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工智能”时代,让机器人走进课堂

苏畅 中小学数字化教学 2019-11-23

关注两会关注教育那些事 点二维码 关注我们 


《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要“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在‘众创空间’、跨学科学习(STEAM教育)、创客教育等新的教育模式中的应用,着力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此背景下,如何在教学中坚持STEAM教育理念开设适合学生的拓展性课程?


为此,我们的做法是:在“以生为本,为学生一生的幸福和发展奠基”的育人理念和数字校园的环境支撑下,学校组织教师开发数字化校本课程,形成了以“机器人”为代表的数字化校本课程群,以课程拓展学生眼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三级课程、三级管理”的模式下,校本课程开发与学校的特色构建相辅相成,需要以学校为本位,注重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发展。在开发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过程中,我校利用数字校园优势,在原有六大类课程体系的基础上,不断丰富数字化校本课程,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数字化校本课程群。我们的出发点是着眼学生一生的发展,通过校本课程教学拓宽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素养。


机器人是信息技术的前沿领域,是一门具有高度综合渗透性、前瞻性和实践性的学科,其作为教学内容已经出现在多个版本的信息技术学科教材中。我校的机器人校本课程教学并非单纯教授信息技术内容,而是坚持STEAM教育理念,引导学生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应用数学、工程、艺术等多学科知识,将设计机器人同实际生活、实际问题相联系。


机器人校本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实践



机器人校本课程的设计思想


一是基于小组合作,在“做中学”;二是基于项目开展学习活动;三是基于STEAM教育理念设计教学。


说到“机器人”,很多人的反应是“核心在于编程”,有一定技术难度。我们设计机器人校本课程,将着眼点放在挖掘学科交叉上,以多学科渗透作为课程的特色,通过多样化的情境、多角度的任务、多维度的评价等,让每个学生都有发挥自己所长的舞台,做到学以致用。


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教学围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展开。一是知道机器人的历史、发展和应用,了解机器人对人类社会的价值;二是了解机器人的结构、特点和基本原理;三是能够完成简单机器人的设计与组装;四是掌握基本的C语言图形化编程的方法,认识简单的程序结构,会进行简单的程序调试;五是养成严谨的思维习惯,提升创新能力。总之,最终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课程结构及内容


本课程按照学习内容及难度分为基础、能力、综合三个模块。基础模块侧重介绍机器人相关知识、基本原理等;能力模块通过模拟某些真实场景,让学生体会机器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巨大作用;综合模块从实际出发,引导学生通过设计机器人来解决问题,具体内容及课时分配如表1所示。


表1 机器人校本课程课程结构及内容


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课程实施案例


我校的机器人校本课程教学并不是单纯讲授编程方法,而是将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等科目进行有机整合,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开展跨学科探究活动。下面以其中一节课例“玩具的创新设计”(第4课时)加以说明。


该项目为综合模块的内容,共6课时,前3课时学生主要学习了分支、循环两大重要的程序结构,还根据小组的设计完成了机器人拼装。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对玩具车进行改造,并根据自行设定的应用情境,使用硬纸板、橡皮泥、彩带等材料对改造后的玩具车进行装饰,使之更加美观。通过设计与实践,让学生体验将知识运用于生活的乐趣。


1.教学目标(括号内的字母表示对应STEAM的学科)。一是认识光电传感器,会正确使用光电传感器测量光电值(S、E、M);二是能综合运用分支结构、循环结构等实现寻迹车功能(S、T、M);三是通过小组探究培养学生分工合作的团队意识(S、E、A)。


2.教学过程。本课时教学共分为4个部分:情境导入、探究活动、小组展示和组内研讨。在情境导入环节,我们先回顾之前的探究内容,基于玩具创新来设计探究主题,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之后设计了3项探究活动,分别解决光电传感器的使用、程序结构的认识和程序调试问题。这些是技术难点,学生在原理理解、外形拼装上还要应用科学、工程、数学等知识,这样的教学体现了STEAM教育的理念。


