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想和3,5岁的孩子聊聊天谈谈心?正确的打开方式在这里

刘超雄 超雄和她的混血娃 2020-08-25

点击上方“超雄和她的混血娃”

回复【真言】,抽取属于你的一条亲子关系箴言


自从写公众号以来,经常有朋友跟我说,超雄,你的孩子们好幸福,你陪ta们玩了这么多好玩的游戏,还做了好多有意义的事情,我也很希望可以这样,可是每天光上班和应付必要的家务琐事就很累了,真的感觉力不从心。


我特别理解职场妈妈的这种无力感,工作不轻松,家里又有大小事情要操持,又时常觉得陪孩子玩的不够多,有点内疚。


每个人的一天都只有24小时,能做的事情自然是有限的,所以我总会说,完全不用焦虑,不用执着于我的孩子是不是做了这个或者那个,对孩子的陪伴关键是用心,而且给孩子做早教也不是只有做游戏这一种途径的,像学龄前的认知,语言和社交情感发展都跟我们与孩子之间的积极交流密不可分,我觉得挺有必要专门写一写怎么和孩子聊天儿这个话题的。


没有那么多时间陪孩子做游戏,但是说话的时间一定还是有的吧?那不如就从这里入手吧。


把我们家和孩子的日常交流总结成几个值得分享的点的话有这样3个方面:


1/ 认真倾听

2/ 怎么让孩子多说点儿话?

3/ 怎么主动开启一个话题?


今天的文章里有大量的我和孩子们的日常对话,来围观一下吧 :)




1/

完美的交流

从认真倾听开始


我在音乐早教的文章中就提到过倾听是一种重要的能力,而且不是任何人都具备的一种能力,比如有的人可以通过音频来学习知识,有的人不管听什么总是听了个开头就走神了,这就是不同人的倾听能力有差别。


不过我认为任何能力都可以通过有意识的刻意练习培养起来,练习的次数和强度上去了,就会慢慢的形成习惯,我觉得有倾听的习惯是一件让亲子关系很受益的事情,因为孩子渴望关注,渴望我们好好听ta说话,不管ta说的话是不是符合成年人的认知和逻辑。


我这些年带着孩子们接触过各式各样的人,从学校的老师到其他孩子的家长,从超市的收营员到家里的维修师傅再到街头表演的艺人,我觉得西方人整体上在倾听和关注孩子这一方面做的很好。


比如我牵着孩子碰到了某个熟人时 - 这跟抱着孩子不一样,这种情况下孩子的个头小往往容易被忽略,对方不会只顾着跟我说话,一般都会弯下身来正式的跟孩子打招呼,和孩子有一些交流。


我讲两件关于倾听的小事吧。



去年冬天我们在一家室内水上乐园度假,头一天晚上就在园内的一家餐馆吃自助餐,那天弟弟玩了一天也不累,吃完晚饭的点了还兴奋的很,我们吃好了往外走时,弟弟迎面碰到了一位端着盘子的女服务生,他就凑上去跟人家搭讪,至于搭讪的方式就是没头没脑的讲起了蝙蝠侠。


那位年轻的服务生就蹲下来认真的看着他,听他说了足有一分钟的时间,最后弟弟说道:你知道吗,蝙蝠侠有时候好有时候坏的。


看到弟弟讲完了,服务生就说道:是这样啊,我猜蝙蝠侠就跟你一样吧?(I see. I guess you are the same right?)意思是“有时候好有时候坏这就像小朋友一样呀”。


我和S先生在一旁听了马上笑出了声,没想到小姑娘年纪轻轻,说话却充满了幽默和智慧,这个回答说是神来一笔也是可以的。


后来我想起这一幕还觉得哪怕是我自己也不一定能耐着性子听弟弟神神叨叨蝙蝠侠那么久呢,那位服务生除了机智,真的是很专注投入的在听一个3岁男孩说话。


好的交流是从认真倾听开始的,我对此很有体会。


有很长一段时间Mia都喜欢跟我谈论她班上的同学,每天接她放学回家在车上,或者吃晚餐的时候,她就会说起谁谁谁今天怎么样了,我每次都会认真听,时间长了我对她常说起的那些同学都有了几分了解。


比如她经常和R一起玩,但是从她的讲述中我知道R的性格是颇有几分的霸道的,有一回我留意到她有好些日子都没有提到过R了,觉得有点奇怪,于是就问道:那你今天和R做什么呢?


