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名家观点】陈桂生丨陈桂生的“教育学之问”——西学东渐的影响与中国教育文化的特点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

 陈桂生 教授

作者简介

陈桂生(1933-),男,江苏高邮人,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教育基本理论研究。

引用本文

陈桂生.陈桂生的“教育学之问”——西学东渐的影响与中国教育文化的特点[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3,25(2):1-4.

摘要

在反思西学东渐之下的教育学背景下,生发出若干陈桂生的“教育学之问”。中文语境下的“教育”一般是作为道德教育的同义语存在的,而将英文“education”译作“教育”其实只是一种假设。词汇互译的困境反映了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思维方式的差异,带着东方的观念去理解西方的教育论述,以模糊的标准去衡量他者的文化存在一定误区。诸如此类的难题有待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方法去解决。此外,“教育理论”“关于教育的理论”的区分需进一步分析,通过分析显示“直接的教育过程”理论更为重要。总之,在西学东渐的影响与中国教育文化的特点下,在教育研究中,需要深思陈桂生的若干“教育学之问”。

关键词

教育;education;教育学;陈桂生的“教育学之问”

2022年暑假的《教育学问对》,从“李约瑟之问”(The Needham Question)引出了陈桂生的“教育学之问”(Questionsof Pädagogik)或教育学的“陈桂生之问”(The Chen Guisheng Question)。本人多年来一直循着一系列的问题开展教育学研究。

2018年前后,就“教育学究竟是怎么一回事”,陆续发表了系列文章。2015年左右,在致张建国的信件中,也给自己提了诸多问题:为什么开始从研究十年之久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研究转向?为什么从教育的元理论研究转向?为什么从教育理论体系的追求转向?为什么不以某种模式表示?为什么从进入21世纪开始一度转向行动研究与随笔写作?[1](P208-211)自2000年开始,越来越关注现实的教育问题,关注普通教师的日常工作、境况和想法,关注理论界对教育现实问题的议论。下面简要列举近年来提出的问题以及思考。 

一、翻译只是一种假设:

中西语汇互译中的问题

我国在“西学东渐”之初就把education译作“教育”,把Pädagogik译作“教育学”。问题由此发生:education与“教育”是一回事吗?其实这样翻译只是一种假设。问题在于对语词同原词之间的出入,既浑然不觉,更不在乎。在中国,“教育”是作为道德教育的同义语的,道德教育即狭义的教育。换句话说,中文的“教育”一词具有“使人为善”的含义。而在西方,education的原初背景是宗教,后来才有现代世俗意义上的education。其实,西方社会经历了道德宗教化到宗教道德化的演变历[2]在这一背景下,education一词的着眼点其实在一定程度上指的知识与技能,并不直接指向“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教育”似离education较远,education或离“教育”更

如若不明此理,可能产生不必要的误会。日本学者村井实是这样给教育下定义的:“教育”是“使儿童(或每个人)变成善良的各种活动”。这里把“善”或“使之善”的概念用于定义中了。其他的定义有意地回避了这个概念,比如“教育”是使儿童“适应社会的工作”,是“使之向所期望的方向成长”等表述形式。村井实坚称西方学者乃是有意地回避,这是因为在自称为科学的近代教育学中,因为“善”或“使之善”等概念涉及价值而使意义含混。总之,村井实的基本立场是极力避免这种回避行[3](P317-323)

当真是西方学者有意地回避吗?与其说是村井实笔下的西方教育学者“有意地回避”“善”或“使之善”,倒不如说是村井实本人“有意地”(其实更接近“无意地”,类似于先入之见)“强调”“善”或“使之善”。就是“东方学者本着东方的教育学观念误解了西方学者近于教养学的表述”[1](P61)东西方差异表明中西语汇互译的背后或许还关涉着历史、社会、文化的差异,这又当如何解决?

