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环境承载力
作者系复旦大学教授
编者按
环境承载力是环境科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政府文件中也经常引用环境承载力,说明经济发展不能超过自然环境的承载,普通群众也一听就明白。
但环境承载力真的像”地基承载力、桥梁承载力“一样,有一个最大承载量么?本文给出了自己的思考和答案。
1
承载力客观存在
承载力客观存在。最简单明了的事实就是我们中国,超过94%的人口分布在黑河腾冲线的东南一侧。广大的西北半壁,占全国土地面积57%土地只承载了约6%的人口。即便如此,还有所谓“孔雀东南飞”的人口流失问题。
如果无视承载力,很多时候会“制造问题”。如在干旱地区植树造林,正视承载力的严厉制约的,会种耐旱植物如沙柳、沙枣、骆驼刺之类。而大量栽种高大乔木,就难有好结果。
2
城市环境承载力是什么?
问题在于城市规划如何应用承载力概念?现在有要求,编制空间规划之前应该进行承载力评价。但说老实话,本人尚未看到过令人信服的承载力评价报告。城市规划的承载力研究尤其如此,都在形式上过一过似的。
讨论城市的环境承载力,首先需要理解城市。城市最大的特点是其开放性,不能孤立地存在。最小的集镇是周边十里八乡的中心。集镇向周边提供服务,并依赖这种服务获得生存发展的机会。大一点的县城以县域为服务范围。越大的城市,这种辐射或服务的半径也越远。最大的世界城市,就是以全球为服务对象,并以此繁荣昌盛。
这种开放性就是城市及其服务范围之间彼此以对方为资源。城市总是向外界输出,也总是从外界输入。所以在考虑承载力时,必须将那些可以商业性输入的资源排除在外。这样,能源、矿产、食物之类的资源就不应该列入承载力研究的范畴。只要城市的运行是有效的,那么,输入的所有资源就会产生更高的价值,这种输入就会持续下去,城市因此生存和发展。反之,如果城市运行效率低下,输入的资源不足以产生可以接受的增加值。这座城市的命运就是衰败萎缩。
3
资本可以替代的环境承载力
所以,决定城市承载力的资源环境因素,只能是那些不可移动不可输入或输入成本过高的因子。梳理一下,主要就是土地、水资源、以及净化污染和处置废弃物的能力。其中,土地的承载力问题并不是说城镇化导致土地的净损失。在城镇化过程中,随着人口向城镇的集聚,农村的土地其实是增加的。这里说的承载力,其实是高强度的人口集聚导致的拥挤效应。城市需要紧凑,以保持人气和活力,所以不能疏散。但拥挤又是损害效率的,这叫不堪重负。对这样的承载力问题,一般就是用资本替代空间。高耸入云的楼宇,纵横交错的地铁,四通八达的高架,就是这种替代的表现。对于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的不足,应对方式就是节水技术的普及、大型水源地、强大的调水工程和深度水处理,所有这一切也都是资本对水资源的替代。
当然,这种替代也是有其极限的。从经济学立场看,城市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大,例如,水环境越来越差了,替代的成本也随之上升。如果再发生替代投入的边际收益递减,一旦替代所需成本超过了收益,我们就可以说,城市是遇到了真正的承载力危机了。
4
作为一种耕作制度的西双版纳,也是一种环境承载力
西双的意思是十二,版纳的意思是“大片”。合起来,西双版纳就是“十二片”的意思。这指的是当地传统社会时期傣族村社的一种耕作制度。所谓村社,是一种原始公有制向私有制过渡的社会形态,村社中土地公有,而牲畜、农具、住宅、生产物私有。村社公有的土地被划分为十二片,实行土地轮作。每三年耕作其中的一片土地,三年后抛荒并开垦下一片土地。如此依次轮换,大致上每一片土地连续耕作三年之后,可以有三十三年休养生息。以西双版纳温暖湿润的气候,这么长的时间足够这片土地恢复其森林原貌了。
所以不难理解,西双版纳作为一种耕作制度,是高度吻合生态原理的。主要是两方面的好处。一是在耕作阶段的每一片土地,都在自然用地的环抱之中。农地和林地形成了高度和谐的关系,森林向农地提供了宝贵的服务。例如,处于这样的环境,大规模的病虫害是不可能发生的,因为农地之间有充分的隔离,同时森林中的天敌物种能够有效抑制任何所谓“害虫”。二是该制度给予土地以充分的休养生息的时间,所以不会出现其他文明常见的耕地退化问题。
当然,这种土地制度的人口承载力较低。之所以千百年来这种制度能够维持,完全是因为婴幼儿的高死亡率使得人地关系能够长期保持稳定。正因为如此,解放以后政府大力改善傣族人民的医疗条件,这种耕作制度很快就消亡了。
环境承载力,客观存在,但可以用资本替代
但最终是一种生存方式
I SAW AND I CARE
版权所有,转载请联系后台服务人员
更多精彩内容
无价,才是生态价值的正确定位——从大树和老母鸡的价值与生态保护的逻辑说起
可回收物就一定要回收么?——如何分析低附加值废弃物的再利用产业链
欢迎关注『环境问题观察』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