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癸酉本红楼梦抄本假上叠假的简单真相

赵华 至简之道001 2022-11-03



【文目】

一、假上叠假“癸酉本”承接伪脂本

二、“癸酉本”造假出笼的简单真相


早就知道所谓“癸酉本石头记”后28回是当代人伪造的假货,根本不值得一“揭”。但最近又有人在B站上“解读癸酉本”,恶炒连连,还开发出大批“癸粉”拥趸,到各微信群里“安利”(推荐),说什么红楼梦与清代江宁织造曹家无关,是明末遗民“吴梅村”之作云云,聒噪不已,令人不耐。那我这个红楼梦版本学“老司机”就费点工夫简单揭一下,一锤子砸碎这个漏洞百出、经不起一踹的“小儿科”文物骗局吧。


一、假上叠假“癸酉本”承接伪脂本


现在的“人文社”红楼梦通行本,是冯其庸等“伪红学”骗子瞎拼合出来的“前80回脂批本+后40回程甲本”之120回杂凑本。所谓的木活字摆印“程甲本”,是清末民初的古籍造假奸商陶洙勾结北大教授兼刻书商董康,于耶元1920年前后在董康北京寓所之“文楷斋刻书处”偷偷炮制出来的假古董,但文字改动不多,大体上保留了清代通行“坊刻红楼梦”真本的原貌。而所谓的前80回“脂批本”则极劣,大量妄改了红楼梦精妙原文,是陶洙1927年才特为红学骗子胡适“定向定制”的烂货,与“坊刻红楼梦真本”前“80卷”(是“卷”,不是“回”)的精妙原文完全不在一个“维度”上。就这么个“人文社”长期海量发行的杂凑烂货,却霸道通行至今40年,继续误导和欺骗着亿万读者,实乃世界文学顶峰红楼梦之殇和读者之噩梦。难怪有人问:红楼梦不就是一堆吃喝拉撒睡吗?它到底好在哪里?



广州人文学者陈林先生早已严密考证清楚,所有“脂批本”都是古籍造假奸商陶洙炮制的假货。其最早“原型”,是1910年上海有正书局出版奸商狄葆贤,与陶洙合伙炮制的前80回“国初抄本原本红楼梦”,即所谓的“戚蓼生序本”石头记。当时陶洙还没捏造出“脂砚斋”、“畸笏叟”、“松斋”等“脂批家”。书中的“脂批”原型,大多是陶洙剽窃自“张新之评本”红楼梦的批语,并掺杂了部分狄葆贤特聘的“著名小说家”批语。


耶元1921年,红学“考证派”洋奴骗子胡适,在上海亚东图书馆出版的首部标点本“王希廉评本”红楼梦上发表《红楼梦考证》一文,“一举击败”北大校长蔡元培等人的旧红学“索隐派”(不排除是蔡元培为打造自己“开明校长”人设与胡适合演的学术双簧),瞬间打造出假冒美国博士胡适的“名教授”人设,草创了胡适派“新红学”。其“惊人成果”,一是大胆断言陶洙勾结董康刻书处为马幼渔、胡适等北大教授“定向定制”,而在红楼梦流传史上从未现过身的木活字程甲本和程乙本,乃是“最早”的红楼梦“印本”,二是“大胆考证”出红楼梦作者乃满清康熙朝江宁织造官曹寅之“孙”曹雪芹


于是,好戏来了。



1927年5月中旬,蒋介石对数十万共产党员和左派国民党员发动的“四一二政变”大屠杀刚过去一个月,胡适与北大同事董康访日回沪,躲避“国民军北伐”战乱。5月22日,在沪的董康古籍造假同伙陶洙就化名“胡星垣”(假冒胡适的本家),掐着点儿致信下榻于上海静安寺路沧州饭店的胡适说:


“兹启者:敝处有旧藏原抄脂砚斋批红楼,惟祇存十六回,计四大本。因闻先生最喜红楼,为此函询,如合尊意,祈示知,当将原书送阅。手此,即请适之先生道安。”


记住:1927年5月22日,“脂砚斋”才突然“问世”。



陶洙为何吃死了胡适定会“重价”购买他亲手炮制的“脂批甲戌本”石头记假古董?因为自1921年以后,由于缺乏假古籍“程排本”之类文献资料,胡适无米下锅,再也没发表过红学考证文章。而陶洙仔细研究《红楼梦考证》之后,深知胡适的红楼梦作者是“曹雪芹”纯属“大胆的假设”,毫无文献证据,无从着手“小心的求证”。而陶洙用“乾隆年间旧纸”精心抄录的这个脂批本中,已新编入“雪芹撰此书”、“缺中秋诗,俟雪芹”等可以砸实红楼梦作者为“曹雪芹”的“脂批”,甚至还新编了乾隆朝“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之曹雪芹卒日,可谓“劲料”多多,足可令学术造假惯犯胡适眼花缭乱。