二、不同时代社会-文化下的教育:

行动中的“教育学”问题

20世纪60年代初,孟宪承教授受命选编《中国古代教育文选》(以下简称《文选》)。其中《文选》编者作出的判断是:“在古代不可能有纯教育的文章”(1962年8月7日的谈话)。果真是古代“教育专文”难觅吗?如若按现代教育之“图”索古代教育之“骥”,那恐怕真的难以索得!刻西方现代教育概念于“舟”上,于中国古代教育历史长河之中求取对应的那把“剑”,这恐怕也是难求!这背后端视“何谓‘教育’?‘教育’何所指?”之解答。

对此,教育专业研究人士通常的做法是,以职业分化后形成的概念及概念框架图解职业分化前的现象。此举好似专业研究,实则是狭隘的职业视[4]

此般古代“教育专文”难觅,便属于明显的“灯下黑”现象。其根源不在于黑不黑(实实在在的“教育专文”,究竟是有是无?究竟是多是少?),而在于“灯”(现代专业思维和学术规范)。《文选》编者使用“洋灯”(西方教育学),而《师道征故》编者使用本国的“土灯”。所选取的“灯”不同,寻索结果亦截然不同。

那么问题由此发生:灯具的差异(“教育”选文之“教育”何所指),何以导致寻觅结果大相径庭?透过中西文化比较研究,可以发现:首先是西方关注“物”,即教师职业行为相关的物质技术条件及知识或方法,重“事”轻人;我国关注“人”,即教师的“信念体系”在教育中的地位。其二,西方理论也并非全然正确,往往也为“部分正确的假设”所误。而我国古代的“师道”是着眼于教育及教-学活动的整体;其三,西方教育往往从“抨击解决办法”入手,而我国“师说”则指向具体的现象。因此,以模糊的标准去衡量他者的文化,既不可能,更不可行。

此处不妨以西方“师德”与我国“师道”为例,国人急于寻找中国教育历史中有没有现代西方“师德”一说呢?此时我们也需冷静下来去思考:西方有没有以“师道”为核心价值观念的“师说”呢?明乎此,方知历代“师说”大致相当于我国当时的“教育”之学。“师说”同教育学的区别,实际上是“知人之学”同“知事之学”之间的文化差异。

为此,有必要在中西教育比较中揭示我国传统教育文化的历史特点。进一步的问题还包括:“我国教育文化中是否存在‘人无我有’的先见之明和有利条件?是否察觉别国开始察觉而我国学者未察觉的缺陷?是否恰当地运用我们的有力条件来改进我们的教育?”[1](P323)

三、研究方法的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方法研究教育问题

与上文古代“教育专文”难觅相对的是另一个极端,即“如今教育的一套东西,中国古已有之”[1](P197)除了教育概念的辨析这一分析视角外,另一个角度便是处理教育的“发达状态”与“不发达状态”之间的关系,避免以今度古或以古度今。

对此,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方法虽不在教育基础理论之列,但它提供了理论资源与研究方法。以教育基本事实为依据,运用历史的逻辑的分析与历史的比较的分析,建立教育学的范畴,揭示教育演变的线索,并对不同历史条件下的教育进行具体的分[5]可见,这便涉及到历史研究方法论的运用。历史-逻辑分析、历史-具体分析、历史-比较分析构成了教育总体研究中三位一体的研究取向。

另外,古今教育的研究,不可避免地涉及不同发展状态教育的比较。为此,有必要“以教育的发达状态审视其不发达的属性”“以教育的原生态关照教育的发达综合征”[1](P192-197)其实,逆溯法以客观现实为出发点,是在事物内在属性显示出来后尝试重新认识该事物,因此,逆溯法有别于今古互度。

最后,近年来我关注中国教育历史文化特点的考察。《学校教育原理》的旨趣在于构建教育“形式概念”框架,尝试以“形式概念”表示教育整体演变线索中的关节,表示教育主要问题领域演变的逻辑范[6]早年间形式概念框架的构建与近年来教育历史、社会-文化特点的考察相辅相成。前者朝向抽象,作为中西教育、古今教育的比较项;后者则指向具体,“不同时代、不同社会-文化中的教育,丰富了教育的内涵”,“使关于‘教育一般’的认识更深刻”[1](P208-211)近年来,明了自己的研究道路是倒行的(退休后转向行动研究与教育随笔),其实也是这个道[1](P208-211)纵观我的研究道路,更接近在抽象与具体之间循环递进的路线。

