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美哉 旗袍(同题) 本辑作者:张忠山 陈西山 徐茂林

文海墨韵 文海墨韵 2022-06-25
推荐歌曲《旗袍美人》演唱:杜桦/ 打开听听吧


观晋榆林女子

街舞旗袍走秀有感

文/张忠山(山东)

沉鱼落雁之美,闭月羞花之貌,

粉黛何处有寻?晋见榆林妖娆!

面厐嫣然颜红玉,瓜籽形脸远近瞧,

青絲绾髻散披肩,蒜头鼻息耳垂梢!

柳叶眉衬丹风眼,樱桃小嘴声韵巧!

杨柳细腰胸身匀,鲜有口启匀齿皓!

人间粉黛有此描,天女反凡媲美娇!

玉帝执拗痼习令,天地风情要颠倒!

庚子年十二月十九日晨起


 

美哉 旗袍

---读《旗袍让女性更清丽姣美》

文/陈西山(山东)

旗袍称国粹,曲线显三围。

气质尊且贵,古韵泛新晖。

似露却又隐,敛翼更欲飞。

创意自奇异,文苑添芳菲。


 

旗袍让女性更清丽姣美

(节选)

文/徐茂林(北京)

大凡见过旗袍的人,都是由衷地称赞其形千娇百媚,其魂沉静安然,其韵婉约清新,其情舒展潇洒,它那贴肤修身的柔美设计,随风飘逸的唯美,让女子穿着显得自然大方,高贵优雅!

 

其实,旗袍是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源于何时,成于何时,盛于何时,史界、学界、艺术界等方面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大多数意见是,源于满族女性传统服装。1929年由中华民国政府确定为国家礼服。全盛于上世纪的三、四十年代,女子无论富贵或贫穷,年轻或年老,苗条或丰腴总有一款适合自己的旗袍。



1949年之后,旗袍在大陆渐渐被冷落。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归与活跃,尤其是影视、时装表演、选美的影响,旗袍又逐渐复兴,并被世界接受为时尚服装。 1984年,国务院指定旗袍为女性外交人员礼服,并先后在北京亚运会、奥运会、亚运会以及国际会议、博览会上展现丰神异彩。

 

旗袍是专门为了中国女人的需要而设计、产生与发展起来的,它以细腻的线条,灵动的色彩,极致地突出了女性玲珑娇媚,用绚烂的色彩为红尘泼洒了一道千枝百卉争芳吐艳的绝妙风景。


王绍祥(北京):旗袍丽影入诗行
曹学丽: 旗袍美人
旗袍 让女性更清丽姣美 文/徐茂林(北京)
王绍祥: 一袭青衣倾国倾城
乡村记忆(二)诗文配画 | 童年的春节|刘艳:年的味道
杨艳华(黑龙江):又快过年了(散文)
乡村记忆(二)诗文配画 | 童年的春节 | 李文秀:新年之新衣 | 糖葫芦
乡村记忆(二)诗文配画 | 童年的春节 | 邓贵振:磕头拜大年 | 儿时的糖葫芦
乡村记忆(四)诗文配画 | 陈年趣事 | 田伟岭:当年电视那些事
乡村记忆(二)诗文配画 | 童年的春节 | 杨源水:过年·煎炸
迎新春(同题) 史书东 唐云华 鞠登德 | 田伟岭:读忠山诗集感怀
乡村记忆(二)诗文配画 | 童年的春节 | 李文秀:新年之新衣 | 糖葫芦
乡村记忆(二)诗文配画 | 童年的春节 | 邓贵振:磕头拜大年 | 儿时的糖葫芦
乡村记忆(四)诗文配画 | 陈年趣事 | 田伟岭:当年电视那些事
乡村记忆(一) | 童年 | 诗文配画 | 顾清森:月是故乡圆
乡村记忆(二)诗文配画 | 童年的春节 | 杨源水:鞭炮的情结
乡村记忆(一) 童年(3)文配画 | 李秀芬:二大娘和她的筛锣
乡村记忆(一) 童年(3)诗配画 | 作者:张宝森 邓贵振 唐云华 王洪轩 李文秀 史永江(邀) 徐茂林 田伟岭 顾清森
乡村记忆|童年(3)文配画 | 李文秀:防黄鼠狼吃鸡
乡村记忆(一) 童年(3)诗配画 | 刘艳:第一次登台
乡村记忆(一) 童年(1) 诗配画 | 作者:李文秀 邓贵振 唐云华 刘艳 陈西山 王观岭 孙金栋
乡村记忆(一)童年(2) 诗配画 | 李文秀 唐云华 孙金栋 邓贵振 陈西山 王绍祥 田伟岭 张宝森 王观岭 史书东 郭玉亭
乡村记忆(一) 童年(3)诗配画 | 李文秀:追影
乡村记忆(一) 童年(3)诗配画 | 李文秀:碾磨的记忆
乡村记忆(一) 童年(3)诗配画 |王观岭:露天电影
乡村记忆(一) 童年(4)诗配画 | 于德庆:儿时的腊八粥
谒冀鲁边区革命纪念馆随感(同题)本辑作者:王观岭 侯廷森 邓贵振 史书东 刘艳 孙金栋
邓贵振:开心一刻 小寒| 张宝森:最冷的天|鞠登德:横刀仰天笑|李文秀:天寒心暖|顾清森:迎春
陈西山:追踪乐陵抗日县长余志远烈士之足迹(上)
陈西山:追踪乐陵抗日县长余志远烈士之足迹(下)
王德强(乐陵):  1928年宋哲元释放习仲勋始末
十月一上坟的习俗与传说 (王新忠整理)


如对以上文图满意,请在下面点个赞或打开“好看”留言。谢谢关注与支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