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夏杂谈|180年前没看清世界的林则徐和180年后依然看不见世界的你
关注请点击右上方蓝色字。谢谢!
谢谢关注和转发!
180年前没看清世界的林则徐和180年后依然看不见世界的你
文|郁夏
我以前对林则徐是不感冒的。虽然他在我们的宣传资料包括教材里,顶着“民族英雄”这四个字,大大的光荣的头衔。仿佛一块金字招牌,闪闪发亮。
倘若我们深入了解一下林则徐的一生,则知道林则徐为人正派,能力很强。不仅仅诗书传家,而且理政能力也不错。不但中华传统文化比如诗歌文章书法造诣很深,也愿意学习新事物。他看到了西方的强大,自己也努力学习外语,虽然效果不佳。他主张对西方技术“学其优而用之”。着力找人翻译西方报刊和书籍,晚清思想家魏源将林则徐及幕僚翻译的文书合编为《海国图志》,此书对晚清的洋务运动乃至日本的明治维新都具有启发作用。说起来算是很牛逼的了。他号称是中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
以往我不大看得起林则徐。因为他其实不懂得尊重私人产权。也不懂得尊重他人的人身尊严和人身自由,还满脑子皇权思想。最后还闹出洋人不喝泡茶叶的茶拉不出屎、洋人的腿是弯曲的只适合在水里打仗一上岸便走不好路的笑话。
后来仔细想想,其实我还是错怪林则徐了。因为我翻了翻明清历史,发现林则徐能做到这些,已经是非常难能可贵了。
虽然欧洲人来中国历史是很长久的。马可波罗到底有没有来过中国,已经无法确证。而且他在中国也没留下什么影响,但明朝后期的利马窦和汤若望二人分别到达中国,虽然他们是抱着传教的目的来的,但客观上却起到了将西方的科技文化介绍到中国的作用。汤若望在中国居住的时期,正是明清交替的时期。他见证了明朝的灭亡。
其后也有许多传教士相继来到中国,一边传教,一边把西方的科技和文化陆陆续续带到中国。他们积极以这些在中国人眼里看来很新奇的东西吸引中国人的注意力,并借以传教。但很不幸的是,朝廷只对他们带来的新奇科技产品感兴趣,对西方文化,只对表层的东西感兴趣。而西方的正治意识,则显然对皇权制度不利,他们压根儿就没打算学,所以对于这些传教士,朝廷的态度一向是敬而远之。能允许他们呆在中国就算不错了。
明清海禁,更是使明清正腐处于一个与世界隔绝的境地,传教士是中西方文化唯一薄弱联系的存在。大部分中国人,对西方科技和文化依然一无所知,而这段时间也恰恰是西科技文明产生巨大飞跃的时期。而科技的进步,同时也带动了思想的进步。西方原来的正治制度本来就不像中国皇权时期一样集中于君主之手,而经过文艺复兴运动,更是进一步被削落。保障每个人的正当权益的概念,渐渐地在欧洲人的头脑中慢慢清晰起来。而这种思想,中国人既接触不到,就算传过来,统治者也要严厉禁止的。因为这种思想将损害统治者的权威,威胁到皇权统治。
在这样的情况下,清朝前期对西方科技和文化的拒绝,几乎是出于本能的,而且事实上,也确实把这些挡在了这些土地的大门之外。
直到清中叶,大量欧洲商人过来要求通商。满清正腐发现通商有利可图,互通有无对自己也是一件有利的事,于是开始建立海关,开放通商口岸,清朝与欧洲的贸易才算正式建立起来。
但清朝对外面的世界始终抱有戒心。他们只肯通商,不肯对外面的世界有过多的了解,也不愿意接受更多的外来的文明。他们自视为天朝上国,不愿意将别的国家进行平等对待。对比起以前他们的祖先在元明时期偏居一隅,这种没来由的自我膨胀的良好感觉其实极为可笑。
一切本来相安无事。你来自做你的贸易,我自做我的大清梦,这样也挺好。但是鸦片的出现,打破了这种微妙的平衡。这种会给人造成强烈依赖性的致幻物品,给当时的道光皇帝带来了极大的忧虑。他担心这会影响大清的国力,进而影响到大清的统治,所以他决心要整治鸦片。然而这个时候,他连个可以信任的对西方科技文化比较了解可以去跟西方商人打交道的人都不好找。在这种情况下,对西方科技文化略知的林则徐被推了出来。
在这个时候其实已经注定了大清的失败。虽然林则徐的处理方法很不妥,最终埋下了隐患,导致禁烟运动的失败,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大清的失败为告终,林则徐也落得被贬新疆。但回头看去,如果让别的官员去处理,就能处理得好吗?
答案是否定的。只怕会更糟糕。至少林则徐还是比较开明的。换成其他的糊涂蛋,会有更好的处理办法么?会有更好的结局么?完全是不可能的。
是的,这其实是大清国的悲哀。欧洲人积极主动找上门来和大清一展贸易活动。他们对中国人的制度、中国的现状、中国人的思想方式都比较了解,而大清国却没有一个人去过欧洲,也根本没有派人去参观了解的愿望。他们只是关起门来做自己伟大的大清天朝上国梦。
在这种情况下,林则徐能做到这样,确实已经难能可贵了。毕竟不能和后来的那些开明的大清官吏相比。毕竟在大清终于被鸦片战争轰醒之后,开始意识到了必须走出去认识更多的世界,开始愿意向各国派遣外交大使,开始有了一批有世界视角的外交官和其他官吏。林则徐在这一点上,毕竟无法和这些后辈们相比。
只是那些外交官虽然有了广阔的视野,自身思想也起了很大的变化,只可惜当他们回到大清,对他们的描述和建议,大清仍然将信将疑,患得患失。著名外交官许景澄等人也因此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就算如此,依然换不来大部分大清皇族、官吏、民众的觉醒。以致于后来虽然大清逊位,共和的中华民国成立,国人的思想却依然处于一个严重割裂和守旧的状态,导致新正腐的工作推进极期缓慢,最后竟又再一次向集权休制转变。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大遗憾。
虽然是在如此封闭的环境下,林则徐依然积极主动地去了解更多的世界。尽管他的视野还有着很多的盲点,但至少他的确努力地去做了。而今天网络时代,大部分国人却依然不愿意去了解更多的外面的世界,而宁愿做那只井里自得其乐的蛙儿。他们连动动指头和脑筋的事都懒得去做。他们不愿意了解西方科技进步的过程,不愿意了解西方制度的演变和发展,不愿意了解西方的哲学文化和逻辑思维,只愿意享受现成的科技成果。
他们抱着手机自得其乐。他们并不愿意真的去了解手机发展史,科技发展史,文明发展史。他们以为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
他们只有在手机忽然变成砖头没法再用的时候,才会茫然不解和万分愤怒:为什么手机不能用了?他们以为每天能玩手机,都是天经地义的。
然而当他们发现手机变成砖头的时候再发问,一切都已经太晚了。
前期阅读:
郁夏杂谈|嘴上满是爱但根本不懂爱或者根本爱不起的大部分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