Mia听了有点不开心的说:我没有和R玩,因为她不礼貌。我心想果然有状况,便接着问:是这样吗?她怎么不礼貌了?Mia就说了好几件事情,我们就借着这个机会聊了好多,当然也讲到了以后碰到这样的情况可以怎么做。


你看,这一番重要又有意义的谈话都是从倾听开始的,因为我一直以来的认真聆听让我能捕捉到孩子聊天中的细节和隐藏信息。




2/

怎么让孩子多说点儿话?


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感觉,你想跟孩子多说点儿话,可是ta的话匣子却不容易打开,通常一两个回合后对话就很难进行下去了,甚至干脆一句“我不知道”让你不晓得如何接下去好。


我觉的要让孩子多说话,我们不妨先留意一下自己说话的习惯和方式,有时候是不是并没有给孩子说话的机会,或者没有营造一个鼓励孩子继续说下去的氛围?比如自己说的太多了,自然没有孩子说的份儿了,或者和孩子说话时缺少一些开放性的提问和引导?


一段对话交流中,如果想让孩子来“主说”,那我们扮演的角色只是去适当的推动对话,不能喧宾夺主,最常见的“推动方法”有:


1.  简单的重复孩子刚刚说过的话,可以根据情况加上惊讶,疑问或者其他的语气。


比如孩子们跟我说:妈妈,今天有library bus (巴士图书馆)到我们学校来了!


我会说:今天library bus去你们学校了,真的吗?/不可能吧?/我不相信。


然后孩子们就极有可能接着讲一些跟library bus有关的事情,比如巴士长什么样子,大家在巴士上做了什么等等,这样才能让我相信巴士真的到了ta们学校里呀。


根据我的经验,这是一个非常简单又有效的激发孩子就一个话题展开来说的方法,不信你今天就试试?


2. 就孩子的讲述顺势提出一个细节问题


接着library bus的例子讲,比如Mia可能会说巴士上有好多的书,我们要排队上去,然后每个人都可以选一本来读。


那么我会说:你选了一本什么书呢?


如果Mia说了某一本书,我就可以接着问一问关于那本书的内容,这又可以聊上几个回合了。


只要有心,不管孩子讲的是一件什么样的事情,你总可以找到一些值得提问的细节地方,一般来说“你做了什么(what)?”和“你是怎么做的(how)?”都是很常见的细节提问。



3. 把孩子提出的问题抛回给孩子


3,5岁的孩子正是十万个为什么的阶段,一般只要孩子提问,不管我知不知道答案,我都会习惯性的先说一句类似的话:对啊,怎会这样呢?你觉得为什么?


今年刚开春儿的时候姐弟俩各自种了一盆草莓,这个月初就陆续有草莓果实冒出头来了,我们把两盆草莓放在了侧门外面,因为那里有很充足的阳光,可是那里也是各种小动物经常出没的地方。


有好几次姐弟俩看到青草莓变红了一点点,心里美滋滋的,想等草莓完全熟了再摘下来,可是往往第二天去看就发现草莓不见了,或者被咬掉了一半。


姐姐就很沮丧的说:我不要我的草莓总被动物吃掉!这里她的问题其实是,我们要怎么办?


当时我心里已经有了主意,我打算把草莓改放到后面的阳台上去,这样小动物没法进去,阳台在西面,虽然上午没有阳光,但是现在夏天日照时间长,下午的阳光还是很充足的。


不过我没有先说出我的想法,而是问姐弟俩:是啊,我也不喜欢动物吃掉草莓,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它们吃不到呢?


姐姐就说:我们要一个门(gate)。然后她又马上表示,可这样动物还是可以跳进去。


弟弟接着说:要一个屋顶那么高的门。


姐姐可能受到弟弟的启发,说道:哦,我知道了,我们要一个门,还要一个屋顶,这样它们就进不来了。


......


俩人来来回回说了好几个点子,我就提醒ta们:你们想的这些办法都可以,只是你们都在想要把现在放草莓的地方怎么办,我们能不能给草莓换一个地方呢?


姐姐问:那换到哪里呢?


我说:你不是在学校学了植物生长需要阳光吗,那么哪里既有阳光,小动物又不能进去呢?


