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变革法律行业的三股力量

余朋铭 大鱼 新则 2022-12-10



9月25日,开言第六季·待时乘势成功在深圳落幕,13位讲者向现场的300名观众分享了他们对法律行业的观察、理解和思考。新则创始人余朋铭,现场演讲「变革法律行业的三股力量」,与我们分享了他这一年来的所思所想,并试图探寻变革法律行业的力量。以下是现场实录。 


↑ 点击查看演讲视频 ↑

演讲 | 余朋铭 新则创始人
来源 | 开言第六季·待时乘势


大家好,我是大鱼。
 
每场开言对我来说都像是一次汇报,向各位汇报过去一年我们的观察、思考与规划,今天我的演讲主题就是「变革法律行业的三股力量」。
 
- 1 -
观察
 
2015年,有一本书预言了法律行业的未来,这本书的名字叫做《法律人的明天会怎样》,篇幅很短,一个下午就能读完。
 
 
书中的很多细节我已经记不清了,但我印象很深的是,萨斯金在开篇就提到了「变革行业的三股力量」——分别是:第一,事多钱少;第二,执业泛化;第三,科技爆炸。
 
 
这三个词分别对应了需求端、供给端和基础设施的变化。
 
在需求端,企业、法务乃至个人客户对法律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事情越来越多,标准也越来越挑剔;另一方面,供给端通过执业泛化减低了门槛,不断在增加供给。

举个简单的例子,从前开出租车需要办理相关证件,但现在只要你具备驾驶技能,你就可以开网约车。这就形成了竞争。在这个过程中,技术作为基础设施,推动整个行业发生变化。
 
当时我认为,这三股力量就像三驾马车,齐头并进,一起拉着法律行业往前走,只要其中任何一匹马跑起来,整辆车就能跑得再快一点。
 
 
但后来我发现,这个类比可能是错的。法律行业的产业升级其实更像是滚动上升的状态。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过去10年,所有人都想让那匹代表法律科技的马跑快点,但最终整个行业却没发生太大变化。
 
 
核心原因在于,单一要素的改变,很难驱动真正的变化。真正的变化,首先要来自外部环境的变化。
 
所以在我看来,在中国的整体环境下,变革法律行业的三股力量分别应该是:外部环境变化、科技赋能以及行业发展的必然规律。
 
每个行业都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从长期来看,法律行业一定会走向越来越标准、越来越规范、集中度越来越高的状态。就拿律所的规模化来说,现在行业的问题不在于律所太少了,而是律所太多了,集中度不够高。当律师人数达到100万的时候,行业内还是3、5万家律师事务所这样离散的状态,那就说明法律行业依然还处于非常传统和低效的状态。
 
从这个角度来说,专业化和科技赋能一定都是符合行业发展规律的。但自我变革往往无比困难,关键要素还是来自于外部力量。
 
比如过去一段时间内,国家密集地发出了一系列围绕企业监管的政策信息,它们已经事实上对法律行业产生了越来越明显的影响,我也相信,这些政策将推动整个行业往历史必然规律的方向走去。
 
 
就好像在滴滴等网约车没有面世之前,出租车司机是没有动力自我变革的,只有外部的「竞争者」涌入后,这件事才成为可能。
 
我们曾做过一个简单的类比,如果说之前中国的法律服务行业是一片很大的湖泊,无论你是小舢板还是大船,都可以在湖里打鱼;而现在,不论是因为客户的要求还是监管的变化,你都必须出海了。这时,只有将自己打造成一艘大船,才能够迎接出海的挑战。
 
开言第一季的主题叫做「返璞归真」,意思是说慢慢来,先把第一件事做好。这一季的主题变成了「待时乘势」,是因为我们意识到:或许时机真的到了。
 
外部环境的变化,倒逼法律行业进行产业升级。
 
我有一种预感,2021年有可能成为法律行业产业升级的元年,这就是我们这段时间以来最重要的观察。
 
- 2 -
思考
 
第二件事情,是我站在新则的视角,对法律行业产生的思考。
 
大家知道,所有的交易主要就是两个环节,一个是流通环节,一个是交付环节。拼多多之所以发展得这么快,主要解决的就是流通环节上的问题。
 
放到法律的场景中,客户找到律师的过程是流通环节,律师完成客户交代的工作是交付环节。再细分一点,法律服务行业的流通环节有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线索的获得,另一部分是业务的匹配,之后才是交付环节,也就是服务提供。
 
但我观察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法律行业中所有人都在努力提高交付层面的效率,或者降低交付层面的成本,但很少有人关注流通层面上的事情。
 
 
交付环节已经有太多优秀的人在做了,新则想做的,是提高流通环节效率的事情。而这需要对法律行业的需求进行解构,因为不同的需求,对于流通环节的要求并不相同。
 
我们可以将法律服务行业的需求从左到右画一条线,左边是C端业务,也就是个人类的业务,比如交通事故、离婚等业务。像百度、华律、某音、某手以及微信公众号这样的平台,天然对应的就是C端的流量。
 
