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妈妈一走,孩子就哭,这是缺乏安全感吗?

安潇 安潇AnnXiao 2019-06-20

今天的“了解经典”栏目,是我近期在“儿童发展心理学”课堂上学习的“依附理论” (Attachment Theory),很有意思的内容,和你们分享。


这个理论最早是50前由英国的心理分析学家John Bowlby创立,然后经由美国的发育心理学家Mary S Ainsworth验证。

很多半岁到2岁的宝宝,都对妈妈有着强烈的依恋。

我经常听到妈妈们诉苦:“自己什么都做不了,走开一步,宝宝就哭着找妈妈,我的宝宝是不是很没有安全感呢?要怎样加强孩子的安全感?”


大多数妈妈也都特别羡慕那些能够独立玩耍的婴幼儿,妈妈离开时,孩子不哭不闹不找妈妈,陌生人在场也没关系。这样的宝宝,被我们称作“有安全感”、“独立的”孩子,这样的母婴关系是很多妈妈们渴求的状态。


但真的是这样吗?在John Bowlby的理论中,你或许会听到不同的声音。



John Bowlby的“依附理论” 


John Bowlby认为,成年人遇到的情感中的心理障碍,大多始于童年时期的情感挫折,而其中决定因素就是孩子在婴幼儿时期与母亲的依附关系。


母亲与孩子的情感联系越紧密,越能够帮助孩子形成健康的人格,即“安全型依附”,这种无微不至的关照并不会把孩子宠坏。


反而,如果孩子对于母爱总是处在患得患失的焦虑中,就会时而精神焕发,时而绝望至极,而形成“焦虑型依附”,并会把这种心理上的焦虑带入成年,形成潜意识中的情感障碍。



Mary Ainsworth的“陌生情境”实验


Mary Ainsworth在验证“依附理论”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陌生情境” Strange Situation。


她用20分钟的观察,就能将一个一岁左右的幼儿的依附心理进行分类,评断出孩子是“安全型依附”还是“焦虑型依附”,并推测出孩子与母亲(或主要照顾者)的关系是怎样的。

有些孩子是和祖辈或者其他家长产生这种依附关系的,所以实验中的妈妈,也可以由孩子的“主要照顾者”代替。


她的实验方法是这样的步骤:

1. 妈妈与幼儿在实验的房间里游戏、玩玩具。

2. 房间进来一个陌生人。妈妈停止与孩子游戏,与陌生人攀谈几分钟。然后妈妈离开房间。

3. 陌生人与孩子独处几分钟,如果孩子有点不安,陌生人安抚互动。

4. 妈妈回来片刻,安抚一下孩子,再次离开。

5. 陌生人也离开房间,只剩下孩子一个人,约三分钟。

6. 陌生人回到房间,安抚孩子。

7. 妈妈回到房间,安抚孩子。陌生人离开。


在youtube上可以看到这个实验的视频实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2usVu8O2YY


整个实验约20分钟左右。Mary Ainsworth主要观察孩子的这两个方面:

1. 在整个过程中,孩子在玩耍和探索上的专注时间。

2. 孩子对妈妈离开与回来时的反应和态度。



实验的结论


那么,不同的孩子在实验中都呈现出了什么不同反应呢?

从这些不同反应,又能够引出怎样的结论?

Mary Ainsworth的诠释,很可能与你相像的不一样。


1. 安全型依附 Secure attachment

Mary Ainsworth认为,真正与母亲(或主要照顾者)有着健康的依附关系的孩子,举动有这样的特征:

只要妈妈在场,孩子就能够愉快自由地探索和玩玩具,通常也乐于与陌生人互动;

(实例视频中的小女孩和妈妈及陌生人都有互动)

但只要妈妈离开,往往会有不同程度的焦虑甚至哭泣;

(妈妈离开以后,小女孩推开陌生人,一直哭泣)

当妈妈回来以后,孩子会立即与妈妈互动,情绪会很快恢复反弹。

(小女孩看到妈妈回来就不哭了,过去抱妈妈。)

比起陌生人,孩子明显地更乐意和妈妈在一起。

这样的孩子在“依附理论”中被认为是有“健康的安全感的”依附心理的。



2. 焦虑-回避型依附 Avoidant attachment

此类型的幼儿,在妈妈在场或者离场时,没有表现出特别不同的情绪,妈妈离开时没有很焦虑,妈妈回来时也没有很开心。

(实例视频中的小男孩对与妈妈互动不太感兴趣,眼睛一直看别处)

孩子对待陌生人的反应和对待妈妈的差别不大。

(妈妈离开,陌生人在场,小男孩没有情绪差别。)

