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特斯拉”马斯克倡导的教育模式:人工智能时代,它极有可能成功

AnnXiao 安潇AnnXiao 2019-06-20




我关注“项目式学习” 好一段时间了。这几年,“项目式学习法”在北欧和北美开展起来,有逐步取代传统教学法的趋势。


比如“钢铁侠”——“特斯拉”的马斯克给自己的五个儿子和Space X的员工子女创办的神秘学校Ad Astra School,就是采用纯粹的“项目式学习”,让孩子们沉迷其中舍不得放假;在英国,比如在Suki的学校中,也开展了各种“项目式学习”的实验。我对这一教育创新充满了好奇,也想在探索的过程中,和大家分享我所学习到的内容和思考。




什么是项目式学习?


“项目式学习”Project Based Learning 简称PBL,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执行项目的教学和学习方法,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学生选择、设计、提出一个项目构思,通过团队合作、公众展示等多种形式解决实际问题。



在一个PBL项目中,有几个非常关键的环节:提出问题、规划方案、解决问题、评价反思、展出展示。


但这样去解释“项目式学习法”很抽象,所以我和大家分享近期观摩的这部影片,它让我对“项目式学习”有了更多维度的了解,引发了深入思考。



三年前的这部教育纪录片《Most Likely to Succeed 极有可能成功》获得了各种电影节的大奖。纪录片是关于美国一所叫做High Tech High的学校,在这所学校里,没有教科书、没有上下课铃声、没有考试,孩子们忙于自主选择的特定项目,为大型展览废寝忘食,结果是,98%的大学入学率。



项目式学习,这一次教育改革极有可能成功。





人工智能时代,中产正在消失


影片的开篇从讲述者女儿的故事开始。她一直很喜欢上学,但到了四年级的时候忽然开始厌学。妈妈带女儿与老师会面。女儿承认说她在数学课上总是走神,感觉很无聊。老师的回答是:“忍受枯燥也是一种对性格的锻炼”。但镜头中,女儿露出了完全不认同的表情,意思是:“你胡扯。”



“等你上了大学就会知道,忍受枯燥、刻苦学习,这一切是未来幸福生活的基础”,爸妈的语重心长,可能会是一个谎言。


MIT经济学家Andrew McAfee指出,在美国历史上,中产阶级收入一直和国家经济的增长速度持平。但是2000年前后,这个状况开始突变:美国经济还在持续增长,但中产收入却下滑了。原因是什么?是因为社会经济可以在雇佣越来越少的人的情况下持续增长。这带来了很大问题。



现实很严峻:很多美国大学毕业生失业,甚至学校里表现出众的孩子都不一定能找到工作。失业率上升,不是因为经济不景气、也不是外国的竞争,而是因为科技迭代。


1997年,世界上最伟大的棋手Garry Kasparov败给了IBM的超级电脑Deep Blue深蓝。随其之后,人工智能的发展就像一辆迎面驶来的高速列车:在你还完全自信自己的工作能力不会被机器代替的时候,突然一夜之间,就是那样,职业生涯结束了。




它的来到可以悄无声息。比如,财富杂志网站上有一篇关于企业财政收入的新闻报导,发布者是一个叫做Narrative Science的软件。也就是说,这篇文章完全是由算法来完成的,它提取数据、总结内容、写作编辑、到发表完美的英文,整个过程都没有人类的参与。


AI已经可以独立写作,这在几年前还做不到。



工业革命到来时,我们有了取代肌肉的机器,人类的肌肉力量就失去了价值;但是,人工智能的出现,可能会让我们的头脑力量也失去价值。那时,也许有百万人失业,就是因为脑力工作被某个小小的盒子、某个很短的程序取代了。




我们仍在采用120年前的学校教育体制


19世纪后期,一种革命性的教育体制在美国形成:通过学生年龄、能力、和所学科目来划分教室。在那之前,大部分儿童是在农庄里,这种方式从来没有被尝试过:一个房间教数学、一个房间教科学、一个房间教语言,新颖且让人震惊。


当时的教育改革者也是工业革命领导者,他们迫切地需要把农民转变为训练有素的工人。


在1890年的“十人会Committee of Ten”中,一群教育家就这样决定了:比如到了11年级,学生就应该学化学了,再大一些就要开始学物理了。他们进行了很多分类,做法很有革命性。但这个120多年以前的学科体系,一直到今天,大部分都没有改变。




比如学生的一天分割成几个部分,40-50分钟一个时间单元,然后就打铃,学生开始在教室间穿搜,去学另外一个科目。这其实是一种组织机制,并不是教育本身的特征。这种组织机制代表了工业社会的文化,在那时,每个工种都需要工人掌握熟练的标准操作,不然工厂就很难运转。



19世纪末创建的教育体制,是为了20世纪的经济体系,它需要巨大数量的技术工人:但是21世纪,恐怕我们正在走向一个新的社会,这些技能将失去价值,而我们的教育体系无法配合这样的改变。


我们需要深刻思考:人工智能时代,什么样的人类技能最被需要?