结果胡适果然“上钩”,花30块大洋“重价”买下陶洙的“四大本”脂批甲戌本,且大喜过望,据之发表红楼梦新考证,吹嘘这个脂批甲戌本石头记评本,是红楼梦“最早”的写本、“海内孤本”和“未完成本”,不仅证实了其红楼梦作者乃曹雪芹之“大胆的假设”,还额外得知曹雪芹死于乾隆27年壬午(耶元1763年)之“壬午除夕”。自此,红楼梦的“最早写本”和“最早印本”,都恰巧被胡适一人独自发现红楼梦版本和作者两大“考证”大功告成,胡适作为肆虐至今的“新红学”祖师爷地位,也就“牢不可破”了。


然而,假货终究难免破绽。



破绽一,甲戌本第一回第一叶右下角靠装订线一侧被撕去的一角,应是“藏书印”位置。古籍真品藏书印,是获得高价之“保真”要件,卖书人保护它还来不及,岂肯撕去?肯定是陶洙伪造的藏书印太假,压根就经不起考证,撕去藏书印者非陶洙即胡适,以免露出过于明显的造假马脚。且胡适从未设法向卖家追问这个“乾隆脂批抄本”石头记的递藏经过,仅以“没有记住卖家姓名和住址”的虚假借口一笔带过,以掩人耳目。而1948年底中国人民解放军即将和平解放北平前,胡适仅随身携带其父文稿和“脂批甲戌本”仓皇出逃,其他所有个人文件均弃置于北平寓所,其中就有陶洙那封写明了姓名和上海住址的1927年售书询问信!因为胡适深谙骗术,知道无论编造怎样的“甲戌本”递藏故事,都经不起别人对卖书人“胡星垣”即古书贩子陶洙的“考证”!



破绽二,脂批所谓“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陈林先生查找资料得知,乾隆二十七年之“壬午年”,结束于农历十二月二十一日(耶历1763年2月3日)。自十二月二十二日(1763年2月4日)立春起就已进入“癸未”干支年了。所以十二月二十一日结束的“壬午年”,根本就没有“除夕”这一天。乾隆二十七年“帝号年”的农历十二月三十日除夕(1763年2月12日),已是癸未“干支年”,哪来的干支年“壬午除夕”一说?古籍造假老手陶洙出此明显破绽,不会是不懂古代干支历法:要么是1927年在沪伪造“甲戌本脂批”时,他手头正好没有古籍造假必备的清代或民国《万年历》。要么是他一时疏忽或偷懒,没去查阅手头的万年历。比如光绪年间刻印、民国十年(1921)重刊的慈善会《御定万年书》,即可轻松查到乾隆朝每一年的立春日是否在“帝号年”除夕之前,是否会犯乾隆壬午“干支年”没有“除夕”之错。



仅此两大破绽,所有“脂批本”之祖“甲戌本”的假货真面目立刻暴露无遗。而所谓的“癸酉本”石头记,承接的正是陶洙伪造的80回“脂批本”石头记,可谓假上叠假!



二、“癸酉本”造假出笼的简单真相


所谓“吴氏梅村旧作”108回《癸酉本石头记》,带有“乾隆朝”脂批,批语又写明“全书誊清”于“癸酉腊月”。而“乾隆癸酉”为耶元1753年,恰好早于乾隆甲戌(1754)一年。这是想压伪红学头号“珍本”脂批“甲戌本”一头,试图成为“最早”带“脂批”的红楼梦抄本?很多“癸酉本”粉丝说,该本是迄今为止把金陵十二钗判词和“脂批”对得最严丝合缝、最完整的一个版本。而该本与甲戌本等“脂本”最大的不同,是明确说红楼梦乃明末清初的“吴梅村”所作。


“癸酉本”第一回批语说:


“此书本系吴氏梅村旧作,共百零八回,名曰风月宝鉴,每回仅三四页也,故事倒也完备,只是未加润饰稍嫌枯索,吴氏临终托诸友保存,闲置几十载,有先人几番增删皆不如意,也非一时,吾受命增删此书,莫使吴本空置,后回虽有流寇字眼,内容皆系汉唐黄巾赤眉史事,因不干涉朝政故抄录修之,另改名石头记。”


第108回回末批又说:


