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特别的课送给特别的你(这样的课第一次见)——“育”见未来龙江课改观摩随笔

赵阳云 顺德数学之窗 2022-07-17

顺德数学之窗致力于数学教学教研,分享教育教学成果,提供一个展示和交流的平台,长按下面的图标就可以关注。

2019年12月17日上午,笔者来到龙江外国语学校参加龙江镇大型课堂展示活动,收获颇多,尤其让笔者亲眼目睹了一节很特别的一堂课《太空大冒险》——小学生基础认知能力培训课程系列。参加今天的活动的领导、嘉宾特别多,本人在现场也特别的激动,下午回到单位,还是忍不住不管有多忙,必须要为此活动写一点东西,经过对录音的整理(下面的内容有删减),于是有了及时的推文。

龙江外国语学校

 笔者首先谈谈对此次教研活动的感受:无论学段(学前、小学和初中)、学科的安排,还是今天上课的内容(课型)、参加教研老师的态度。笔者觉得教研活动很“丰满”,龙江教育人有教育情怀。三个感受油然而生:

其一、对课程的开发、着眼于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力,彰显龙江数学人的智慧,有作为;

其二、着眼未来,从一年级开始夯实基础认知能力,彰显龙江数学人的眼光,有远见;

其三、大胆尝试,敢于在公众场合实践,经受大家的检验,彰显龙江实验学校课改团队的胆识,有气魄。

龙江实验学校 董艺涵老师的展示课

教研过程中,执教本次特别的课的董艺涵老师向与会者较为详细的介绍了自己对“小学生基础认知能力培训课程”在本节课的体现。(在本文最后附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下载地址);接着龙江实验学校的胡武华副校长详细的介绍了他们对本课程内容的认识和做法。从课标出发,谈及了小学生基础认知能力的6个核心内容,指出小学生开发智力的必要性。概括了此课程内容设计要体现四个特点:科学性、内容丰富、趣味性和注重体验;分析了与北师大版中的数学内容联系和区别;着重介绍了他们团队的做法,以一本教材为本,自己摸索出如何实施的办法,不但要写教案,而且有备课,有评价,在评价环节中特别提到三种评价包括学生平时课堂的过程性评价,即个人档案,合作记录,也有阶段性评价,期中期末的评价,以活动的形式借助家委的力量合作完成......

笔者借此机会,也与读者探讨对这类课型的思考。

一、对课型的认识

董老师执教的这节课《太空大冒险》,现今北师大版教材上没有,也不同于我们传统的概念课、新授课、计算课等。它是围绕孩子们的基础认知能力为着眼点,有的类似于课标中四大板块的“综合与实践”部分,但也不尽相同。

从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分析(择取两个关键词:训练学生的观察力、分心抑制能力),我们也可以从其他学科,如科学、美术、音乐当然也包括北师大版的教材内容,都或多或少的能找到它们的交集和共性部分。

如:训练学生的观察力,美术课上有没有,观察力不强的话怎么画画;北师大版的计算教学中有一个练习叫:森林医生,让孩子们仔细观察,找出错误进行订正。又如:分心抑制力,音乐课上有没有,孩子倘若分心的话,怎么听得出音律中的音符。

因此,此种课型与传统的数学课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她着眼于培养孩子们的基础认知能力。笔者把这些能力在本人中定义为孩子们的“学习力”,课型划属更倾向于“心理学”研究范畴。

二、实施的意义

此课型的设计和实施,符合孩子们一些关键能力的训练,孩子们有些关键能力错过了关键期就违背了孩子们的认知发展规律,再去抓就会事倍功半。上述这些基础认知能力(包括六个方面:注意力、记忆力、相像力、思维力、创造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就是低学段孩子形成的关键期,因此在低学段实施这类教学是非常有意义且很有必要的,她与新一轮课标修订的一个内容理念十分吻合。

新一轮课标修订指出要让学生充分经历、体验和探索之后,我们的学生会得到什么?这需要从两个方面来研判,其一,学生的思维会获得什么经验,也就是学生会不会想问题。本节课董老师在后面的游戏活动中“数人像数和子弹数量找规律”就很好地训练了孩子们怎么思考问题——是有序的、有规律可寻的;其二,通过实践让学生会获得什么经验,也就是学生会不会做事情。