孩子对于探索玩具的兴趣也不是特别强。

(妈妈回来以后,小男孩也没有什么反应,眼睛看别处。)

Mary Ainsworth认为,这样的幼儿并非是“有安全感”和“独立的”,反而是属于“焦虑-回避型依附”。

她认为孩子形成这样的反应,主要是因为母亲不经常与孩子互动、时常冷落孩子、没有太多耐心陪伴孩子玩耍,因而孩子与妈妈缺乏深刻的依恋,而形成“回避型依附”。

这样的孩子在成年以后,经常显出冷漠、拒绝情感联结的特征。



3. 焦虑-反抗型依附 Resistant attachment

此类型的孩子,对陌生人很敏感,即使妈妈在身边,面对探索和陌生人时仍然会感到焦虑。

当妈妈离开时,孩子会沮丧甚至哭泣。

可是当妈妈回到身边,孩子的情绪会很长时间难以恢复,明明需要妈妈,又充满愤怒,想要得到妈妈的关注却又反抗。

(视频中的小男孩在妈妈回来以后,情绪难以反弹,愤怒了很长时间)

Mary Ainsworth认为,孩子形成这样的反应,主要是因为母亲(或者主要照顾者)的照顾能力差、不懂得如何满足幼儿的需求、经常有不一致的态度和行为,因而孩子形成了“焦虑-反抗型依附”。

这样的孩子在成年以后,经常显出患得患失、焦虑不安、缺乏信任的特性。



“依附理论”和“陌生情境”给我们的启示


婴幼儿是否有“安全感”,并非是由她是否能“独立玩耍”或“与陌生人泰然相处”而体现出来的。


那些与妈妈有着深刻的依附和依恋的婴幼儿,往往在成年以后,心理上有着更牢固的安全感。

0~2岁是孩子与妈妈(或主要照顾者)建立依附关系的最重要时期,对孩子一生的心理成长有着深刻的作用。这种依恋并不是“没有安全感”的表现,反之,是建立一生的安全感的基石。


幼年时期和妈妈情感联结紧密的孩子,心理需要能够被充分填满,长大了之后,才会更有信心离开妈妈身边,轻松而愉快地面向世界的挑战。


反之是那些早年与妈妈的依附关系没有充分发展的孩子,在成年以后更容易焦虑、胆怯、愤怒或冷漠。


因此,如果你身边有一个考拉似的粘妈妈的宝宝,不用急于把他推开,要求他“独立”和“大胆”。

这个时期,放心给孩子的“安全感”充电,充到满格。等孩子准备好,他自然而然就会相信自己的能力,展开翅膀飞出去。

然而文章写到这里,我也想说,肯定有很多妈妈会因为各种各样不得已的原因,没有充分的条件陪伴孩子,或者孩子或多或少出现了“焦虑型依附”的反应,此时也不要过于紧张和自责。


事实上,“依附理论”在后来也是受到了不少批判。在很多国家的文化中,母亲是要在孩子婴儿时期就离开去工作的,而“依附理论”过于武断的判定“安全型依附”就是最佳的依附类型,忽视了理论和社会现实的矛盾。


但是了解“依附理论”,能够帮助我们对孩子更有同理心、更有耐心。在孩子的幼年,尽力与孩子产生建立感情纽带、及时满足孩子的心理需要、与孩子游戏、保持自己情绪的稳定和对孩子的关怀,这样的努力,肯定会帮助到孩子的一生,在他的内心底层奠基牢固的“安全感”。






安潇 2018年1月 于 伦敦



(今天的图片均来自网络)


参考文献:

Mary Ainsworth and Attachment Theory

http://www.childdevelopmentmedia.com/articles/mary-ainsworth-and-attachment-theory/

https://www.simplypsychology.org/mary-ainsworth.html


推荐阅读:


如何平衡“成人带领的游戏”和“孩子的自主玩耍”?

管教孩子一招应万变:“拟人演绎法”

“高感觉和通感”,才是我们的孩子在人工智能世界的“升值票”

老大与老二相爱的秘诀

到底如何应对“不听话宝宝”?除了吼叫和唠叨,真的还有其他办法吗?

父母难做,情绪管理的头绪在哪里?如何控制怒气、焦虑和消沉?


喜欢我的文章的话,评论留言和转发分享

都是最好的鼓励。感谢阅读。

扫描二维码可以打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孩子入园,我心忐忑
    最好别跟孩子说“上幼儿园可好了!”
    ​亲密关系中的依恋类型如何偷偷影响我们?
    谈钱伤爱情?我们今天来谈谈钱
    1岁孩子被关飞机厕所教育:真正的伤害,远远被低估了……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