四、教育学“姓教”的自律:“直接教育过程理论”的冷落问题

1997年,我曾区分“教育理论”“关于教育的理论”[7]自2020年后,为了回应吴国平博士、张建国博士,为进一步澄清二者之间的区别。在2022年暑期“教育学问对”中,换成更为通俗的“教育事业的理论”与“教师职业的理论”的说法。

之所以一提再提,乃是因为教育学人察觉“关于教育的理论”或“教育事业的理论”似乎缺少“教育学味道”。如若要求具体描述之,似乎又道不清说不明。问题由此发生:“教育理论”究竟具备怎样一种味道,是“关于教育的理论”所并不曾具备的?其实“教育理论”即是直接教育过程的理论,它以师生之间直接交往过程为研究对象。而“关于教育的理论”亦可根据其与教育的相关程度划分亲疏远近。其中,一类是以教育学为母学科的教育学子学科,如伦理教育学或分科教学法,因动用教育(或教养-教学)的逻辑分析教育(或教学中的问题),因而与教育理论较为接近。另一类为教育分支学科,它们是以教育学理论基础相关的学科为母学科,如教育法学、教育经济学等,相对距离教育理论较远。

在《略论“大教育学”现象》一文中,我曾提议:“教育学何不理直气壮地宣布:不再包打教育理论的天下。”[8]背后的用意是尝试为恢复中的教育分支学科立论。事实证明,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教育分支学科的发展来看,效果并不尽如人意。为此,有待重新认识教育学科分化的必要性;谨慎辨识教育分支学科状态,确立起教育学“姓教”的自[9]

基于此,本人一贯无意介入教育学以外领域,只是把此类思考隐含在教育问题的陈述[1](P202)尽管处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下的“教育”,不可避免涉及心理、伦理、法理、哲理问题,因此,可以藉以增进对教育的理解,但也未必意味着要把相关知识与道理当做教育的知识与道理。在我身上,对外域的学科形成的“抗体”,便是指心目中是否存在“教育学的追求”

教育根植于不同社会-文化之中,由此呈现出诸多中西教育文化差异。表现为西学东渐中若干中西互译的词汇,“既对得上,又对不上”;以现代教育的概念图解古代教育历史,或出现“纯”教育专文难觅,或出现无数的“古已有之”。教育学吃得“百家饭”,是否就该姓得“百家姓”?我就是从这些似乎“不成问题”之处发现“问题”。近年来,我同样坚持破译习俗观念,从一般人不以为意之处发现问题。“道出人们心中所有、笔下所无的事理”[10](P157)然而,对于教育学研究而言,现在普遍的“问题”,首先倒是“缺少问题”[11](P365)

至于问题的回答,是不是如此,说不说在我,信不信由你。无休无止的发问,有待于更加有理有据的应对。多余的话不见得少见,少见的话未必多余。如此多余的唠叨,或使人烦恼。于教育之学,没有如此麻烦,或许更加麻


注释

参考文献

THE  END

往期推荐

【名家风采】陈桂生:成教育学一家之言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3年第2期目录及摘要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3年第1期目录及摘要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年第6期目录及摘要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年第5期目录及摘要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年第4期目录及摘要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年第3期目录及摘要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年第2期目录及摘要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年第1期目录及摘要


投稿须知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设有“教育史专栏”“高等教育”“比较教育”“教师与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论”“学前教育”“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等栏目。本刊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AMI 综合评价(A刊)核心期刊,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全国高校社科名刊,“教育史专栏”是教育部名栏。为方便作者投稿,投稿须知如下:

        一、篇名

        篇名应简明、确切,能概括文章的要旨,一般不超过20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

        二、作者署名与工作单位

        作者姓名置于篇名下方。译文的署名,应著者在前,译者在后,著者前用方括号标明国籍。

        作者应标明其工作单位全称、所在省、城市名及邮政编码,加圆括号置于作者署名下方。

        一位作者只标一个工作单位(二级单位原则上只标一个);若该作者有多个工作单位,其他的单位在作者简介中予以说明。

        多位作者的署名之间用逗号隔开,署名作者原则上不超过两个。

        三、收稿日期、基金项目与作者简介

        需标明收稿日期,置于文章首页地脚。

        来稿若属省部级及以上基金资助项目,须在文稿首页地脚处注明何种基金项目、项目名称、批号。

        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籍贯、学位、职称、主要研究方向。已获得博(硕)士学位者,标明博(硕)士学位,正在攻读博(硕)士学位者,标明博(硕)士研究生。

