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互联网流行的MVP和PMF,投资人如何用来寻找科技股?

望岳投资何佳 南添的求真之路 2022-06-29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作者及所在公司和公众号主体“南京望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广告、销售要约等宣传推介资料,或交易任何证券、基金或投资产品的建议。本文仅作为观点分享,与业内同行交流。如您继续往下阅读,代表您已经知悉并认可本条声明的内容。(全文6961字)

在本文中,我使用MVP和PMF分析了多抓鱼、flomo这些很日常的App,而非具体的上市公司,这种分析应该挺有趣。本文也是“商业分析工具”系列最后一篇,字数稍微多一些,近7000字。

熟悉望岳投资的老朋友们知道,我们从2020年开始大规模投资科技股。您一定好奇我们的分析框架是怎么变化的:从价值投资过渡到科技股投资,说变就变?毕竟美股的科技股和A股的成长股有很大的不同……

其实自成立以来,望岳始终秉持一套自下而上的分析框架:围绕需求组织技术。

青训营的讲义每期迭代,但2018年1月13日的第1期学员应该记得,这一页至今都还在

这套方法是按照商业规律组织起来的,不管是做一级投资,还是二级投资都很适用。当我们转向以美股和中概股为主的创新投资时,并不觉得转换成本很高。

请注意这不叫基本面投资,毕竟投资美股天然存在巨大的信息劣势。我们靠什么赚钱?我们高度重视对商业模式的理解,对“技术-社会-经济”范式的把握,这些认知在任何金融市场都很普遍适用。

本文MVP和PMF是“商业思维工具”系列的最后一篇。我们之前写定位万能公式产品力三角形用户漏斗用户思维和流量思维多篇文章。在B站上也有对应的讲解视频和案例分析,欢迎观看。

望岳是一家私募基金,我们用XX亿真金白银投过失败的案例,也有不少成功的案例,才总结出这些商业思维工具;望岳也是一家创业公司,我们真的会运用这些思维工具经营公司。

同时我们不会敝帚自珍,勇于接受批评打脸,不论是青训营大课,还是B站直播或者文章,我们一直保持开放的心态,希望这些“商业思维工具”能为社会创造一些真实的价值。欢迎添加作者微信Hilltop-service交流。以下,enjoy:

01
分析科技股的精髓
围绕需求组织技术

创投圈、互联网和科技圈的朋们对MVP和PMF一定不陌生,但这两个词几乎很少出现在二级市场的研究报告中。其实它们要比传统投资强调的护城河和竞争优势更加重要。(我们认为,投资科技股就不要太关心护城河或竞争优势,因为这些事物太新,变化太快,护城河在破坏性技术和爆炸性需求面前不堪一击)

企业如何“围绕需求组织技术”是我们投资一家企业时要重点关注的事,有三个关键点:

  1. 围绕需求:需求是比风口更加有效的指引;需求一定要是真实的、刚需的;空谈技术落地的可行性,大多数会失败
  2. 技术:普遍存在技术领先于需求的现象,且解决一个需求不止用到一种技术、专利、流程……
  3. 组织:值得关注企业家如何组织技术,(1)这与企业定位或战略有关,比如成本导向的企业一般采取升级技术-优化流程-降低成本的思路,价值导向的企业一般采取升级技术-做好服务-维持定价的思路;(2)也与企业对需求的分析有关,比如在电动车领域,有的车企会放置多块大屏幕,有的车企正在研究可穿戴设备和自研手机,这些差异也很有趣

想必你已经发现了,“围绕需求”和“组织”是很重要的两个环节,也就是本文要介绍的MVP和PMF。

PMF有多么重要呢?硅谷投资教父马克·安德森认为:PMF是创业早期唯一重要的事情。(The only thing that matters is getting to product/market fit.)

我们很喜欢的陆奇博士成立了奇绩创坛,目的就是帮助创业公司解决早期创业最核心的问题:寻找PMF和活下去。

硅谷创业家Eric Rise在《精益创业》一书中也提到PMF,并且发展出MVP的概念,MVP已经成为硅谷产品开发最受推崇的理念。

接下来我们先讲MVP,再讲PMF,前者是从0到1,后者就是从0到N,整个逻辑更加顺畅。

02
MVP要做对手做不到的事
用最小成本验证可行

如果一个MVP和竞争对手的方案没有差别,那就是失败的。成功的关键第一步:发现未被对手很好满足的需求痛点,并且用最小成本验证可行性。

举个例子,华为是怎么一步一步把产品做到有竞争优势的?据我了解的简单流程如下:

  1. 先找到需求的场景
  2. 再组合现有的技术,看能否解决问题
  3. 如果能解决,就挣点小钱,再看场景能否进一步扩大
  4. 如果可以扩大,就规模化复制,挣点大钱
  5. 用挣来的钱养技术团队,而不是躺赚
  6. 思考对手有哪些地方没有做好,把不好的部分替代了

这就是一种MVP的打法,极具商业智慧!

