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嗚而死,不默而生
疾恙未消,否在神器。難明進路,人心不一。
自予歸四十餘日,繁事如雲,遮目迷心。道暗而惶,人言充耳。歲末之期,惡曝人間。囚女之事,國人大驚。誤認國罪無存,實則不見於耳目。國之昌盛,不在地起高樓,不為幾戶敵國,乃是人之所寧,民之所昌,孔子之仁心,孟子之仁政,貫於國之上下,通於政之興廢。法用為器,製民不義。
人者,據天地之靈氣,集四端之性,非鳥獸草木之類也。行於世間,權為己行。國之大,欺民而弱;國之小,尊民而強。自是華夏之中,素禮,非夷邦之可言。昔者,雖雲改朝,天下猶存,三統相繼,中華為根。今者,恃西輕中,禮儀不興,曆法不行,民心失路,族處維艱。
三千載之巨變,滅王朝之政以行西政,百年激進,以亂中學。此非鳩佔鵲巢乎?孟子曰:“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苟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於死者,則凡可以避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避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
又聞太史公之語:“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死生事大,不可不察,為義不拒,慷慨悲歌,又何憂哉?禮之所進,惡之所退,玉碎無息,污不染身。
思聖王先賢之跡,以觀之今世之況。欲悲而感歎零涕也,或雲古者抑人之時,何足道哉?極大謬矣!小子不明,書藏萬象。凡亂世,必儒出。猶如人之大疾,病入膏肓,儒乃去之,盡療離疾也。故儒亦治世之法也,取而興起,不復苦痛。漢高祖之定都,居關中之沃野,遷豪強之至,丁旺不息。
然,此之古也,且政在於上,於國不害,德刑具而行之也。今異也,且在私之遂利,於國甚危,民之良劣,在之上擇。國風導民,棄德迷利。然,藏富於民固無錯矣,惜富不入於民庫之內矣。道之無形,義之可為。睹世不善,常思於天,果有神明與?何以冷眼旁觀焉?嗟歎不絕,終日悲掩。
有日,聞一語,豁然大明,孔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由之,思及天非無情,與道相類,天不改物,人可順天。性明於道,人之達天。世間熙熙攘攘,外物紛紛擾擾,惟以正心可敵於渾濁加身,修身以知四方宇宙,不墜欲之淵底。百年樹成,人之不一。
天下之諸家紛擾,遇難皆默然似啞,光鮮留於人前,其恥盡見於天也。今之囚女事,又見幾家言,孰非無位不勢也?人之錯,合在禮刑之內,知而改之,可謂無過矣,然知而不改,助惡隱之,其惡可誅,罪不可恕。修行之者寧也,不為俗世之辱心也,遠於邪佞,近仁達知。後生所觸,也明也寧,德傳於外,澤通於人。焉有不知而涕者,國運之艱,民生之難,歡而長歎。緣之所生,天之所定,起滅之理,不在人心。代代之變,朝朝之更,皆依儒之義理,無出其外,固有佳話,不負於祚。
生民降世,不為牛馬,命落庖廚,是為一幸;居於漢家,通識典籍,知天達命,是為二幸;學而廣友,聚力興業,揩友圖偉,是為三幸;家圓人和,政寧安民,普天相和,各行其是,是為四幸。
宋之范文正公有言:“寧嗚而死,不默而生。”情之所生,心之所安,道之所往,民之所向。將比明月向彼岸,寒山春生萬物榮。斯言不盡,時乃有定。祈天生運,轉時於華,保民安疆,與人長情。
於壬寅年壬寅月丙午日之陋室
欢迎在文末留言区留言讨论
林安梧 | 壬川雨至希润物,寅虎风生伴泽兴!
一日三秋的中国爱情观悲人賦学儒意味着什么
大上海的1960:鲜为人知的弃婴潮!
黄河泛滥对鲁西南淮北性格的塑造
阎连科 | 被我走丢了的家
这个军阀是如何在短期内肃清人贩子的
1947年中华民国的宪法
爱国的“叛国者"吴宓在泾阳的晚年岁月袁伯诚 |教授与我只谈学问,我无有什么可揭发为何乡绅维护了乡村的稳定?一定不要错过这段音频
由于微信改变了推送规则
可能导致您看不到凝听的文章
希望您可以点击下方的分享、点赞、在看