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深圳老土:如何做个被“后浪”嫌弃着的“前浪”

空间作者 二湘的七维空间 2021-11-04

《小舍得》剧照 图源网络
在多多少少对长辈有些“嫌弃”的同时,自己也在被孩子“嫌弃”
文/深圳老土


前段写了篇文章,其中谈到上一代的一些事情,内心很想让孩子看看,便发给了孩子。本以为她看后会说点看法,没想到只给我回复了一个表情,也不知道有没有看,让我很是失落。


联想到微信群里,长辈经常发的那些东西,大部分都没得到什么反应。说实话,我是希望自己以后不会像那些长辈那样。没想到,这次孩子的反应,让我体会到了类似的感受。


对于长辈,曾经觉得是因为跟不上时代,才会经常发那些过去了的东西;可在孩子面前,她可能也觉得我老了,也在发让她觉得没意思的东西。不知不觉,自己已经变成了不希望成为的样子。在多多少少对长辈有些“嫌弃”的同时,自己可能也在被孩子“嫌弃”!


我知道这就是代沟,一个客观存在的现实。不同时代背景、文化背景下成长的人,一般都会有代沟。代沟不可怕,可怕的是意识不到代沟的存在,或者只意识到了和老年人的代沟,却意识不到和子女的代沟。


比如我这样的,被“嫌弃”了还不自知,还在自以为是地灌输自己的观念给孩子,被“嫌弃”也是在所难免。所以意识到代沟,反倒能警醒自己,是不是与时代脱节了?是不是有点自以为是了?在和不同年代人互动时,是不是能做到换位思考?如果能这样想的话,即使还无法消除代沟,估计也多少能减轻被“嫌弃”的程度。


我还发现在能观察到的微信圈的代际互动中,上一代给下一代分享一般多过下一代给上一代分享,不过分享越多,就越可能被“嫌弃”。“嫌弃”谁了,可能就会选择退群或不看其朋友圈了。这有点类似现实中的关系,孩子总是会嫌父母说的太多了。


这种特别喜欢分享的行为,其实是上一代人自己的心理需要。因为随着孩子长大,必然会越来越独立,这会让父母内心充满矛盾。情感上,无法割断与孩子的紧密联系,甚至会视他们的失败为父母的失败,很难克制自己不提供建议(分享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建议),尤其是父母意识到孩子可能会面临的问题并且确信自己知道怎么应对时。更困扰父母的是,他们不能承受孩子不再需要他们时的失落感,这点在年纪大的人中可能会体现得更加明显。


《小舍得》剧照 图源网络


要克服提供建议的冲动,了解一下自体心理学的“恰到好处的挫折”概念会有帮助。科胡特说过,“儿童必须要一定量的挫折:不只为了引发转变内化作用以建立忍受延迟所必需的结构;也为了刺激他们获得必须的反应,而此反应与世界包含真实的敌人的这个事实相一致;也就是其他自体的自恋需要,与自己的自体存活相违背。”过度保护甚至包办代替,实际是剥夺了孩子学习和成长的机会,也是不信任孩子的表现。


只是这些道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就总觉得孩子考虑事情不够周全,总是忍不住替孩子考虑这考虑那,这其实是一种焦虑心理了。我也知道老这样的话孩子肯定会烦,但还是忍不住,有时甚至侧面迂回都要说。我这行为其实也可以说是在重复我母亲的行为。我都五十多的人了,她还总是这不放心那不放心,在母亲眼里,孩子永远都长不大。


除了这些心理需要,这种过度分享可能也有觉得自己比别人懂得多,又好为人师,自以为“我是为你好”的因素,而这是最容易被人嫌弃的。毕竟从小到大,这种话从父母长辈中听到太多了,都到了一听就烦的地步。曾经在网上看过一种说法,说某个网络平台让人烦就是因为上面“爹”味太浓,毕竟一般人还是喜欢自己做出判断和选择,不喜欢听人说教。


也许有人会问,难道分享好文章好信息也不好?当然不是。读完好文章意犹未尽,想给更多人看完全正常,只是需要适当注意一下分寸。只要不是天天分享,甚至一天内地毯式轰炸,不让别人的心理边界感到受到侵犯(网络空间一样需要心理边界),相信就还不至于让别人烦。


写到这里,我也得反思一下。我写东西时希望尽量把道理讲清楚,这就难免会有“说教”之嫌。也许在别人眼中,也是“爹”味甚浓,面目可憎。我也知道这个毛病,只是限于水平,尚未找到更好的表达方式。


我只能尽量做到说真话,而不是像某些网红那样为了流量胡说八道、信口雌黄,更不会为了利益颠倒黑白。虽然表达上可能还会让别人感觉像“说教”,但内心很清楚自己写的只是个人看法,不一定对,写出来无非是对想法做个梳理和记录而已,没有真理在握的感觉,更不会有好为人师的念头。


另一方面,对于读其他人写的文章,我觉得也没必要像网上某些言论那样那么敏感。太敏感的话,看什么可能都会觉得有“爹”味,那样还怎么学习呢?其实,只要对自己有启发,哪怕确实有说教的感觉,也没必要太在意。


《小舍得》剧照 图源网络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即使对方有好为人师之嫌,那又怎么样呢?过于敏感也是一种偏执,是一种封闭心态的表现,其实只需要分清是认真说理还是假大空的说教就可以了。