这个学校从一进门就不一样


这个学校叫做High Tech High,从一进门就很不一样。开学第一天,老师只给了一个图表,让孩子们自己商议如何排列桌椅。没有老师的带领,孩子们很惘然,不知道该干嘛。



50% High Tech High的学生来自贫困家庭。进入这个学校是通过随机彩票的录取方式,教育经费低于全国平均水准。


High Tech High有些很特殊的特征:


课堂不用举手说话,无论什么样的讨论形式都是可以的;

这里没有铃声,不分课程时间,不按学科科目,混合使用教室;

老师采用“项目式学习”,有教学自由,可以决定教什么、怎么教。学校与老师一年签一次合同。



High Tech High的老师必须在自己的领域有着强烈的激情,这里没有课本和教学大纲,很多教师来这里都是为了寻找教育形式上的创意自由和独立性。


比如两个九年级的老师,他们在教古希腊历史时,手里的教材和教学方法完全不同。



第一个老师引导学生所做的项目是:在不同文明的繁荣和衰落之中寻找规律,并共同制作一个可描述这些规律的“活动木工模型”,作品将在展览上展出。


如何用一个工程模型来描述历史理论?在前期,孩子们要阅读史料、小组讨论、理论写作;制作模型时会学到:激光切割、软件学习、齿轮和扭矩扳手的用法、角速度等几何应用。


一手是理论、一手是木材和工具,如何结合在一起?学生对这个项目非常有热情,自发地留在教室工作到很晚。



第二个老师教古希腊历史,他的方式是引导孩子们把5世纪希腊社会的知识运用起来,创作一个剧目,还要把古希腊的剧情放到今日的巴基斯坦。学生在讨论历史时学习到了外交策略、领导力、人权,并把这些理解写成了自己的剧本。在创作和排演剧目时,孩子们需要做决策:写剧本、导演、表演、制作道具、设置灯光。






为什么要“项目式学习”?


什么High Tech High采用“项目式学习”?建校人Larry Rosenstock说,我们唯一能够和机器抗衡的,就是创新能力,我们需要培养的是有自主思考能力、不怕失败、有学习力的一代。因此,学校传授的不再是知识,而是能力;学习以学生为中心,而不是教室为中心。



“项目式学习”是学习的天然方式。建个房子、写本书、拍个电影、开个公司都是“项目”,我们都需要经历“记录、思考、展示”这些阶段,才能创造出成果,每一个步骤都是学习,在真实世界中的“学习”,你要不断地面对决策。



在“项目”中,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和他们未来在职场上的挑战是相同的:他们要能够独立思考和创新,要能够团队协作、与人沟通交流,要能够规划项目和自我管理,要有自信去展示和表达。


“项目式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公众展览”。每个学期,公众都被邀请来观看学生的作品展示。学生的能力、老师的教学、学校的管理,都在这个展览中被评估。



传统学习法的弊病是:以教学大纲和考试为指导的学习,考完试就会忘掉大量细节,考试是在考记忆力。学习的内容如果从来没在实际问题中运用过的话,马上就会忘掉。


在真实世界的职场上,你最需要的不是记忆力。你应该能够无限获得信息和知识、随时与人合作、懂得如何解决问题。为什么我们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要把他们放入一个隔离的环境,使他们根本没机会碰到未来工作中会遇到的问题?



Google的VP说:我们不需要成绩好但是不会合作的人


可汗学院的Salman Khan说,我们在雇佣员工时,需要他们有极高的创造力。我们会观察:他们的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如何?交流能力如何?有多好奇?给予和接受反馈的能力如何?是否对他人有同情心,是否自我了解?我们的申请名单上有很多成绩极好的学霸,但分数成绩远不是我们寻求人才的标准。






家长的焦虑:你选择赌注的哪一边?