会想问题、会做事情,这两个方面涉及到人的思维品质和做事的习惯,也就是一个人的素养问题。本节课在这两个方面都做得很扎实。

笔者把核心素养在此处比作是人体的“器官”,那么基础认知能力就是组成这些“器官”的基本单位——细胞。

三、课型的实施建议

1.笔者认为一节课当中,不宜把上述六种基础认知能力全部铺开,可以着

重落实其中一两个,最多也不要超过三个。像本节课着重训练了小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力。训练的目标不宜太多,只有把“能力”嵌入到孩子们的脑袋里去才有用,哪种都想训练的想法是美好的,但过程是流于形式,训练不痛不痒,走过场那是没有用的。除非你所设计的情景能够包括上述6个方面的能力,而这样会让教师费力,不切实际。

2.作为课程实施者,要认识各种基础认知能力的特点和训练方式,要结合学生的学情和认知规律合理的去开展训练,切不可拔苗助长,违背孩子们的身心发展、认知规律那是无效的,甚至损害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因此老师们要广泛阅读相关的儿童心理学、教育学的内容,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比如本节课中教师要让孩子们找到“1,2,4......”后面的规律,虽然有一位女孩回答的很好,但不代表全部,笔者认为老师挖得比较深,这种推理能力就有点给学生制造了难点,不及时克服的话就会产生不良的焦虑感,是不利于孩子们今后的学习积极情感的形成。

3.广大一线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种课型开展的意义和价值,因为她确实为学生的将来求知、生活和发展带来帮助。笔者也认为她是一项奠基性的基础工作,做得越扎实,孩子们就走的越远。因此,各学校的科组可以成立研究团队,也可以与其他学校组成合作伙伴,一起合作开发这类课程的优秀案例。

当然这需要一个有教育情怀的团队,更需要有一个有眼光的团队领导人,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一点不假。

有了课程、有了团队,还需要有时间去实践,落实。每周要舍得发1到2个课时去实施,这样有“开花”才会有“结果”,我们可以利用第二课堂或兴趣班去践行。

4.我们跳出这种课型,回到我们传统的数学课堂上,那么我们一线教师是很需要去认识和全面了解这种课型所包含的训练内容,利用课堂的主阵地去做一点事情,为孩子们终身学习服务,也是丰富和充实我们的现有课堂。

比如:基础认知能力中的思维力,一线教师要认识到这是影响学生数学成绩差异的一个主要因素之一。把握了这一点,我们的一线教师就要利用课堂去加强思维力的训练,训练什么?就要清楚思维力训练有哪些内容,深圳大学心理学教授李晓东认为:思维力的训练包括——分类、比较、找规律、因果关系、类比推理和逻辑关系。针对班级学情,有针对性的开展某方面的训练。这才叫做“高瞻远瞩”。

 以上此言,仅供参考!

附:本节课的教案

《太空大冒险》

龙江实验学校    董艺涵

教学目标

1.在数人头像、推理子弹数量等活动中,感受有序数数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合理推理。

2.让学生经历操纵飞船、角色扮演等活动过程,训练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反应能力和推理能力等。

3.学生在活动中不断感受成功,体会训练课程带来的快乐。

教学重点

训练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反应能力和推理能力。

教学难点

训练过程中,引导学生善于发现规律,并能合理推理。

教具准备

PPT、学习单

教学过程

一、情境激趣

师:大家想去太空冒险吗?那就跟着董老师一起坐好,准备出发吧。

师:今天我们要去一个美丽的星球——潘多拉星球。要去潘多拉星球,我们要坐着太空飞船,从地球出发,路过迪比星球,才能到达潘多拉星球。

师:请做好准备,系好安全带,宇宙飞船开始起飞了。

二、趣味训练

(一)我是飞船操纵者

师:我们的太空飞船非常先进,可以用手指和声音控制飞船向左,向右,还能向上,向下。你们能够按照指示开飞船吗?

