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埃及史》:穿越五千年,再现文明古国的兴衰
二十世纪人文译丛
古代
埃及史
埃及,古代的伟大文明,尼罗河的赠礼。
三千年岁月见证了它的统一与分裂,三十次王朝更迭,家国变迁,但文明的核心依然延续。
黄沙之下也埋藏着征服与被征服的历史,埃及远征库什、腓尼基,承受希克索斯、亚述、波斯的统治,再迎来了希腊与犹太的移民,成为古代文明的交融之地。
古代史学者乔治·罗林森结合考古发现与文献、神话,使沉默的斯芬克斯透露历史的秘密。
在书中,乔治·罗林森对古代埃及是这样描述的:
地图上的埃及像一朵百合花,盛开在弯曲的茎干上。宽大的花瓣向上延展,花朵左下方有一颗突出的嫩芽。
盛开的百合是三角洲地区,从阿布基尔到提尼,横跨180英里,加上海岸部分,花瓣丰腴的边缘宽度达到230英里。
突出的嫩芽就是法尤姆,历史上是尼罗河河谷以西群山环绕的天然洼地,数万年前尼罗河水通过约瑟运河进入洼地,使之不再是不毛之地。
狭长的花茎正是尼罗河河谷,峡谷绵延数千英里,蜿蜒于石质土凹处,从第一大瀑布到三角洲顶端,狭窄处不足1英里,最宽也不过8到10英里。世界上找不出第二个像埃及一样的国家,地形奇特,长宽比例如此悬殊,地域分散难以从一而治。
《古代埃及史》呈现了古埃及从前王朝到第三十王朝的三千年历史,从法老王权的辉煌兴起,到与亚述的帝国争霸,直至波斯统治之下最后一个本土王朝的落幕。
乔治·罗林森通过考古研究描绘了埃及文明的跌宕起伏、法老的王权变更。书中不仅再现了海上民族入侵、祭祀篡国、卡叠什之战等重要历史事件,也展示上古文学与神话、艺术与习俗,以及金字塔的建造、卡纳克神庙的千年变迁。
古代近东诸文明也在书中依次出场,共同演绎古代埃及丰富且曲折的历史故事。
编辑推荐
埃及,人类文明的先行者,三十王朝更迭与文明兴衰的轮回,留下了诸多遗迹与传说。本书记载了古埃及三千年的文明兴衰,配有地图与考古绘图,为您带来尼罗河畔的历史之旅。
作者乔治·罗林森为英国著名史学家,用生动详实的文字与渊博的学识,将古代埃及的历史与传说娓娓道来。书中不仅有金字塔的建立,也有数千年前的治水工程,有上古神话,也有神权与王权之争,更有百年异族统治时期的反抗与文化融合、女王船队的域外探险、近东诸国争霸的合纵连横。
本书问世以来已经多次再版,作为入门读物深受各国读者喜爱,是了解古埃及历史的上佳之选。
作者介绍
乔治·罗林森(George Rawlinson,1812—1902),英国著名古代史学者,牛津大学卡登姆古代史讲席教授,楔形文字发现者亨利·罗林森之弟。著有《古代埃及史》《腓尼基史》《古代东方七大君主国》《古代史研究手册》等,为希罗多德《历史》英译本译者。
译者介绍
王炎强,复旦大学外文学院翻译系副主任、副教授,美国蒙特雷国际研究院高级翻译学院访问学者,资深口、笔译译员。主编《视译基础》《英汉双向口语实践教程》等专业教程,出版译作《激活组织能量》。
试读章节
埃及人一开始并没有意识到是谁赋予他们恩赐。从远古以来,埃及人就对这条神秘的大河浮想联翩。将其奉为哈皮神(Hapi)。“哈皮神隐居世外,谁也不知道他身居何处,从哪里来?”人们认为他带给埃及所有美好的东西,特别是土地的丰收。人们歌颂他:
光荣啊,尼罗河!
起源于大地的尼罗河,
川流不息,赋予埃及生命!
啊,太阳神!驱走黑夜带来光明,
让人心生快乐!
从天国四溢,由拉神创造,
赋予万物生命;
浇灌着大地,永不停歇;
就像神灵下凡,
带给我们食物,赐予我们粮食,
让生命得以延续。哦,母亲河!.