        四、摘要与关键词

        摘要是论文主要观点的摘写,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须用高度简洁的语言概括出全文的主要信息,忌用“本文介绍了”“作者认为” 等用语。摘要一般300-400字。关键词是能够体现论文主要内容的标识性词语(可以是词,也可以是词组),以便于检索,忌用一般性的词语。关键词一般为3-5个,之间用分号隔开。

         五、正文

        正文中的标题力求简短、明确,题末不用标点符号。层次不宜过多,一般不超过5级。一般写法为一、(一)、1、(1)、1),不宜用圈码(如①、②等)。引语与结语不加序号。

        来稿不少于12 000字,选题必须具有前沿性,采用文献具有原始性及翔实性,理论与现实相结合、论证过程合理、结论具有创新性。学术规范,文稿完整,应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引言”部分必须有相关学术史的评述。凡在文章的任何部分,没有出现任何相关的学术史的内容,一概不予刊发。

        用字须符合现代汉语规范,除某些古籍整理和古汉语方面的文章外,避免使用旧体字、异体字和繁体字。

        六、注释

        注释置于正文之后,主要用于对文内某一特定内容作必要的解释或说明;难以按参考文献格式规范的典籍,亦可归入注释部分。

        七、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不少于15个,须采用原始资料,杜绝使用二手资料。著录须遵循国家有关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项目要齐全,其排列顺序以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为准,序号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示。中国古代或外国文献的著者须标明其朝代或国籍,置于方括号内。凡引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须使用人民出版社最新权威版本。

        使用数据库、计算机程序及电子公告等电子文献类型的,其标识参照《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相关规定执行,标注发布时间及引用时间。

        八、本刊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对热点焦点问题提倡做专题研究,对有重大学术理论创新的文稿,优稿优酬。

        九、本刊实行三审制,取稿标准重在学术建树。

        十、作者应遵守学术规范,查重率不高于10%,凡发现载文有学术不端行为者,5年内本刊不受理该作者任何稿件。

        十一、来稿需提供详细通信地址和电话号码等信息。作者须确认稿件系首次刊发,承诺该稿在刊发前不再送交其他刊物发表,并寄交电子文稿(word格式)。

        十二、依照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本刊有权对来稿行文进行必要的修改、删节,如经作者同意也可对内容作必要的修改,这种修改以不歪曲原作主要观点为准则。如作者不允许对内容作任何修改,请务必在来稿中说明。所刊文章观点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刊意见。

        十三、来稿刊发后如被国家级或国内外知名文摘刊物转载、摘录、复印,或获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请作者告知本刊责任编辑。

        十四、来稿恕不退还,请作者自留底稿。稿件寄出2个月后未收到采用通知的,可另行处理。


版权声明


微信公众号系《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官方微信,如无特殊说明,本微信内容均来自《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期刊,版权所有,欢迎转载。

封面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刊声明●


       一、《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不收取审稿费、版面费等任何费用,也从未委托过任何人或组织代为收费组稿。如有个人或组织假借我刊名义收费,均属诈骗行为,须承担法律责任。希望广大作者和读者提高警惕,防止上当受骗。

       二、《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投稿邮箱:

       教育史  高等教育:gaoxiaoli67@163.com

       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
       教师与教师教育:fenglin@hebtu.edu.cn

       国际与比较教育:jianghuili0512@163.com

       课程与教学论   学前教育:huosujun08@163.com

       教育理论及其他:jiaoyub@hebtu.edu.cn

       三、电话咨询:

       教育科学版:0311-80786366

       编辑部办公室:0311-80786360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

编辑:田林

审核:谷更有、孙秀昌、高小立、姜惠莉、霍素君、冯琳、李阳、寇文亮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长按识别二维码进入网站

网站|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