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然 珂
报道|华声社
华声社
有思想的新闻
撰文|然 珂
报道|华声社
美众议院炮制“台湾保证法”
继美国多名参议员日前共同提出 “台湾保证法”后,美众议院跨党派议员于当地时间4月1日,也提出众院版的“台湾保证法”草案,企图强化美台关系。北京香山论坛秘书处办公室主任、军事专家赵小卓认为,这是挑战一中原则的危险信号。
据悉,美国联邦众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恩格尔、首席议员麦考尔、亚太小组主席谢尔曼及共和党首席议员约霍等人1日联合提出“重新确认美国对台及执行‘与台湾关系法’承诺”决议案,以及众院版2019年“台湾保证法”草案。此前,美参议院就曾于当地时间3月26日提出“台湾保证法”草案,草案内容提到“深化美台双边安全、经济与文化关系,持续支持台湾参与国际社会等“。
据报道,“重新确认美国对台及执行台湾关系法承诺”决议案中提到,以去年生效的“台湾旅行法”为依据,鼓励美台所有层级官员互访并与其对口会晤;重申美国总统应依据包括“亚洲再保证倡议法”在内的各项立法,根据台湾的安全所需,常态性移转国防装备给台湾。
草案中的国会意见声称:“美国政策为支持台湾有意义参与联合国、世界卫生大会、国际民航组织及其他适当的国际组织,并支持台湾以会员身分参与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其他非以国家为必要参与条件的国际组织。”
特朗普上台后,美国通过了一系列“挺台”法案,去年就有“台湾旅行法”和“亚洲再保证倡议法”,《2019财年国防授权法案》也有多处涉及台湾。对此,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朱松岭认为,近期美国打“台湾牌”、台湾打“美国牌”力度持续加大,这种挑战两岸关系底线的行为,对台海关系、亚太安全、中美合作都产生了极其负面的影响和实质性的伤害。
“美国执政共和党将对台‘六项保证’纳入党纲,就是从根本上推动了美台关系实质官方化,”朱松岭表示:“这次众议院‘台湾保证法’草案的提出,某种程度上能够反映出,台湾在美国社会持续暗中运作,进行提升实质关系的游说工作。”
此前,大陆军机飞越“海峡中线”,两岸博弈升温。《环球时报》4月2日发布评论文章指出,不排除定点清除台军基地。《环球时报》并威胁,台海问题其实不需要透过战争来解决,但大陆可以有各种手段将民进党统治的台湾“黎巴嫩化”。
那么,什么是台湾“黎巴嫩化“?
实际上,《环球时报》在2016年12月的社论中,就提出过打击“台独”的台湾“黎巴嫩化”。记忆所及,这是大陆方面(不论官员、智库或媒体)首次对“台独”下的台湾提出“黎巴嫩化”概念,这一招比“武力统一”可行性更高,因此反而更具威吓力。
“黎巴嫩化”(Lebanonization)作为国际关系、政治、军事以至经济词汇,意涵已历经多次演变。话说黎巴嫩自1975年起,国内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两派频爆内战,全国陷入战乱状态,亦经常被周边势力“抽水”,例如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利用黎巴嫩作为基地,对接壤的以色列发动袭击。为了报复,以色列于1978年及1982年两度入侵黎巴嫩。
及至1983年,以色列认为已肃清黎巴嫩境内的巴解势力,于是部署撤军,时任以色列工党领导人表示:“我们的政策是让边境地带尽量‘黎巴嫩化’,相反以色列的驻军愈少愈好。”这是“黎巴嫩化”一词首次出现,当时作为正面词汇,意思是尽量把边境土地归还给黎巴嫩人民。
可惜,黎巴嫩局势并未如预期般平静,两派始终内战不息,亦继续被周边势力“抽水”,整个国家的机能仍然瘫痪,长期依赖联合国、红十字会等组织救济以及勉强维持秩序。所以在九十年代,“黎巴嫩化”词义完全转变,被借用作形容一个国家或地区名义上没被外敌占领,却因内战等原因长期陷于“失败状态”。
长期濒临战争,阴干经济
千禧年以来,黎巴嫩进入“时战时平”阶段,联合政府和两派内战如梅花间竹,但大致上较之前稳定不少。然而,黎巴嫩仍未算完全和平国家,同时以色列军队始终未有全面撤出黎巴嫩边境,双方在接壤地带不时交火。
亦由于跟以色列等周边国家长期“濒临战争”,黎巴嫩虽然内部局势相对稳定,却一直未能有效地发展经济。
所以近年以来,“黎巴嫩化”又有了新的意涵,用于形容一个国家对另一国家或地区,虽没发动全面战争或进行实质占领,却透过局部交火、封锁边境等“低成本”手段,持续地瘫痪或“阴干”对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最后,“黎巴嫩化”还有一个历久常新的意涵,形容一个原本非常富庶繁华之地,因某些原因快速沦落,从天堂跌到地狱,前后反差巨大。就像黎巴嫩在1975年内战前的200多年来,长期是中东最富裕发达之国,首都贝鲁特称作“中东巴黎”,城内建满奢华的大楼和酒店,冠盖云集,夜夜笙歌,这一切却在转眼间遭到内战和敌军的摧残。
可行性高,更具威胁力
《环时》提及“黎巴嫩化”仅此一句,并未详解个中意涵。其意涵大概即“避免发动全面战争或进行实质占领,却透过局部交火、封锁边境等‘低成本’手段,持续地瘫痪或‘阴干’对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事实上,不论在两岸或国际社会,一般认为 “武力统一”很易把美国卷入,后果严重。相对来说,若透过所谓“黎巴嫩化”,例如仅在台海引发零星“擦枪走火”,甚至只是由“民间船只”发起冲突,再加上经济制裁和航运封锁,便足以在很大程度上瘫痪台湾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反大陆由于体量巨大,自损轻微。
换言之,大陆不必蒙受触发中美开战之高昂风险,毋须发动“武力统一”或渡海占领台湾,便可透过“黎巴嫩化”令台湾不能再成为美国跟中国博弈的筹码。
对铲除“台独”来说,正因“黎巴嫩化”比“武力统一”可行性高,心理威慑程度难免也更强。
●欢迎文末点赞●
【强烈荐读】两岸博弈加剧:大陆军机飞越台海中线将成“新现状”
(点击以上文字即可阅读全文)
有思想的新闻
关注华声社
长按以上图片关注“华声社”↑↑
更多文章
☆点击文字即可阅读全文☆
83《射雕》为何动听又诡异【附翁美玲绝版翻唱】|深度乐理分析
广告
合作及转载请联系华声社客服↓↓
读者投稿:jnfilm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