尼罗河一泛滥,人们祭祀供奉;
杀牲宰畜,捕获猎物,
焚香敬天,牛羊鸡鸭烹制进贡!
尼罗河流淌在底比斯大地,
是天上的无名氏,无形无影!
凡人皆颂,诸神往复!
万人敬畏。他的后代是人们的上帝。
普照整个埃及。
啊,尼罗河!普照大地!
赋予人以灵魂,牛以牧场。
光荣啊尼罗河!
尽管尼罗河赐福于人们,对埃及的存在的确至关重要,但尼罗河并没有给埃及地貌带来多大变化,也没有多添几分美丽。大地终日在红彤彤的日头下炙烤,能看到水无疑是重要的,然而尼罗河从未清澈过。泛滥时期从阿比西尼亚(Abyssinian)高地冲刷而来的红色黏土将河水染红,其他季节也多多少少总是有藻类植物,从维多利亚湖到喀土穆(Khartoum)一路裹挟而来。大量的藻类让河水呈现暗绿色,难有清澈河流的魅力。尼罗河希腊语是“Neilos”,希伯来语是“Sichor”,意思分别是“深绿”和“黑绿”,意在体现尼罗河的这一特点,两个词都反映了尼罗河通常的颜色特征。进入埃及境内,尼罗河最宽很少超过1英里,流经之地一马平川,除了映入水中灰绿色的天空或偶尔经过的帆船外,河中基本没有什么倒影可见。
摘自《古代埃及史》第一章
对于欧美人来说,没去过埃及很难想象金字塔的构造。金字塔型建筑风格早已退出历史舞台,即使用作建筑装饰也不多见。从最初发现使用到马卡比(Maccabee)统治时代,金字塔结构在建筑史上曾经无比辉煌。但希腊人和罗马人并没有使用过。随着西方征服东方,金字塔结构被完全废弃。最早发现新大陆的人看到当地几近文明的土著人崇尚金字塔结构。但偏执的西班牙人对任何有关盲目崇拜的事物感到恐惧,因此墨西哥的金字塔遭到破坏,后来剩下的也任其自然风化,原型已经无法确认。如果对金字塔没有概念,即使看过墨西哥特奥蒂瓦坎(Teotihuacan)古城遗址也不会真正认识金字塔。必须要去一趟埃及吉萨或萨卡拉,加上一定的想象力才能真正在脑海中浮现出雄伟的金字塔结构。
霍顿勋爵描述了第一次看到神秘金字塔时的感受:
多少日夜的幻想,
多少分秒的期盼,
终当抵达沙漠边缘,
隐士笑容流露:
壮观的金字塔映入眼帘,排列整齐大气,
人类战胜自然的伟大工程!
金字塔无惧风吹浪打,
坚不可摧。
洪水泛滥留下废墟一片,
无名都城城墙残垣,雄伟宫殿断柱,
夜幕中感慨万分。
这些古代文明遗迹,
能还原四千多年前的辉煌传奇吗?”