3.教学评价。对于课程评价,在评价主体上改变了单一的教师评价,引入学生的自评、互评等形式。依据多元智能理论,本课程评价的维度并非只有程序完成与否、功能实现与否,而是从多方面进行评价,其评价维度具体包含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机器人的设计维度——机器人拼装是否稳固、美观,是否有创新之处,能否体现“玩具的创新设计”这一主题;二是程序的编写维度——程序编写是否简洁,结构是否清晰,对特殊情况是否有相应的处理机制;三是小组合作维度——小组成员分工是否明确,是否全员参与,成果展示是否达到预期效果,是否有反思及改进策略等。



在多主体、多维度的评价过程中,每发现一个亮点,就在评价量表的对应维度内添加一颗星,通过小组间的互相竞争推动探究活动的开展。教师对各小组的表现将从设计的机器人是否稳固、美观、新颖,程序的编写是否简洁、清晰、完整,小组合作的分工、合作、展示、分析情况如何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们对STEAM教育做了探索,尝试将多学科进行融合,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总的看来,本节课具有如下特色:其一,情境教学,贴近生活。整个系列活动以“童年的玩具”作为情境,以“玩具的创新设计”作为课题,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让教学内容与生活有效融合,体现了知识的应用价值。


其二,融会贯通,类比学习。在本节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程序结构之间的相似之处,将“光电检测”类比于“碰触检测”,让学生通过类比学习完成知识迁移,学会应用知识。


其三,多元展示,各显神通。为使每个学生的所长都能得到展示,我们力求做到多元立体,不仅让学生展示机器人功能,还让学生展示机器人形态。


其四,注重反思,研讨提升。本节课最后一部分为小组研讨,让学生通过观摩其他小组的展示,做进一步思考,对本组的作品提出改进方向,进一步提高学习效果。


机器人校本课程基于STEAM教育理念展开,充分彰显了新课标中“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精神,通过学科交叉渗透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提升能力。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打破学科界限,充分运用所学知识,体验成功的乐趣,同时为进一步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系湖北省宜昌市第六中学教师)



~ END ~


文章来源:《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18年第1期

责任编辑:祝元志

微信编辑:李中华



推荐阅读

“互联网+”时代,作文教学可以怎么fashion?进来看看如何设计STEAM项目实施方案?让自己班的孩子成学霸你家孩子的负担重吗? | 两会说教育有了“互联网+”,思政课不再枯燥微信的正确打开方式:将学生玩手机的兴趣引导到学习上新学期,这套可AR识别的课本必须推荐实用贴:学会这10种新技术,微课制作既轻松,又精彩来“数字咖啡屋”听听我的微课制作经验新学期,和《中小学数字化教学》喝第一杯咖啡吧杨友红:如何利用数字课堂观察平台提高教学质量?寒假思考下,开学用得上王彩琴:英语教学过程中,你愿意使用信息技术吗?寒假里,不妨思考一下这个问题为上海丽英小学数字教材的应用实践点赞,666《中小学数字化教学》编委出镜,听听他们都说了啥?这是一堂来自清华大学的英语慕课,快来学习吧!胡晓娟:把握数学的“变与不变”,信息技术如何提高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创新课堂还记得《美丽化学》视频吗?这位老师利用数字化实验让学生爱上化学 | 数字课堂马向东:鼓励学生多提问,会耽误教学吗?| 名师解答刘向永:电子设备禁止带入校园?错!这里告诉你原因大咖齐集人教社,共议中小学数字化教学发展之路范胜武:设备买了,平台建了,怎么让老师们用起来?学校如何形成OTO教育生态圈? | 名师引领毛筠:英语口语纳入中考,未来英语怎么教?不看后悔 | 创新课堂黄芳:是不是技术应用又多又新,才匹配得上“智慧教育”? | 名师引领程晓堂:借助信息技术,英语教学有哪些可为、能为、应为和不为之处? | 创新课堂



2018,我们将聚焦以下话题,

欢迎来稿,欢迎留言,欢迎联系数老师哦

数老师微信:hua598679767(请注明姓名+学校)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中小学数字化教学》

教育部主管,人教社主办

国家级教育专业期刊

欢迎订阅 订阅有用▼

订阅方式:全国各地邮政局

邮发代号:80-896

期刊定价:12 元

欢迎投稿 稿酬从优▼

投稿邮箱:zhuyz@pep.com.cn

              fuhy@pep.com.cn

投稿联系:010-56086251

投稿QQ群:246982773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