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到今生读已迟——黄庭坚的故事
人生几十年,实在太短暂了,读的书能有多少,年轻读的书,到现在都忘了,这一生来求学已经太迟了,那些一目十行的神童都是前生读来的啊!
●难以解释的“天份”●
在许多天才身上,我们都可以看到一些难以解释的才华或特质,而此种似乎“天生”的才华或特质,如果以“现实”的基因或环境理论来解释,是极为牵强或丝毫不通的,因为从这个小孩子的家人或环境方面来看,都难以找到足以造成此种才华或特质的影响因素,但如果以前世今生来看,就可轻而易举的理解了!
不少名人开始处在恶劣的启蒙环境中,以后还能成其“伟大”者,其非“天份”,又能如何解释呢?而“天份”者,不在今生,是在前世!不有生知之智,那里去识得许多书,这种事说起来近乎迷信,但为什么那么真实呢!
●书到今生读已迟●
宋朝的黄庭坚,字山谷,江西省修水县人,他的诗书画号称“三绝”,与当时的苏东坡齐名,人称“苏黄”,黄山谷不止有文名,秉性也至孝,他常亲自为母洗涤溺器,就是后来做了官,也不改其孝行,由于他的孝行,被后人选入二十四孝中。
他得中进士之后,被朝廷任命为黄州——芜湖的知州,就任时才26岁。有一天他在州衙内午睡,梦中,他走出衙门,来到一处乡村,老远看见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婆婆,站在家门外的香案前祷告,口中喊着一个人的名字,桌上供着一碗芹菜面。山谷走近前去,看那碗面还热气腾腾,似乎很好吃,便不自觉地端起来吃,吃完回衙。一觉醒来,梦境很清晰,嘴里还有芹菜香味。但他并未在意,以为只是一梦罢了。
次日午睡,再梦如昨,菜香幽幽,梦境历历。黄庭坚感到不可思议,遂起身步出州衙,循着梦中道路行去,欲探个究竟。行至一村落,景物依稀,仿佛回到故乡一般。他径直走到一户人家,扣门而进,正是梦中所见的老婆婆,便问她有无在门外喊人吃面之事。老人答道:“昨天是我女儿的忌日,因为她生前喜欢吃芹菜面,所以我在门外喊她回来吃面,我每年都是这样做。”
黄庭坚感到惊奇,问道:“你女儿死去多久了?”老人答:“已经26年了。”黄庭坚突然想到,自己今年正是26岁,昨天恰是自己的生日。遂再问她女儿在世的情形,家中境况如何。老人说:“我只有一个女儿,她生前喜欢读书,信佛吃素,很是孝顺,但不肯嫁人。并发愿说求来世转男身,做文学家。到26岁那年生病死了,死的时候,她说还要回来看我的。”
黄庭坚大惊,忙问:“她的闺房在那里?我可以看看吗?”
老婆婆手指着一间旧房说:“就是这一间。你自己进去看吧,我给你倒茶去。”
黄庭坚走进房里,环顾四周,卧床桌椅,倍感亲切。只见靠墙有一个大柜,依然锁着。他问老人:“那里面是什么?”老人答:“全是她看过的书。”“可以打开看看吗?”
老人家说:“锁匙不知女儿放哪里了,所以我一直无法打开。”
黄庭坚心中琢磨了一下,居然找出锁匙,打开书柜,发现里面许多书稿。他细阅之下,发现他每次试卷的文章,竟然全在这里,而且一字不差!
黄庭坚沉思良久,恍然大悟,知道自己前生曾是女儿身,此地是他前生的老家,老婆婆便是他前生之母。如今这个家只剩老母一人。于是他跪拜在地,含泪称娘亲,说自己就是她的女儿转世。随后,黄庭坚回州衙带人来迎接老母同往,奉养终身。
黄庭坚在州衙后园植竹一丛,建亭一间,命名“滴翠轩”。亭中有山谷的石刻像,自题像赞曰:“似僧有发,是俗无尘,参梦中梦,悟身外身。”此赞亦可证明山谷的转世故事,真实不虚。
清代的袁枚看到这个故事以后,不禁写到“书到今生读已迟”。是真的迟了吗?您只要在孩子还在胎儿时期,给他进行经典的胎教,听尽世界各种真善美的经典之声,那么,您的孩子在十个月内就把前辈子的书都听进去了。如果您自己还不甘心,那就赶紧读经吧!能收获多少是多少,为下辈子打好基础,孟子说七年之病,要求三年之艾,苟为不蓄,终生不得。那就从现在开始积蓄您的道粮吧!
读经,开启生命智慧,成就幸福人生!
拓展阅读:
【教育】从小背诵《论语》《孟子》的他被“世界最难考大学”录取
2岁8个月背诵《大学》——教育孩子没有那么难,只要方法正确!
学了三年的幼儿园功课,孩子不只耽误了三年,而是耽误了一辈子!
吴梅 :耽误了10多年,直到生命中出现了这两道“闪电”....
南怀瑾:我提倡孩子们读经,是为了多出一些大思想家、科学家和政治家
招生要求
1、家长对读经教育理念有深度的认识,对中华传统教育智慧了解并认同。2、家长注重子女的教育及成长和家庭教育,愿意以身作则,在孩子学习的同时可根据学校的建议持续读经,定期参加专题学习。所谓妈妈改变,孩子改变🙏家长对读经教育理念有深度的认同及对文礼书院教育的方向有深刻认识,(可搜索视频《一场演讲百年震撼》《读经教育的全程规划》《读经教育百问千答》《文礼书院規划》了解);《一场演讲,百年震撼》为人父母必看读经教育的全程规划——读经六小篇之二读经六小篇之六——文礼书院规划
读经六小篇之五——读经教育的基本原理
附1:父母必观看视频
《一场演讲百年震撼》
在体制规定义务教育之余,如果能够留下一些窗口,或许就可以使教育永远不会离道太远,随时人间都还有希望。这就是不论在古代官学还是在现代义务教育体制之下,私塾一定要永远存在的道理所在。(鼓掌)我们各位办的所谓私塾,这种很简陋的,自艰困中、在夹缝中生存的现代私塾——我一想到“私塾”这两个字,一想到“现代私塾”这四个字,我就非常感动,非常敬佩,非常同情(鼓掌)——我们是在制度中,我们不是反制度,我们是使这个制度更合乎所谓真正的制度。真正的制度是留下窗口的制度,真正的制度是要永远以道为尊,以道为依归的制度,而我们私塾的开设,正是使我们的制度永远保持与道同行的重要指标。(鼓掌)
———王财贵教授
只要一个人把任何一本经典读一百遍,他必能从经典中提升其为学的能力必定能从经典中领悟其为人处世之道,必定能变化其气质,开阔其胸襟,启发其智慧,并且这一百遍经典必将影响其一生。
全球读经教育首倡者——王财贵教授
分享的是智慧
转发的是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