市面上也有很多拿着技术找场景的独角兽企业,由于消费者没有需求,结果营收很难增长。

看到这种反差的现象,我的思考是:

  • 需求:永远是商业成功的第一步。成功的商业都是拿着需求找技术方案;


  • 技术:是使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对于人类社会前进而言,大多数企业都要靠技术吃饭,科学技术永远是第一生产力;


  • 产品替代选择:对手做不好的地方就是你的机会。消费者的决策过程通常是货比三家,多数时候是因为竞品在某些方面不够好,所以消费者才选择了你。企业要重视消费者视角的产品替代选择。


说回来,假设你已经找到需求的缺口或痛点,猜想了一些解决方案,希望得到验证——这个过程就是建立MVP。MVP是Minimum Viable Product(最小化可行产品)的缩写,它有三个关键点。

第一,最小化,先给出一个最简单的、最小成本的解决方案,一边奔跑、一边思考、一边迭代。

例如,二手书平台多抓鱼最早的MVP就是微信群+Excel,创始人猫助想验证5个问题:

1. 真的有人卖书给我们吗?
2. 到底收到的书品相内容质量怎么样?
3. 多大存量的库房规模才能让买卖顺畅流通?
4. 几折收几折卖比较合适?
5. 到底能不能挣钱?

第二,可行,说明解决方案是有效的,必须要跟对手相比有某些优势或差异化。


  • 用户画像
    北京地区+社交关系+爱读书+有很多书
    • 结果:收到的书品相、内容质量超出预期

  • 用户痛点
    传统卖书很廉价,一般按斤算价,还要自己叫快递或者搬运一大箱出去,最后人们宁愿放家里吃灰也不愿卖。多抓鱼按1折价收书,卖家收益有10倍级提升
    • 结果:真的会有人卖书

  • 甄选图书
    虽然微信群沟通的方式比较low,但可以很快反馈是否接收某本书,而且群友聊天也是在收集需求
    • 结果:收上来的书都卖得出去

网络上有个流传很广的误区,即MVP是指刚好能用的产品,不管它是否比竞争对手做得更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下,消费者没有必要选择一款没有竞争力的新品,他们只会选择有10倍级改进的产品。

第三,减少带来新的痛点。在MVP完全成型之前,一定要让核心用户满意。当MVP的痛点被不断改进,用户就不会被另一个产品吸引走。

比如多抓鱼不可能一直通过微信群的人工服务交换图书信息,确定一本书收不收,人工给卖家下快递单……

因此多抓鱼很快开发了基于微信体系的小程序(拼多多在同一年也是这么崛起的),让卖书、买书的流程变得更加丝滑,提高用户体验,而开发小程序的成本也非常低。

多抓鱼的卖书流程

03
PMF就是让企业活下来
让产品走向市场

最早在2007年6月25日,硅谷投资教父马克·安德森提出PMF的概念——用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进入一个好的市场,并且安德森认为,PMF是创业早期唯一重要的事情。

我去看了安德森的博客原文,实际上这个概念最早由Benchmark Capital前合伙人Andy Rachleff提出,经安德森发扬光大,而PMF正是Rachleff的创业成功法则。

Let’s introduce Rachleff’s Corollary of Startup Success: The only thing that matters is getting to product/market fit.Product/market fit means being in a good market with a product that can satisfy that market.

后来YC的合伙人保罗·格雷厄姆衍生出另一句有名的话:make something people want,即SPW。

经过众多投资人的认知迭代,现在普遍认可PMF是早期企业最关键的一步。在硅谷,PMF是一种共识,投资人言必称PMF。可到底什么是PMF,并没有具体定义。

接下来我们以flomo产品为例,分4个部分来解释我们对PMF的理解:选方向、挑池塘、找对手和定策略。

1. 选方向(商业路线)
找到PMF,首先需要关注市场。多数产品的创始人,一般都是从自己的爱好、工作或能力圈中发掘市场,只因自身对需求有很深的洞察。(比如多抓鱼的创始人猫助,喜欢淘二手物品+做过开发工程师+做过产品经理)

flomo是一款轻量级的记录软件,支持打标签,分享图片。听起来这些功能很普通,市面上也并不缺少同类产品。可是,为什么flomo能够帮助用户思考,广受喜爱?