High Tech High相当激进的教育创新,引发了家长们的普遍焦虑


比如这位妈妈说:“没有分数成绩、没有学习汇报、没有每日作业,老师甚至不在讲堂上讲课?这太可怕了!”



“项目式学习”的一个很大的问题是:学生在项目中做得很深入,也结合了现实社会中的问题,但广度是不够的,教学内容只覆盖了40%的考试大纲。学校的教育方式让家长们害怕,毕竟考试体制并没有改变,他们很焦虑,不知道孩子能否准备好应付全国统考。



于是家长们纷纷来谈判:你们培养的人才,在工作岗位能够与人合作、能够解决问题,但这一切的先决条件是要先有一份工作。往回推的话,想要找一份工作,就得有大学文凭,想要文凭,就得通过考试。学生们花很多时间做这些项目,他们如何为考试做准备呢?体制就是这样,我们无法跃过这一步,没有按照教学大纲来教,孩子就会面临无法应试的风险。



但如果问到最开始为何选择High Tech High,家长们又会陷入一种更加忧虑的两难困境。比如这位妈妈说,她能够清楚地感觉到社会在变化,有什么不对劲了:朋友的几个孩子有很好的文凭,却无法在社会上立足,至今还在为爸妈打工,上一个好大学不再是幸福生活的保证,只好凭着直觉冒险一搏。



所以,在这个变革的时代,家长们被迫为教育作出赌博:赌注的一边,是继续传统的教学方式,你可以咬牙让孩子学更长时间、学得更多一些;赌注的另一边,是重新构想学校,但没有长期研究来证实其效果,没有人能够证明它比传统教学方式更好。


你到底选哪边?这确实叫人害怕。





项目式学习,极有可能成功


在High Tech High的作品展览之夜,家人和朋友都被邀请来看孩子们创造的成果,所有观众都惊讶于孩子的创造力,让学生们有极高的成就感。



“项目式学习”没有评测系统,“展览”对学生来说是最重要的时刻,让亲友和专业人士都看到自己的作品和思想,这是巨大的动力。


为了展览,孩子们感受到不少压力。团队合作是很大的挑战,会面对矛盾争执;工作的过程更不容易,他们要深度学习、常会犯错,但是在错误中学习更有价值


每个作品的背后都有很多故事,学生对自己的项目有强烈的情感,用不到别人来推,自己就会投入工作、纠正错误、想办法在下一次做得更好。



传统的考试学习,学生考完了可能就忘了内容。但是学生们在“项目”中学习到的软技能,会一辈子存留在身体里;项目中的创作经历和情感,也会深留在记忆里。所有的孩子都在这些项目中得到了巨大的成长。



如今,很多学校都在尝试“项目式学习”的教学创新。我们都还看不清未来的复杂性,如何证明这种教育创新会成功?一个数据是:High Tech High 有98%的孩子都读进入了大学。


虽然,我们可能需要等10~15年才能知道High Tech High这样的学校是否真的能够为未来社会准备好人才,但是,它极有可能成功。




安潇 2019年5月 于 伦敦



PS. 点击文末“原文链接”可观看影片。


码字不易。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评论、分享、点赞都是最好的鼓励,感谢阅读!不想错过彼此,请别忘了把我的公号设置为“星标”哦。




正在团


RAZ原版分级阅读来了!近2000本读物不用翻墙就能学,2岁即可开始来自韩国的旋转丝滑蜡笔、水彩笔、脸彩画、涂色画册,孩子的绘画新宠!


了解经典


天下有所谓“正确的养育风格”吗?BBC纪录片,七位妈妈的养育方式引深思 (BBC纪录片《Cherry的养育困境》)

这个精神气质非比寻常的女孩,成了未婚妈妈、被迫放弃自己的儿子,却用爱与教育改变了百万儿童的命运(BBC纪录片《蒙台梭利》)

儿童早期的语言接触和互动,能产生3千万词汇的差距?安潇翻译TED演讲

两岁娃的“理智与情感”:哭了半小时后,她说的话让我惊讶了 (《全脑教养法》)

集中注意力,可以矫正孩子所有性格缺陷 - 蒙台梭利:《有吸收力的心灵》

孩子的艺术启蒙,蒙台梭利给了我5把钥匙

蒙台梭利和华德福到底不同在哪里

数学启蒙,除了数数和认形状,孩子还需要知道什么? (皮亚杰认知实验)

妈妈一走,孩子就哭,这是缺乏安全感吗?(依附理论)

神奇的教具在哪里?蒙台梭利经典原版VS我的家庭简易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