,白色小冰粒),故名霰荞麦(江户人,有文化,真可怕……),在下雪的季节食用特别有意境。现在有些荞麦面店依然提供这款名字比卖相好一百倍的料理。
寒空落霰大概是这样的意境……
马鹿贝是寿司和天妇罗的重要食材。做寿司食材时一般先汆烫一下味道更佳。舌切、小柱都可以做寿司食材,小柱常以军舰卷的形式出现。舌切质感脆滑、味道甘甜,小柱质感松柔、味道甘中带涩,一起食用体验味道和质感的差异也很有趣。
舌切寿司。via:newsplusnow.net
小柱军舰卷。via:sushi2.zukan-bouz.com
生食的做法除了寿司以外还包括马鹿贝刺身、醋拌马鹿贝等,同样是先汆烫一下为宜。
小柱刺身。via:zukan-bouz.com
小柱也是江户前天妇罗不可或缺的食材。小柱体型较小,会多个一起做成炸什锦(かき揚げ)。日本人认为小柱与鸭儿芹(三つ葉)的风味很搭配,鸭儿芹的植物幽香刚好衬托小柱的鲜美,所以经常把它们放在一起炸,有时也会加虾肉一起炸。在东京,提到炸什锦一般就是指炸芝海老、小柱和鸭儿芹的黄金组合。
近藤的小柱鸭儿芹天妇罗。via:nobilis.jp
日本作家池波正太郎是不折不扣的小柱爱好者,他很喜欢近藤文夫做的小柱天妇罗,也在作品中不失时机地安利小柱料理,比如《鬼平犯科账》中提到了小柱天妇罗荞麦面,《杀手藤枝梅安》中提到了用小柱做的贝柱饭等。
《鬼平犯科账》剧照,吃的好像很暖和嘛。via:fujitv.co.jp
还记得在聊沙丁鱼的时候我们提到了千叶县的乡土料理味噌生鱼碎(なめろう)和山家烧(さんが焼き)吗?其实,千叶县人也会如法炮制马鹿贝。马鹿贝加味噌、生姜、大葱、紫苏切碎拌匀,就是味噌马鹿贝碎了。将味噌马鹿贝碎烤烤,就是马鹿贝山家烧了,用来下酒是极好哒。
马鹿贝味噌生鱼碎。via:imgrum by muuuuuuuuutoic
此外,佃煮、烤制、锅物、味噌汤、炊饭也是马鹿贝的常见做法。
马鹿贝饭。via:hiyama.pref.hokkaido.lg.jp
马鹿贝也可以做成干物,其中斧足尖端串在绳子挂着晾晒,最后晒成瘦成一道闪电一样的干物称为姬贝,以爱媛县出产的比较有名。
姬贝。via:zukan-bouz.com
碗丸同学一只想给马鹿贝做心理咨询的食物爱好者
按住下面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就可以第一时间看到我们其他不一定好看的文章微信号:日料栈
我栈其他文章
鱿鱼 | 那些好吃到让你想撕护照的鱿鱼们,终于可以一次认清了
几乎完整的文章列表请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