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孙镇往事系列】​杨斯俭奇遇记

赵方涛 不觅封侯但觅诗 2022-05-29

杨斯俭奇遇记

铲鞋(图片来自网络)

早年间,孙镇杨家庄(今杨家洼村)曾经有一位颇富传奇色彩的人物,名叫杨斯俭。他生于1915年,从小身子弱,干不了农活。为了将来能在社会上混口饭吃,父母便省吃俭用供他上学念书。他书倒是念得不错,但是直到成年,还是瘦瘦的,个头也不太高。

1931年,著名社会活动家梁漱溟先生来邹平县开展乡村建设运动。据村里的老人说,杨斯俭当年就曾在梁先生创办的乡村建设研究院当过教师。村里人问他研究院都教些啥。他回答说:“都是些跟咱老百姓有关的事儿,比如改良种子、种田科学实验之类。”好景不长,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悍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年底,邹平县沦陷,方兴未艾的乡村建设运动被迫中断。杨斯俭也只得回了老家杨家庄。

抗日战争时期,“坡东”是八路军的根据地;而一河(杏花沟)之隔的孙镇一带则是国民党地方部队“山东保安独立第六团”的势力范围。当地老百姓都管它叫“六团”。六团消极抗日,积极反共,还欺压当地老百姓。他们肆意催款、征粮、抓壮丁。如有不从,轻则殴打,重则活埋,枪毙都嫌浪费子弹。瘦弱、矮小的杨斯俭也被他们抓了壮丁。因为有文化,六团的头头还赏他做了一个连指导员。于是,他只得被迫在六团干了几年。

1945年8月15日,日本侵略者宣布无条件投降。不久,六团在孙镇冯家村的据点也被八路军连根拔除。六团的头头脑脑死的死,逃的逃,士兵绝大多数都是抓来的壮丁,一哄而散各自回了家。杨斯俭又一次回了老家杨家庄。

早在抗日战争时期,邹平县委便以秘密身份在今孙镇有里村开办了一个油坊。也是因为他有文化,油坊便将回家不久的杨斯俭请去当了会计。有里村在杨家庄东北方向,相距十多里地。那时候,油坊的生意非常红火。

至今有里村还流传着一句顺口溜:“有里三件宝:油坊、狮子、大石槽。”村里人传说,这个油坊占地大约四百平方米左右,用一个形似飞碟的圆而扁的石头大碾砣子压油。有人说压的是棉籽油,也有人说压的是大豆油。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这个油坊为“坡东”的八路军和解放军生产过食用油。压油的大碾砣子又大又沉。1972年,村里盖学校没有石头茬碱角,就请来石匠把它劈开,足足劈了够盖五间教室用的石头。

当时,油坊的负责人是担任邹平县委书记兼县大队政治委员的何方明。杨斯俭一直称呼他“何政委”。油坊不但是共产党的联络点,它的收入也是为党准备的活动经费。杨斯俭前前后后在油坊当了三年左右的会计。

1948年,解放大军南下,油坊奉命尽快关闭。何方明将油坊生产的油和其他生产资料进行了迅速变卖。他知道杨斯俭是一个老实本分的人。一天晚上,他教杨斯俭回杨家庄去牵一头大牲口来。马或骡子在孙镇一带被称为“大牲口”。那时候,杨斯俭家比较富裕,圈里喂着大牲口。当他返回油坊时,只见地上躺着一个宽约一米左右,长约两米左右的褡裢,里面塞得鼓鼓囊囊,还封死了口。杨斯俭不知道里面装的是啥,既然何政委不说,他也没敢多问。可是,他心里明白,这一定是共产党的重要东西。

何政委郑重其事地对杨斯俭说:“交给你一点东西,你要妥善保管:一,不准打开看;二,不准丢失。否则,必然招来杀身之祸!”紧接着,他又叮嘱说,“以后,除非我本人,或是见到我的亲笔信,否则无论谁来取,也不要将它交出来。切记,切记!”说完,他示意旁边的四个人把褡裢抬起来,放在大牲口的背上。大牲口的背都被压弯了。

杨斯俭不敢懈怠,连夜把大牲口赶回了家。他一路走,一路寻思藏褡裢的地方。回到家,家里人已经睡着。他先把院子里的鸡窝悄悄拆掉,然后在地基上挖了一个深坑,将褡裢埋好,最后再将鸡窝照原样垒好。那时候,孙镇一带虽然早就没了国民党部队,但是国民党的还乡团还不时出没。所以,他不敢掉以轻心,不但对外人守口如瓶,甚至连家人都不告诉。

自此以后,杨斯俭便盼着何政委早日来取褡裢。可是,何政委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四处也不见他的踪影。他又不敢明目张胆地打听。一直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都成立了,何政委还没有来。他只得继续假装若无其事地等着。大约在1951年左右,中共邹平县委派了几个人拿着何政委的亲笔信,找杨斯俭来取东西。拆了鸡窝,挖出褡裢,打开当初封死的口,里面竟然全是黄金、银元和铜元。

村里实行农业合作社后,杨斯俭负责给生产队里放羊。每天只要一听到放羊的吆喝声和鞭子响,村里人就知道那个杨斯俭老头又要到东坡洼里去放羊了。当时,在村里人眼中,他就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放羊老头。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杨斯俭的内弟在辛店(即今临淄)炼油厂工作。每年他都和妻子去内弟那里住上月数天。1983年,有一次,正在辛店火车站等车时,有个干部模样的老人和一个学生模样的孩子来到了他的面前。

老人礼貌地问道:“老哥,您是哪里人呀?”