“是书至此暂告一段落,癸酉腊月全书誊清。梅村夙愿得偿,吾所受之托亦完。若有不妥,俟再增删之。虽不甚好,亦是尽心,故无憾矣。”



但“癸酉本”持有者“何莉莉”(安徽抠脚大汉赵文夕化名)早已公开承认,“吴氏石头记增删试评本”是虚构的书名。当时吴雪松、刘俊俊等人说“吴梅村作红楼梦”比较靠谱,所以自己伪造了那两条与吴梅村相关的批语。但现在看来“后果非常恶劣,已经无法挽回”。“何莉莉”说,他首次出书使用“吴氏石头记增删试评本”,是鉴于这个名字已经有了一定名声,想多卖点书。而书中序言则明确指出,“原抄本”名为“红楼梦”,并非“吴氏石头记增删试评本”。他还说,“后28回内容太雷人、太血腥了。我不太喜欢这个情节,不能接受,不明白这个本子为什么会火。


尽管“何莉莉”已承认他伪造了“回前回后批”,“癸酉本”粉丝仍一口咬定红楼梦作者是明末遗民“吴梅村”。其“重磅根据”是,红学巨骗胡适花重价“购”自古籍造假奸商陶洙的甲戌本第一回写道:


“空空道人……遂改名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至吴玉峰題曰红楼梦。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甲戌本脂批称:雪芹旧有风月宝鉴之書,乃其弟棠村序也。今棠村已逝,余者新怀旧,故仍因之。)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撰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題曰金陵十二钗。”


瞧瞧——

玉峰

曹棠

这三个名字,各取其“九宫格”对角线上的第一字、第二字和第三字,岂不就是“吴梅村”吗?


可问题是,这是哪里冒出来的野鬼“吴玉峰”?


且不说清代通行坊刻本都没啥“吴玉峰”,连陶洙1910年伪造的“脂本原型”、80回的“戚序本”石头记里都没有“吴玉峰”。该段为:


“空空道人……遂易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


瞧见没?别说“吴玉峰”了,连1910年还没“出世”的批书人“脂砚斋”那条虚构的“其弟棠村”脂批都没有。要是没了“吴”和“村”二字,仅剩那一个“孔梅溪”之“梅”,还能扯上啥“吴梅村”吗?


据说108回“癸酉抄本”共有12册,每册9回。关于该脂批抄本的来历,“何莉莉”说:


“祖父是山西人。这个本子是抗战时祖父在山西某战场上当国军团长军医的时候,祖母是随行护士,一个伤员临终前交给祖母的。应该是个民国时期的过录本,不知是别人凭记忆还原的,还是直接抄的。”


若将刻本红楼梦的24册书合订为12册,每册那么厚,还怎么阅读?


且不说这段“故事”编得多么低劣,我首先就对其108回分为“12册”,“每册9回”感到“拍案惊奇”。哪怕是“民国时期的过录本”,总是“手抄本”吧?古籍造假老手陶洙抛出的“甲戌本”是十六回“四大本”,即每册四回,完全“中规中矩”,像古籍“抄本”那么回事。而“癸酉本”的每册九回是什么鬼?哪个脑残抄手会把线装抄本装订为近两厘米的一厚册,让读者不便阅读,且易于因使劲掰开书页以看清其内侧文字而损坏线装本的装订线?无此惯例吧?


还有,就算抄手脑残,把九回书装订为一厚册,108回12册,少说也有20厘米厚,就是四块板砖的厚度,可分装四函,每函三册。如此大的体量,那个脑残国军伤员是有个勤务兵替他拎着书箱到处跟日本鬼子打仗吗?


吹得好像真有什么“癸酉本”乾隆抄本似的


还有,所谓红楼梦原本只有108回,是伪红学骗子周汝昌等人根据“脂批”提示之“探佚学”探出来的。按“癸酉本”九回一册的装订体例,九九八十一,九厚册是81回,“流传”下来的各种脂批“乾隆抄本”就都该是81回,而不会都是“前80回”了。哪个抄本藏家会特地把其第九册的第81回扯掉,使第九册剩下八回,再加上前八册的八九七十二回,来凑成“前80回”整数?哪怕按照线装书抄本正常的厚度,每三回装订一册,27册81回,哪个脑残藏家会专门扯去第27册的后1/3第81回,来凑成“前80回”整数?所以红楼梦原本只有108回,就是周汝昌等人的瞎扯


有人说,所谓“癸酉本”石头记后28回,不过是现代人在吸取脂评和红楼梦探佚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作者想象而撰制的现代“补佚类”续书。癸酉本的造假逻辑基本如此。


前80回脂批本,原就是1927年才抛出来的红楼梦假古籍。周汝昌等人基于红楼梦假古籍搞的红楼梦“探佚学”,就是基于假古籍的瞎扯。“癸酉本”再基于“脂批假古籍”和“探佚学瞎扯”,搞出个“类似电视剧分集剧情梗概”的石头记后28回小说正文,且文笔味同嚼蜡,莫名其妙,极为低劣,岂非假上叠假?


