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头水牛

大卫翁 起朱楼宴宾客 2020-09-08

 

“群体只会干两种事——锦上添花或落井下石。”


——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

 


1

 

中国股市的牛市向来只分成两种。

 

一种是有基本面支撑的“盈利牛”。


比方说2005年到2007年,中国经济蒸蒸日上,GDP增速一路从10%飙升到14%。


金融地产共舞,周期消费齐飞,企业盈利一片大好,自然孕育了国内股票市场诞生30年以来最波澜壮阔的一轮牛市。

 

再比如2016年下半年开始,原本以为的“L型底”生生在2017年被掰出了一个小阳春——2017年的GDP增速比2016年还高出0.1%。


这其中供给侧改革固然功不可没,但消费者在“房屋财富效应”和“消费金融大爆炸”驱动下的消费升级,以及海外发达经济体复苏带来的出口刺激才是主因。


这一年多的牛市虽然没有万人空巷,但消费股的巨大涨幅却实实在在的让很多投资者赚到了钱。

 

另一种则是靠放水和政策推动的“水牛”。


最典型的例子当然就是2014年下半段开启,为期整整一年轰轰烈烈的大牛市。


央妈一连串的降准降息,配合各种金融创新和万众创业的政策利好,再加上上市公司学会了外延式发展的新玩法,水牛行情被演绎的淋漓尽致。


证明就是,如果拆分那两年的企业盈利,究竟有多少来自于内生性增长,有多少来自于外部并购和融资成本下降,各位CFO心知肚明。

 

除此之外,“水牛”的代表还有最近被提起比较多,但经历过的人并不多的1999年的“519”行情。


说起来,最高层重视股市这事儿,今年并不是史上头一遭——1999年的5月,鼓励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六条意见获得国务院的批准,投资圈里就曾经起立欢呼过。


另外当年还有连续降息降准带来的宽松环境、不太贵的整体估值和刚从亚洲金融危机恢复过来的风险情绪,让A股从5月19日至6月30日短短31个交易日中上涨了66%。

 

关于这一轮的牛市,招商策略去年底曾经写过一篇非常精彩的复盘《那一轮说涨就涨的史诗牛市》,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总体来看,盈利牛的特点是涨的缓但是持续时间长,行情主线基本就是盈利增长最突出的板块,因此比较容易把握,途中也总有上车的机会。


而水牛的特点是来势汹汹,但往往一步到位、戛然而止,行情主线通常是想象空间最大的板块,所以总是“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这么看来,2019年迄今的行情属于哪一种,就显而易见了。

 


2

 


最近摩拳擦掌想进股市的人挺多。

 

大家似乎都觉得这次自己醒悟的挺早,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参考14-15年的大行情,现在冲进去怎么着也可以加个零,然后再从容的卖给后面幡然醒悟的韭菜们。

 

这么想的人多了,股市就开始往不可思议的方向发展。

 

比如前几天“进击的业绩爆雷指数”刷屏,业绩越差涨得越多。游资趁着监管放松跑步入场,专炒没有机构资金的小票妖票,将前几年严监管下被打压的窝囊气一股脑都发泄了出来。

 

再比如一天涨了一百倍的期权,恍惚间让人回想起07年“530”股灾时三天翻九倍的钾肥认沽权证——那个可刺激多了,毕竟又真实又有量,谁都能交易发财。

 

再比如每天都在进行的行业轮动,一看就是场外资金“久旱逢甘霖”,却不知道该买啥好,于是不断地在各种逻辑之间跳跃,生生把板块轮动玩成了电风扇。


这些分明都是牛市后期的特征,现在却提前上演。

 

所以从卖方报告和身边人的反映来看,这次的行情都更像是1999年的翻版,2014年的加速版。

 

君不见这边厢“牛市的起点”话音刚落,那边厢已经有人喊出“现在就是投资中国的历史性机会”;


连融资账户都嫌赚的太慢,心急的直接就上了场外配资的车;


行业研究员已经来不及推票,拿起电话只会说“回调就是上车机会”;


营业厅突然就人头攒动,于是行情结束的信号也只能从“外行人找你来问股票”顺延到了“外行人给你推荐股票”。

 

一切都变得如此“心急火燎”。


毕竟519行情的第一波只持续了31个交易日,而现在从1月4日那根大阳线算好已经33个交易日了。谁知道,这一波还会持续多久呢?

 

水牛太短,只争朝夕。

 


3

 


这周和一个相熟的基金经理吃饭,他是一直重仓在场的。刚想恭喜兄弟最近收成应该不错,他却一声长叹,一脸苦笑。

 

妖股是没法碰的,不然就是给游资做接盘侠。


主题是看不清的,科创板到底是利好科技股还是创投股,难道不是会导致资金分流利空创业板吗?贸易摩擦是有望告一段落了,可人民币却开始升值了,这对出口到底是好还是不好?

 

行业更是难选,逻辑通畅的已经涨得脱离了基本面,基本面扎实的估值却一直高高在上没跌下来过。

 

总之一句话,如果跟不上指数的步伐,水牛只会让机构投资者更加的焦虑。


毕竟去年的大熊市还可以和客户解释说是世道不好,今年大市长阳又用什么来解释自己的“满仓踏空”呢?

 

正因为此,最近卖方的策略会议才场场爆满,电话交流千人接入,每个人都在试图搞清楚,时至今日,买什么才不会成为接盘侠,买什么才能让自己跟上水牛的步伐。

 



4

 



投资者焦虑,上市公司却淡定了。

 

由于资金链断裂和股权质押风波倒在去年的上市公司大股东们,就好像倒在了1948年。


忽如一夜春风来,无论是流动性还是风险情绪,突然一下就又回归了。所以熬过去年,就是胜利。

 

尽管券商们现在对股权质押业务依然退避三舍,虽然银行信贷依然不那么好拿,但没关系,可以在二级市场减持了啊。

 

2月18日至3月2日的两周内,上市公司合计发布减持公告175份,涉及金额182亿元。


不过这点减持量,在2月25日单日融资余额就增加了188亿元的面前,显得不值一提。

 

产业资本在撤退,散户却在跑步进场。在人民群众的汪洋大海中,你们这点资本家的小九九,真的是不值一提。


 



这是一个金融🐶记录这个大时代的个人号,欢迎关注


年终总结:2018过去了,我们都不太会怀念它

创业:杀死那个创业者

股市:洗出一个未来中概股成妖

房地产:为什么说买到就赚500万是荒唐的?

独角兽:小米美团们到底在急什么? 拼夕夕的上市让历史倒退了二十年

P2P:世上再无P2P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

行业:生物医药六合彩

公司:马斯克的推特逼空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