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看看大清世界首富伍秉鉴的盛衰史

老马杂谈 老马杂谈 2022-01-23


伍秉鉴(1769~1843),字成之,号平湖,别名敦元、忠诚及庆昌,清代广州十三行商人。其先祖于康熙初年定居于广州经商。到第五代传人、伍秉鉴的父亲伍国莹时,原先只在福建与广东区间做茶叶生意、已积累了相当经济基础的伍氏家族已开始涉足茶叶瓷器玉器丝绸等多方面的对外贸易业务。1783年,伍国莹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创办了自家的商号“怡和行”。


1801年,32岁的伍秉鉴从病逝兄长伍秉钧手中接下并扩大了“怡和行”的业务规模,他还为商号起了一个明显反映“红顶商人”特征的商名“浩官”,该商名一直为其子孙所沿用,成为19世纪前期称誉海内外商界的中国大品牌商家。之后,伍家的事业也开始快速崛起,伍秉鉴成了广州行商的领头大哥——总商。在经营方面,伍秉鉴同欧美各国的重要客户都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并依靠超前的经营理念在对外贸易中迅速崛起。志大才疏的“万事通”皇帝乾隆大力推行闭关锁国政策后,把原来的“四口通商”改为广州“一口通商”,朝廷再给一些有实力的商行(大名鼎鼎者如“十三行”,实际上商行的数量并不长期固定)颁发了“专营进出口商品贸易”的垄断性牌照,由这些商行代朝廷征高额税收,再自行确定进口与出口的商品种类、数量及价格。


人在落后大清国但却非常熟悉现代商业管理的伍秉鉴发家致富后,不但在国内购置了地产、房产、茶园及店铺外,而且还颇具前瞻性地依靠在美国商界的广泛人脉,在大洋彼岸的新生国家美国投资铁路建设、证券交易、商业保险及金融等多方面业务,成了当时全球唯一的中国国际财团。为了让自家的资金不断流转生利,他还经常贷款给严重缺乏周转资金的英国东印度公司,很快他就成了该公司的最大债权人。伍秉鉴也因此在当时的西方商界获得了极高的知名度,成了洋人眼中的“世界首富”,有些西方学者还称其为“天下第一大富翁”。

至道光十四年(1834年)时,伍家与英美商家每年的贸易额已达数百万两白银,而其私人资产则达到了2600万银元(约相当于今天的50亿人民币);2001年美国华尔街日报》统计了1000年来世界上最富有的50人,有成吉思汗、忽必烈、刘瑾及和珅等6名中国人入选,伍秉鉴名列其中之一,而且还是唯一的平民商人。


伍秉鉴的慷慨豪爽性格和商业诚信在西方商人中享有普遍的好评,关于伍秉鉴的趣闻逸事在当时的外商中也流传甚广。其中的一个故事,让他在外商眼中成了中国商人慷慨的代表。据说当时一个美国波士顿商人与伍秉鉴合作经营了一项生意,但由于美商经营不善,欠了伍秉鉴7.2万银元的债务一时无力偿还,因此也无法回到美国。伍秉鉴知道此事后并没有为难这个商人,而是叫帐房先生把借据拿出来,对波士顿商人说“你是我的第一号‘老友’,你是一个最诚实的人,只不过不走运罢了。”说完,他当场就把借据撕个粉碎,并向对方表示他们之间的账目已经结清,对方可以随时离开广州回国去。


从史料上看,伍家的怡和行向来做的是正经生意,茶叶贸易是伍家最主要的业务。但是,一些伍家担保的外国商人为了在高额税费情况下保证一定的利润,往往会夹带一些利润较高的鸦片入境。面对掌控自己荣辱生杀的朝廷,和多年来的贸易伙伴,两边都得罪不起。因此在即将开始的“禁烟”大潮中,伍秉鉴必须竭尽全力地来化解危机。


一身正气的“禁烟钦差大臣”林则徐抵达广州后,曾数次召伍秉鉴等行商去钦差行辕衙门当面训斥训诫。三天后,怡和行管事伍绍荣将外商上缴的1037箱鸦片交给林钦差,希望能就此结案。但林则徐认定这1037箱鸦片是十三行行商与英商串通一气来欺骗官府的。3月23日,林则徐派人锁拿伍绍荣等人到钦差大臣行辕审讯,伍家再次妥协,表示愿以家资报效。但林则徐仍下令将伍绍荣革去职衔逮捕入狱。经过此番折腾,伍秉鉴的颜面尽失,斯文扫地。