埃及金字塔地基呈正方形,四个倾面沿着底边向上交于顶点,每面都是等边三角形。一些金字塔为实心构造,由整块石头削凿而成,或是先由碎石堆成然后外立面修砌石墙。也有一些是空心结构,里面设有内室通道,这样的金字塔不可能用碎石堆成。实际考古发现埃及金字塔群的建造目的显然是保留内室和通道的坚固完整。因此多数金字塔要求内外建筑必须完整。
摘自《古代埃及史》第四章
在赛特神的庇护下,希克索斯人轻而易举让埃及俯首称臣,继而展开屠杀压迫。如此强大的入侵者却在二百年后被轻易驱逐,听上去有些不可思议。不过,征服者迅速衰退的现象历史上并不鲜见。埃兰人、巴比伦人、亚述人、米底人、波斯人、希腊人都曾在西亚相继称雄,然而在统治或长或短时间后,几乎出于同样的原因,各个消耗殆尽。衰退的原因不难找。初踏上征服之旅,征服者士气高昂,习惯征战打仗,处事简单,至少较被征服者更为干脆。征服者一般生活贫苦,迫切希望改善生存条件。若遇顽强抵抗,战事旷日持久,若被征服的民族难以控制,不服统治,誓死抗争,征服者就会惴惴不安,时刻保持战争状态,其统治时间反而能维持数百年。如果征服者善战好战,不满足于既有胜利,不愿放下刀剑,四境不断寻衅,将打仗视作生存常态,那也可能称霸数百年甚至上千年而鲜有衰败迹象;然而被征服者通常不会持久抵抗,征服者难免刀枪入库。贫穷却坚毅的民族扑向温和而文明的民族,势如破竹,获得梦寐以求的奢靡,于是心满意足,不思进取,反而逐渐为被征服者的生活方式同化。征服者或许会保留常备队驻守军营要塞;但一旦停止征战,即使短短一代人,也会造成军纪懈怠,士兵不善打仗,身体素质下降,尚武意志涣散。百年后,征服者会失去所有当初取胜时拥有的优良品质,最终与其统治的人民无异。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反叛的念头就容易在百姓内心滋长。他们不再惧怕当初所向披靡的征服者,取而代之的是对外族的鄙夷——至少被征服者人手数量有优势;长期艰难困苦锤炼了被征服者的品格;若以一敌一,被征服者体格更为强壮。最终他们奋起反抗,取得胜利。
埃及还有些特殊的情况——被征服的人民分为完全不同的两种。生活在三角洲、法尤姆以及尼罗河谷北部的人民完全被驯服,与征服者混居在一起,受歧视压迫。上埃及的情形就不同。在某种意义上虽然臣服于入侵者,承认希克索斯君王为宗主,并缴纳岁贡;但上埃及仍然保留了法老、政府、宗教和律法;没有与外来者杂居,没有生活在凌辱之中;尽管每年进贡,尊严尚存,无论躯体还是品格都不曾低头。此外,上埃及人可能与尼罗河上游的族群或沙漠蛮夷有利益之争,有过军事冲突,当希克索斯人不治军事时,上埃及人却勤于用兵。几位底比斯名为拉·赛肯内恩的法老给自己冠上“伟大”“非常伟大”的头衔,他们或许在“牧人王”统治后期建立了相当强大的政权,引进希克索斯人的战马战车,巩固国防,操练兵马,威名远扬。
摘自《古代埃及史》第九章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埃及大地
第二章 埃及人民
第三章 文明曙光
第四章 金字塔缔造者
第五章 底比斯崛起与早期底比斯法老
第六章 明君阿蒙涅姆赫特及其功绩
第七章 亚伯拉罕下埃及
第八章 大入侵——希克索斯人(或“牧人王”) ——约瑟与阿波庇法老
第九章 希克索斯人如何被逐出埃及
第十章 一代武王图特摩斯一世
第十一章 哈塔苏女王与商船队
第十二章 图特摩斯三世与阿蒙霍特普二世
第十三章 阿蒙霍特普三世的巨作——唱歌的门农神像
第十四章 埃赫那吞与圆盘崇拜者
第十五章 埃及衰落之始
第十六章 《出埃及记》中的法老——美楞普塔一世
第十七章 拉美西斯时期末代法老与埃及的没落
第十八章 僧侣法老——皮特姆和所罗门
第十九章 示撒王朝
第二十章 羽翼下的国家——埃塞俄比亚统治下的埃及
第二十一章 猎物之争——埃塞俄比亚与亚述
第二十二章 起死回生——萨姆提克一世和儿子尼科
第二十三章 塞易斯王朝晚期——萨姆提克二世、阿普里伊、阿玛西斯
第二十四章 波斯征服
第二十五章 三场殊死反抗
第二十六章 奈克坦尼布一世——回光返照
第二十七章 黑暗吞噬光明
索 引
向下滑动查看更多
点击图片,购买图书
[英]乔治·罗林森 著
王炎强 译
定价:76.00元
商务印书馆
往期 · 推荐
《大地与人》:展开世界各民族在互动中逐渐走向全球化的历史画卷
《欧洲现代史(1878—1919)》:外交视角下且看“一战”前的风云变幻
二十世纪人文译丛已出书目
扫描二维码,购买套装丛书
商务印书馆上海分馆书友会
扫码加入 了解图书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