当然,虽然我分析得貌似头头是道,但那句流传甚广的话也适合我:“我懂得了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刚出来工作时,在母亲一再叮嘱下,春节返乡回来曾经带着土特产去领导家里拜年。敲门就忐忑不安,问候几句后就不知道说啥好了,只能无话找话,那种感觉真是如坐针毡,恨不得地上有个洞可以钻进去。


后来整个工作生涯都再也没去过领导家里,成为闲云野鹤也算性格使然。有个同学曾经问我,我说我这人没有追求。另一个同学说,不是没有追求,只是追求自由而已。按世俗标准,我算是没过好这一生。不过我想,即使过不好这一生,多懂点道理也没有坏处,毕竟过不过得好,有时还真由不得自己,但懂多点道理却是自己能做到的。


再说回这次的被“嫌弃”,我的感觉有点复杂,联想到之前那个“前浪后浪”的热点,颇有点已被后浪拍在沙滩上的无奈。


在老年人面前,我们是后浪;在年轻人面前,我们就是前浪。从后浪到前浪到被拍到沙滩上,这就是个宿命。这种宿命不光是中年人,不同年龄的人都或迟或早会经历这个过程,并且强迫性地重复上一代的某些行为,哪怕他曾经不认可甚至强烈反对过。


前一段看到一个叫“镝数”的微博,提到《2021年中国城市996儿童成长现状报告》里有个调查,调查显示,71%的年轻父母对自己的孩子说过“我是为你好”,也就是说,“听着‘我是为你好’长大的人,终于也对孩子说出了这句话”。


本以为社会进步了,文明发展了,可现实呢?有个叫韩松落的留言说的很形象:“人类历史放长看可能是一个大牛市,但是在个体生命能够抵达的波段里,不过是无休止的箱体震荡而已”。


《小舍得》剧照 图源网络

年轻父母们虽然意识中也许已经不再认可上一代的那些观念,可在巨大的社会文化惯性和现实的压力下,不知不觉却把当初受困于父母的那些东西又施加于孩子身上,并且可能“鸡娃”得还更加厉害。


前一段热播的电视剧《小舍得》讲的就是这样的故事。女主角田雨岚对孩子的“鸡娃”就不说了,原本佛系的南俪在田雨岚的刺激下,也开始到处找门路给孩子报奥数班才更让人感受到周围压力的可怕。


即使原本信奉快乐教育,但架不住周围太多人抢跑,为了不掉队,只好跟着一起跑,这就是剧场效应。我认识的几位年轻朋友,以往谈起孩子学习都是无所谓的态度,后来却都买起了学区房。没有买到学区房的也在为换房苦恼,只能到处打听有没有其他办法。当我把打听到的情况告知他时,那种失望感隔着电话都能感受到。


前年上过热搜的演员杨烁的育儿方式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和孩子参加了一档亲子节目,展现了他的虎妈狼爸的挫折教育法。杨烁说自己和孩子相处时总感觉孩子和他有距离感。他曾被曝少年时和父亲闹矛盾离家出走,当演员之前经历过不少辛苦。但是他明明遭遇过父亲的伤害,却又在孩子身上复制着自己所经历过的模式。


也许这就是宿命。这种宿命不光体现在重复上一代行为方面,还体现在不得不经历从“想成为”到“不想成为”之间的转换。小的时候,父辈是孩子希望成为的理想自我的形象;长大后,随着父辈变老,原来的理想形象就会变成不希望成为的样子。眼睛总是向前看的,后浪总是看着前浪,与此同时,自己也被后面的后浪看着,重复同样的故事。


我知道自己也无力摆脱这种轮回。我只希望尽量保持觉知,放慢被“嫌弃”的脚步,并且遵从自己的内心,努力不再被环境和他人所左右。

~the end~

“二湘空间”视频号开播了

作者简介:

深圳老土,60后,现居深圳,百无一用一书生,虽是闲云野鹤,却仍关心社会人生。

本平台所有原创文章均为作者授权微信首发,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平台无关。

点击阅读更多文章二湘:我和生存之地有一种疏离感,在时间的云水里遥想故乡| 对话朱云霞张献:我对戏剧的热爱始于厌恶,透过浑浊的窗玻璃,我想看到窗后的现实范伟:这几位俄罗斯姑娘,个个青春逼人,嘴里发出长长的颤音 |  走起(9)
邓安庆:隔着一江水,每一个人这几十年的际遇都在我内心翻涌
深圳老土:原生家庭的遭遇缘何让我”放弃”感恩父母大家:黄永玉  刘瑜  苏童  野夫  严峰  杨振宁  樊锦诗  艾芬  林青霞  巴金 王小波  齐邦媛  王安忆  白先勇  钱锺书  史铁生  余华赠书活动:闫红 刀尔登  诺澄  毛姆  石黑一雄  南渡北归  白鲸  狂流  陈行甲  徐晓  阿乙  阿城  黑孩  余华  杜卫东  黎紫书  汪曾祺  李凤群  专辑:方方记录  方方读者日记  菊子  侠非侠  小草  愚石  陈行甲  硅谷医生  沈宁  筱筱雯  二湘专辑思想的碰撞 民声的回鸣

关注二湘空间,公号加星标

“投稿“请点击此链接


做独立思考的前浪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