 
中间是小B端的业务,这类业务就需要在销售层面和渠道层面进行一些配置,构建起自己的销售网络或者渠道间的合作网络,是一个必然的选择。
 
但如果面对大B客户时,上述方法就没有那么奏效了。因为大型的国企、央企在选择法律服务时,主要依赖的品牌的背书和渠道的合作。这个时候,「榜单」就成了大B客户在获取线索时的重要渠道。
 
不同的业态、不同的需求、不同的规模,需要律师付出的努力或者解决的问题也不同,对应的可以提高效率的角度也不同。
 
 
如果是一个高频、标准、相对低客单价的法律服务需求,那么从客户获取到完成交付这一过程中,匹配环节是非常短的,对于客户而言,选择哪个律师都行。比如批量债权清收这类的业务,通过渠道或合作网络来获取线索是重要的,匹配环节几乎不重要。
 
相反,如果是一个低频、定制、相对高客单价的法律服务需求,定位客户并不难,难的是与客户进行匹配和撮合,从我的角度看来,这一部分是最应该被解决的问题。
 
 
这也是为什么这两年我一直在宣传《中间人经济》这本书,专业服务领域的流通环节的效率提升,尤其需要中间人,因为中间人可以发挥搭桥、认证、确认、隔离这一系列的作用,本身就是一个降低交易成本的行为。
 
实际上,法律服务行业在非标的业务领域,依然有大量未被挖掘出来的需求,而我们想做的事情,就是希望降低这类专业服务的交易成本。
 
- 3 -
规划
 
在过去几年,新则做了很多类媒体的服务——最开始我们做过培训,现在慢慢开始提供咨询服务,最终变成了一个类似社群的形态。
 
但我们的核心逻辑,其实都是围绕同一件事展开的——非标法律服务需求的匹配效率提升。
 
我们通过业务合作、信息搜集等各种方式来链接优质的律师资源,想办法沉淀他们真实的能力数据——这些数据是无法被提前量化的,只能通过业务反馈来获得。
 
我们发现,每年高专业类的服务匹配需求有200多亿的市场空间,这类业务的主要来源是合作和榜单。它的核心价值在于专业服务的匹配,只要做好中间这层服务,至少能够为法律服务市场带来20%的增量。
 
 
提高非标类法律服务的流通效率,是我们想要做到的事情。
 
最后,我想谈谈我们未来的规划。
 
1. 全新的开言
 
 
未来,我们想做一个全新的开言。它一方面,是法律人展示自己、呈现自己的舞台,另一方面,我们希望它能在某种程度上揭示法律行业的全貌。
 
在内容上,除了讲述法律行业创新者的故事以外,我们还想联合各种各样的机构发布一系列行业报告,从中窥视行业的全貌。
 
2. 更大的合作网络
 
我们其实一直在做一个相对小范围的合作网络。在过去的差不多一年中,我们已经在全国各地链接了60多名优秀律师,我们的梦想是希望用3年的时间链接300个团队。
 
为什么是300?我曾经统计过一个数据:大概500个律师,就能解决中国绝大多数的异地合作需求,因此,如果我们有300个律师团队,那就基本能够覆盖全国各地的核心城市、核心地域与核心领域。
 
但无论形式如何,新则的初心从来没变过,就是想做好一个搭台子的人,让大家更好地链接、分享、创造、共赢。如果有一天这300人的合作网络真的达成了,我再来向各位汇报我们接下来要做的事情。
 
如果你也认同我们的理念和想法,我希望有一天你可以加入我们,我今天的分享和汇报就到此结束。再次感谢大家。我们下一季开言大会再见。


↓ 关注新则公众号 ↓
回复关键词『大鱼
即可获取大鱼演讲完整PPT

↑ 欢迎扫码添加大鱼微信沟通交流 ↑

查看更多讲者演讲实录:


《新物种的诞生:困境之下,中国法律科技的破局路径与发展机会》

《技术改造法律服务:电子签名如何成为企业合规管理的基础工具》

《标准化≠僵化,复杂的法律服务需要标准》

《10秒审查出145个风险点,智能合同如何助力企业合规管理》

《保质、降本、增效:科技如何重塑常法的价值》

《12年办理1万+刑事案件,80%来自同行推荐:这家律所将「专一」作为发展之道》

《行业结构性变革之下,律所管理者如何做出战略选择?》

《“专业+行业”双定位,律师如何瞄准赛道、锚定市场?》

《数字化转型带来客户需求分层,法律行业所有事都值得重做一遍》

《“自己上场”:从法律科技创始人到B站up主,他每月靠视频引流1万用户》


- End -



# 一周直播预告 #





# 鲸川planet #


青年法律人的星球鲸川planet现已上线,这里主要聚焦招聘信息、实务技巧、资料福利、职场吐槽,现在关注,即可参与抽奖送书哦!

↓↓↓




# 推荐阅读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