那么,“癸酉本”造假出笼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所谓无巧不成书,河北都市报今年的一篇报道《真正的癸酉本红楼梦现身石家庄南二环玉村废品收购站,原来就是一个程乙本而已》,便轻松揭开了谜底,真可谓得来全不费工夫!



原来石家庄有位鼎鼎大名的民间藏书家叫王伯滦,家里的书架有六面墙。这王大爷藏书不拘一格,不仅在北二环燕赵文化市场淘宝,还常去收废纸的南二环玉村废品收购站捡漏。有一天王大爷竟然在家里发现,他书架最里面的“玉村废品收购站区”,居然有一本网上热炒的《吴氏石头记增删试评本》线装本,而且封面和网上的书影一模一样!只不过网上那个“癸酉本”着了彩的封面是后上的色,原本是黑白的。王大爷在废品收购站淘来的这整套书,函套封面之书名就叫“吴氏石头记增删试评本”120回分订12册,每册10回。(每册10回就对了,12册正好120回。还每册9回,12册108回?扯啥犊子呢!)每册的封面题签书名则是“绘图风月宝鉴”,乃民国22年(1933年“民国癸酉”)上海“山房”石印本,字很小,纸很薄,属于民国粗制滥造的廉价小薄本,12册一函,也才《现代汉语词典》那么厚。所以一个抗日国军伤员是可以“全套”带在身边的。书上印得很清楚:中华民国二十二年癸酉重印本,底本为壬子本(即陶洙大肆篡改红楼梦原文伪造的木活字“程乙本”),附脂砚斋试评(其脂批与陶洙伪造的脂批“庚辰本”一样)。就是把庚辰本的“脂评”加进程乙本正文里翻印的“程乙本”,根本就不是啥脂批“抄本”



此外,王大爷从废品站淘来的《吴氏石头记增删试评本》81回之后是没有脂批的,网上81回后的脂批拙劣文字,全是陶洙以外的当代人伪造的。而该书所谓的“吴氏”也不是说“作者”姓吴,而是因为出版发行这个石印本的出资人名叫“吴莲池”,所谓“吴氏石头记”,不过是指一个姓“吴”的人出资石印的程乙本石头记而已


“癸酉本”竟然撞到民间藏书家王大爷枪口上了。

还明末遗民“吴梅村”写的石头记?吴你个头啊!


捋一捋“癸酉本”造假出笼的经过,也许是这样的:


自从红学巨骗胡适“大胆断定”陶洙伪造的“脂批本”是“最早”的红楼梦抄本以后,“脂批”开始吃香。于是民国书商“吴莲池”就把胡适力荐的“伪程乙本”和“伪脂批”拼凑在一起,搞出个函套题名“吴氏石头记增删试评本”、12册小薄书封面题签“绘图风月宝鉴”的“伪程乙本+伪脂批”石印“红楼梦怪胎”来卖钱。(实属冯其庸等拼凑的人文社“前80回脂批本+后40回程甲本”120回杂凑本之炮制“红楼梦怪胎”老前辈也许“吴莲池”即陶洙!


“何莉莉”等人是不是恰好买到了这个一钱不值的120回石印本“红楼梦怪胎”,又恰好热衷于周汝昌等人的脂批红楼梦“探佚学”,于是便谎称其抗战时期的“国军护士祖母”从一个抗日国军临终伤员那里,得到了一套带“脂批”的乾隆癸酉“吴氏石头记增删试评本”之“民国过录手抄本”,然后伪造了拙劣至极的“后28回”故事梗概及少量“脂批”,然后又仅出版“后28回”石头记故事梗概,试图借着“脂批本新发现”炒作来骗钱的?


由于和石家庄王大爷从废纸堆里淘到的“民国癸酉原本”一模一样,是黑乎乎粗制滥造的120回红楼梦“石印本”,并非什么108回石头记“手抄本”,“何莉莉”自然不敢将其所谓的“乾隆癸酉抄本”示人或“影印”出版。于是,他一会说“原抄本送去了台湾叔叔家”,一会说“原抄本被文盲母亲卖废品了”,“自己抄录的笔记本也被哥哥卖废品了”,一会又说原抄本“可能被外人偷了”,谎话一直就说不圆。


“癸酉本”造假出笼的真相是不是如此简单?