杨斯俭回答说:“邹平的。”

“邹平哪里的呢?”

“邹平孙镇的。”

“孙镇哪个庄呢?”

“杨家庄。”

“您是杨斯俭!”盘旋在老人心中的那个名字,得到了印证。

杨斯俭吃了一惊,心想他咋知道自己的名字呢?

“你看看我是谁?”老人接着又问道。

杨斯俭看了半天,到底也认不出来。这也难怪,他们已经三十多年没见过面了。

老人笑着报出了自己的名字。杨斯俭又是吃了一惊,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激动地叫道:“你是何政委!”

其实,最开始何方明认出来的不是杨斯俭的人,而是他脚上穿的一双鞋。原来,杨斯俭从小就喜欢穿铲鞋。当年在油坊当会计时,他穿的也是铲鞋。所谓“铲鞋”是一种双鼻梁像牛鼻子似的布鞋,适合脚面宽、脚趾头散开的人穿。

两位老人各自述说一番别后的经历。新中国成立后,何方明辗转去了上海工作,据说还曾担任过上海*税*务*总*局的党*委*书*记。当时,他在山东省*财*政*厅任要职。此刻,他是来送孙子坐火车上大学的。想不到,两个人竟然能在这里相遇。

他又问起杨斯俭的生活状况。杨斯俭说,他和老伴无儿无女,过继了弟弟斯昌的大女儿,现在也已经出嫁。老两个叽叽歪歪地勉强过日子。何方明说:“当年,你当会计,保管党的财产,对革命有功,理应享受政府的志愿兵补贴。我给你开个条子,你回家后,到乡里的民政所说明一下情况,让他们以公函的形式发到山东省*财*政*厅,我给你做证明人。不出两个月,你就能领到县财政局发给你的补贴本子。以后,你俩的生活就有着落了。”最后,两个老人洒泪而别。

能够摘掉“坏分子”的帽子,就挺让杨斯俭高兴了。领国家的补贴,这是他做梦也不敢想的。不过,何政委既然这样说,他就照着办。果不其然,两个月不到,他就领到了盖着山东省*财*政*厅大印的补贴本子。从此以后,每个月他都能领到八十多块钱的补贴,直到他2004年去世为止。

为了表示感激,杨斯俭带着大枣、绿豆等土特产,专程到济南去看望何政委。何方明拉着他的手说:“这是你应得的,不用谢我。我生活得挺好,啥也不缺。有空的时候,你老两个就到济南来玩,啥也不用带。”杨斯俭离开济南的时候,何方明不但亲自把他送到火车站,而且连车票都替他买好了。

从此,杨斯俭为党保护革命经费,以及善有善报的故事被传为佳话,而且直到今天还在杨家洼村口口相传。

 

2021年3月21日初稿

2022年5月6日修订 

 

后记


2020年9月中旬,笔者到孙镇有里村采访,李建会先生详细讲述了早年间村中所建油坊的来龙去脉。2021年3月中旬,笔者到孙镇杨家洼村采访,杨立吉先生又将杨斯俭老先生的传奇经历和盘托出。于是,笔者据此撰成《杨斯俭奇遇记》一文。后翻阅杨吉玲女士《杏花沟 杨家庄》(团结出版社,2019年12月出版)一书,对杨斯俭老先生的事迹,也有记述。虽然来源不同,但是村中传说大同小异。当时,笔者就曾参考杨女士的文章,对原作进行了补充。今天,重新修订原作,又幸而得见杨明先生《我们村里的牧羊人》一文,使其得到进一步的充实。相较而言,笔者此文,对于杨斯俭老先生之生平有所补充,其所历奇遇之细节有所丰富,故而自觉尚有价值,所以不揣冒昧发表出来。

 

2022年5月6日


相关文章链接:

【孙镇乡贤系列】刘逢源外传
【孙镇乡贤系列】许青云先生传
【孙镇乡贤系列】许宗道先生传
【孙镇乡贤系列】形意拳名家韩伯言在孙镇老家的岁月
【孙镇乡贤系列】巾帼英雄信连华
【孙镇乡贤系列】信贵武传奇
【孙镇乡贤系列】时玉强老师
【孙镇乡贤系列】蔡庆厚老师传
【孙镇乡贤系列】孙镇张李氏传
【孙镇乡贤系列】全国民兵英模代表——信长林
【孙镇乡贤系列】李汝民医生传
【孙镇往事系列】“杀人魔王”栾思富覆灭记
【孙镇往事系列】台胞赵会业回乡探亲记
【孙镇风土系列】货郎霍永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