最后在我的提示下姐弟俩也想到了把草莓搬到厨房后面的阳台上去。


搬到阳台上后终于可以吃到自己种的草莓了


如果我马上就把我的答案告诉了姐弟俩,那我们就不会有这番讨论了,孩子们就失去了一个可以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


还有很多时候,面对孩子的问题,我们也没有答案,这个时候就让孩子了解一点:不知道不要紧,正好可以一起讨论,然后再查询资料去验证。


这里就可以用到科普书籍了,我之前专门写过关于科普类读物的文章,可以看看旧文:超详细 | 0-6岁科普类书籍怎么挑选和使用?附书单,比较及小实验



4. 提开放性的问题


上面说到的“怎么能让小动物吃不到草莓?”就是一个开放性问题,事实上所有询问观点,想法,建议的问题都属于这个范畴。


当我们进入开放性的讨论环节时,我有16个字的划重点:不去评判,认真倾听,及时回应,热情参与。


上周四我照例从学校接上孩子们去上游泳课,那天路上有点堵车,我们火急火燎的赶到游泳馆,我都没顾得上看泳池里的情况就把姐弟俩先拉去换好了泳衣,可是从更衣室里出来却看到游泳馆内冷冷清清的,泳池里也没有人,我就跑去前台问怎么回事。


结果工作人员跟我说,很抱歉,刚刚游泳池里发生了一点意外,我们不得不零时取消了下面的课程,家长和孩子们都回去了。


我一听很失望,也有点气恼,就问道怎么取消了课程也不打电话通知一下?她说实在太突然,来不及通知了。我就问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


她说的比较含蓄:Oh,a baby just went to the bathroom,意思是,有小宝宝在池子里上了个厕所,站在一旁的姐弟俩可能没听明白是怎么个情况,后来在开车回家的路上,ta们就问我,妈妈,为什么我们今天不能游泳啊?


我说,因为有个小宝宝的纸尿裤没系好,ta把臭臭拉到游泳池里了,所以大家暂时不能去水里面了。


姐弟俩一听就乐了,两个人来回的说,什么?小宝宝拉臭臭到水里面了!好crazy!哈哈哈哈!


我一看俩人对这个话题这么“感兴趣”,就问ta们,那游泳馆的人该怎么把游泳池里弄干净呢?不然下次我们还是不能上课呢。(开放性问题)


弟弟说:就是,这可怎么办呀?


姐姐说:ta们要戴上手套下去把臭臭拿走。


弟弟在旁边表示好恶心。


我说:是要把臭臭拿走,可是游泳池里面的水还是很脏啊。


弟弟这下说道:要把水都放走。因为俩人洗澡的时候就喜欢去放空浴池里的水,这个ta们比较有经验,很快就想到了。


姐姐接着说:对,然后再放上新的水。


我还补充了一点,可能在放上新的水之前,还要把游泳池里消毒一遍才行。最后我们都同意如果小宝宝的纸尿裤没穿好可能会带来不小的麻烦呢!


那个傍晚我们虽然没上成游泳课,但是车上的一番聊天讨论却将之前的失望和不快一扫而光了。


5. 游戏力


我在不同主题的文章里提到过游戏力,因为我是一个推崇适当的运用游戏力来解决一些育儿难题的妈妈。


上一周姐弟俩刚刚参加了科技馆的夏令营,是5个半天的夏令营,我中午接了俩人一般会先在市里吃个午饭再回家,等餐的时候我会问问ta们今天在夏令营都做了些什么。


去科技馆参加夏令营


有几次ta们不愿意说,就用一句“我不知道”,“我忘记了呀”敷衍我,我就说:忘记了呀?那好吧,那我有魔法可以让你们记起来。


于是我就装模作样的把手掌轻轻的放到俩人的头顶(像武侠小说里的人传功夫一样),口中念了一句自己也听不懂的咒语,然后对ta们说:我已经给了你们魔法,你们想起什么来了吗?


这下俩人来兴致了,上赶着跟我说ta们做了些啥,说完了一件还让我继续给魔法才说下面一件。


不怪我爱用游戏力啊,因为真的很好用又很有趣。当然,有的时候孩子就是不想说也没必要勉强。




3/

怎么主动开启一个话题?


孩子其实是很喜欢听大人说话的,我们平常主动去和孩子聊天有两种情况,一是不带任何目的闲聊,二是有的放矢的问些问题。


S先生就是一个喜欢和孩子们闲聊的人,有一阵子Mia经常跟我说些有意思的事情,比如,妈妈,我知道你和爸爸以前是好朋友,有一次你回中国了,你和爸爸就互相打电话,你从中国回来的时候,爸爸还去机场接你了!