flomo的创始人少楠和lightory非常喜欢思考、阅读和写作,因此对于知识工作者的需求有着很深的洞察:

工作这些年来发现, 多数人没有记录想法的习惯。不是因为他们懒惰, 而是今日的工具和方法, 都进入了一个误区:或者在聚焦如何设计更好的「写作体验」 或者设计更丰富的「建立知识之间的连接」。而大多数笔记产品都忘了, 能成为作家的人少之又少, 而需要思考的人却越来越多。相比如何组织知识和写出文章,我们多数时候缺乏的是更多的记录,以及通过记录引发的思考。

少楠和lightory发现了用户潜在的需求痛点,一个从来没有人公开提出过的需求,这一洞察确实很深。进而他们发现,竟然还没有对手做出帮助人们更多记录和引发思考的产品。那还等什么,赶紧开发吧。

我算是比较早期的flomo用户,早期少楠还未离职,他正是用了MVP的方法:用业余时间率先开发web端,以很低的试错成本很快搞清楚了flomo的可行性、需求和市场。

图:早期的flomo界面,资料来源:flomo公众号

2、挑池塘(市场替代选择)
企业在找到PMF之前,一定要先找到自己的有效区域,客户在哪里最密集,此时供需对接效率最高,独占市场的可能性最大,这也是投资人最需要关注的地方。

沃尔玛早期开店就运用了“有效区域”的方法:先把一个地方的生意做好,然后沿着有成本优势或者品牌心智独占的路线逐渐扩张,让每一个地方连同整块区域的效率达到最高。这就是有效区域的概念。(企业的分支遍布全国,但有些地方一直亏损或盈利很难,说明这里不是有效区域)

挑池塘是有效区域的另一种表达。俗话说“钓鱼要问鱼想吃什么”,一片池塘就是一块有效区域,里面有很多鱼。

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对公司商业模式的解读很精彩:
  • 商业模式以客户是谁(不是产品是什么)为定

  • 台积电的商业模式是半导体制造服务,客户是别的半导体公司



类比来看,flomo服务的是那些没有能力把知识管理、信息管理做好的阅读类、工具类App。

flomo已经和有知有行、幕布、白描、滴答清单、得到、读库、单读、简悦、看理想、XMind、ProcessOn等软件达成合作,帮助用户们更好地记录自己的思考。

用户的使用成本增加了吗?没有。跟以前一样划线、写评论,也可以分享至flomo保存,方便再加工和回顾。

对用户有好处吗?有。用户写过的评论沉睡在工具中,几乎从未被二次唤醒;对于羞于公开表达的用户来说,以前觉得没地方可以写下想法,现在终于有了flomo,像日记和树洞一样方便。长期来看,flomo有利于增长用户的智慧。

对打开合作的App有好处吗?有。请看看flomo的合作名单,涉及投资、学习、记录、效率、工作等多个方面。

  • flomo弥补了这些工具在知识整理功能上的不足;
  • flomo没有带走内容和用户,反而引发了更多优质评论;
  • flomo帮助用户由内而外开始改变,放大了这些App原本的价值。

flomo通过互惠共赢的合作方式,一次打通一个用户池塘,把自己变成了对方的市场替代选择,并持续享受合作的复利,获得源源不断的用户。

再说一遍,企业在找到PMF之前,一定要先找到自己的有效区域。

早期的苹果电脑主要卖给设计师、工程师,早期的高端芯片主要卖给游戏玩家,早期的特斯拉主要卖给硅谷的财富新贵……早期的flomo用户热爱阅读、思考、写笔记、管理时间

以望岳为例,我们的定位是“二级市场的风投”,因此市场替代选择是风险投资基金,与之相比的优势在于参与门槛更低、流动性强、封闭期短、投资科技股且回报不差。通过在企业经营中运用“挑池塘”的方法,望岳渴望寻找热爱科技和人类进步、实事求是、求真有爱的有远见者,成为我们的基金持有人。

3、选对手(产品替代选择)
企业在找到PMF之前,既要保持与竞争对手的差异,也要针对池塘改进MVP,并优化万能公式。(之前我们写过“万能公式”,意为在产业链条中改变某一环节的价值,一个全行业都无法忍受的痛点,会使企业更容易找到PMF)

在早期,flomo最大的对手可能是微信,包括文件传输助手,微信小号,或者只有一个人的微信群。但只能拿来传文件、文章,保存一些只言片语、待办事项,无法帮助人们更好地思考和回顾。