“癸酉本”出笼是不是一场拙劣不堪的闹剧?



顺便再发挥一下我的强项,考证考证石家庄王大爷从废纸堆里淘来的“民国癸酉本”、“120回脂批红楼梦”石印本《吴氏石头记增删试评本》的版本情况。


由于网上的书影不清晰,河北都市报的报道中只说《吴氏石头记增删试评本》是上海“山房”石印本。网搜了一下,原来是“上海校经山房”的石印本。


校经山房”书坊由晚清传统出版家朱槐庐于耶元1886年创办,社址在上海南市大东门内朝宝路,开头是朱槐庐任总经理的上海著名书局“扫叶山房”的子品牌,光绪三十年(1904)才开始独立经营,口碑和效益俱佳。但好景不长,1912民国元年朱槐庐去世后无人接手经营,校经山房书坊被其他书局收购,且多次转手,在上海书业中的地位便口碑跌落,一步步“泯然于众”了。



民国初年,校经山房石印的《同文原版五才子书》(即70回金圣叹点评水浒传)质量尚佳。而十多年后1930年石印的《绣像红楼梦鼓词》,就已经文字密密麻麻,纸张也大不如前,每册都是薄薄的一本了。到了石家庄王大爷从废纸堆里淘到的1933年“民国癸酉本”《吴氏石头记增删试评本》石印本,多半是为了节省成本,文字排得更密,黑乎乎一片,质量一落千丈,也难怪会被人当废纸卖掉了。


“何莉莉”之所以坚称他收藏的108回“抄本”原名“红楼梦”,绝非《吴氏石头记增删试评本》,恐怕就是怕万一还有120回“民国癸酉本”《吴氏石头记增删试评本》石印本存世,其108回“抄本”的谎言便会立马破产。但好巧不巧,最后他还是偶然撞到比较关心红学的石家庄民间藏书家王大爷枪口上了。


这《吴氏石头记增删试评本》封面是不是浸水泡下来的?


看看校经山房石印的《同文原版五才子书》函套封面白描图。2008年时,“何莉莉”赵文夕们是不是将120回“民国癸酉本”《吴氏石头记增删试评本》石印本函套封面的白描图剥了下来,与该书好几册“10回一册”的石印小薄书合订在一起,伪装成“108回脂批抄本”,然后拍照、上传到网上的?


此即“癸酉本”造假出笼的简单真相。

“癸粉”还有啥话可说?




(黄帝)华元4719年、共国74年壬寅,耶元2022年8月15日于上海



【阅读有益】


祝贺朝鲜疫病清零,学习朝鲜战疫榜样

打油诗:自救无需问苍天

市民防“阳”自保三种最佳防感染热喝汤

第三次解封日记:上海战疫魔在哪里

第三次封楼日记:上海真不如长春

失败至今的西医抗疫可否按下暂停键?


新冠疫苗“知情同意书”同意了哪些事情

打疫苗为何必须“知情、同意、自愿”?

家长真了解新冠苗知情同意自愿原则吗

李肃谈司马南如何被黑三十年补充资料

病毒专治各种不服?中医专治司马不服


中医“至简之道”对西医错误路线的棒喝

简明中医解惑:啥叫“阳气不足”?

别不信:热疗扶阳气,足以治百病

命悬一线的中医是毛主席留给国人的护命之宝


惩治台独,应立即摧毁台军生化实验室

锁台断“气”,以武逼统,此其时也!

中国反霸战:从国安法定港到锁台战役

美帝玩火自焚,统台之火会越烧越大


民族主义与大同主义简说

北约法西斯全球霸权秩序开始崩塌之战

战争巅峰:抗美援朝二次战役三大奇迹

血战长津湖的中国人民志愿军26军太冤


“中世纪”乃西欧人捏造的伪史概念,十足的假货

子虚乌有的古希腊精神突破“轴心时代”

论欧美洋书洋文的汉文翻译

必须纠正的世界史虚假名词及译名举例

汉字绝非“象形”文字,而是“示意”文字


如何为自己和孩子选择靠谱的红楼梦版本?

基于胡适伪考证的红学官科已经死透了


中华天道一元、心物辩证主义述要

中国顶级文化A:灵便高效的表意汉字

中国顶级文化B:法道之辩证系统哲学

中国顶级文化C:扶正祛邪的助愈医学

中国顶级文化D:德法并用的治国政学

中国顶级文化E:农本商末的市场经济

中国顶级文化F:护国卫民的诡道兵学


敬请点击右下方的【在看】让更多读者看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