我听到心里还疑惑了一下,又一想,好像是有这么回事,就问她:你是怎么知道的呀?她说,是爸爸告诉我的。


原来爸爸每晚睡前都会和她聊会儿天,话题也多跟家庭成员有关,这让我发现孩子很喜欢听爸妈小时候和自己小时候的事情,每次只要一讲到这些ta们就要追着问好多问题,而且你说过一次ta们就记得牢牢的,以后还会时常提醒你:妈妈,你记得吗,你(我)小时候如何如何了。


有一回我们看见一个咬着奶嘴的小宝宝,我就跟姐弟俩说:Mia,你小时候特别喜欢奶嘴,总是含着奶嘴吮吸的津津有味,所以那时候我们家有好多奶嘴;Ian,你小时候正好相反,你一点都不喜欢奶嘴,每次我把奶嘴塞给你你都会吐出来,我后来就把家里的奶嘴全都扔了。


俩人听了这个事情觉得特别好玩,又缠着我讲了好多ta们小时候的事情。



我会想,为什么孩子们这么喜欢听自己小时候和父母小时候的事情呢?也许因为父母的小时候ta们不曾参与,但是又很好奇爸爸妈妈还是孩子时是不是跟我们一样?对于自己小时候,ta们也没有太多的记忆,但是去认识和了解自己应该是人类固有的天性吧?


闲聊是一件特别增进亲子感情的事情,因为它没有目的,没有说教,没有任何压力,只有纯粹花时间在一起的快乐。如果你暂时不知道从何下手闲聊的话,就从聊聊自己或者聊聊孩子们小时候开始吧!


不过,有时候我们也会带着启发孩子思考或者让孩子了解某方面知识的目的主动去跟孩子聊天,尤其是我在这方面做的比较多。


选到一个好的聊天话题很重要,这要求我对孩子们各方面的发展都很了解,也要对ta们的兴趣,爱好,和最近做过的事情心中有数。


比如前几天我给Mia读睡前故事,房间里有点热,我看Mia都有点出汗了,就拿起手中的书给她扇一扇,我想起我们刚刚看过小镇上的热气球升空,当时就了解了一些跟“空气”有关的知识,所以我就问她:Mia,你知道为什么我拿起书一扇就会有风吗?


小镇上的节日热气球表演


Mia想了一会儿后说:我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说:因为书的移动让周围的空气也跟着流动起来,空气一流动就成了风。


她接着问:那我的手和脚动的话也会有风吗?


我说:你试试看就知道了啊!


她就试了试,果然能感觉到微弱的风拂过,这还不算完,她的目光在房间里扫了一圈,又问我:那我开门的时候也会风吗?


我说:是的,开门的时候也会有风,不过你轻轻的开门时可能感觉不到。


她又想了一会儿接着问:那外面的风是怎么回事呢?


我愣了一秒钟才明白过来,原来她是指外面又没有人在扇风,那怎么来的风呢?


这真是个好问题,看来真的不能低估了孩子的洞察力。


这也让我更加确信了通过聊天主动带孩子去探索一些话题的意义所在,而且你常常会发现自己的知识储备也不够,要跟孩子一起去学习。


比如对自然界风形成的原因,我虽然大体上了解,但是我不确定我是不是可以在不借助任何图片或者道具的情况下跟5岁的孩子解释清楚,所以后来我们就找到了相关的科普书一起来读。


今天叨叨了很多

带娃日常

大家觉得看完了

有帮助和启发吗?

聊天看起来

是一件小事情

但是

日积月累的加起来

它的影响

也不容小觑哦



-The End-



喜欢我的话,不妨加个星标,常来这里坐坐。




By 超雄 

2019.6 克利夫兰


「超雄:坐标克利夫兰,2年+线下双语音乐早教经验,组织过上百场音乐早教活动,有两个混血宝宝,姐姐Mia(5岁)是个小甜心,弟弟Ian(3岁)是个淘气包和段子手,这里有亲子生活,文化观察和我们一家人的故事。」



相关阅读

你觉得育儿博主也会吼娃么?

美国人会说话,原来是从幼儿园就开始培养演说的呀


近期文章

我在美国小镇街头待了10分钟,猜我看到多少遛娃的爸爸?

简单3招,小时候没见过乐高的你也能陪孩子玩起来,家里的乐高不再吃灰

一家好的幼儿园是什么样?写在女儿幼儿园毕业典礼后


后台「回复」“加群”,加入“0-6岁中美育儿交流群”

后台「回复」“手工”,查看简单好玩的亲子手工集锦

后台「回复」“英文儿歌”,看经典英文儿歌弹唱视频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