1840年6月,英国远征军封锁了珠江口,鸦片战争爆发。据一位美国商人的记录,伍秉鉴当时“被吓得瘫倒在地”。至此,他争取和平解决鸦片问题的努力彻底失败了。伍秉鉴清楚地知道,英国发动这场战争的原因,正是不满十三行垄断贸易(当然也包括大清畸高的关税及苛捐杂税,还有诸多的人身自由限制),一旦英国最终获胜,十三行的独特地位毫无疑问地将会失去。


伍家以及其他各家行商,都为这场战争贡献出了巨额的财富。战争开打之前,伍秉鉴和十三行的行商们就积极募捐,出资修建炮台堡垒、建造战船、制作大炮。纵然如此,清朝政府仍遭遇了全线溃败。1841年5月,英军长驱直入兵临广州城下时,奕山统领的清军部队无力亦无心抵抗,于是就想出了一条“锦囊妙计”——令行商前往调停。在广州城外的英军指挥部里,奉命行事的伍绍荣等与英军首领义律展开了讨价还价。最终,双方签订了《广州和约》,规定清军先退到广州城外60里,并在一个星期内交出600万银元“赎城费”,英军则按约定退至虎门炮台以外。这600万元巨款,有三分之一由十三行商人出资,其中伍秉鉴所出最多,计110万元。

遗憾的是,这次“赎城之举”没有给伍秉鉴们带来荣誉和感激,反而是更多的非议。从战争一开始,跟洋人做生意打交道的行商,就被国人涂上了“汉奸”的阴影。不管他们捐献出多少银两,也抹不去这个阴影。

1842年,鸦片战争以中国战败结束。在《中英南京条约》的300万两白银战争赔款中,伍家的怡和行被勒缴了100万两,行商公所认缴134万两,其他行商摊派66万两。1843年,既失财富又被诛心的伍秉鉴也在大清国的战乱动乱中含恨病逝于广州,享年74岁。


伍秉鉴死后,曾经富甲天下的广东十三行开始逐渐没落。许多行商在清政府的榨取下纷纷破产。更致命的是,随着战败后实行的五口通商,广东丧失了在外贸方面的优势,广州十三行所享有的特权也随之结束。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又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降临到十三行街,终于使这些具有100多年历史的商馆彻底化成了灰烬。据伍秉鉴自己估算,在战争中伍家损失了不下200万两白银。但这笔数字,对于这位号称拥有2600万两的世界首富来说,肯定不至于伤筋动骨。况且,深谋远虑的伍秉鉴早把生意拓展到了海外,行商生意已不是伍家唯一的生命线。但此时的伍秉鉴,却已是心灰意冷了。


1842年12月23日,垂垂老矣、病魔缠身的伍秉鉴写信给在马萨诸塞州的美国友人J·P·Cushing说,若不是自己年纪太大,经不起漂洋过海的折腾,他非常想携家人移居美国以安度余生。


伍秉鉴永远不会知道,在他离世四十二年后,一度富可敌国、踌躇满志的大清国“红顶商人”胡雪岩,突然遭朝廷及各地官府与奸商的联手坑害,存款户疯狂挤兑提现,庞大的胡氏钱庄系统随即迅速崩盘,随后又被官府革职查抄家产,不久后胡雪岩便郁郁寡欢地离开了他曾经无比热爱过的繁华世界。

推荐阅读:

日本“黑暗时期的良心”—矢内原忠雄

我们的朋友依然遍天下

乾隆盛世期间,老百姓“阔气”过吗?

大清国的重臣竟然都在欺骗朝廷

满清“师夷长技以制夷”国策之批判

晚清“清流党”实为祸国殃民的“战狼”

看看“鸦片战争”前清廷对夷商有多严厉

和珅倒,嘉庆饱,百姓粒米没进

清史中的著名大谎言:“同治中兴”

靠“智斗”差点打败英夷的道光皇帝

靠“智斗”差点打败英夷的道光皇帝

闲话大清朝是否封建王朝的残暴之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