基于这个背景,flomo的启动方法不是像多抓鱼那样开发微信小程序。flomo注册了一个微信服务号,服务号可以像微信好友一样出现在消息列表,置顶它就能替代微信文件助手。

flomo最早支持发送文字、图片,后来支持语音转文字,用户不需要改变任何微信使用习惯,就能实现对信息、思考、待办事项的高效管理。

你可能用了以下软件中的一种来完成写作任务,但如果只是记录一段灵感火花,或者每天有很多碎片化灵感,我想你不会选择打开它们。灵感去哪了?就因为不想打开软件记录,丢失了。

  • 排版功能强大的Notion
  • 精妙双向链接的Obsidian
  • 专注Markdown写作的Typora
  • 擅长文档撰写的石墨文档
  • 擅长文档收藏的印象笔记
  • ……

以上软件能够帮助你输出文档、管理文档,但为什么你一想到写作就很累?文档中的事实、灵感是怎么来的?并没有软件帮助关心这一需求。(收藏和剪贴是一种自欺欺人的功能)

围绕知识工作者的文档工具市场很大,但是促进人们记录事实+记录思考的工具却很少。(之前写过,flomo可以培养分析师的贝叶斯大脑

因此,flomo跟这些工具完全在两个不同的竞争市场,并不是互斥关系,而是互补关系。好比盖房子之前先打地基,再搭建地上部分,不可能建造一幢空中楼阁。

4、定策略(用户/流量思维开局)
在用户开局思维下,通过吸引用户聚拢成池塘,创造出一个环境,在其中不断完成“获客-用户漏斗-裂变”的循环。有无NPS是规模效应的体现。

在流量开局思维下,通过不断跳跃池塘进行试错,然后在适合的市场里独占一条“保龄球道”。(具体关于用户思维和流量思维,可以阅读这篇

理论上来说,文档工具的用户上限要比flomo的上限更低一些,因为flomo的使用门槛更低。flomo的主要用户是第三产业的知识工作者和学生,共同特点是热爱思考,但他们的画像很广泛、很复杂、很分散。

面对这样一个池塘,传统互联网买量、打广告的方式效率很低,(让我想起之前教育行业的广告,承包了公交站地铁站)而且flomo的两位元神(创始人)也不在意用户、营收和估值的快速增长。

目前,flomo主要通过用户的口碑推荐和社交网络传播,符合用户开局思维。(下面是我的分类,一个想法不一定对)

  • 获客-合作工具:有知有行、幕布、白描、滴答清单、得到、读库、单读、简悦、看理想、XMind、ProcessOn(据说最近有一条超级大腿

    • 因为喜欢原来的工具和觉得flomo功能不错而使用

  • 用户漏斗-自媒体:少楠个人及官方公众号、少楠制作或参与的播客(小宇宙搜索少楠,有太多播客,妥妥的顶流)

    • 因为喜欢少楠而用他的flomo

  • 裂变-KOL/KOC:链接有话语权和表达欲的用户,他们成为网络效应的关键节点,吸引更多用户(flomo的布道师、用户故事)

    • 因为喜欢学习KOL/KOC而使用flomo,有网络效应很强大


少楠在招募运营和更多伙伴的那段时间,正是flomo走向PMF的时候。在这些伙伴加入以后,能够明显地感觉flomo起飞更快了,运营和宣传做得更好,而且还拓展海外市场,也获得不错的成绩。

当产品实现PMF时,通常在这个点上,没有必要对产品做出大型的改变,继续维持就好,此时运营变得很重要。

很多企业失败在于,在没有真正想明白创造什么样的产品之前就开始招兵买马,不断烧钱,优化产品。

企业在寻找PMF的过程中,一定要专心,因为PMF是初创企业最重要的事。一旦有了PMF,才可以开始专注于招聘、精细化运营及增长。(flomo让我想到了近年来的一个新趋势——微SaaS,专注于将某一个细微的功能点或需求做得足够深入人心,用最少的资源解决问题)

总结
在本文中,我使用MVP和PMF分析了多抓鱼、flomo这些很日常的App,而非具体的上市公司,这种分析应该挺有趣~

Product和Market的Fit其实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也是一个动态的对未来的Fit的追求的过程。因此,这就要求创业者能不断洞察Market,调整Product方向,找到合适的Fit。

对于创业者,PMF是早期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对于投资人,在企业实现PMF之前开始投资,是一个不错的进场时间。

推荐阅读
望岳投资新年感想:做二级市场的风投,拥抱新世界
望岳投资:创新投资是应对新循环的唯一出路
科技股下一步该怎么投?从中美“经济新旧循环”的角度分析
贝叶斯大脑:看穿表达,看见事实,理性决策
“南添的1%阅读”,推出 newsletter(邮件订阅)服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