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川普叫好!伊朗复仇纯属自我安慰?
北京时间1月8日中午,在经历一系列“震惊”与“反转”后,有网友在社交媒体发出这样的疑问。 震惊出现在清晨,7点30分左右,各大新闻客户端纷纷推送:伊朗人的反击来了!战争开始了!
综合媒体报道,伊朗向驻扎在伊拉克的美军基地发动了导弹攻击,为苏莱曼尼报一箭之仇。美国军方表示:伊朗从国内向伊拉克境内至少两处有美军驻扎的联军设施,发射超过12枚弹道导弹。
“加油兄弟”“以牙还牙”“伊朗人民好样的”“干丫”……在伊朗大使馆用中国造红米手机发的微博下,网友们从“美国邪恶势力的终结”中,找到了同仇敌忾的快感。截至中午12点,“伊朗兄弟”的微博获得超3万次转发,20多万次点赞,在中国,这一数据只有流量明星可媲美。
也许,这是伊朗历史上“抢头条”最多的一天。
二波未平,三波又来袭:当天,伊朗布什尔核电站附近发生4.9级地震,这一平时根本引不起注意的消息,霸占了社交媒体信息流,尽管从深度10km和震中位置来看,这大概是一个自然事件。 看热闹不嫌事儿大。
所有媒体账号开足马力报道前线进展,有媒体引述美国媒体错误报道,称“特朗普即将进行全国讲话”,渲染着“三次世界大战”即将来临的氛围。
但很快,“反转”来了。
“一切都很好!”
特朗普的推特可能迟到,但绝不会缺席,一件被媒体渲染得无比严重的事件,一个云淡风轻的回应——“明早再发声明”,在美国,发生严重外交危机时,总统往往会通过电视节目对全国进行演说,这是一个不成文的传统,但伊朗发射导弹数小时内,特朗普并没有动作。事发时,美国东部时间已经入夜,按多家媒体过往的爆料,深夜时的特朗普喜欢在白宫看剧、喝零度可乐、吃汉堡。不知清晨醒来后的他会有什么新反应。
都挺好!根据福克斯新闻的报道,伊朗的导弹大多数没有击中目标,尚无美军人员伤亡报告。
与特朗普在推特上长期“亲密互动”的伊朗外长扎里夫称,我们“根据联合国宪章第51条采取了适当的自卫措施”,他特别强调:
“我们不想让冲突升级或挑起战争,但将会自我防卫对抗任何侵犯行为”。
扎里夫口中的《联合国宪章》51条,即联合国赋予会员国受武力攻击后,在安理会行动之前的有限度“自卫权利”,被学界视作“国家的自然权利”。
更多“讲得更明白”的回应,通过伊朗官员转口欧美媒体记者披露了出来,NBC驻德黑兰记者站站长Ali Arouzi的消息称,伊朗表态,如果美国不对伊朗的袭击进行报复,伊朗也将停止袭击。
“散了散了”“好好上班”“洗洗睡了”……中国网友发现,双方似乎并没有要把事儿搞大的意思,于是,机智的他们想起了我外交部的一个常用词——“有理、有力、有节”。 的确,从欧美、中东媒体披露的众多细节来看,至少目前为止,伊朗人进行的是一场精神意义大过实质意义的报复——规定时间规定地点把问题给“交待”了。
规定时间:
很少有国内媒体观察到,伊朗人发射导弹是在当地时间凌晨1点20分,《洛杉矶时报》注意到,那个时间,正好是当初美国导弹杀死苏莱曼尼的时间,无比对称。
规定地点:
伊朗国营电视台援引革命卫队的消息称,“美国人如今知道他们的基地可能被伊朗锁定,如果美国对伊朗的导弹袭击做出回应,他们的基地将会被锁定”。 在欧美社交媒体中,广泛流传着美军已提前知晓袭击的信息,比如来自也门的记者Saleh Al-Baidani就写道:德黑兰已通过调解人告知华盛顿,它将炸毁位于伊拉克安巴尔省的阿萨德基地,因此美国在轰炸前就撤了,所以伤亡为零。
当然,上述流传的“野生消息”并没有主流媒体报道。
更多分析认为,伊朗有意没有瞄准美军基地有人的地方,在无人地点爆炸,给了特朗普台阶下。来自五角大楼的消息则是:美军已经预料到会遭遇袭击,所以已经提高了警戒。
在国内,红星新闻是为数不多进行深度解读的媒体,其刊发国际安全问题专家尼克·佩顿·沃尔什的文章,文章称,德黑兰方面应该明白,面对美军技术,自己的袭击会产生什么效果。如果德黑兰的目标是真要对美国军队造成大规模伤害,那么导弹袭击是完全没有意义的。
为什么还会袭击?
沃尔什分析了三种可能性:第一,高估了空袭的效果,最终行动失败;第二,温和派的解决方式胜出,在深夜用少量导弹打击军事目标,这一基本上被视为空洞信号的方式,提供了美伊双方可能最终需要的出口通道;第三种,伊朗试图让美国产生一种错误的安全感,认为伊朗军事力量薄弱,不能做出什么更可怕的事了。
而知名中东问题专家、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所研究员殷罡则对网易新闻分析道,伊朗攻击的不是美国本土,也不是美国在其它国家的基地,是美国在苏莱曼尼遇难国家的基地,没有跳出这个拳击场,还是在伊拉克范围内。
“伊朗马上说我们实现了为苏莱曼尼的复仇。明显告诉特朗普,事情到此为止,你杀了我们的人,我们发了三十颗导弹,出了气,回了面子就算了,你别再干了。”
“我觉得他采取的措施和最后的表态是非常精明、准确的。”
图为美军阿萨德基地 的确,伊朗的执政者正处在两难中:仗当然是不想打的,在苏莱曼尼去世之前,国内已经因为腐败、制裁下的经济下行等一系列原因,引发了民众一轮又一轮的示威,一场战争、一次国际危机会让政权处于岌岌可危的状态。
经不起折腾了,彭博新闻社就注意到,在前述737客机坠毁事件中,事发没多久伊朗国营电视台ISNA就迫不及待地发布消息撇清关系——因技术问题坠毁。
然而,面对美军的火箭弹,强力回应是必须的,否则无法给国内保守势力和愤怒的民众以交代,现政府也将失去合法性。 于是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伊朗国家电视台的报道说,导弹袭击导致80人死亡,并说其导弹无一被拦截;美国一些媒体说只有伊拉克籍的人被砸死;中东的黎巴嫩媒体称只有一架军用飞机被炸毁;而伊拉克安全部队官员的说法是,没有伊拉克人员炸死。 自卫也好,自我安慰也好,舆论不能输。由于屏蔽了外网,对伊朗民众而言,国家媒体就是信息的主要来源。
| 往期荐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