学生根据看到的绿色箭头,指出并说出方向。

师:出现红色的错误信号,需要指出相反的方向。

学生根据看到的红色箭头,指出并说出方向。

师:增加了新的病毒信号遇到这样的病毒信号就保持不动就好了。

学生根据看到的各种信号,指出并说出方向。

设计意图

本环节的设计有梯度地训练了学生的注意力,反应能力,分心抑制能力。从一开始的同向,到反向,到最后的三种方向混合。进一步地提高学生的专注力与反应能力。

(二)我的白天你的夜

师:哦!我们来到迪比星球。

师:迪比星人给我们的留言“我们美丽的白天就是你们的夜晚。”

师:谁来说说迪比星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他们那里是白天,我们就是晚上。他们那里是晚上,我们就是白天。

师:那我请一部分人来当迪比星人,另一部分来当地球人。如果是白天我们就应该起床了(伸懒腰),晚上我们就要睡觉了(趴在桌上)。地球人和迪比星人,你们都准备好了吗?

学生根据图片中的信息,判断自己应该睡觉还是起床。

设计意图

本环节运用了角色扮演的活动形式,让孩子们在观察图片、信息后,迅速判断自己角色需要做的动作。以不同教学形式训练学生的观察力、反应能力、分心抑制能力。

(三)美丽的人像树

师:经过长时间的飞行,我们终于到到了目的地——潘多拉星球。

师:热情的潘多拉星人带着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漂亮的风景吧!

师:听说,在这个森林里有一颗非常奇怪的树,你们来看看有什么不一样的?

生:树枝组成了人头。

师:对了,这就是潘多拉有名的“人像树”,你能数出它有多少个人像吗?拿出你的学习单,像这样圈一圈,数一数吧。

学生独立圈一圈,数一数。

师:我请一个同学来黑板上圈一圈。

请一个圈漏了的学生上来圈一圈。

师:像这样左一个右一个圈圈和数数会很乱,也容易漏掉。那怎么才能不漏,又方便我们数数呢?

生:从树的左边一路数到树的右边。(从左到右)有顺序的数。

师:你的建议非常地有道理。你们同意吗?(同意)那我们就按照从树的左边一路数到树的右边有顺序地再数一遍,看看你能数出多少个人头像。

最后,请学生出来汇报演示数数的过程。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把数学教材中的有序数数、有序观察等能力,融入了训练课程当中。在数人像的过程中,渗透了有序观察、认真观察等提升观察能力的方法。让观察力的训练显得并不单调或枯燥。

(四)有几颗子弹

师:警报响起了,有敌人来攻打我们的飞船了。

师:敌人的子弹飞的很快,我们必须认真观察它,把它记下来,提醒我们的飞船躲开。

师:请问你发现几颗子弹?(4颗)很好我们记下来。

当学生记录到第二组第4个时,发现子弹数量太多,记不住。

师:我们来观察一下,你能推理一下,这里应该有几颗吗?

生:12颗,因为每一次多了3颗,3,6,9就到12颗了。

师:我们看看他推理得对不对。(完全正确)

师:这就告诉我们,我们要善于观察,发现——规律。

学生继续通过闪记子弹的数量,找到规律,推理后面子弹的数量。

设计意图

首先闪记子弹的个数的活动,训练学生的注意力和瞬时记忆能力。学生需要极高的专注和努力记住一闪而过的子弹数量。而当完全记忆不下子弹的数量时,学生必须通过其他方法解决问题——分析推理。找到子弹数量的规律,并运用这样的规律继续推出下一个子弹数量。这也与我们数学课本中“找规律”的活动有异曲同工之处。

三、总结全课

师:今天,我们在太空冒险中,学会了辨认方向、有序观察物体、找出数字的规律。今天的太空之旅就到这儿了,我们下次再见。

 概念教学中一个难点处理(抛砖引玉)——均安星槎小学教研随笔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实施策略(不得不看)——顺德区均安富教小学观课    随笔

教研聚智慧、深究才明晰——一个好问题的探究

小议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分数的再认识(一)》教学中的三个小内容——北滘马龙小学教学视导随记

“先学后教”课堂中如何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乐从红棉小学教学视导随想

说说“策略性教学(数学好玩)”中的哪些事——观龙江叶霖佳小学麦柱成老师的课有感

同一个内容  不同的处理——大良世纪小学教学视导随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